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柄指東,天下皆春;
鬥柄指南,天下皆夏;
鬥柄指西,天下皆秋;
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鬥七星鬥柄旋轉
指向確定的節氣,
鬥指辛則為小暑。
鬥指辛,太陽到達
黃經一百零五度,
於每年公曆七月六日至八日交節。
小暑是本年度第十一個節氣。
暑為炎熱之意,
小暑小熱,小暑到來,
天氣開始炎熱,
其臨近的大暑則是
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候,
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小暑三候
詩曰: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此詩涵蓋小暑三候:
一候溫風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鷹始鷙。
一候溫風至
意思是小暑節氣,涼風消散,
風皆帶著熱浪熱氣。
二候蟋蟀居宇
宇,在這裡是房屋房簷的意思。
小暑時節,
大地如熱鍋炙烤萬物,
蟋蟀搬離田野,
隱藏庭院牆壁簷角乘涼。
三候鷹始鷙
鷙,兇猛的意思。
小暑開始
大地切換至桑拿模式,
老鷹振翅擊長空,
於高空中享受清涼。
小暑民俗
01 且祀先輩食新黍
食新,又有
嘗新、吃辛的說法。
小暑後,農民要吃新米,
一供奉祖先,
二品味辛苦勞作的成果。
祭祀祖先,有傳承孝道的意味,
也有告誡自己
『前人辛苦,後人享福』,
珍惜眼前幸福,
為了未來生活,努力奮鬥。
02 人曬衣裳龍曬袍
小暑時節,曬衣曬書。
曬衣節的由來有人說是
古人為了炫富,
這個因素是有的,
但只是演變過程中出現的偏差,
絕不是它最初的由來。
曬衣節的由來,
應該是因為二候蟋蟀居宇。
小暑時節,蟋蟀躲進屋簷牆角,
屋內自然不能倖免,
而蟋蟀居宇,
其他的蟲子也不傻,
少不得到屋內走一遭。
這就造成了衣服、
書畫被蟲蛀鼠咬。
再則,有些地方,
小暑後,
會出現多雨、雷雨的現象,
為了避免生黴漚爛,
少不得要將衣物書籍拿出來曬曬。
03 小暑黃鱔賽人參
小暑節令,食黃鱔。
主要是此時的黃鱔
個大而肥,滋味鮮美,
是其滋補功效最佳的時候。
故而,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04 彭城伏羊一碗湯
夏日喝羊肉湯,
以陽補陽,
以溫陽祛散溼氣、寒邪。
羊肉湯是溫陽驅寒的上品藥膳,
於心悸、失眠等有裨益。
05 頭伏餃子二伏面頭伏餃子餃子又叫嬌耳,
為醫聖張仲景發明作藥用。
夏日人們食欲不振,
餃子裡面可以包各種餡料,
且製作不局限於悶熱的廚房,
消除人們對夏日廚房的恐懼,
實在是開胃解饞的絕妙食物。
二伏面
熱湯麵,也就是湯餅。
《魏氏春秋》:
「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
面色皎然」,
想來熱湯麵同羊肉湯
有相同的功效,
以陽補陽,
祛除溼氣寒氣。
古時習慣
01 儲冰避暑
今人常自傲於夏日有空調,
其實古人也不差,
達官貴人會有冰窖儲冰,
其一能避暑,
其二能吃冰鎮美食消暑。
甚至會在山水之間建造行宮。
而古時,
山林綠植頗多,儲備冰量,
足以舒適的度過炎炎夏日。
02 都人簪奈花
「都人簪奈花」
語出《晉書》,
奈花即茉莉,
茉莉性喜烈日,
花香濃鬱,可祛除濁氣。
03 山水之樂
顯貴有行宮冰窖,
普通人則徜徉在山水之間,
於林深處消暑,
於水寒處遨遊。
如葛洪深水避暑,
李白青林深處瀟灑。
小暑養生
01 紅豆靜心
五行夏屬火,臟腑心為火,
夏日熱傷心血,溼易脾虛,
故夏日養生,重靜性養心。
紅豆,又名赤小豆,
清熱祛溼解毒,
清心安神。
李時珍稱其為『心之谷』,
一旦入伏,人們食欲不振,
以紅豆入粥入湯,
不僅可做消暑良品,
刺激胃口,
也能達到養心奇效。
02 蓮子養心
清心蓮子,藕斷絲連。
紅豆以外,蓮子、蓮藕,
也是夏日佳品,
蓮子養心安神,蓮藕清熱涼血。
如紅棗蓮子湯,銀耳蓮子湯;
如鮮藕排骨,涼拌藕片。
03 章魚補血
補血益氣,補虛美容。
章魚富含膠原蛋白、
牛磺酸等,可延年養生,
預防近視,降低血壓血脂。
04 枇杷潤肺
甘美多汁,酸甜開胃,
且能降氣清肺,化痰止咳。
另,枇杷性涼糖高,
胃寒糖尿病人群,勿食。
05 櫻桃養顏
祛風勝溼,養顏駐容。
營養豐富,以櫻桃汁水,
塗抹面部,可使皮膚紅潤嫩白,
祛皺消斑,
效果不亞美容神器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