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長樂區領導「一對一」結對掛鈎企業;制定出臺「大抓產業、抓大產業」活動服務企業11項工作機制;實施創新驅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出臺《長樂區創新驅動工作指標體系》;拓寬國內國外市場,融入新發展格局……貫徹落實福州企業家大會精神,長樂區圍繞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迅速出臺「組合拳」,全力推動龍頭企業大發展大提升。
建立掛鈎機制
培育千億級企業
長樂區在深入摸底基礎上,確定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一對一」結對幫扶機制,力爭「十四五」期間培育3家~5家千億級龍頭企業。
長樂區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梳理省、市、區各類惠企政策,定期開展「點對點」優惠政策打包推送行動,提升政策供給效率與準確性,確保企業享受最大化的政策紅利;充分關注行業、企業的差異化需求,邀請廣大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強化政策針對性、實效性。
為優化服務機制,長樂區同步出臺《長樂區「大抓產業、抓大產業」活動服務企業工作機制》,圍繞行政審批、政策兌現、訴求辦理等服務企業具體事項,制定了「企業服務專窗制」「訴求一鍵直達制」「限時責任辦結制」等11項工作機制,開展全要素、全鏈條的「一站式」服務,傾力傾智、用心用情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深化「政企直通車」「一企一議」制度,充分利用「e福州」「12345」便民服務平臺,動態搜集企業運營情況、發展機遇、面臨問題,區行政服務中心及相關職能部門每月對企業反映的困難問題進行初步處理、匯總整理,確保「始終在線、一鍵直達」。
實施創新驅動
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實施創新驅動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出臺《長樂區創新驅動工作指標體系》,助推企業發展壯大。重點圍繞創新投入、創新環境、創新績效等5個領域19個方面發力,進一步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加強企業創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企業與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清華—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切實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延伸。
長樂區還將深入實施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雙輪驅動戰略,圍繞「1+2+3」產業發展布局,積極引進海爾卡奧斯、徐工信息、東方國信等工業網際網路頭部企業,力爭在當前工業網際網路賦能147家規上企業的基礎上,再賦能提升一批規上龍頭企業,持續提升優勢製造企業智能化、數位化、信息化水平。
在數字賦能先進位造業和實施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大力推動先進位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按照「傳統企業平臺化轉型、在外優勢企業平臺化整合、新興產業平臺化培育」的整體思路,由政府牽頭引導,儘快搭建一批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推動長樂優勢產業化零為整、化小為大,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
積極拓寬市場
融入新發展格局
長樂區正著手對接海關總署,實時跟蹤空港綜保區申報進度,提前啟動前期工作,確保獲批後一年內封關運作。同時對接民航總局,爭取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落戶長樂,加快推進高鐵進機場,切實發揮長樂國際機場的航空樞紐作用;主動承接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自貿區擴區等紅利,吸引原材料、勞動力、資本等優質生產資源交匯,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
「在建設綜合物流節點方面,我們將發揮長樂『五港』齊聚區位優勢,推動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完善生產、運輸、倉儲、流通、配送全鏈條服務,構建以現代物流為基礎的交通體系,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綜合物流樞紐節點,為企業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奠定物流基礎。」長樂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另外,長樂區將搶抓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籤署的紅利,持續加強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開放合作,支持引導企業主動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積極參與周邊國家地區的推介招商活動及各類展會,形成突破行政邊界的大市場,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
【責任編輯:李琳珊】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餘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