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人員在進行增值稅稅種核算時,會碰到以下幾個概念:零稅率、免稅、免徵、減徵、不徵稅等,往往容易混淆這些概念。
二哥給大家整理如下,希望大家對幾個概念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增值稅零稅率
零稅率不等於免稅,零稅率產品目前是增值稅稅種中最優惠的概念。零稅率的規定,我們可以從《增值稅暫行條例》和財稅 2016 36號文中找到相關規定。
《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
第十五條:(四)境內單位和個人發生的跨境應稅行為,稅率為零。具體範圍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另行規定。
零稅率不僅僅是指銷售環節免稅,而且進貨環節包含的進項稅還給與退回。如果屬於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的,生產企業實行免抵退稅辦法,外貿企業實行免退稅辦法。
零稅率會計核算系一個專門的話題,牽涉貿易性進出口企業以及生產性進出口企業。
增值稅免稅
增值稅免稅,是指某項應稅行為,因為國家政策扶持,銷售環節不徵收增值稅,但進項不允許抵扣,不退還。
這個相對於零稅率就沒那麼優惠了。
比如這次疫情期間,為減輕疫災對納稅人帶來的損失,財政部聯合國家稅務總局出臺臨時性稅收政策《關於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財政部 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8號),對「納稅人提供公共運輸運輸服務、生活服務,以及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當然,你如果想了解自己的行業或者自己的應稅行為是否有免稅政策,可以直接看看減免稅代碼(大概有接近200種),這個裡面還是特別全的。
免稅如何開票、納稅申報,需要注意什麼問題?二哥舉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從事醫療服務的企業,為一般納稅人,主營業務是口腔治療,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36號附件3第一條第(七)款規定,主營業務享受免徵增值稅優惠政策。
並於2017年3月辦理了優惠備案。
最新納稅服務規範3.0關於稅收優惠事項清單也明確了一批免徵增值稅無需單獨報送資料,直接申報填寫即可享受減免。
發票開具過程中,以金稅盤為例,在商品編碼添加時,「享受優惠政策」欄選擇「是」,「優惠政策類型」欄選擇「免稅」,「稅率欄「自動跳轉為「免稅」,示例如下:
實際開出的發票,示例如下(注意「稅率」欄不是「0%」):
免稅業務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其他貨幣資金(支付寶/微信/其他)
貸:主營業務收入
注意,免稅行為是不需要計算銷項稅的。
當然,也有說法是需要先進行價稅分離,計提銷項稅,後通過減免稅額抵消。
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時: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減免稅額)
貸:營業外收入
實踐中會計核算有爭議,個人偏向於前者。
納稅申報,公司當月營業收入487889.84元「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123917.10元,未開票收入363972.74元」具體申報如下:
第一步,B06附表1首先填列第19欄,免稅不能抵扣,不用填寫B07附表2,如果取得了專票且認證了,需同時填寫B07的抵扣和轉出欄次。
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填寫在開具其他發票欄,沒有開具發票主要是個人消費者沒有索取發票的,這裡也需要申報,哪怕是免稅也需要如實填寫,填寫在未開具發票欄次。
第二步,其次填寫B44增值稅減免稅申報表,在序號2下雙擊添加增值稅優惠政策,與備案信息一致,接著在免徵增值稅項目銷售額中填寫487889.84元,如下圖。
第三步,最後返回主表B05,在B06和B44中填寫的數字會自動帶入B05,核對數據是否準確。
確認無誤後,點擊報送,增值稅納稅申報就完成了。如果你公司全部都是免稅業務,那說實話,申報很簡單的。
增值稅免稅規定是國家給予納稅人的一項稅收優惠,對於優惠內容稅法有著明確的規定。然而,實務中由於一些納稅人對該項稅收優惠政策理解不全面導致做出錯誤的稅務處理,從而引發涉稅風險。
主要風險就是核算不清,導致免稅業務核算混亂,其次對於免稅業務對應的進項進項稅未及時轉出或者轉出不準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和《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1:《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均規定:用於免徵增值稅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和《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對於無法劃分的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按照免徵增值稅銷售額佔全部銷售額的比例計算轉出。
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月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增值稅應稅勞務營業額合計÷當月全部銷售額、營業額合計
增值稅免徵
增值稅免徵,是指某項應稅行為,應徵增值稅,但因為銷售額符合國家免徵額度規定的,不徵收增值稅。此類收入免徵增值稅,屬於政策優惠,但發票開具時,要註明稅率。最典型的就是小微企業月度銷售額不超過10萬,季度不超過30萬免徵增值稅政策。
疫情期間徵收率減按1%,這個不影響小微的享受。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小規模納稅人,按季度申報繳納增值稅。公司1月開票51500,不含稅收入為51500/1.03=50000,沒有其他未開票收入。
會計處理:
借:應收帳款 51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500
2月開票20600,不含稅收入20600/1.03=20000,沒有其他未開票收入。
會計處理:
借:應收帳款 206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600
3月開票10300,不含稅收入10300/1.03=10000,沒有其他未開票收入。
會計處理:
借:應收帳款 103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300
4月申報增值稅,1-3月累計銷售額50000+20000+10000=80000,按季度申報小於30萬,享受免徵增值稅政策。
會計處理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2400
貸:營業外收入 2400
增值稅減徵
增值稅減徵,是指某項應稅行為,應徵增值稅而少徵,具體或者是先徵後返,或者是直接減徵,會計處理跟增值稅免徵基本一樣,當然,應交稅費的會計科目因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略有不同。
4.1 直接減徵
例如:企業處理未曾抵扣進項稅額的使用過的固定資產,稅法規定是按照3%的徵收率簡易徵收,可以享受減按2%徵收的優惠政策。
二哥稅稅念公司處置的叉車原值10萬,累計折舊9.5萬,處置變賣收入0.2萬。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開具一張含稅價2000的增值稅普通發票,稅率欄為3%。
政策依據:國稅函[2009]90號、財稅[2014]57號,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凡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國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若干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70號)和財稅[2009]9號文件等規定,適用按簡易辦法依3%徵收率減按2%徵收增值稅政策的,應開具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填寫申報表
1、填寫附表一,按照開具的金額和稅額填寫附表一,由於是增值稅普通發票,填寫到開具其他發票第11欄。
2、填寫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
這裡的減稅性質名稱選擇的是財稅[2014]57號,抵減稅額為19.42,3%徵收率減按2%徵收,享受的減徵額為
(2000/1.03)*0.01=19.42
3、填寫主表,將19.42同時填寫入主表的第23行。
帳務處理,企業因出售、報廢或毀損、對外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處置固定資產,其會計處理一般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固定資產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5000
借:累計折舊 95000
貸:固定資產 100000
第二,出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 2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941.75
貸: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58.25
第三、清理淨損益的處理
借:資產處置損益 3058.25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58.25
第四、減免稅部分
借:應交稅費-簡易計稅 19.42
貸:其他收益 19.42
第五、繳納稅款
借:應交稅費-簡易計稅38.83
貸:銀行存款38.83
38.83=2000/1.03*0.02,實際就是按3%徵收率減按2%徵收。
政策依據:因出售、轉讓等原因產生的固定資產處置利得或損失應計入資產處置損益科目。因已喪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災害發生的毀損等原因而報廢清理產生的利得或損失應計入營業外或營業外支出。
4.2 先徵後返、即徵即退等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一家軟體技術開發公司,其產品包括計算機軟體產品、信息系統和嵌入式軟體產品。嵌入式軟體產品是指嵌入在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中並隨其一併銷售,構成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組成部分的軟體產品。
公司兩款嵌入式軟體產品取得省級軟體產業主管部門認可的軟體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證明材料和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2019年2月,公司銷售情況如下,兩款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分別為157158.08、18793.10,其他銷售額為1024.14。
我們知道,按照財稅[2011]100號政策規定,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即徵即退稅額是用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3%得出。
而這裡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是不包括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銷售額的。只有軟體部分可以即徵即退。
對於二哥稅稅念公司2月銷售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和計算機硬體、機器設備銷售額分別如下
所以,在填寫2月增值稅申報表的時候,我們就根據銷售情況,分別填寫一般計稅和即徵即退的部分,分別列示。
先填寫附表一,因為是2019年2月份的銷售,所以這裡還是16%的申報表格式,我們把總的銷售額填寫上,即徵即退在附表一是其中項目,所以講嵌入式軟體部分的銷售額和稅額填寫到即徵即退欄次去。也就是下圖中的第6行。
附表1填寫完成後,主表會自動講一般項目和即徵即退項目的銷售額和銷項稅分別列示。如圖
然後我們再看進項稅,進項稅附表二是不分一般項目和即徵即退的,雖然不分,但是我們在日常核算中需要清楚的知道那些是嵌入式軟體產品的進項,那些是一般項目的進項稅,雖然附表二是全部填寫在一起,但是主表上我們需要分開填列,只有這樣才能單獨計算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應納稅額。
二哥稅稅念2月當期共取得685.79的進項稅,其中屬於即徵即退項目的35.79,其他項目650。
附表二填寫的時候,只能將全部的進項稅填寫在一起
而在填寫主表時候,我們需要手工講兩部分分開填寫。
最後,我們就可以分別算出一般項目和即徵即退的應納稅額。
實際當期上交稅金就是把一般項目和即徵即退的相加上交。
那麼我們在計算退稅額時候就只能採用即徵即退欄目的數據。
即徵即退稅額=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增值稅應納稅額-當期嵌入式軟體產品銷售額×3%
所以,二哥稅稅念公司2月可以退稅8879.44。
其實即徵即退的核心就在於納稅人需要準確的核算即徵即退項目的銷項稅、進項,應納稅額,正常填寫申報表申報後,然後再計算應退稅額,進項申請退稅。
銷售部分劃分還是相對容易,我們可以分開核算即徵即退產品的銷售額,而進項部分,能夠區分當然最好,如果不能區分,我們可以採取實際成本或銷售收入比例確定軟體產品應分攤的進項稅額。
做帳這塊,日常核算我們正常記帳即可,可以增加輔助項目,從核算上就把即徵即退的項目分開。
然後實際發生退稅,根據政策計提退稅
借:其他應收款-增值稅退稅 8879.44
貸:其他收益 8879.44
收到增值稅返還
借:銀行存款 8879.44
貸:其他應收款-增值稅退稅 8879.44
增值稅不徵稅
全面營改增實現了全行業、產業的全覆蓋,但是並非全部業務都覆蓋了,有些業務還是屬於不徵稅範圍的,比如股權轉讓(不含股票)就不屬於增值稅徵稅範圍。
財稅2016 36號文附件2規定,不徵收增值稅項目如下
1.根據國家指令無償提供的鐵路運輸服務、航空運輸服務,屬於《試點實施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的用於公益事業的服務。
2.存款利息。
3.被保險人獲得的保險賠付。
4.房地產主管部門或者其指定機構、公積金管理中心、開發企業以及物業管理單位代收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5.在資產重組過程中,通過合併、分立、出售、置換等方式,將全部或者部分實物資產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債權、負債和勞動力一併轉讓給其他單位和個人,其中涉及的不動產、土地使用權轉讓行為。
但是實際上,不徵收增值稅項目不止上述情況。
免稅的業務呢和不徵稅就不是一個概念,如果說不徵稅天然不在增值稅徵稅範圍的,那麼免稅實際上就是本身屬於應稅範圍,但是國家處於鼓勵和支出特定行業或者特定納稅主體,給了免稅的政策優惠。
打開開票軟體,發現稅收編碼列示裡面,6開頭的不徵稅類別又增加了614編碼,拍賣行受託拍賣文物藝術品代收貨款。
至此,不徵稅收入發票一共就有14類了。
新增的這個編碼的理論來源就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明確二手車經銷等若干增值稅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9號的第三條規定。
拍賣行受託拍賣文物藝術品,委託方按規定享受免徵增值稅政策的,拍賣行可以自己名義就代為收取的貨物價款向購買方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對應的貨物價款不計入拍賣行的增值稅應稅收入。
拍賣行可開受託拍賣文物代收貨款的不徵稅貨款發票給購買者,不徵稅發票不計入拍賣行的應稅收入,貨款就是一個代收代付。
這裡需要注意兩點,第一、拍賣行本身的代理收入需要繳納增值稅,開具徵稅發票,第二、如果拍賣的是非免稅的藝術品,那麼不符合9號公告的規定,也不能開具不徵稅發票。
不徵稅發票什麼樣子?二哥給大家展示一下。
下面這張就是601預付卡充值編碼的不徵稅發票,發票是通行費充值業務,客戶在充值時候可以要求開具不徵稅發票,當然也可以暫不開,等實際發生通行業務後申請開具徵稅的發票,二哥建議採取後面方式開具,畢竟不徵稅發票是不得抵扣進項稅的。
下面這種是代理進口企業開具的一張代理進口免稅貨物的不徵稅發票,編碼是609,其實我們仔細想一下,新增的614編碼就有點像代理進口免稅貨物的這個業務,都是代理,貨物都必須是免稅的,代理方都要代收代付,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客戶發票需求,同時也不增加代理方的增值稅負擔。
對於不徵稅項目收到的款項一貫的認識是不開具發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營改增試點若干徵管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53號)的出臺改變了慣性思維,增加6「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徵稅項目」,用於納稅人收取款項但未發生銷售貨物、應稅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的情形。
最開始只有3種,「未發生銷售行為的不徵稅項目」下設601 「預付卡銷售和充值」、602「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預收款」、603 「已申報繳納營業稅未開票補開票」。後面慢慢變化增加到現在的14種。
但是實際不徵稅的行為肯定不止這14種,那麼其他的不徵稅行為是否能開不徵稅發票呢?肯定是不行的,對於不徵稅項目,我們應該嚴格按照編碼表的類來開具,不在其範圍的開具收據即可。
那麼不徵稅發票開具出來我們應該如何入帳呢?二哥以代理進口免稅貨物為例給大家分析一下。
二哥稅稅念公司是一家進出口代理企業,一般納稅人,2019年公司為一科研機構代理進口免稅設備一臺,設備貨值人民幣100萬,代理手續費4萬元。二哥稅稅念公司進口設備後向科研機構開具了100萬的不徵稅貨款發票,同時開具了4萬元的經紀代理費發票,開票後收到104萬的款項,二哥稅稅念公司收到貨款後直接支付給國外供應商(註:這裡不考慮對外支付的匯差,如由匯差有委託方也就是科研機構承擔)。
帳務處理
1.開具發票
借:應收帳款-代收款項(貨款)-科研機構 100萬
借:應收貨款-科研機構 4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手續費收入 3.77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0.23萬
貸:應付帳款-代收款項(貨款)-外商 100萬
2.收到科研機構款項
借:銀行存款 104萬
貸:應收帳款-代收款項(貨款)-科研機構 100萬
貸::應收貨款-科研機構 4萬
3.支付國外供應商款項
借:應付帳款-代收款項(貨款)-外商 100萬
貸:銀行存款 100萬
註:應付帳款在實際中都是雙幣掛帳,這裡不考慮匯差。
納稅申報
但是對於不徵稅收入,我們是不需要進行申報的,哪怕你開了不徵稅收入的發票,也不需要申報。
本案例中,二哥稅稅念公司開具了一張100萬的不徵稅發票,同時開具了一張4萬的增值稅普通發票,那麼在填寫申報表時候,只需要申報填寫4萬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即可。
很多同學會納悶,開了發票不申報,增值稅申報表比對能通過嗎?
其實《增值稅納稅申報比對管理操作規程(試行)》(稅總發〔2017〕124號)在設置比對規則的時候已經把不徵稅的銷售額排除在外了。
具體比對規則就是,當期開具發票(不包含不徵稅發票)的金額、稅額合計數應小於或者等於當期申報的銷售額、稅額合計數。
所以開了不徵稅發票不申報也不用擔心比對不通過的問題。
最後我們再說說不徵稅發票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問題。
這個就要看看稅前扣除憑證專門的文件,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28號文,其第十條規定:
所以說,支出如果屬於不徵稅行為本身就不是以發票作為扣除憑證,而是是證明業務真實的其他內部憑證,包括合同協議、支出依據、付款憑證等,當然文件也規定了,如果稅務局規定可以開發票的,那可以用發票作為扣除憑證,這裡的規定其實也就是我們不徵稅的14個可開具發票的情況。
但是單憑藉一張不徵稅發票來扣除還是略顯單薄,業務真實目前都講求一個證據鏈,發票就是一個形式,其背後的證據鏈條才是關鍵。
比如購買充值卡獲取的不徵稅發票,如何扣除?
對於購卡方來說,購入卡如果沒有實際使用應該作為資產管理,很好理解嘛,現金變成了卡,一項資產變成了另一項資產,在沒處理時候都是你的資產「預付帳款、其他應收款你看著入吧」。
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品名「預付卡銷售和充值」,發票稅率為不徵稅。
會計處理如下:
借:借其他應收款等資產科目
貸:銀行存款
公司持卡消費「發放、送人」時候,不會再取得發票了,根據實際情況列支相關費用,同時附上消費相關證明材料,所謂證明材料比如部門領用籤字表,贈送記錄等。
借:費用等
貸:其他應收款等資產科目
很多人就覺得,你不是多此一舉嗎?還入到其他應收款。其實當然如果你買進來就直接送人或者消費了,直接進相關費用也是可以的啊。但是如果你買進來短期沒處理呢?那就應該按照這種方式來進行帳務處理。實際處理時候,再根據使用情況結轉。
天津稅務在16年彙算答疑就專門提到這個購物卡的事情,在企業所得稅方面,如果你購進預付卡時候,取得了發票,如果沒實際使用,應該按資產進行管理。也是不能稅前扣除的,只有在實際發放時候,憑藉相關內部外部憑證,證明預付卡所有權發生了轉移,才能按規定進行稅前扣除。
感謝您抽出· 來閱讀此文
我知道你在看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