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雙節」就要到了,不少人制定了出遊計劃。國慶假期期間,我們該如何做好疫情防護?9月25日,有關專家在中秋國慶健康出行及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給出了指導意見。
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供圖
1、國慶期間,廣東將會迎來旅遊高峰。萬一發生疫情,廣東會有哪些應急措施?
省衛生健康委主任、黨組書記段宇飛:廣東是人口大省,也是人員流動大省。「雙節」來臨,我們與相關部門做了研判,預估全省流動人員出行或者從外省旅遊回來會有大幅度增加,為此要做好疫情防控部署工作。
主要是以下幾方面:一要求相關醫療機構在節日期間都必須在崗待命;二保持監測的敏感性,即發揮好發熱門診、藥店的哨點作用等;三流行病學調查隊伍、專家救治隊伍、應急處置隊伍等三支隊伍隨時待命。一旦發生疫情,我們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到現場、落實處置。
另外,最近全省也對一些公共場所、景點提出了新要求。各單位會按照各自職能認真履行,保障人民群眾能夠旅行快樂、安全。
2、目前廣東屬於低風險地區,很多民眾已經不戴口罩了。對於即將到來的國慶長假,群眾應如何科學佩戴口罩?
省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馮慧強:科學佩戴口罩可以減少感染、降低傳播風險、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對於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科學配套口罩方面已給出明確指引,在低風險地區,如居家、騎車、自駕車,或人流不多、較為通風的情況下,是不需要佩戴口罩的。
但以下幾種情況是需要佩戴口罩:一是通風不良、較為密閉場所;二是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如乘坐汽車、飛機、火車時需要全程佩戴口罩;三是到醫療機構就診時需要佩戴口罩;四是出現不適症狀,如出現咳嗽、打噴嚏等症狀需要佩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減少一些傳染病的發生。統計顯示,與上一年同期相比,全省今年呼吸道傳染病減少了60%以上。說明戴口罩不僅可以預防新冠肺炎,也能預防流感、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所以,我們還是需要科學佩戴口罩。」馮慧強強調。
3、國慶期間很多人會外出旅遊,外出的風險,民眾應該如何把控?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首席專家何劍鋒:當前國內疫情形勢是非常平穩的,但是國外疫情還在持續蔓延,我們仍存在境外輸入風險持續的情況,所以要保持高度警惕。「為此,民眾國慶要出遊,一定要選擇和儘量選擇境內旅行,不建議境外旅遊。」
同時,他強調,一些老人、有基礎疾病人群、孕婦等一旦感染則容易發展成重症的高風險人群建議不出行為好。另外民眾也不要帶病出行。
何劍鋒提醒,目的地選擇盡可以進行預約遊玩,減少人群扎堆;做好全程防護,佩戴口罩,特別是乘坐交通工具時;遊玩當一定要勤洗手,口罩和吸收是非常好的習慣,歸來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就醫。
另外,選擇衛生條件和通風良好的酒店,入住以後第一時間通風。活動過程中,做好自我健康監護,及時做好隔離;建議採用非現金支付消費,減少接觸,降低感染病菌的風險。
4、除了發熱,還有哪些疾病不建議出遊並及時處理?
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處長張發濱:民眾如出現乏力、乾咳或是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建議暫緩或取消出行計劃。出行過程中出現乏力,要及早到附近的發熱門診就診。全省已經有442個發熱門診作為規範化建設的,1474個診室已在進行規範化建設,發熱門診24小時值班,可進行核酸檢測,覆蓋了所有的區縣和鄉鎮。
如何迅速找到附近的發熱門診?省內可以通過粵省事小程序裡的疫情防控服務專區——便民服務——廣東發熱門診查詢,就可以選擇不同地市查詢附近門診,裡面包括發熱門診機構名稱,導航地址和聯繫方式。
如旅遊途中出現不適,建議戴上口罩儘量乘坐非公共運輸工具到就近醫院就診,配合當地醫護人員做好核酸檢查。即便是檢查結果是陰性,也建議等不適症狀徹底消失後再出門遊玩。
5、商場超市的購物籃和購物車假期期間消毒頻率是怎麼樣會更加合理?
馮惠強:超市是每天人員進出很重要的場所,保持超市防控措施的落實很重要,建議超市的經營方在每天在經營開始之前做好消毒,特別是物品、門把手、小推車、購物籃、電梯按鈕等這些物品要進行一次消毒,並根據客流量和物流量多少來適當增加一到兩次的消毒頻次。
另外,超市要提供一些手衛生的措施,如洗手池、(免洗)洗手液,注意提醒顧客注意手衛生等。
6、午餐高峰期間人流比較密集,應如何控制人員密度?
何劍峰:採取以下方式實施疏導控制人員密度,如關閉不必要的出口,促銷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靈活措施,避免室內人員聚集,儘量將人流量控制在70%幅度。粘貼宣傳海報,引導顧客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引導顧客保持1米的安全距離,推廣自助購買結算。
7、假期出國探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段宇飛:出境問題有關部門有明確的規定,希望我們每個公民按有關規定做。衛健部門建議大家國慶期間「非必要不出境」,回來要隔離14天。
如一定要出境,何劍峰提醒,出境前要做好相關的防護準備,要知道目的地防疫的要求,包括健康需求。另外出境前要帶好相應的健康證明,備足口罩和洗手液,然後準備航班的時候儘可能選擇不要進行疫情很嚴重的地方。
「境外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習慣,包括口罩和洗手。」何劍峰強調,國外有一些人不佩戴口罩,但我們強烈建議出國外必須佩戴口罩,這是自我保護措施,而且夜非常有效。
另外,避免到人多地方,需注意保持人與人之間距離,做好自我健康監測等,如遇到問題要聯繫國外大使館熱線電話。回國途中一定要全程佩戴口罩,回國後要進行14天的隔離,要遵守相應相關制度等。
8、到景區遊山玩水,戴口罩太悶太難受,到低風險地區玩可以不戴口罩嗎?
段宇飛:大家認為低風險地區沒風險,只是目前的情況。風險是隨時存在的,現在沒有風險不代表接下來沒有風險,關鍵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希望每位公民一定要有這個意識。
段宇飛強調,大家要形成共識,關於佩戴口罩和掃碼的問題,各地都要落實好。「公民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我們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呼籲每個公民都要遵守我們防護指引,按照防護指引去做,今天麻煩一點,繁瑣一些,增加了一些臨時性的』負擔』,但是我們可以確保自身的安全和一方民眾的安全。」
來源:中新社廣東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