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小帥執導,閆妮、喬任梁、王景春等出演的電影《我11》,上周已上映。昨日,王小帥隻身來到杭州下沙浙江傳媒學院為《我11》進行宣傳。和《賽德克·巴萊》的導演魏德聖一樣,王小帥也擔心影院對該片的排片太少,觀眾無法看到影片。但他也強調,自己抵押車房拍出這部影片,也是想告訴外界,電影有它的魅力,拍電影不能只衝著錢:「票房和獲獎讓我二選一,我一定會選擇獲獎。因為榮譽不是金錢能買到的。做人,做電影人,永遠不能被富貴左右,向榮華低頭。在我的身體裡,絕不允許奴性的出現。」
排片遇冷很無奈
堅稱「不向富貴榮華低頭」
《我11》延續了王小帥作品一貫的風格,作為導演本人的「自傳三部曲」之一,《我11》依舊是發生在一個小城鎮上的故事。自2011年,《我11》參加了多倫多、釜山、塞巴斯蒂安、鹿特丹等多個國際電影節及亞洲電影大展等,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獲得廣泛讚譽。不過,與這些榮譽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影片在內地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宣傳,只有王小帥在微博上為影片進行宣傳。
「我沒有一分錢的宣傳費,只能在微博上吆喝一下。別人說我粉絲少、讓我買點粉絲——我拒絕了,因為覺得不踏實,我需要真的粉絲,更需要實在的宣傳方式。」王小帥落座的第一句話,就贏得了傳媒學院學生的掌聲。他表示,《我11》的排片並沒有得到院線的多少支持,但自己還是希望多走幾個地方,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這部電影,「挺艱苦,但你們要知道,除了金錢上的成功,這個世上還有很多讓人幸福的方法,拍自己想拍的故事,就是一種幸福。」
作為造訪坎城電影節次數最多的中國內地導演之一,王小帥曾是坎城影展上獨戰金棕櫚的唯一華人代表。但面對票房,他卻不得不低頭:「榮譽和票房,我會選擇榮譽,但其實觀眾的認可對我來說也很重要。」
面對作品在國內遇冷情況,也有圈中導演建議王小帥改走商業路線,「我沒直接拒絕,我說我們花5年時間打個賭,5年後,我可以成為一個單部票房過億的商業片導演,但他不一定有資格走上坎城的紅毯。」王小帥說,只有票房的電影,自己拍起來會不心安,「錢買不來榮譽。以前我沒電影拍的時候,會在我家黑板上寫『鎮靜』兩個字,讓自己不要著急;現在我會寫『憤怒』兩個字,因為我要時刻提醒自己,永遠不能被富貴左右,向榮華低頭,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11》小主人公和賈樟柯「撞臉」
王小帥笑稱「賈樟柯長得符合我的審美」
作為國內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文藝片導演,王小帥和另一位「第六代」導演賈樟柯身上的共同點太多,海外開花,國內口碑好但票房不佳。「我曾說,《青紅》在坎城獲得評委會獎,也有賈樟柯的功勞。我們都耐得住寂寞,從學校向社會出發的時候,我們就樹立了信念,並且這麼多年都自覺地、堅定地走了下來。我們為對方的成功喝彩。做電影就要有骨氣,中國人講究的就是這麼股精氣神,我的身體裡,絕不允許奴性的出現。」
在《我11》中,小主人公「王憨」成長的故事,引發了現場80後學生集體回憶自己11歲時的經歷。有趣的是,很多觀眾驚奇地發現,影片中小「王憨」竟然和賈樟柯「撞臉」了,除了年齡,兩個人的相似度幾乎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很多人來問我,怎麼選了個『小賈樟柯』?大家是不是特希望我和賈樟柯『相愛』啊?」在學生們無忌地提問他們是不是惺惺相惜時,王小帥也開始「賣腐」了,他表示,自己篩選了很多演員,最終挑到了這個孩子,「我只能說,賈樟柯長得符合我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