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貴途小編途途因為被太陽公公長期「堵」在家中
無法見天日
也無法沾地氣
都快要長成「黴球」了
今天途途閒來無事
一邊抱啃西瓜
一邊懶散地瀏覽著手機
當途途一眼瞅到六盤水這組盛世美圖時
手上的西瓜它瞬間就不香了!
途途第一反應就是:
安利!
必須安利!!
看完真的超級超級超級解暑!!!
春-童話的海洋
春天的六盤水
美得像童話
不信?
甩圖!
野玉海山地旅遊度假區-海坪千戶彝寨
六盤水生態環境優美
深林覆蓋率將近60%
一眼望去
蒼翠欲滴
這裡的空氣
清新潔淨
含有較高的負氧離子
適合調養身心
靜心凝神
娘娘山-溼地公園
春天一到
玉舍國家森林公園滿山杜鵑怒放
大片大片
爭芳鬥豔
紅的似火
白的如雪
紫如雲霞
引來無數蜂碟駐足欣賞
也讓成群遊客流連忘返
北盤江大轉彎
雄偉壯闊的北盤江
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岭之間
浩浩蕩蕩
奔湧而去
仿佛一條行進的巨蟒
在地勢跌宕起伏之處
噴湧而出
形成氣勢磅礴的瀑布
響聲在山谷間來回震蕩
述說著古老的傳言
夏-避暑的天堂
娘娘山全景
號稱「中國涼都」的六盤水
年均氣溫十來度
七月氣溫二十度左右
四季如春
冬暖夏涼
韭菜坪-烏蒙山脈最高峰
每年的5-10月
有著「貴州屋脊」之稱的韭菜坪
遍地花開
在紫色的花海裡
霞光爛漫
攜上愛人之手
逃離酷熱而喧囂的城市
到韭菜坪去尋找甜蜜的回憶
烏蒙山大草原-星空
褪去白日裡絢爛光芒的烏蒙大草原
在夜晚更加絢爛
時不時出現的溫暖的燈光
照亮夜行人前行之路的同時
將氣氛營造得恰到好處
既不會太過熱烈
又不會太過昏暗
讓人能夠更平和地與自己相處
秋-浪漫之都
六盤水之秋
有著特別的韻味
她沒有「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肅殺
也沒有「枯藤老樹昏鴉」的悲涼
只有多姿多彩的花花世界
妥樂古銀杏-人樹相依
妥樂的古銀杏樹
與錯落有致的古村寨相依
背後是重重青山
色彩層層疊疊暈染開來
將整個秋天點綴的豐富多彩
妥樂
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
總是相依相隨
大自然中豐富的自然資源
和光怪陸離的自然景觀
以及奇特的地理環境
造就了萬紫千紅的民俗文化
這些民風民俗反過來又與當地的自然景象
構成一幅絕美的畫卷
冬-神秘王國
彝族寨
沒見過六盤水雪景中的彝寨
永遠都不會知道最美的彝寨會有多美
雪中的六盤水
銀裝素裹
萬物蒼茫
彝族紅牆在皚皚的白雪中顯得格外地耀眼
溫暖的燈光與紅牆相互呼應
使得這幅雪山圖變得更具立體感
寨前一汪清池倒映著岸邊的房屋和樹杈
猶如一面鏡子
移步間流露出流光溢彩之美
梅花山-雪景
冬雪一下
整個梅花山都在雪的籠罩之中
山中散落的幾處蒙古包一樣的建築
遠遠望去
就好像幾個冰激凌
扎進雪堆中
近處的磚紅色民居
已經為防禦冬天的寒冷
戴上了「帽子」和「圍巾」
在雪中靜靜聆聽
戶外運動
烏蒙大草原-烏蒙滑雪場
六盤水的野玉海景區
建有山地戶外運動基地
由於環境優美
氣候宜人
每年這裡都會舉行一些戶外運動賽事
包括六盤水夏季國際馬拉松賽
六盤水牂牁江國家滑翔傘賽
以及大大小小的登山野營、
攀巖、露營、漂流、自駕、滑雪等各種活動
牂牁江-滑翔傘
各種驚險刺激的戶外運動
在讓你的身體得到鍛鍊和放鬆的同時
還能夠為你帶來快樂
讓你體驗到生活之美
自然之美
牂牁江-牂牁江皮划艇比賽
民風民俗
火把節(朱德貴-攝影)
獨特的民風民俗
是六盤水的一大特色
全國總共56個民族
六盤水就佔了44個
包括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
種類繁多的民族
為六盤水帶來了更加豐富的民族文化
貴州三線建設博物館-水城古鎮
在現代化產業不斷發展的今天
六盤水仍然沒有忘記對歷史的保留
白牆青瓦的小鎮
保留了傳統的靜謐和端莊
清澈見底的護城河
守護者一方百姓的安詳
時間在這裡凝固
人們在這裡延續著屬於自己的小城故事
保基古榕樹
小橋
流水
美人
古道
古榕樹
構成了一幅靜謐的畫卷
帶你穿越千年
重新演繹古老的傳言
梯田人家
在六盤水
你可以看到層層綠波
在山中蕩漾開去
偶爾一塊「巨石」
浮在「波面」
那便是山中的梯田與人家
鄉間的小道與炊煙
最是能夠勾起遊子思鄉之情
田間的蛙鳴與蟲叫
最是能喚起兒時幸福模樣
天門村
村口古樹與石門
曾經見證過多少送往與迎歸
記錄了多少愛恨情仇
辛酸苦累
如今仍靜臥如初
細聽遊子心聲
慈母呢喃
現代化建設
貴州三線博物館-展廳
曾經的「江南煤都」
如今的「中國涼都」
六盤水經歷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以產煤著稱的六盤水
搖身一變變成了旅遊勝地
生態文明建設也獲得了巨大的成效
廻龍溪溫泉-長壽村
梅花山-梅花坪
玉海小火車
野玉海景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經過精心的策劃和實施
它已經被打造成山地運動國際級旅遊度假區
發展的業務集避暑、旅遊、養生、露營、
休閒度假、農業觀光、戶外運動於一體
這不8月的7號和8號
此地就會召開六盤水市第六屆旅發大會
進一步將六盤水的旅遊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
涼都大劇院(李彬攝)
世界第一高橋-北盤江大橋
野玉海山地旅遊度假區-玻璃吊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