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字號與註冊商標的衝突規制

2021-01-09 企幫幫

按照《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和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的規定,企業名稱由行政區劃、字號、行業或經營特點、組織形式四個部分組成。其中,字號是企業名稱的核心部分,是區分不同企業的主要標誌。企業對自己的名稱依法享有名稱權,其屬於人格權的一部分。企業字號作為區分企業名稱的標誌與核心部分,也常被學界上升至與企業名稱權同樣的高度,稱其為企業字號權。

企業字號與註冊商標權的衝突在目前的商標侵權與反不正當競爭案例中十分常見。但二者之間的衝突應當如何適用法律規制,是根據個案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法律關係分析與規則適用。在商標侵權與反不正當競爭案件中,將他人註冊商標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字號登記為企業名稱的行為不佔少數,筆者選取了以下代表性案例以進行逐一分析:

一、《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2007年第6期:星源公司、統一星巴克訴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二審案。

本案中關於被告上海星巴克、上海星巴克分公司將「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法院首先認定原告星源公司對「星巴克」文字在先使用,「星巴克」商標權利的取得時間早於被告企業名稱權利的取得時間。其次,根據被告在登記其企業名稱之前,原告「星巴克」商標在中國已具有較高知名度,並且被告公司總經理在接受《解放日報》採訪時稱其因知曉「星巴克」具有廣泛的知名度、「牌子好」,為此在上海對「星巴克」進行了搶註為由,認定被告上海星巴克將「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具有攀附他人馳名商標的主觀惡意。而後,法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以及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認定被告將「星巴克」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的行為侵犯了原告星源公司「STARBUCKS」「星巴克」馳名商標專用權。

接下來法院以被告上海星巴克與原告星源公司存在同業競爭關係,上海星巴克登記的「星巴克」字號是其企業名稱中的核心部分,與星源公司享有並許可原告統一星巴克使用的「星巴克」商標在文字上完全相同,其登記行為具有攀附他人馳名商標的明顯惡意,並已造成相關公眾對商標註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為由,認定被告構成對星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

在這一公報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法院先對原告商標權與被告名稱權之間的衝突進行了界分,以確認原告商標權在先,被告名稱權在後,並以被告明知原告商標具有較高知名度,仍將其作為字號登記為自己企業名稱為由,認定被告具有攀附他人商標知名度的主觀惡意,構成商標侵權。同時以雙方系同業競爭關係,而被告將知名註冊商標文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進行登記的行為已造成相關公眾誤認,因此認定該行為亦構成不正當競爭。

二、《2018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第20案: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騰訊科技公司)與安徽微信保健品有限公司(下稱微信保健品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關於微信保健品公司將「微信」二字用於其企業名稱進行登記的行為,法院認為:首先,競爭關係的構成並不僅僅存在於同行業之間,只要經營者的行為可能給其他經營者造成損害且經營者可能基於該行為獲得現實或潛在的經濟利益,則應認定該經營者與其他經營者存在競爭關係;其次,雖然被告經許可使用的第881749號「微信(WEIXIN)」商標的註冊日期早於騰訊科技公司涉案三件「微信及圖」商標的註冊日期,但微信保健品公司未舉證證明其選擇「微信」二字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之前,第9881749號「微信(WEIXIN)」註冊商標經長期持續實際使用與其經營的保健品之間建立起穩定聯繫的事實。在微信保健品公司成立之時,騰訊科技公司的通訊服務通過海量用戶的長期使用與騰訊科技公司建立起穩定的聯繫,「微信及圖」商標標識已經家喻戶曉、廣為人知。「微信」二字與通訊、信息聯繫密切,而與保健品、食品飲料等商品毫無關聯。故微信保健品公司作為後成立的企業,在選擇其企業名稱中的字號時應對騰訊科技公司的即時通訊服務名稱「微信」「微信及圖」馳名商標中的文字部分進行合理避讓,避免相關公眾誤認為微信保健品公司與騰訊科技公司存在許可使用、關聯企業等特定聯繫;基於此,法院認定被告將「微信」二字用於其企業名稱進行登記的行為,主觀上具有攀附騰訊科技公司「微信」即時通訊服務和「微信及圖」商標知名度的故意,違反了誠實信用和公平競爭原則,構成不正當競爭。從而支持了騰訊科技公司關於微信保健品公司變更企業名稱、停止在其網站使用類似於「微信及圖」的商標圖形的訴訟請求。

從本案中,我們可以看到,法院在判斷企業之間是否具有競爭關係的問題上,並未局限於同行業內部,而是擴大到了具有現實或潛在經濟利益競爭的不同行業的企業之間。在被告已經獲得與涉案商標具有相同文字的註冊商標使用權情況下,對被告將該文字作為企業字號進行名稱登記的行為,法院著重對「原被告雙方是否經過長期持續使用商標使其與企業本身之間建立起穩定的聯繫」進行了對比判斷。並基於被告成立之時,原告商標已經享有全國廣泛知名度,由此強調被告在選擇企業字號進行名稱登記時,理應合理避讓原告知名商標。而被告未合理避讓的行為因此被認定為具有攀附原告知名商標的主觀故意。在認定被告構成不正當競爭的依據上,法院未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對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列舉性條款,而是直接適用的違反誠實信用和公平競爭的原則性規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58號:成都同德福合川桃片有限公司(下稱成都同德福公司)訴重慶市合川區同德福桃片有限公司(下稱重慶同德福公司)、餘曉華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本案中,個體工商戶餘曉華及重慶同德福公司與成都同德福公司經營範圍相似,存在競爭關係;法院首先確認被告字號中包含「同德福」三個字與成都同德福公司的「同德福TONGDEFU及圖」註冊商標的文字部分相同,與該商標構成近似。對於被告登記字號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法院認為關鍵在於該行為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成都同德福公司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同德福TONGDEFU及圖」商標已經具有相當知名度,即便他人將「同德福」登記為字號並規範使用,不會引起相關公眾誤認,因而不能說明餘曉華將個體工商戶字號註冊為「同德福」具有「搭便車」的惡意。而且,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期間,「同德福」商號享有較高商譽。同德福齋鋪先後由余鴻春、餘復光、餘永祚三代人經營,尤其是在餘復光經營期間,同德福齋鋪生產的桃片獲得了較多榮譽。餘曉華系餘復光之孫、餘永祚之子,基於同德福齋鋪的商號曾經獲得的知名度及其與同德福齋鋪經營者之間的直系親屬關係,將個體工商戶字號登記為「同德福」具有合理性。綜上,法院認為餘曉華登記個體工商戶字號的行為是善意的,並未違反誠實信用原則,不構成不正當競爭。基於經營的延續性,其變更個體工商戶字號的行為以及重慶同德福公司登記公司名稱的行為亦不構成不正當競爭。

本案相較前面兩個案件,針對行為人將註冊商標作為企業字號進行企業名稱登記的行為,得出了全然不同的認定結論。其關鍵點在於,本案被告的行為被認為是善意的,不具有攀附涉案商標知名度的主觀惡意,因而不構成不正當競爭。

四、結語

從以上具有指導性或典型代表性的案例中,我們可以歸納梳理法院對於將註冊商標作為企業字號進行企業名稱登記的行為的裁判思路,從而細緻理解與區分該類行為的法律性質與區別。

首先,法院對該類行為展開具體法律分析之前,均對比了涉案註冊商標與企業字號的取得時間、使用時間與知名程度。由此可知,對於兩相衝突的註冊商標與企業字號之間對比權利取得時間、使用時間與知名程度,是對這類案件展開進一步法律分析的前提。

其次,從時間維度上看,早期的案例中法院認為該類行為同時受到《商標法》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而近期的案例中法院僅對這類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進行考量,而不再同時考量其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最後,以上所有案件在認定行為人將涉案商標作為字號進行企業名稱登記的行為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時,均對該行為是否具有攀附商標知名度的主觀惡意進行了判斷。從而我們可以歸納出,行為人是否具有攀附商標知名度的主觀惡意,對該行為能否認定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具有關鍵作用。

在商標侵權與不正當競爭案件中,企業字號與註冊商標的之間的關係,並非同時存在即產生衝突的。個案不同,裁判的結果也會隨之發生不同的變化,這需要根據案件情況與具體行為,進行相應的法律關係分析與判斷,方可評價其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或商標侵權。

相關焦點

  • 將他人商標登記為企業字號的責任認定
    如果為攀附他人商譽,將他人在先註冊商標作為企業名稱中的字號使用,導致市場混淆,則有違誠實信用原則,此時應刺破企業名稱權行政授權的「合法外衣」,認定該行為構成商標侵權或不正當競爭。企業名稱登記人往往試圖通過攀附他人註冊商標的知名度和商譽,使得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產生混淆誤認,以藉助他人競爭優勢,獲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在此類案件中商標權和企業名稱權之間便發生了權利衝突。同樣是由行政機關依法審批核准的權利,發生衝突時哪種權利應該受到保護?該適用什麼法律進行規制?本文藉助該案例,作如下分析。
  • 企業名稱不得擅自將他人註冊商標等用作字號
    企業名稱不得擅自將他人註冊商標等用作字號本報北京7月9電 (記者楊召奎)今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指出,企業名稱不得擅自將他人註冊商標、未註冊的馳名商標、有一定影響的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網站名稱等用作字號,誤導公眾,經過授權等情形的除外。
  • 海口保險商標與字號相同屬於商標侵權的範疇嗎?
    海口商標與字號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其所具備的權利大多都是不相同的,所在的法律範疇也不一樣,所以企業名稱中的字號與他人已經核准的商標相同這一點並不能構成商標侵權。雖然是如此,但是還有一些情況,出現即侵權。根據商標法的相關規定,給他人的註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屬於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由此規定說明,將他人註冊商標作為企業字號侵犯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必須同時具備:文字相同或近似;在相同或者在類似商品或服務上使用;突出使用;以及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
  • 【析案】擅自使用老店招牌字號 註冊有商標仍認定侵權
    郝某將郭某起訴至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判令被告郭某立即停止在餐館名稱中使用「郝家排骨」字號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損失10萬元等。&nbsp&nbsp&nbsp&nbsp庭審中,郭某辯稱自己銷售的排骨註冊有「正古郝家排骨」的商標,不構成不正當經營。
  • 【析案】擅自使用老店招牌字號 註冊有商標仍認定侵權
    郝某將郭某起訴至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請求判令被告郭某立即停止在餐館名稱中使用「郝家排骨」字號等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原告損失10萬元等。&nbsp&nbsp&nbsp&nbsp庭審中,郭某辯稱自己銷售的排骨註冊有「正古郝家排骨」的商標,不構成不正當經營。
  • 公司營業執照的名稱是別人註冊的商標,侵權嗎?
    首先明確,企業名稱和商標權都是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保護。但由於企業名稱是由當地工商部門核准登記的,商標是經商標局核准授權,而企業名稱登記並不與商標進行聯合檢索,因而企業字號與註冊商標文字相同情況大量存在。
  • 名人名字可註冊企業字號
    名人名字可註冊企業字號 www.zjol.com.cn 2004年11月30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杭州市今天出臺並下發了企業註冊登記的新規定。
  • 公司營業執照的名稱是別人註冊的商標,侵權嗎?
    首先明確,企業名稱和商標權都是合法權利,都受到法律保護。但由於企業名稱是由當地工商部門核准登記的,商標是經商標局核准授權,而企業名稱登記並不與商標進行聯合檢索,因而企業字號與註冊商標文字相同情況大量存在。
  • 「吳良材」字號與商標鬥「法」 專家稱有法律「盲點」但無法律...
    上海「吳良材」註冊商標的許可使用加盟店在全國已遍布100多個城市共200餘家,至2005年底,其營業額達2.28億元,列全國眼鏡零售店首位。  2004年,上海吳良材眼鏡公司發現蘇州市吳良材眼鏡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字號與自己已在先註冊的商標「吳良材」相同。
  • 商標、商號衝突,不是所有「如期而遇」都是特別的緣分
    對於被告北京如期而遇公司辯稱其使用「如期而遇」僅是對字號的使用,原告深圳如期而遇公司的註冊商標在字體上存在藝術設計風格,直觀上與被告使用在門頭和店內裝飾中的字號並不相似,不會產生混淆誤認。法院認為,原告深圳如期而遇公司享有權利的註冊商標屬於臆造詞,具有較強的識別性和顯著性,在被告使用的企業名稱及相關門店標識與原告註冊商標文字完全相同的情況下,被告主張法院不予採納。
  • 個體戶字號商標與他人註冊的「撞臉」,是否構成侵權
    2018-04-18 08:39圖文來源:南京日報一家個體戶用字號作店堂門頭,結果被發現和他人的註冊商標是一樣的。這構成侵權嗎?17日,市工商局組織的媒體基層行來到江寧區市場監管局,記者現場採訪獲悉這樣一個特殊的案例。
  • 擅自使用他人註冊知名商標,作為企業名稱構成侵權
    近期,佛山法院審結了一起將他人註冊商標登記為本企業名稱的侵權糾紛:米技電子電器(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米技公司」)成立於2001年10月16日,經營範圍包括設計、開發、生產陶瓷紅外線電熱爐具、電磁爐具及配套炊具、廚房設備,紅外線傳感照明系統等。
  • 金茂商標引糾紛 原告一審獲賠260萬元
    金茂投資公司起訴稱,其為「金茂 JIN MAO」「金茂」(手寫體)的商標專用權人,經過長期大量使用,上述商標已經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商業價值。金茂置業公司、聯森興業公司、金茂物業公司未經許可,在其開發、建設、銷售、管理的地產項目「金茂·悅龍山」上,使用含有「金茂」文字的項目名稱,並在建築樓頂、售樓處、宣傳材料等多處突出使用「金茂」文字,構成商標性使用,且使用「金茂置業」「金茂物業」作為企業簡稱,足以導致相關公眾混淆和誤認,構成商標侵權。
  • 王國柱:論商標故意侵權的體系化規制
    內容摘要對商標故意侵權進行體系化規制有助於更好地保護商標權益、遏制故意侵權。故意侵權的規制方式與商標法的保護對象具有契合關係。商標法對故意侵權的規制集中體現在規制商標惡意搶註、將故意幫助他人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認定為侵權行為、商標侵權懲罰性賠償等三個方面。關於商標惡意搶註人主觀上的「認識因素」是「明知」還是「應知」存在著認識分歧。
  • 「李逵遇見李鬼」,使用他人註冊商標,法律後果嚴重
    使用他人註冊商標作為企業字號有什麼法律風險呢?恆程創新智慧財產權為你分析。使用他人註冊商標為企業字號的行為,大致上可分為突出使用該企業字號和非突出使用該企業字號兩種使用方式,同時也各自對應著兩種不同的法律後果。
  • 東四十條註冊商標被註冊報價
    6年以上的專業會計師為企業服務,從業20年以上財稅政策諮詢師,幫助企業應對各種的財稅問題東四十條註冊商標被註冊報價 科冕土地使用權1 1,289,873.33 1,275,620.46 科冕土地使用權2 250,460.36 247,710. 科冕土地使用權3 6,720,716.08 6,652,715.54
  • 稻香園商標侵權案
    法院經審理認為,山東稻香園公司商標性使用「稻香園」字號在先且具有一定知名度,其與成都稻香公司註冊使用在後的  稻香園商標之間的權利衝突,實質是企業字號和註冊商標不同市場主體在商業擴張中權利邊界的劃定問題。
  • 江西現有有效註冊商標48.1萬件 其中馬德裡商標國際註冊230件
    (資料圖)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供圖中新網南昌12月4日電 (李澤林)江西省市場監管局4日消息,截至今年9月底,該省現有中國馳名商標167件,現有有效註冊商標48.1萬件,平均每6.35戶市場主體擁有1件註冊商標。有效註冊商標中,地理標誌商標110件,馬德裡商標國際註冊230件。
  • 如何正當善意使用他人的註冊商標?
    別人的註冊商標是不是一定不能用?我國企業在實踐中難免會遇到這類令人頭痛的問題,而實際上我國的有關法規對正當善意使用已經作了相應的規定。就是說,只要不侵犯他人的商標權,該用的時候可以用。第五十四條規定:「連續使用至1993年7月1日的服務商標,與他人在相同或者類似的服務上已註冊的服務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可以繼續使用;但是,1993年7月1日後中斷使用3年以上的,不得繼續使用」。第六條規定:「以地理標誌作為證明商標註冊的,其商品符合使用該地理標誌條件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要求使用該證明商標,控制該證明商標的組織應當允許。
  • 聯盟分析-知產解析 | 商標正當性使用不屬於商標禁用權規制的範圍
    首先,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九條「註冊商標中含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圖形、型號、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數量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地名,註冊商標專用權人無權禁止他人正當使用」的規定,含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稱、或者直接表示商品的質量、主要原料及其他特點,或者含有地名的註冊商標,其商標權保護範圍較小,即不能禁止他人的正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