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2020-12-15 騰訊網

[摘要]相隔萬丈,我們之間,不只是空間,還有時間的距離。

我們的祖先,流動性不大,也不夠快,不會有什麼時差的概念。當人類交通還處於馬車帆船時代,也無從感受這個現代煩惱。即使後來有了比較快速的火車和螺旋槳飛行,時差即使有,也不嚴重。是二十世紀中噴氣飛行的出現,才讓我們嘗到了時差滋味。

不論你我住在哪一國哪一城,我們每天都必定會經歷一個自然現象——日出,或天陰的話,天亮了。而且,除了南北極圈半年天黑之外,我們習慣上都把日出或黎明當作一天之始。儘管理論上一天之始,始於每日零時那一剎那。

可是,就美國來說,紐約日出要比加州日出早三個小時,加州日出又比夏威夷日出早兩個小時。而夏威夷日出雖然比北京、上海、臺北、香港日出早好幾個小時,卻晚一天。

道理誰都知道,這是因為世界各地不同時區( time zones)而出現的時差( time differences)。那時差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至少按照中國現代漢語詞典,是「(天)平太陽時和真太陽時的差」。聽起來有點玄,又好像與人無關。但凡搭乘噴氣飛機十幾個小時穿越好幾個時區的旅客,尤其從西飛向東,卻因之而身心受苦,於是英文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jet lag。但此一名詞卻沒有恰當中譯。有的話也只是一種解釋,並非相對名詞。英漢大詞典jet lag的中譯是「噴氣飛行時差綜合症」。你聽過有誰如此形容因時差引起的身心之苦?還不是把這個解釋簡化,一句「我有時差」,就打發了。

我去年秋天跑了一趟北京、上海、太原、五臺、香港和臺北,那幾個城市都在同一時區,跑來跑去,都沒有出現什麼「噴氣飛行時差綜合症」。是從臺北飛回紐約之後,才再次感受時差造成的身心之苦。

我們的祖先,流動性不大,也不夠快,不會有什麼時差的概念。當人類交通還處於馬車帆船時代,也無從感受這個現代煩惱。即使後來有了比較快速的火車和螺旋槳飛行,時差即使有,也不嚴重。是二十世紀中噴氣飛行的出現,才讓我們嘗到了時差滋味。

可是,我們的祖先,雖然沒有親身感受,卻隱隱知道東西各地的日出日落有些時間上的差異,各地古老文明,單靠以太陽辨別時間的「日規」(sundial),就已經知道或猜到東部某地的正午,和五百裡或三千裡外西部某地的正午的時間,並不相同。

在比較實用的鐘表出現之前,人們只能根據日規上的「真太陽時」( true solar time)來記時,可是當相當精確的機械鐘錶在十九世紀初問世之後,各地開始使用當地的「平太陽時」(mean solar time,鐘錶的24小時)來記時。

英國在十七世紀已經建立了海權,全球各地都有了它的殖民地,為了使其遠洋海軍和商船確定海上經度,以確定航行位置,而在倫敦近郊剛創建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制定了「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reenwichMean Time,GMT)。

今天英國被劃分到西歐時區,但因其面積較小,全國只有一個時區,因此,首先在那裡出現的鐵路火車,也不會因距離而出現任何時間上的差異。可是當美國也繼之而工業化了,也有了鐵路之後,再考慮到美國版圖那時已經從大西洋擴展到太平洋,時差問題也就自然出現了。不但出現,十九世紀中以後,美國大大小小的私營鐵路公司,足有八十多個,而且各有各的「平太陽時」標準時間,混亂可想而知。

在寫這篇東西的時候,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看過的一本書,叫做《太平洋興起》(Pacific Rising,作者賽蒙·溫切斯特,Simon Winchester)。他書中提到今天我猜只有專業人士才知曉的一位人物,時區和時差就是這傢伙搞出來的。

他名叫查爾斯·島德(Charles Dawd),紐約州一家女子學校的校長,可是他又精研鐵路火車。

在美國各個私營鐵路公司,各自使用各自地點的「平太陽時」的時代,是島德教授1870年發表的那部《供各鐵路使用的全國時間制》(A System of National Time For Railroads),才把至少美國的時間標準化,同時也出現了時區和時差,但「時差綜合症」卻還要等到二十世紀中民間噴氣飛行普及全球,才讓我們經驗到這個不太好受的後果。

既然地球是360度,一天24小時,地球轉動是每小時15度經度,島德就按15度的經度間隔,把美國大陸給分成四個時區:東部時區、中部時區、山地時區、太平洋時區,每一個時區比其西鄰時區早一個小時。

不到十年,美國各個大小鐵路公司都採用了這個時間制。1883年11月18日,北美洲所有鐘錶都正式改用此一標準時間。之後一年,島德標準時間制全球化,1884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子午線會議」(International Meridian Conference)也決定採用。因而全世界,整個地球,都給分成一個個時區,並以格林尼治皇家天文臺原址的「本初子午線(prime meridian)為標準線,其地方時間,即「格林尼治標準時間」(GMT),為全球標準時間。格林尼治以東12個時區,以西12個時區,全球共24個時區。

這還不算,因格林尼治位於本初子午線(經度為零度),那它的地球那邊正對面的「對蹠點」或「對踵點」(antipodes,也就是東12時區和西12時區相接的那道線,就出現了一個決定一天開始和一天結束的「國際日界線」(或「換日線」,International Date Line),不論你住在哪一國哪一城,你住的地方時間是幾點,地球新的一天,世界每一個新的日期,都是從這條日界線開始。

1884年「國際子午線會議」只有26個國家出席,亞洲只有日本參加。民國初年,中國也加入了這個全球時間制,從極東的「長白時區」到極西的「崑崙時區」共5個時區。1949年之後不久,中國即以「北京時間」(「中國標準時間」)取代,全國今天只有一個時區。

我去年11月陪我的兩個侄女去了趟山西省五臺縣金崗庫村,去探訪她們二人的父親和祖父,亦即我的二哥和老爸出生地之家。我從上海飛,她們從香港飛,在太原會合,我們幾個人的出發地和目的地都在同一時區,都沒有出現時差問題。

在寫這篇東西的時候,我從臺北飛回紐約之後出現的噴氣飛行時差綜合症早已消失。不過我在想,如果這次去探訪的金崗庫老家不在五臺山腳,而在中國極西的一個沙漠地帶,那除了感受少許時差影響之外,還會出現什麼情況。

這時我腦海中浮出一幅令紐約客難以想像的畫面——深更半夜,「北京時間」12點,我坐在村外小綠洲之旁沙丘上,目送太陽漸漸西下。

附記:金崗庫祖宅現在變成一個紀念館,但不是為了我們張家——它前門立著一個石碑,上面註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紀念館內設司令聶榮臻展覽室。司令部於1937年11月國共二次合作聯合抗日期間成立,聶帥即在此座宅院起居工作。張家後代固然高興見到,並感激政府給予祖宅的保護,只是覺得石碑上似應加一行字:「原張氏家族故居」。(文/張北海)

轉自文匯筆會微信公眾號(ibihui),騰訊文化合作媒體,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導遊知識庫】世界時區時差知識
    朋友們,本周的導遊知識庫所分享的是時區時差知識,快快收藏起來吧!  地球每24小時自傳一周(360度),每小時自傳15度。自1884年起,國際上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的範圍為15個經度,即經度相隔15度,時間相差1小時。以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零度經線為標準線,從西經7度半到東經7度半為中時區(0時區)。
  • 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 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對照表
    對於需要穿越多個時區的長途旅行來說,時差一直是一個磨人的存在,甚至身體的各項機能,短時間也會因為跨越時區而出現紊亂的現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和我國接壤的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分別是多少。
  • 我們在同一個時區,卻有一輩子的時差
    1.我們好像不該這樣 不止這樣 但好像只能這樣2.那天陽光很燦爛 我承認 我動心了3.我們在同一個時區,卻有一輩子的時差4.這星辰日月 清風流水 草木山石 都知道我想你9.我喜歡你.這不丟人.也沒有錯10.有時候只是需要一個擁抱 來化掉心裡所有的委屈11.說不出好聽的話但擁抱並不廉價12.山明和水秀不比你有看頭13.你知道什麼樣的糖最甜嗎 我們的喜糖
  • 為什麼「倒時差」和「時差」的英語說法不一樣?
    我們在用英語談論「時差」的時候,所使用的表達不能一概而論,而要具體來看。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一一談談。場景一:Peter剛從美國坐飛機回來,回到家就蒙頭大睡。我和朋友Jack談起Peter時,Jack問起Peter為什麼沒有出來參加聚會,我此時回答道:He needs some time to get over his jet lag. 他需要花點時間倒時差。
  • 俄羅斯調時區 百姓忙撥表
    根據總統梅德韋傑夫的倡議,俄羅斯還調整了本國領土上的時區劃分。地球人都知道,不同地區間有時差,咱們的地球被分成了東西各12個、總計是24個時區,也就是說每15度的經度,就是一個時區。俄羅斯橫跨11個時區,這曾被認為是幅員遼闊的體現,不過梅德韋傑夫先生對於本國領土上這11個小時時差表示了強烈不滿,認為嚴重影響了中央政府對偏遠地區的影響力。
  • 美國的時區和夏令時
    ,大致按照經度的不同劃分為四個時區:東部時區、中部時區、山地時區和太平洋時區,每個時區內,標準時間分別以經度75°、90°、105°和120°的時間為準,依次相差一個小時。幾十年之後,英國原殖民地的美國和加拿大修建了橫跨美洲大陸的鐵路,一套以緯度劃分時區的制度提上了日程。美國從東到西的鐵路在1869年貫通,加拿大的太平洋鐵路也在1885年砸下了最後一顆鉚釘。在此期間,鐵路公司在制定火車時刻表的問題上頗費周折,不要說各家公司,在一家鐵路公司的內部,跨越時區的各站之間究竟以哪裡的時間為準也是一件麻煩事。有了時區制度,這一問題才得以解決。
  • 中國與澳大利亞的時差是多少?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一個國家,擁有眾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這裡還是世界上羊最多的國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遊客到澳洲旅遊,去飽覽澳洲美景,感受澳洲人的休閒與舒適。澳洲有哪些不可錯過的景點?澳大利亞和中國的時差是多少?這些都是遊客特別關心的問題。今天,小編就為您解答有關於澳大利亞與中國的時差問題。
  • 長途飛行怎麼倒時差
    橫跨數個時區的高速旅行帶來身體的疲勞和腸胃反應,它們是機體重新設定了體內的生物鐘的副產品。時差一旦超6小時,生理上的不適就會比較明顯。最難熬的莫過於12小時的時差,也就是白天黑夜剛好顛倒,比如中國和美國東部夏季時間剛好差12小時。
  • 往東或往西飛哪個更難調時差?
    坐國際航班由於在短時間內跨越多個時區,往往會打亂人體的生理時鐘。調整時差所花時間有時會比預期來得長,新的研究發現,由西往東飛的旅客調整時差較費勁。據報導,美國專家於14日發表在《混沌》(Chaos)期刊的研究報告說,一套新的數學模型將人腦特定細胞如何對跨時區作出反應列入考量,有助解釋為什麼往東飛比往西飛更難調時差。
  • 時差究竟是「time difference」還是「jet lag」?
    春姑娘的腳步已漸漸走遠,隨著「五一」假期的結束,「traveling abroad」的遊客們應該已經回來了吧,不知時差倒的怎麼樣了?倫敦和北京時差多少?在談到具體的時差時,中文裡會說快了多少或慢了多久,而在英文裡經常這麼表達:ahead of: 在……之前Beijing is 7 hours ahead of London.
  • 如何倒時差?
    古人騎馬、乘車或步行旅遊,身體可以緩慢適應時差,現時坐飛機,一夜之間即可到達旅遊目的地,人體跟不上這樣的速度,就會出現陰陽紊亂,出現疲憊、納差、失眠或嗜睡、便秘、噁心等各種不適,亦會出現注意力、記憶力、協調力、認知力及思維力下降,還會出現情緒波動,這些都是臟腑功能失調的反應,俗稱為時差反應。生活中我們也發現,飛越的時區越多,時差反應就越強烈。一般來說時差反應會自發逐漸消失。
  • 昨天和明天有多近?僅相隔3公裡,時差卻達到23小時!
    昨天和明天有多近?僅相隔3公裡,時差達到23小時!而在白令海峽有這樣一個群島,叫做迪奧梅德群島,這個群島因為時區劃分的變化而變得不一般,因為國際換日線將這個群島一分為兩部分。該群島包含兩個島嶼,一個是拉特曼諾夫島和小代奧米德島。
  • 俄羅斯宣布縮減2個時區
    據新華社電俄羅斯政府28日宣布把全國時區數量減少2個,以更有效管理這個世界面積最大國家。 俄羅斯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裡,橫跨亞洲和歐洲,原先劃分為11個時區。28日起,這個國家的時區總數減少至9個。
  • 每日一說318 | 出國的你有」時差「! 那用英文咋說 」倒「時差呢?
    經過長時間飛行後,一般都需要倒時差,嚴重的還會患上時差綜合症。Main Sentences 典型例句:1. The time difference is eight hours.時差是8小時。2. We're on Beijing time.
  • 初到攻略 | 澳大利亞的時差,了解一下
    在澳大利亞一共有有三個時區,不像國內統一使用東八區的北京時間,不過好在,這點時差還真不是事,下面跟奧利奧來了解一下吧!像現在,就是澳大利亞的冬令時,從4月1日凌晨2點開始,和中國時差縮減為2小時。
  • 民國的時區劃分:不用出國就有時差,全國標準時間不在北京
    中國幅員遼闊,東西領土的兩端相距5000多千米,經度跨度也有60多度,按照標準時區劃分我國領土共橫跨五個時區。不過如今我國國內的時間,都以統一的東八區時間「北京時間」為標準。統一時間為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了工作和學習上的便利,即便最東西兩極的國土時差近5個小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時間的統一,一般不到出國的時候,很少有人會感受到有「時差」這個概念的存在。不過在民國的時候,我國的人們在國內就會有很大的時差,這是因為在民國時,中國曾被劃分為五個時區,自東向西分別為:長白時區、中原時區、隴蜀時區、回藏時區、崑崙時區。
  • 這些簡單的技巧可避免時差
    旅行與光明光線,無論是來自太陽還是來自燈,都會對人體的晝夜節律產生強烈影響,晝夜節律是決定我們何時警覺和醒來以及何時感到疲倦和需要睡眠的因素之一。當您旅行到另一個時區時,光線暴露會發生巨大變化,白天和黑夜的身體感覺也會偏離。
  • 高考地理複習資料:有關時差的考點怎麼複習
    高考地理複習資料:有關時差的考點怎麼複習 2012-10-15 18:57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莫斯科時間」背後的時差矛盾
    而早在上個世紀就反覆調整的時令問題,背後暴露的是時差引發的矛盾。    俄羅斯幅員遼闊,橫跨11個時區。莫斯科時間雖為俄法定時間,但地方民眾均按照當地時區時間生活。2010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梅德韋傑夫對於本國領土的11個小時時差表示了強烈不滿,認為嚴重影響了中央政府對偏遠地區的影響力:當莫斯科的中央政府還在開會的時候,遠東地區的官員已經進入夢鄉了。
  • 加拿大新移民入境後如何倒時差?
    加拿大新移民入境後,難免會因為時差問題而感覺不適,那麼加拿大新移民如何倒時差呢?專家為大家分析、支妙招:   一、理論時區   理論時區以被15整除的子午線為中心,向東西兩側延伸7.5度,即每15度劃分一個時區。理論時區的時間採用其中央經線(或標準經線)的地方時。所以每個時區之間相差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