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經濟|加工坊、茶藝、開店…福鼎白茶的「繼承者們」

2020-12-12 新京報網


「綠妝素裹一幅畫,身在其中來我家,輕輕一杯白如雪,純情仙子披輕紗,唇齒留香神清爽,一生回味常牽掛……」《白茶仙子》所描繪的正是福鼎白茶。


「當時剛畢業也不知道做啥,剛好自己對茶藝方面感興趣,然後就去茶企試一試。」2010年中職畢業後,張婷婷進入福鼎白茶龍頭企業之一從事茶藝表演與培訓的工作。8年後,張婷婷在福鼎市區開起自家茶葉店。


近年來,大批像張婷婷一樣的福鼎人以開個體茶店參與白茶產業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福鼎市總人口近60萬,其中涉茶人口近40萬。



「半路出家」識茶香


實際上,張婷婷邁入這一行業,多少也是受到母親影響。


張婷婷母親在福鼎白茶龍頭企業之一從事篩選茶青的工作。如今,工作十數年後,轉從產品包裝工作。福鼎市茶業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福鼎市茶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2家,在全國各地創辦營銷網點8000多個,茶產業為社會提供就業崗位9萬餘個。


隨著白茶產業發展,茶企參加相關展會日漸增多。長相端莊、氣質頗佳的張婷婷很快就熟悉了茶藝表演的工作,頻繁到各地進行茶藝表演。「第一次在臺上表演還是很緊張的,當時手都僵硬了,但是還要面帶微笑。」


「一個月有半個月在外地,深圳、上海等地都去過,還要參加一些最美茶藝師評選。當時還年輕,工作當旅行也挺好。」張婷婷回憶稱,早年經歷無疑讓剛踏入社會的自己有了更多開拓眼界的機會。


「那時很多人覺得白茶應該有不錯的發展前景。」張婷婷進入茶企的四年,也是白茶產業開始興起的日子。2015年後,由於結婚生子,張婷婷離開了這一崗位。


「我走的那幾年白茶發展到一個高潮階段。」 張婷婷說。



因愛茶而涉茶的不止張婷婷一人。2003年開始,蔡葉修就有品茶的習慣,紅茶、綠茶都有嘗試。2008年,朋友開設了一家茶店,蔡葉修閒來無事就常去品茗聊天,白茶清新爽口的特性讓他難以忘懷。


2011年,蔡葉修捨棄多年從事的化油器工作,全家移居上海。由於自身喜歡喝茶,來到上海後,蔡葉修開設了一家茶室,供朋友聊天品茗,同時銷售一些自己生產的白茶。


不過,涉足茶業,對於初入行者來說還是有些吃力。「當時上海市場對白茶的接受度不高,我對白茶的專業知識也有所欠缺,有時候回答不了顧客的問題,也感覺挺不好意思的。」蔡葉修回憶初到上海,發現茶葉生意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


對此,張婷婷坦言,「很多人是科班出身,我屬於半路出家,從零基礎開始學習公司文化、茶藝知識。」


陳榮顯也是「半路出家」。2009年,在外務工多年的他回到村裡開始接觸白茶產業。「剛開始從事茶青的個體加工,當時村裡就2-3家茶青加工作坊。」


陳榮顯所在的磻溪鎮是福鼎白茶的重要產區之一。作為少壯派陳榮顯在2009年至2018年擔任磻溪鎮油坑村的村主任。「油坑村有468戶,1800多人,村裡大部分人員都與白茶產業有關,目前有40多家的茶青加工作坊,其他大部分都是茶農。」


陳榮顯回憶,2012年前後,福鼎市開始向全國大力推廣白茶,福鼎白茶在全國的名氣日漲。2015年前後,不少茶商開始親自到福鼎白茶產區收購產品。「茶產業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每個家庭少則收入幾萬元,多則有二十多萬元。我也是受益者,生活水平也比之前好了。」


白茶駛上快車道,「足浴街變成茶葉街」


福鼎作為白茶主產區,2010年後進入發展快車道,再加上幾年的沉澱經營,蔡葉修的白茶生意日漸紅火。「2014年,上海市場認可度在50%左右,如今對白茶的接受度已經超80%。」蔡葉修介紹。


作為十幾年的老茶友,蔡葉修對白茶十分推崇,「常喝老白茶,感冒與上火的次數少了很多。福鼎白茶有獨特的土壤、氣候、工藝等條件,出來的品質屬白茶裡的上品。」


不過,蔡葉修提到,福鼎白茶各產區品質有所差異,售價也不一致,不懂茶的人很難鑑別。


隨著茶青售價的日漸透明,磻溪鎮的高山白茶議價能力不佔優勢,2018年來茶商收購磻溪高山白茶的數量不及點頭白茶(福鼎白茶另一主產區)。此時,陳榮顯決定嘗試改變。


2019年來,陳榮顯開始「走出去」,頻繁參加各地的茶葉展會,並對各地茶葉市場進行考察。2019年中,陳榮顯在武漢開設了一家茶葉批發店。「山東、深圳、鄭州等地已經有不少人從事福鼎白茶的生意,而武漢市場大,仍有許多開發的空間。」


到武漢開店並不容易。「很多茶商都是認人不認貨,高山白茶需要懂茶的人才能分清,所以需要時間沉澱,積攢客源。」與此同時,陳榮顯也提到,網際網路技術跟不上以及管理經驗的不足制約著自己白茶生意的發展。


2018年,沉寂多時的張婷婷也決定重新進入茶業領域,在福鼎市區開了一家茶葉店。「創業開店後,有人可能覺得我在品牌店待過,能夠帶來不少資源,其實也沒給我帶來任何的利益。」同時,張婷婷也表示,茶藝方面的薰陶,豐富了自身的禮儀知識,提高了內涵修養,對自身的修身養性是挺好的。


如今開店一年多,張婷婷直言,「開店並沒有想像得那麼輕鬆,與團隊分工合作不同,一個人開店要自己去找客戶、資源,都不容易。房租,還有茶款流動性資金不能斷,能賺點小錢,夠自己開銷。主要時間比較自由,可以照顧到孩子。」


談及白茶產業對於當地民眾的影響。張婷婷認為,「對於茶農來說,茶青的價格提高了,收入就增加了。茶企生產也帶動了一批就業,也為許多像我媽媽一樣的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 」


「2019年上半年我的店周圍就開了很多茶葉店,以前的足浴街變成了現在的茶葉街,他們有沒賺錢我們也不知道,但是開店的人還是很多,也表明大家看好白茶產業發展。 」張婷婷介紹。


根據公開數據,2019年福鼎白茶品牌價值達44.96億元,名列中國產業區域公共品牌價值第四位。2018年全市涉茶總產值56.88億元,極大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與人口就業。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底,福鼎市委市政府印發的《推進福鼎白茶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百億行動計劃》顯示,到2021年,福鼎全面實現基地化生態茶園建設、全面落實茶葉信息化全過程可追溯、努力實現茶產業綜合產值超100億元。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廣林福:開創福鼎白茶新生態
    從15歲開始,作為家中五兄妹的大姐,林阿花就跟隨父母一起在福鼎國營老茶廠工作。1993年,當同村人陸續外出經商時,她也選擇南赴廣州經營白茶。在廣州芳村市場,租下了一間 60平米的門店,開始經銷老家茶廠的白茶、花茶和綠茶等。
  • 福鼎白茶的三大傳說與典故
    那年太姥山周圍麻疹盛行,鄉親們三五成群上山採草藥為孩子看病,但都徒勞無功,病魔奪去了一個又一個幼小的生命,藍姑那顆仁慈的心在流血。一天夜裡,藍姑在睡夢中,見到南極仙翁。仙翁發話:"藍姑,在你棲息的鴻雪洞頂,有一株樹,名叫白茶,它的葉子曬乾後泡開水,是治療麻疹的良藥。"藍姑一覺醒來,當即趁月色攀上鴻雪洞頂。
  • 福鼎白茶與安吉白茶的區別
    之所以也叫白茶,是因為安吉白茶在22-24攝氏度的時候茶葉為嫩白色。安吉白茶既是茶樹的珍稀品種,也是茶葉的名貴品名。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中稱:「茶者以火作為次,生曬者為上,亦更近自然,且段煙火氣耳」,可見福鼎白茶製作過程簡單自然,以最少的工序加工,最大程度保留了福鼎白茶的天然純真風味以及豐富而珍貴的活性酶和多酚類營養成分,避免了製作過程中的二次汙染,因此福鼎白茶是回歸自然、生態、健康的茶葉。 安吉白茶制選大體的工藝:高溫殺青(炒青)、揉捻、復炒、烘焙。
  • 福鼎白茶健康天下
    最終,藍姑帶領鄉親們戰勝了麻疹,並因此成為福建的三大女神(媽祖、陳靖姑、太姥娘娘)之一。  傳說並非毫無根據,太姥山位於福建省福鼎市正南。據考證,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現在唐朝陸羽的《茶經》七之事中,其記載:「永嘉縣東三百裡有白茶山。」陳櫞教授在《茶葉通史》中指出:「永嘉東三百裡是海,是南三百裡之誤。南三百裡是福建福鼎(唐為長溪縣轄區),系白茶原產地。」
  • 小剛解說福鼎白茶是什麼茶,什麼是白茶?
    白茶是什麼茶白茶,屬微發酵茶,是我國對於茶農自己創造的傳統中國名茶。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是指採摘後的一種茶,經乾燥或緩慢乾燥而不去綠、不捲曲。首要重要產區在福建福鼎。基本過程包括萎凋,烘烤(或乾燥),採摘和再燃燒。萎凋是構成白茶質量的要害工序。老白茶是什麼茶老白茶,又叫白金茶,即貯存工作很多年的白茶,其間的「很多年」是指在進行一個企業合理的保質時間期內,比方20~30年。
  •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有什麼區別?
    福鼎白茶到處說:「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
  •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福鼎好茶在磻溪
    福建是白茶的主產區,世界白茶96%產自福建;而福建白茶80%產於福鼎,這也造就了「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的大勢。 許多熟悉福鼎白茶的茶友,都知道這後面還有一句——福鼎好茶在磻溪! 01
  • 尋味茶中白雪公主―福鼎白茶
    福鼎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盛產茶葉,是全國十大產茶縣市之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姥山位於境內。名山出好茶,福鼎是國家茶樹良種華茶1號和華茶2號的原產地,白茶是我國歷史名茶。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
  • 南方有嘉木 白茶生福鼎
    早在三千多年前,福鼎的先輩們就在這片土地上種植茶、製作茶、飲用茶、經營茶。如今,在茫茫的深山密林中,仍然生長著野生茶樹群落和萬畝栽培型土茶(菜茶)園,至今存留著有100多座茶亭。福鼎不但茶樹品種資源豐富,而且構建了從野生茶樹過渡到人工栽培,以及完整的人類發現、利用和馴化茶樹的文明序列。
  • 福鼎白茶政和白茶區別在哪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丨本文由清格茶話原創丨作者:茶小賴最近在與茶友們喝茶過程中被問及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有什麼區別?首先明確一點: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都有非常優秀的白茶,不能說福鼎白茶一定好於政和白茶,政和白茶也有很好的成品白茶。對茶不能一刀切!一、地域差異福鼎依山傍海,氣候溫和,茶山海拔大多在500~800米,乃至1000米,太姥山即分布於境內東北部。
  • 品茗會友,福鼎白茶鄭州品茗會盡述茶之味
    10月11日, 「相約中原、茶會天下」——福鼎白茶鄭州品茗會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福鼎白茶再次享譽中原,深受消費者、茶人茶商的追捧,充分展示福鼎白茶的優良品質和與眾不同的特色。現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南省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胡保強致辭;福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蔡梅生致歡迎辭並推介福鼎白茶。
  • 福鼎白茶2019詳解!!
    世界白茶在中國,中國白茶在福鼎——此為人間共識、世界公論。據當代中國茶界泰鬥張天福先生考證:白茶最早產自福鼎。後來,白茶才經水吉,再傳到政和。
  • 到底哪裡的白茶最好?除了福鼎白茶之外,還有哪些白茶?
    眾所周知,說起白茶我們就不能繞過福建白茶,討論中國白茶的發展就不可能會繞出福建白茶。因為白茶中的銀針首創於福鼎市,白牡丹創於當年的縣,也就是現在的建陽縣。白茶先有銀針,後有白牡丹等等。茶葉專家張天福在《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中說到,白茶製造歷史先由福鼎開始,以後傳到水吉,再傳到政和。福鼎大約在1857年發現福鼎大白茶,在1885年開始用大白茶製作銀針。
  •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大PK,到底哪個更好?
    今年四五月份去福建幾個茶區走了一圈看看,把所見所聞,以及自己的一些認識,來說說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純屬個人觀點。先說說自己的結論:兩個地方的白茶都各有優勢。如果買了做禮品,福鼎的白毫銀針、政和的牡丹王都是極好的選擇。
  • 白茶,福鼎到底比政和、建陽的白茶好在哪裡?
    不知不覺中,身邊的人不知從何時起,開始將口糧茶由綠茶或者紅茶,統統換成了白茶,不論為什麼,怎麼這麼著,無非就是聽誰誰誰說,白茶好。其實誤打誤撞,炎熱的夏季的確是適合喝一些白茶的。現在有很多人將白茶作為養生茶,送給親朋好友,送茶禮自是沒錯的,白茶的受眾面要比綠茶廣泛許多。不過畢竟每個人的體質都會有所差別,我們自己喝著可能感覺很好,達到了自己的理想效果,不意味著別人也可以達到相應的功效。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白茶,中國茶農創製的傳統名茶之一。是除了綠茶之外,最接近原生茶。
  • 福鼎白茶,白茶中的極品,太姥山中覓仙蹤!
    福鼎白茶,白茶中的上品。主要產於中國最大的白茶產區「中國白茶之鄉」、「中國名茶之鄉」的福建福鼎太姥山。 福鼎是中國的白茶之鄉,福鼎白茶就堪稱這個王國裡的白雪公主。它的採摘一一般以一芽一,二葉為標準,精選孕育於太姥山麓的國優茶樹良種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明前單芽,採摘後只經過殺青,不揉捻,經自然萎凋、輕微發酵、文火乾燥而成。這種製法不破壞茶葉的活性,也不促進氧化作用,且毫香明顯,湯味鮮爽,因此被茶人視為可遇而不可求的養生珍品。如今,福鼎白茶走出福建,走向世界,展現出它獨特的魅力。
  • 福鼎白茶產業持續升溫:白茶帶來山鄉變
    近年來,福鼎白茶產業持續升溫,已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白茶帶來山鄉變 2018年,福鼎白茶涉茶總產值56.88億元,白茶產業已成為福鼎市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推進茶葉有機肥替代化肥,推進綠色防控工作,全面禁止使用除草劑,實行全國首例茶青憑證交易制度;引導龍頭企業進駐重點產茶村,開展村企合作,加強基地建設、生產管理和科技指導,建設生態茶園示範村……2005年,福鼎白茶每畝茶園收入不到3000元。2018年,福鼎白茶每畝茶園收入上萬元,實現了農民增收,村企合作共贏。
  • 白茶屬於福鼎的一種什麼文化?
    茶學專家陳椽教授同樣認為「如現時制白茶,可以說是制茶起源時期」。福鼎白茶的民俗文化福鼎民俗專家馬樹霞在《茶哥米弟》中這樣描述:在福鼎民間廣為流傳「茶哥米弟」這句話,說是五穀即茶、稻、麥、豆加小米或高粱,除茶以外,其他四種為主食,茶雖為飲料,但它有文化內涵,是精神食糧,被列為五穀之首,稱為「哥」。
  • 福鼎白茶,為什麼要選磻溪?
    福鼎雖小,但是白茶發燒友卻也愛將福鼎白茶劃分小產區,比較各地的歷史、氣候條件、地理條件、品種特色以及風格指南。說起白茶,很多人認知的就是太姥山,作為白茶的起源地,自古就是名聲在外,實力無人能擋。但在本地人的心中,磻溪才是更勝一籌。
  • 福鼎白茶有多火?我來告訴你!
    開茶節以來,主流媒體的關注,白茶商業價值的提高,茶人的喜愛讓這股福鼎白茶熱一直在持續……福鼎白茶到底有多火,快來看看!前兩天清明節,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品牌節目《傳奇中國節》再次聚焦福鼎白茶,將白茶開茶盛況、祭茶典禮、製作工藝、茶旅結合發展路子等與白茶有關的知識和文化內涵向全球觀眾介紹。祭茶、開茶、採茶、「玩」茶、賣茶、藏茶……福鼎白茶是這樣詮釋傳奇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