同濟大學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研討會

2020-12-24 中國教育在線

  12月17日至18日,由同濟大學主辦的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研討會在上海舉辦。會議以「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為主題,聚焦培養創新型、複合型、國際化的智能建造專業卓越後備人才。在為期兩天的會議裡,來自國內高校和企事業單位的300餘名代表現場參會,線上直播觀看人次超過1萬。副校長雷星暉致歡迎辭,教育部高等學校土木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同濟大學教授李國強致開幕辭。

  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丁烈雲作了題為《智能建造技術發展與專業人才培養》的大會主旨報告。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杜修力、上海建工集團副總工程師陳曉明和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趙憲忠分別作了大會報告,介紹和分享了各自在智能建造專業建設和創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經驗做法和思考。

  根據智能建造人才培養的內涵,此次研討會設置了5個主題和16個主題報告,並以分會場的形式邀請所有線下參會代表圍繞「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暨人才培養」主題開展了深入討論。與會代表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形成了《智能建造專業建設工作路徑》。

  我國從「十三五」起大力發展智能建造和建築工業化,與產業需求和產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培養已成為智能建造發展的關鍵環節。同濟大學於2017年率先向教育部提出申請並獲批國內首個「智能建造」本科專業,此後,又有一批高校相繼獲批設立智能建造專業,專業點的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同濟大學智能建造專業以土木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為基礎和依託,以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為工具和紐帶,融合土木、建築、機械、信息、控制、材料、管理等學科知識,構築體現建築和基礎設施系統性、工程性、科學性的知識體系和能力架構,培養面向未來科技與工程發展的社會棟梁和專業精英,從而增強我國工程教育和產業發展的國際競爭力。由於智能建造專業與其依託的土木工程專業、工程管理專業等在學科內涵、培養目標、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模式等均有不同,隨著專業建設的深入,高校與行業企業對於智能建造教育教學理念、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模式等有了諸多思考和探索,在實踐過程中產生了強烈的交流與學習需求。

  此屆研討會是在教育主管部門、土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在智能建造專業相關建設高校和工程單位的支持下舉辦的,由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筑邦測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魯班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與上海聞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研討會為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搭建了交流合作平臺,圍繞智能建造專業內涵、培養理念、培養標準、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創新實踐、師資隊伍、質量保障等開展了兼具前瞻性與操作性的研討。在深入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此次研討會形成了人才培養研討會的備忘錄,編制了智能建造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指南,為全國各高校的智能建造專業建設提供依據。

  與會專家表示,研討會的成功召開,對於助力土木工程智能設計、智能施工、智能運維的變革與創新,加速推進我國從建造大國邁向建造強國,具有重要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廣聯達攜手同濟大學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
    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約定在教學、人才、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 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12月19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約定在教學、人才、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端阿拉伯語人才培養暨阿拉伯語專業課程思政...
    8月24至25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阿拉伯語分委員會、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研究會主辦,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人才培養院系聯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協辦,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承辦的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端阿拉伯語人才培養暨阿拉伯語專業課程思政雲端研討會通過騰訊會議平臺成功舉辦
  • 東北大學與華為人才培養智能基座項目合作研討會舉行
    11月19日,東北大學與華為公司人才培養智能基座項目合作研討會在主樓1304室召開。華為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東北大學副校長王建華出席會議,教務處、對外聯絡與合作處、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工業人工智慧研究院等部門負責人及相關學科教師代表參加會議。
  • 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成立,教育發展基金同步設立
    12月19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根據協議,雙方將合作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在人才、教學、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重慶大學明月科創實驗班開班
    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為培養新工科人才,重慶大學突破以專業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方共建科創實驗班。12月2日,重慶大學明月科創實驗班揭牌儀式暨明月湖—重慶大學新工科教育科創平臺研討會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召開。
  • 石家莊鐵道大學舉辦「河北省高等學校交通運輸類專業建設研討會」
    12月12日,「河北省高等學校交通運輸類專業建設研討會」在石家莊鐵道大學舉行。省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高明到會指導。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陳進傑、王錫朝教授應邀參會,來自河北工業大學、華北理工大學、河北工程大學等多所省內高校的20餘位交通學院院長、專家齊聚一堂,交流研討交通類專業建設。校黨委書記楊紹普教授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交通運輸學院黨委書記楊春燕、院長卜建清分別主持開幕式和專業建設研討環節。
  • 百度與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籤約合作,產教融合創新培養AI人才
    隨著AI的應用價值不斷顯現,AI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愈加突顯。2021年1月16日,百度與浙江大學上海高等研究院籤署合作協議,將圍繞「計算+」領域,面向人工智慧發展趨勢與應用,聚焦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多方面合作,攜手推動大跨度的學科交叉和大範圍的產教融合,助力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進一步構築中國人工智慧產學研創新發展生態。
  • 2017全國工業設計教育研討會暨國際工業設計論壇通知
    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西北工業大學主辦的 「2017 全國工業設計教育研討會暨國際工業設計高峰論壇」將走進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並作為 2017 歐亞經濟論壇—絲綢之路國際創新設計周的重要活動之一。
  • 同濟大學 × 韓國釜山大學: 梨園綻芬芳 | 2019 UIA-CBC 國際高校...
    同濟大學×韓國釜山大學編者按:2019UIA-CBC國際高校建造大賽由國際建築師協會(UIA)作為國際主辦方,泗陽縣人民政府、CBC建築中心、天津大學建築學院主辦,《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作為協辦媒體。本次大賽採用大陸與國際或港澳臺聯合組隊的「1+1」競賽新形式,從來自23個國家的101所建築高校中甄選15組方案進入現場建造階段。
  • 全國首屆環境土木工程智能檢測監測發展論壇落幕
    12月20日,北京市中關村管委會、北京市民政局指導,由中關村智盟環境土木智能檢測監測產業聯盟主辦,科大訊飛協辦,國家工程建設行業權威部門鼎力支持,以「智能檢測、融通創新、賦能發展」為主題,結合當前科技熱點,召開了環境與土木工程檢測監測發展論壇,為助力工程和環境檢測監測產業創新發展奠定了基礎。
  • 武昌理工學院:建設一流專業 把好人才培養「質量關」
    這些都是生物工程專業團隊積極完善該專業配套教學資源的成效。評價一所高校專業建設水平高低的關鍵指標之一是人才培養質量。近年來,該校生物工程專業一直圍繞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這個關鍵點在大做文章。「專業建設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臺,只有把課程建設、師資配備、條件保障、教學方法改革等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要素集成到專業建設這個平臺上整合好,把專業建紮實,培養一流人才的目標才能實現。」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崔海容教授說。近年來,該專業學生在各類專業競賽中屢獲大獎。
  • ...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徵程——同濟大學「十三五」科研工作回眸
    2018年,同濟大學獲批牽頭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家海底科學觀測網;同濟大學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是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設的7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聚焦幹細胞基礎與轉化的重大科學問題;作為上海科創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成立,致力於研究解決人工智慧重大前沿科學難題,培養我國當前緊缺的具有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和交叉應用能力的優秀人才。
  • 同濟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約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
    華為雲與計算BG高校科研與人才發展部部長曾偉勝博士、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系主任衛志華教授分別介紹了教育部-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同濟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項目。
  • 同濟大學第六屆女教師論壇暨卓越女性頒獎典禮舉行,多位同濟優秀...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到本世紀初,陳玲燕教授為同濟物理學科引進了學科建設的中堅人才,包括顧牡教授、王珏教授、王佔山教授等。她引進的人才又培養和引進了一批優秀人才,奠定了同濟物理學科今天的基礎和繁榮。陳玲燕教授高風亮節、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她不僅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博士生、碩士生,而且真心誠意地引進、培養、指導、幫助青年教師,為同濟物理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同濟大學112周年校慶活動一覽
    「研究生科研工作賞評日(GRAD)」——暨同濟大學醫學院博思論壇 醫學院 53 5月18-19日 崇明 物理學科發展研討會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54 5月19日
  • 同濟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
    作為同濟大學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12月12日,我校召開研究生教育會議,回顧總結研究生教育經驗成果,共同謀劃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大計,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高層次、高質量人才。
  • 同濟大學第六屆女教師論壇暨卓越女性頒獎典禮舉行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到本世紀初,陳玲燕教授為同濟物理學科引進了學科建設的中堅人才,包括顧牡教授、王珏教授、王佔山教授等。她引進的人才又培養和引進了一批優秀人才,奠定了同濟物理學科今天的基礎和繁榮。陳玲燕教授高風亮節、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她不僅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博士生、碩士生,而且真心誠意地引進、培養、指導、幫助青年教師,為同濟物理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 首屆「相約上合杯」俄語大賽決賽暨俄語翻譯人才培養對話會落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杜亞慧12月5日,首屆「相約上合杯」俄語大賽決賽暨俄語翻譯人才培養對話會在青島膠州會議中心順利舉行。本次活動是在山東省外辦和山東省教育廳指導下,由國際俄羅斯語言和文學教師協會和中俄(山東)教育國際合作聯盟共同主辦,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管委會和山東省翻譯協會具體承辦。
  • 太原市與同濟大學戰略合作結碩果
    引進滴滴出行、上海圭目機器人有限公司等35個入駐項目,涉及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節能環保、生物製藥等相關領域。2020年在同創谷舉行創新、創造、創業「三創」推進活動。設立「山西青年人才驛站」等協同創新平臺,集聚和整合各類資源,吸引眾多高端人才到太原發展,向全國、全球發出太原需要人才、重視人才的信號,為全市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作出了積極貢獻,為全市高質量轉型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