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帥"我11"排片遇冷很無奈:拍電影不能只衝著錢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王小帥"我11"排片遇冷很無奈:拍電影不能只衝著錢

  由王小帥執導,閆妮、喬任梁、王景春等出演的電影《我11》,上周已上映。昨日,王小帥隻身來到杭州下沙浙江傳媒學院為《我11》進行宣傳。和《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聖一樣,王小帥也擔心影院對該片的排片太少,觀眾無法看到影片。但他也強調,自己抵押車房拍出這部影片,也是想告訴外界,電影有它的魅力,拍電影不能只衝著錢:「票房和獲獎讓我二選一,我一定會選擇獲獎。因為榮譽不是金錢能買到的。做人,做電影人,永遠不能被富貴左右,向榮華低頭。在我的身體裡,絕不允許奴性的出現。」

  排片遇冷很無奈

  堅稱「不向富貴榮華低頭」

  《我11》延續了王小帥作品一貫的風格,作為導演本人的「自傳三部曲」之一,《我11》依舊是發生在一個小城鎮上的故事。自2011年,《我11》參加了多倫多、釜山、塞巴斯蒂安、鹿特丹等多個國際電影節及亞洲電影大展等,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獲得廣泛讚譽。不過,與這些榮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影片在內地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只有王小帥在微博上為影片進行宣傳。

  「我沒有一分錢的宣傳費,只能在微博上吆喝一下。別人說我粉絲少、讓我買點粉絲——我拒絕了,因為覺得不踏實,我需要真的粉絲,更需要實在的宣傳方式。」王小帥落座的第一句話,就贏得了傳媒學院學生的掌聲。他表示,《我11》的排片並沒有得到院線的多少支持,但自己還是希望多走幾個地方,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這部電影,「挺艱苦,但你們要知道,除了金錢上的成功,這個世上還有很多讓人幸福的方法,拍自己想拍的故事,就是一種幸福。」

  作為造訪坎城電影節次數最多的中國內地導演之一,王小帥曾是坎城影展上獨戰金棕櫚的唯一華人代表。但面對票房,他卻不得不低頭:「榮譽和票房,我會選擇榮譽,但其實觀眾的認可對我來說也很重要。」

  面對作品在國內遇冷情況,也有圈中導演建議王小帥改走商業路線,「我沒直接拒絕,我說我們花5年時間打個賭,5年後,我可以成為一個單部票房過億的商業片導演,但他不一定有資格走上坎城的紅毯。」王小帥說,只有票房的電影,自己拍起來會不心安,「錢買不來榮譽。以前我沒電影拍的時候,會在我家黑板上寫『鎮靜』兩個字,讓自己不要著急;現在我會寫『憤怒』兩個字,因為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能被富貴左右,向榮華低頭,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11》小主人公和賈樟柯「撞臉」

  王小帥笑稱「賈樟柯長得符合我的審美」

  作為國內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文藝片導演,王小帥和另一位「第六代」導演賈樟柯身上的共同點太多,海外開花,國內口碑好但票房不佳。「我曾說,《青紅》在坎城獲得評委會獎,也有賈樟柯的功勞。我們都耐得住寂寞,從學校向社會出發的時候,我們就樹立了信念,並且這麼多年都自覺地、堅定地走了下來。我們為對方的成功喝彩。做電影就要有骨氣,中國人講究的就是這麼股精氣神,我的身體裡,絕不允許奴性的出現。」

  在《我11》中,小主人公「王憨」成長的故事,引發了現場80後學生集體回憶自己11歲時的經歷。有趣的是,很多觀眾驚奇地發現,影片中小「王憨」竟然和賈樟柯「撞臉」了,除了年齡,兩個人的相似度幾乎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很多人來問我,怎麼選了個『小賈樟柯』?大家是不是特希望我和賈樟柯『相愛』啊?」在學生們無忌地提問他們是不是惺惺相惜時,王小帥也開始「賣腐」了,他表示,自己篩選了很多演員,最終挑到了這個孩子,「我只能說,賈樟柯長得符合我的審美。」

相關焦點

  • 專訪王小帥:《我11》票房慘澹 但我一點也不痛苦
    我11》上映,儘管這是他等待了14年一直要拍攝的電影,儘管他不惜從自己的腰包拿錢和法國製片方一起投入了1000萬來完成夙願,但票房的冷淡讓他倍感無奈。  有排行榜顯示:「內地四大零票房導演」裡,王小帥的名字赫然在目。在票房和夢想之間,王小帥在電影的世界裡收穫更多的是困惑還是幸福?  加上今年與觀眾見面的《我11》,在王小帥的11部作品中,只有四部進入院線公映,前三部《青紅》、《左右》、《日照重慶》的票房都只有三百多萬,而《我11》上映一個多月,似乎依然沒能例外。
  • 《我11》涉及「文革」回憶,獨家專訪導演王小帥:「我已經很勇敢了」
    他對時代周報記者說這是他第一次如此對待一部電影:「只因為它真是一部好電影。」王小帥不忘在對談結束後和全場觀眾合影,傳上微博。網絡中的上佳口碑成為了《我11》最好的推力,截至21日凌晨,《我11》上映4天,票房收入255萬元。據程青松預估,如果《我11》在國內能達到500萬元票房,王小帥自己的投資就可以持平收回。
  • 王小帥談《我11》:中國藝術電影欲遮還羞的尷尬
    我覺得中國觀眾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電影類型太單一。  王小帥:我也曾對影院小有微辭,不過後來想想,可能影院也很無奈。我總在呼籲,國家對此要有所作為。我認為,文化藝術與教育,醫療這些相似,如果完全投入市場競爭,那它只有死路一條。國家有所作為才是其發展的好方式。  我去過巴黎很多次,放藝術電影的影院牆上都會掛一個牌子,明確標識出「藝術影院」,非藝術電影進不了這條線。
  • 王小帥《我11》:壓抑時代的童年往事
    □賽人(影評人)  ■ 導演釋疑  拒絕用音樂煽情,未看過《伴我同行》  觀眾:你的電影選擇了四個小孩的搭配,感覺有點像美國青春電影《伴我同行》,你是受那部片影響嗎?  王小帥:很抱歉,我沒看過《伴我同行》,因為小時候我們四個小夥伴就「結拜」了,前段時間網上還貼出我們四個小時候的照片,可以和電影劇照對比來看。
  • 《我11》法國領先上映 排片吃香受追捧
    爸爸和孩子 法國版   王小帥執導的青春殘酷電影《我11》今日在法國全面上映,較之於國內至18日方能登上大銀幕,法國的上映時間則足足提前了9天之多。而作為國內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中法合拍影片,《我11》在法國也受到影迷們的熱捧。據法國發行方伊莎貝拉(Isabelle)透露,《我11》在中法兩國是享受本國電影待遇的,在法國影院的排片極有可能達到和好萊塢大片平齊的數量,而票房將有可能達到8萬張左右。   一直以來,王小帥的電影都備受國外觀眾的矚目,尤其在充滿浪漫氣息的法國。
  • 《我11》釜山首映 王小帥:審查非中國電影最大問題
    昨天上午,《我十一》在釜山舉行了電影首映。在觀看完本片後,在場的媒體都給出了不錯的評價,而王小帥也承認這部電影其實更像是自己的一部「自傳」電影。這段歷史在中國很少被人提起,我希望能通過我的這部影片,為中國歷史留下一點痕跡。」電影講述的是1974-1976年之間發生的一段青春往事:一名11歲的小男孩用自己的眼睛親歷了一樁殺人事件,最後使那個因仇恨而殺人的男人被正法。在首映禮後接受採訪的王小帥坦言,這部電影有很多地方都是自己的「自傳」。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丨導演王小帥:我每次拍電影都像個愣頭青
    這與他作為一名創作者對社會和現實的關照不無關係,這與他的電影總是充滿強烈個人色彩和人文關懷不無關係。「我老覺得要保持一個特別敏感、脆弱、柔軟的心,只有這樣才能感應這個社會發生變化,給我找到創作的衝動和確切的角度。」在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的《地久天長》,就來自王小帥看到的一則社會新聞。
  • 王小帥:我最愛的還是電影
    據了解,王小帥從影20餘年,執導了十三部電影長片,多次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屢屢斬獲大獎。從1993年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開始,王小帥就發現了電影的秘密。無論是《十七歲的單車》還是《我 11》,甚至是最近的《地久天長》,他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梳理著時間,凝視著時間。王小帥的電影裡,有著他獨特的個人生活印記。
  • 王小帥: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
    王小帥導演從影二十餘年,執導了十三部電影長片,多次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並屢屢斬獲大獎。從1993年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開始,王小帥導演就發現了電影的秘密,無論是《十七歲的單車》還是《我 11》,一直到最近的《地久天長》,他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梳理著時間,凝視著時間,在小帥導演的電影裡,有著他獨特的個人生活印記,比如對三線記憶的雕刻描摹,他也通過對這些記憶的回顧,重新抒寫了這段記憶所棲息的那段歷史。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王小帥:如果態度垮了,電影就什麼都不是了
    他最近的一部電影《地久天長》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導演獎以及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從1993年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開始,無論是《十七歲的單車》還是《我 11》,一直到最近的《地久天長》,王小帥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梳理著時間,凝視著時間,他的電影裡有著獨特的個人生活印記,比如對三線記憶的雕刻描摹,他也通過對這些記憶的回顧,重新抒寫了記憶所棲息的那段歷史。
  • 文藝片只賣真誠不懂營銷 需效仿《失戀33天》
    業內人士分析,《我11》與《飛越老人院》都在宣傳、營銷的配合上略顯不成熟,宣傳發行不到位,好片子進不了觀眾的視野,以票房論英雄的市場環境,只剩下導演和極少數粉絲的無奈嘆息聲了。  文藝片的排片困境  《飛越老人院》和《賽德克·巴萊》上映後,形勢果然與網友投票一致。《賽德克·巴萊》上映一周全國排片量僅過萬場,票房收入400萬元左右。
  • 王小帥:那年我十一(2)
    (上接C22版)  畫畫,一場紙上逃離  孩提時代,父親與王小帥相處的時間不多,卻教給了他繪畫這項影響他後半生的技能。《我11》的電影開場和結尾都復原了這樣的情節。王小帥說:「繪畫有時候會讓我和周遭的環境脫離。
  • 新作《我11》首曝預告 王小帥贊閆妮床戲演得好
    《我11》在北京舉行了首場發布會,導演攜演員閆妮、喬任梁及三位小童星一起亮相分享了電影拍攝過程中的點點滴滴。王小帥表示,「如今時代裡談創作的人越來越少,談市場的人越來越多,而自己拍戲從不以市場及審查為標準,只跟隨內心與記憶中的真實而行。」而說起這部影片在審查時遇到的困難,王小帥笑稱都是「因為閆妮的床戲演得太精彩」。
  • 深度對話丨王小帥:電影是對時間的凝視
    王小帥導演從影二十餘年,執導了十三部電影長片,多次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並屢屢斬獲大獎。從1993年的處女作[冬春的日子]開始,王小帥導演就發現了電影的秘密。無論是[十七歲的單車]還是[我 11],一直到最近的[地久天長]。他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梳理著時間,凝視著時間。
  • 《我11》5.18上映 觀影臺前幕後大盤點
    據悉,《我11》在法國的排片場次一度接近好萊塢大片,而法國民眾也對這部以「特殊年代」為故事背景、充滿藝術氣息的電影好評不斷。  法國最有聲望的紙媒《世界報》發表評論稱:「王小帥導演頗有詩意。」甚至該報影評也寫的很有詩意:「少年在熟悉的街道奔跑飛馳,對歷史的氣息無知無覺,任憑流水般時光拉拽搖曳,直到有一天光陰突然撞上了『成人』這堵牆,驀地破碎滿地。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王小帥:如果態度垮了,電影就什麼都不是了
    記者 | 劉燕秋1王小帥是國內第六代導演的代表,從影二十餘年,執導了十三部電影長片,多次入圍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主競賽並屢屢斬獲大獎。他最近的一部電影《地久天長》獲得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第11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年度導演獎以及第14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 《氣球》排片遇冷?導演萬瑪才旦:好電影更需要通過大屏幕讓觀眾看到
    然而,最近幾天,他卻一改往日形象,就其正在上映的新片《氣球》遭遇低排片一事,公開表達不滿。作為萬瑪才旦執導的第七部影片,《氣球》被譽為其「集大成之作」,於11月20日登陸大熒幕。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氣球》上映後,排片比繼續走低,每天大約只佔1%-2%左右。目前,大數據給《氣球》預測的最終票房不足700萬。
  • 王小帥《我11》全國首映 新人莫詩旎脫穎而出
    5月18日,由著名導演王小帥執導的懷舊溫情大片《我11》在全國首映。除了閆妮、王景春、喬任梁等明星的精彩表演,王小帥導演更是大膽啟用了新人擔當重要角色。網易娛樂5月18日報導 5月18日,由著名導演王小帥執導的懷舊溫情大片《我11》在全國首映。除了閆妮、王景春、喬任梁等明星的精彩表演,王小帥導演更是大膽啟用了新人擔當重要角色。新人莫詩旎便幸運的在早前的選角中以其清新脫俗的氣質脫穎而出,成功出演了電影《我11》中的一個貫穿故事發展的重要人物。
  • 《狂奔螞蟻》跪求影院多排場次
    關注了王小帥微博的網友可能會注意到,自從5月18日《我11》上映,王小帥就開始瘋狂刷微博,僅5月20日一天,從零時24分開始到當晚10時30分,他共發了40多條微博,且都是跟這部電影有關的內容。  由於幾乎沒有一分錢的宣傳經費,王小帥調侃只能在微博上「人肉宣傳」一下,他的好友、導演何平透露,王小帥為了拍《我11》,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和汽車,「他從不是拍大眾片的導演,但他的影片都和大眾的命運與成長有關。」
  • 王小帥曾被罰跪搓衣板 稱新片《我11》有自己的影子
    核心提示:王小帥,中國內地導演,1966年1月1日出生於上海,198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他憑藉其獨特、敏感的電影個性,從《冬春的日子》到新近上映的《我11》,短短十年間王小帥開始形成自己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而他的新電影《我十一》延續了他作品一貫的風格,再次涉獵殘酷青春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