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題:以奮鬥划槳 向夢想前行——「宣言」系列署名文章引發熱烈反響
新華社記者
中華民族的昨天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中華民族的今天正可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華民族的明天可以說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新華社連續播發「宣言」系列署名文章《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引發各界熱烈反響。
廣大幹部群眾表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走出了一條彪炳史冊的人間正道。踏上新徵程,以夢想為岸、以團結作帆、以奮鬥划槳,向著美好的明天砥礪前行。
人民出版社政治編輯一部主任張振明表示,新中國70年巨變,有其內在的道路、理論、制度和精神邏輯。「宣言」三論,著眼歷史、現實和未來,深刻揭示了新中國巨變的內在邏輯。「文章深入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經過實踐檢驗的人間正道,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深情展望承載著民族復興中國夢的下一個70年,激勵我們不忘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升,影響力日益彰顯。正如「宣言」所言,一路走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蹟。
南開大學藥學院教授陳悅感嘆道:「文章讓我想起我和父親的求學路。我老家在湖南漣源湄江,城裡人說是山溝溝裡的山溝溝。父親年少去長沙求學,150多公裡因為沒有公路得走三天三夜。1990年,我去長沙上學,趕火車一天能到,但車廂擠滿了人,身上又髒又臭。如今,通了高速和高鐵,1個多小時就到了,一路舒舒服服。」天塹變通途,兩代人的求學路,成為70年巨變的生動縮影。
準備在首都北京歡度國慶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42期民主黨派幹部培訓班學員、民進雲南省麗江市支部主委李渝麗說,作為一名納西族同胞,為能夠身處這樣偉大的時代倍感光榮。「展望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我們充滿信心與豪情,相信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凝聚起中華各族兒女的磅礴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必將實現。」
雄關漫道真如鐵,跨越雄關,是因為我們有比鐵還硬的精神,有志不改、道不變的堅定,有大公無私、堅強勇毅的領路人。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政協委員藺忠儒對此深有感觸。「我親眼見證了家鄉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切身體會到黨和政府對我們無私的關懷幫助。『喝水不忘挖井人』,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得益於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得益於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
撥開歷史的濃霧,「宣言」揭示70年發展成就最大秘訣,就是中國共產黨率領中國人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文化教研部副教授李勇剛認為,「宣言」系列文章,既有今昔對比的事實依據,又有中西比較的文明視野,更有熔鑄古今的歷史深度。中國共產黨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和精神追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延續。未來,中華民族必將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充分發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獨特貢獻。
回望過去,崢嶸歲月曆歷在目,輝煌成就來之不易;面向未來,偉大夢想發出召喚,新徵程的號角已經吹響。
天津和平區新興街朝陽裡社區黨委書記苗苗說,祖國的繁榮昌盛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奉獻與奮鬥。「作為一名天天與群眾打交道的基層黨務工作者,要在提供精細化服務上持續用力,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霍勇說:「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要用嘹亮的歌聲謳歌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和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新時代要有新作為、新擔當。我也會不斷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用優秀的文藝作品去激勵鬥志、振奮精神,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宣言」指出,唯有紮根中國大地,抓住每一個今天,才能創造美好未來。唯有發揚鬥爭精神,練就鬥爭本領,保持艱苦奮鬥、頑強奮鬥、永遠奮鬥的精氣神,才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河北省邯鄲市涉縣關防鄉黨政辦主任、後池村包村幹部李亮斌通過「學習強國」第一時間閱讀了文章,感到「興奮、激動,精神為之一振」。3年多來,這個「85後」與村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見證了後池從「窮山溝」到「明星村」的轉型。「我堅定了信心,要在廣闊的農村紮根生長、繼續奮鬥,盡心盡力辦好村裡的每一件事情,將個人奮鬥融入鄉村振興和國家發展。」
正在雄安新區參與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設的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員工衛仲江說:「雄安新區從成立以來就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來這一年多,我親眼見證了從規劃到實施的推進,見證了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景象。我會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為建設雄安新區、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標杆添磚加瓦。」
網友董思的留言代表了廣大網民的心聲:「我是幸運的,趕上了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我將與祖國共奮進,讓青春的激情與腳步踏出新時代的節拍。祝福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