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雪藕冰桃情自適,風定池蓮自在香

2020-12-14 大水牛測繪

鬥柄指東,天下皆春;

鬥柄指南,天下皆夏;

鬥柄指西,天下皆秋;

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鬥七星鬥柄旋轉

指向確定的節氣,

鬥指辛則為小暑。

鬥指辛,太陽到達

黃經一百零五度,

於每年公曆七月六日至八日交節。

小暑是本年度第十一個節氣。

暑為炎熱之意,

小暑小熱,小暑到來,

天氣開始炎熱,

其臨近的大暑則是

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候,

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

小暑三候

詩曰: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

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

戶牖深青靄,階庭長綠苔。

鷹鸇新習學,蟋蟀莫相催。

此詩涵蓋小暑三候:

一候溫風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鷹始鷙。

一候溫風至

意思是小暑節氣,涼風消散,

風皆帶著熱浪熱氣。

二候蟋蟀居宇

宇,在這裡是房屋房簷的意思。

小暑時節,

大地如熱鍋炙烤萬物,

蟋蟀搬離田野,

隱藏庭院牆壁簷角乘涼。

三候鷹始鷙

鷙,兇猛的意思。

小暑開始

大地切換至桑拿模式,

老鷹振翅擊長空,

於高空中享受清涼。

小暑民俗

01 且祀先輩食新黍

食新,又有

嘗新、吃辛的說法。

小暑後,農民要吃新米,

一供奉祖先,

二品味辛苦勞作的成果。

祭祀祖先,有傳承孝道的意味,

也有告誡自己

『前人辛苦,後人享福』,

珍惜眼前幸福,

為了未來生活,努力奮鬥。

02 人曬衣裳龍曬袍

小暑時節,曬衣曬書。

曬衣節的由來有人說是

古人為了炫富,

這個因素是有的,

但只是演變過程中出現的偏差,

絕不是它最初的由來。

曬衣節的由來,

應該是因為二候蟋蟀居宇。

小暑時節,蟋蟀躲進屋簷牆角,

屋內自然不能倖免,

而蟋蟀居宇,

其他的蟲子也不傻,

少不得到屋內走一遭。

這就造成了衣服、

書畫被蟲蛀鼠咬。

再則,有些地方,

小暑後,

會出現多雨、雷雨的現象,

為了避免生黴漚爛,

少不得要將衣物書籍拿出來曬曬。

03 小暑黃鱔賽人參

小暑節令,食黃鱔。

主要是此時的黃鱔

個大而肥,滋味鮮美,

是其滋補功效最佳的時候。

故而,

民間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

04 彭城伏羊一碗湯

夏日喝羊肉湯,

以陽補陽,

以溫陽祛散溼氣、寒邪。

羊肉湯是溫陽驅寒的上品藥膳,

於心悸、失眠等有裨益。

05 頭伏餃子二伏面頭伏餃子餃子又叫嬌耳,

為醫聖張仲景發明作藥用。

夏日人們食欲不振,

餃子裡面可以包各種餡料,

且製作不局限於悶熱的廚房,

消除人們對夏日廚房的恐懼,

實在是開胃解饞的絕妙食物。

二伏面

熱湯麵,也就是湯餅。

《魏氏春秋》:

「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

面色皎然」,

想來熱湯麵同羊肉湯

有相同的功效,

以陽補陽,

祛除溼氣寒氣。

古時習慣

01 儲冰避暑

今人常自傲於夏日有空調,

其實古人也不差,

達官貴人會有冰窖儲冰,

其一能避暑,

其二能吃冰鎮美食消暑。

甚至會在山水之間建造行宮。

而古時,

山林綠植頗多,儲備冰量,

足以舒適的度過炎炎夏日。

02 都人簪奈花

「都人簪奈花」

語出《晉書》,

奈花即茉莉,

茉莉性喜烈日,

花香濃鬱,可祛除濁氣。

03 山水之樂

顯貴有行宮冰窖,

普通人則徜徉在山水之間,

於林深處消暑,

於水寒處遨遊。

如葛洪深水避暑,

李白青林深處瀟灑。

小暑養生

01 紅豆靜心

五行夏屬火,臟腑心為火,

夏日熱傷心血,溼易脾虛,

故夏日養生,重靜性養心。

紅豆,又名赤小豆,

清熱祛溼解毒,

清心安神。

李時珍稱其為『心之谷』,

一旦入伏,人們食欲不振,

以紅豆入粥入湯,

不僅可做消暑良品,

刺激胃口,

也能達到養心奇效。

02 蓮子養心

清心蓮子,藕斷絲連。

紅豆以外,蓮子、蓮藕,

也是夏日佳品,

蓮子養心安神,蓮藕清熱涼血。

如紅棗蓮子湯,銀耳蓮子湯;

如鮮藕排骨,涼拌藕片。

03 章魚補血

補血益氣,補虛美容。

章魚富含膠原蛋白、

牛磺酸等,可延年養生,

預防近視,降低血壓血脂。

04 枇杷潤肺

甘美多汁,酸甜開胃,

且能降氣清肺,化痰止咳。

另,枇杷性涼糖高,

胃寒糖尿病人群,勿食。

05 櫻桃養顏

祛風勝溼,養顏駐容。

營養豐富,以櫻桃汁水,

塗抹面部,可使皮膚紅潤嫩白,

祛皺消斑,

效果不亞美容神器黃瓜。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轉載請標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今日小暑丨溫風已至,暑氣正濃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六月節。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一個節氣。夏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丨三候一候溫風至,至,極也,溫熱之風至此而極矣。如韓愈所言「如坐深甑遭蒸炊」。亦正好趕上入伏,小暑過,每日熱三分。
  • 今日小暑,揮灑汗水,迎接希望
    傅建斌 攝「小暑過,每日熱三分」這時正值初伏前後空氣溼度逐漸加大「桑拿天模式」即將開啟炎熱的時節,來了小暑分為…小暑之日這些美食必不可少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藕有清熱生津、潤肺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一些南方地區還有小暑吃蜜汁藕的習慣香甜可口
  • 十首描寫關於小暑的古詩詞句子 有關小暑的諺語
    今天是2019年7月7日,農曆戊戌年五月廿四,小暑。小暑是夏天的第五個節氣,表示著季夏時節正式開始。  暑,表示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都是如此。
  • 一詩一圖,感受小暑節氣之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標誌著夏天正式進入炎熱狀態,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描寫小暑的。》【唐】元稹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雨氣西山黯未開,更聞小暑一聲雷。不煩走馬衝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風透涼閣。綠柳池邊閒遊戲,銀浪滾滾識金梭。避暑佳人搖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思君不至那知暑,拿著六月當臘月。
  •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小暑詩詞10首
    小暑至,伏將始。小暑也是氣候變化的關鍵時節,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即將到來。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天氣炎熱,出汗多,消耗大,這時候要注意飲食,勞逸結合,養護陽氣。)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 小暑賞花:在唐·元稹的《小暑六月節》中觀賞最美麗的夏花
    引言:今日小暑,六月節。-雞冠刺桐小暑小暑六月節唐·元稹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 20首小暑詩詞:溪漲清風拂面,月落繁星滿天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山亭夏日》高駢綠樹蔭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憶王孫·夏詞》宋.李重元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夏日》清·喬遠炳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 今日小暑|十首小暑詩詞,送你一夏清涼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小暑,六月節……暑,熱也。「覺雨」「聞雷」都體現了小暑時節多雨多雷的特點。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其實,在夏日,詩人們都挺會享受的。微風吹來,聽著遠方的蟬聲,屋簷上的燕子還在不停地呢喃。詩人躺在竹蓆上,聞著一院子的花香。
  • 小暑到,詩詞乘涼正剛好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賞析:攜杖出戶納涼,畫橋南畔,綠柳成行,看月亮上來,聽笛聲悠揚。晚風初定,池中蓮花散發幽香,詩人氣定神閒,自在快活。明朝是小暑節,重黴必大有年。賞析:平地變成澤國,天空好像漏了一般,明日是小暑,大雨意味著豐收年。小暑開始,長江中下遊易出現高溫少雨天氣,這時的伏旱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
  • 今日小暑|薰風慍解引新涼 小暑神清夏日長
    >小暑不足畏 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薦枕 黃妳亦升堂鳥語竹陰密 雨聲荷葉香晚窗無一事到西廂《夏日》清·喬遠炳薰風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斷續蟬聲傳遠樹 呢喃燕語倚雕梁眠攤薤簟千紋滑 座接花茵一院香雪藕冰桃情自適 無煩珍重碧筒嘗《送魏正則擢第歸江陵》唐·武元衡
  • 「詩詞鑑賞」小暑神清夏日長|品讀詩詞裡的小暑,清靜自然涼!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一年過去大半,已到了小暑時節。小暑,是時間線路上的一個裡程碑,提醒我們,現在要做好哪些事,下一站還有多遠。在如此炎熱的小暑節氣裡,靜下心不如摒棄浮躁的心情,坐下吃塊西瓜,讀詩聽蟬,體會詩意李的涼爽。
  • 小暑節氣到了,遇見古人筆下唯美的小暑詩詞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殷紅的石竹花好似被朝霞所染,好像用匣刀裁剪過。它不畏懼暑夏熱風,在炎熱的小暑節氣中肆意綻放。蜜蜂愛憐花色的香美,思念丈夫的婦人,對花感嘆時光相催。讀者朋友的贈詩,增添了離恨別愁,一天要難過好幾回。
  • 小暑節氣到了,遇見古人筆下唯美的小暑詩詞
    不怕南風熱,能迎小暑開。 遊蜂憐色好,思婦感年催。 覽贈添離恨,愁腸日幾回。 殷紅的石竹花好似被朝霞所染,好像用匣刀裁剪過。 它不畏懼暑夏熱風,在炎熱的小暑節氣中肆意綻放。
  • 夏日詩集|六首小暑時節的詩詞 送你一夏清涼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打開詩集扉頁,為大家帶來六首描寫小暑時節的詩詞,在清涼的周日早晨,伴著涼風習習,一起來讀詩吧!—❶—《小暑六月節》唐·元稹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❷—《安禪逢小暑》唐·李頻卻接良宵坐,明河幾轉流。安禪逢小暑,抱疾入高秋。靜室聞玄理,深山可白頭。
  • 今日小暑丨地煮天蒸望雨風 嘗新食瓤 靜候清涼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小暑前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進入多雨、多雷暴的季節。雨水落下,帶來許多不便,倒也能為大地帶來一絲涼意。小暑有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 炎炎夏日,消暑乘涼,小暑來臨,五首古詩看古人怎麼過小暑?
    夏滿芒夏暑相連,明天就是上半年倒數第二個節氣——小暑。大小暑與下半年的大小寒相對應,代表著一年之中,最熱與最冷的兩個節氣。現代人自從有了空調之後,在炎熱的天氣就躲進空調屋內,享受炎熱夏日的清涼。可是古人是如何度過小暑這個節氣?他們會有什避暑行為呢?五首古詩,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度過小暑節氣!
  • 小暑來臨,五首詩帶你看看古人如何過小暑!乘涼、喜雨還有啥?
    五首古詩,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度過小暑節氣!小暑來臨第一感——熱小暑來臨也預示著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日子即將到來。小暑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炎熱,可謂俯仰之間已大汗淋漓。對於這種熱深處江南的陸遊可謂是深有體會。
  •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來了,這些風俗你都知道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這一天,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但還沒到最熱的時候。「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民間流傳的各種諺語,是老百姓對小暑最基本的印象。消暑:左手扇子右手冰沙小暑之「暑」,東漢劉熙《釋名》中有形象化解讀:「暑,煮也,熱如煮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