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OKEx指用戶「盜取」比特幣 在國內訴訟維權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王永菲 北京報導
數字貨幣歷經10多年的發展日漸成熟,在法律和監管層面的條例也愈發清晰。一直以來,加密貨幣交易平臺最擔心安全事件的就是受到黑客的攻擊,在平臺的安全審計和運維方面都是下重金維護。但是,這兩股力量在此消彼長,黑客總能抓住加密貨幣交易平臺的漏洞,進行各式各樣的攻擊。
本報記者獲悉,近日境外數字貨幣交易平臺OKEx(簡稱「OKEx」)委託北京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張雷律師團隊起訴四川鄧某明,要求其歸還在OKEx平臺上「盜取」的若干比特幣。據了解,本案已於2020年7月25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法院正式立案。
「透明」的黑客
本報記者從OKEx委託律師張雷律師處了解到,2019年11月14日,鄧某明利用OKEx出現的短時間系統技術故障,通過控制的多個帳戶,將一定數量的低價值數字貨幣改成同等數量的BTC(比特幣),並轉移到自己控制的帳戶中。由於OKEx的運營主體Aux Cayes Fintech Co. Ltd.(簡稱「Aux公司」)系境外公司,加之鄧某明的操作手法非常隱蔽和老道,導致半年多以來,OKEx向鄧某明追討維權的歷程甚為艱辛曲折。張雷律師稱,該案至訴訟時,給OKEx造成了數百萬元損失。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OKEx委託國內律師團隊針對鄧某明發起訴訟,追討相關損失。
本報記者採訪到幣圈某安全審計公司負責人,他表示:「與以往黑客盜幣案件有所不同,此次OKEx是被其用戶盜走價值數百萬美元的比特幣,且該用戶的身份是已知的。一般來說,因為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和黑客的隱蔽性,黑客盜幣案件追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此次OKEx正在經歷的盜幣案的黑客身份是「透明」的,而且還鬧上了法庭,確實是一個新鮮事。」
OKEx上次出現此類被盜案件還是2017年,而且只是OKEx用戶的帳戶被異常登錄,在OKEx的安全控制下,黑客並未成功盜走用戶的財產。可以看出,OKEx身為業內最大的交易所之一,是相對安全的。此次出現漏洞,被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OKEx在事件出現後,第一時間加強了安全防護,並進行了系統升級。
OKEx能否追回損失?
根據律師說法,由於鄧某明的操作手法十分隱蔽和老道,OKEx的維權之路經歷了半年之久,半年內OKEx進行了多項取證和調查,在法院立案之際,OKEx已經手持相當一部分證據才在法院進行維權。但是本案由於涉及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領域,屬於近年來法院收案的較為新穎的案件,所以案件的取證和審理都會有些困難,本報記者會持續追蹤本案審判的過程和結果。
有律師表示,這個案件的結果可以根據國內近年來,幾次加密貨幣糾紛案的判例分析下。本報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中輸入「加密貨幣」、「比特幣」等關鍵詞時,無論是較為出名的「天空幣」案件還是「快捷幣」、「紅幣」等訴訟案件,都是認可加密貨幣的財產地位的。在今年年初兩會時,就明確提出數字貨幣不是貨幣,但是是受法律保護的財產。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