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假藥泛濫成災 500萬個網頁「蠶食」95家正規網上藥店

2020-12-15 人民網

原標題:網上假藥泛濫成災 500萬個網頁「蠶食」95家正規網上藥店

  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獲悉,國家食藥總局等相關部委將於20日開始部署打擊網上非法售藥行為。當前網上假藥泛濫成災,已成為假藥流通的主要渠道。記者調查發現,有超過500萬個中文網頁可能存在通過網際網路向個人消費者違規宣傳藥品的行為。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監管部門出手正當其時,但是一次打擊行動很難徹底改變目前網上假藥信息泛濫的亂象,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還需轉變監管思路。

  反差

  500萬個網頁VS95家正規網上藥店

  「從去年到今年6月,我們接到投訴非法網際網路銷售假藥的就有300多條。」北京市藥監局相關人員說「浙江省涉網投訴舉報網上非法售藥,2011年全年有27件,2012年全年有81件,今年半年就達133件。」浙江省食藥監局相關人員說。

  2010年上海食藥監局網際網路藥品信息及交易監管涉案藥械金額僅為10萬元,2011年增加到4281萬元,2012年增加到8000萬元。

  記者近日以「網上藥房」「網上購藥」等為關鍵詞通過百度搜索發現,有超過500萬個中文網頁可能存在向個人消費者宣傳藥品的行為。

  記者還隨意點擊了一些門戶網站中推薦的醫療網站連結,發現很多此類醫療網站售賣的藥品甚至沒有國藥準字號,並且存在「一次性治癒糖尿「一吃血糖就降」「治癒癌症」等明顯誇大的宣傳。

  國家食藥總局新聞發言人顏江瑛指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目前全國可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銷售的正規網上藥店僅95家。

  正規網上藥店是經國家食藥總局批准,同時具備《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和《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簡稱雙證)的網際網路經營企業。

  「正規的網上藥店不會售賣虛假信息和假藥。為了利潤而出售假藥的代價非常大,正規網上藥店不會冒這個風險。」各地藥監部門的人員介紹說,網上藥店門檻比較高。目前藥監部門對網上藥店審核非常嚴格,除了具有雙證外,還需要有一定規模的實體店面。

  上海市食藥監局發現,網際網路發布虛假信息和非法收售藥品主要有四種形式:

  一是未經工信部備案取得ICP許可證的「非法網站」發布藥品信息。這類網站多為化工醫械產品信息類、醫藥化工醫械技術支持類、綜合招商類、醫藥保健信息諮詢類、民營醫療機構醫療服務類網站。

  二是一些網站雖取得工信部許可證,但未取得《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經常在其網站下級網頁的招商、產品介紹欄目等板塊發布藥械信息及虛假信息。

  三是有證網站違法發布藥品信息。一些取得《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只具備合法發布藥品信息的資質,不具有網上交易藥品權的網站,在其發布的藥品信息中標示了藥品價格、銀行帳號等。

  四是利用BBS、博客、微博、Q Q、微信等群體社交工具違法發布藥品信息。

  放大

  搜尋引擎助力假藥信息傳播

  記者通過百度搜索「印度易瑞沙」,出現了很多網上銷售信息。記者在阿里巴巴網上找到了一家叫做北京嘉聖醫藥銷售有限公司的網頁。根據企業信息,這是一家拿到了北京市藥監局發放的藥品經營許可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書的企業。

  該公司出售印度易瑞沙、印度格列衛、印度特羅凱等產品,價格在1500元—3000元左右。關於具體藥品的情況和服用方法,網頁連結到了一個博客上。該公司稱,「這些藥都是英國版易瑞沙、上海羅氏特羅凱的仿製藥,是真貨,可以貨到付款。」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這些藥品是治療癌症的靶向藥物,國內醫院銷售價格約為每盒5000元。

  上海食藥監局認為,印度或其他國家生產的易瑞沙至今尚未取得我國合法的藥品批准文號,這些藥品屬於假藥。而且,發布的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未經藥監部門審批,屬於違法信息。

  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副院長俞雄說,一些不法醫藥網站通過門戶網站、搜尋引擎放大影響力,很容易讓消費者上當受騙。

  網際網路實驗室日前對百度、360搜索、搜狗、谷歌和即刻搜尋引擎的調查研究發現,存在醫藥、醫療及相關推廣服務的網際網路公司有百度、搜狗兩家,而百度數量和影響均高於搜狗。

  《關於搜索推廣中的違法醫療告情況調查》(簡稱《調查》)報告顯示,搜尋引擎公司在獲取推廣費的同時,也為虛假藥品、醫療機構等信息帶來推廣的便利條件。

  一是禁售假藥信息通過搜尋引擎死灰復燃。《調查》顯示,2012年國家藥監局公布的違法醫藥廣告網站和產品中涉及26款產品,通過百度搜索發現,有14款產品依然有企業在進行推廣。

  二是競價排名為假藥廣告打開方便之門「如果搜尋引擎只是針對具體的虛假藥品信息進行關鍵詞競價排名,那麼對消費者的危害並不十分廣泛。但是搜尋引擎對於常見疾病也進行了競價排名,由於這些常見疾病在百度競價排名中,包含了大量的虛假醫藥信息,因此社會影響巨大。」一位搜尋引擎公司的相關人員告訴記者。

  《調查》採集了13個包含藥品廣告的關鍵詞進行百度搜索,並從調查結果中購買了18款「藥品」。結果發現,其中14款並沒有國家藥品批准文號,卻在推廣連結和網站中明確提到了治療效果。

  三是競價排名為「山寨機構」提供推廣途徑《調查》指出,在搜尋引擎的競價排名中,很多不知名醫院或違法醫療機構,通過佔用相關關鍵詞,「冒名頂替」知名品牌、機構、產品等,推廣連結的信息與知名品牌或醫院高度雷同,誘使患者點擊進而聯繫治療。

  對策

  政府須轉變監管思路

  北京市藥品監管部門相關人員介紹,「一臺電腦一個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是假藥網站的典型特徵。這些不規範的網絡售藥瞄準的主要對象是中老年人。他們迎合了中老年人相對缺乏關愛、對疾病更加恐懼等心理,通過打溫情牌來左右一大批顧客。

  「網際網路假藥信息泛濫,網絡售藥亂象叢生,監管難度很大。」一位基層藥監部門相關人員說,危害最大的是那些散亂繁多的不規範網絡售藥。它們時刻準備著從網頁上彈出,想要去監管,猶如大海撈針。有些IP位址還在國外,處理起來難度特別大。

  「網站運營每年費用僅需幾百元,對員工沒有專業要求,既可專職又可兼職,靈活簡便,人員開支少。」俞雄說,設立藥品非法經營網站投入很少,進入門檻低,而且不受監管。銷售的藥品品種包括非處方藥和處方藥,甚至包含精神藥品、興奮劑等特殊藥品。開辦非法經營網站的違法分子,可以一個人身兼數職,現金交易,按訂單進貨,不記帳、不設倉庫,一般很難被發現。

  由於其傳播速度快、範圍廣,網際網路出售假藥案件都已波及全國20個省份以上,而且幾乎全採取「網絡宣傳、線下交易」的模式。

  運城市食藥品管理局執法人員介紹說,假藥網站一般都不會提供線上交易,只在其服務信息中提供電話或帳號。消費者直接與其聯繫後,貨到付款。

  「一旦患者權益受損,維權取證困難較大。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只要賣一粒或一支假藥,無論貨值大小,均構成假藥罪。但是談到監管,僅靠藥監一個部門的力量難以解決問題。」一位基層藥監部門相關人員說。

  湖北省食藥監局相關人員稱,監管網上非法售藥行為難度很大「虛假網站有些在國外,有些查實IP位址是湖北的,但通信管理局不能隨意關閉。因為如果掌握不了確鑿違法證據,不能隨意關閉違法網站」。

  武漢市食藥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管轄權上,網際網路售藥牽涉到IP位址所在地、違法經營地、藥品交付地、損害結果發生地等多個場所,因此涉及到多個部門管理,並非藥監一家能管控。

  北京市藥監部門相關人員指出,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今天,過去一家一戶查假藥已成為歷史,現在需要很多網絡監管人員來監控網上非法售藥信息,但地方藥監部門在此方面力量相當薄弱。

相關焦點

  • 全國僅27家正規網上藥店 網上買藥須謹慎
    作為全國食品藥品安全科普行動首個安全用藥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謹防網絡欺詐和銷售假藥」。  記者從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市民網上買藥應謹慎,根據國家食藥監局2010年7月13日發布的信息,目前全國僅有27家網上藥店取得合法經營資格,並且也只是向個人銷售非處方藥。除了這27家「正規軍」,網上其他的藥店只能算「黑店」。
  • 網上假藥賣得歡
    2011年以來,江蘇省濱海縣檢察院共辦理4起利用網際網路製售假藥案件,其中兩起為公安部督辦案件,涉案人員10人。     「網絡銷售假藥行為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不法分子在利用網絡製售假藥時,刻意隱藏身份,造假手段越來越隱蔽和狡猾,不易被發現,導致犯罪嫌疑人得以長期作案。」據辦案檢察官介紹,網上製售假藥案件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製售環節分散,人員分工明確。
  • 「千裡馬」網上兜售假藥
    晨報訊(記者 汪天明通訊員林敏強)近日,記者接到讀者報料:武昌一公司在網上兜售藥品,其中還有國家藥監局明確公布的假藥。省藥監局有關人士表示,將對此事嚴肅查處。  記者進入「千裡馬醫藥空間網絡有限責任公司」網站(www.drugsky.com),網頁左上方醒目地標著:網際網路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編號「鄂經營性2004-0006」,公司名稱為「千裡馬醫藥空間網絡有限責任公司」,地址位於武漢市武昌武珞路四巷36號,並留有電話號碼和招商銀行帳號:0781385710001。
  • 網上藥店亂象大起底 「白道」不白 「黑道」更黑
    那麼,在電子商務盛行的今天,網上購物的意識已經相當普及,網上購物流程已經相當簡單,那麼,在網上買藥,會有什麼「看不懂」的呢?  根據國家藥監局7月披露的信息顯示,迄今為止,全國只有27家企業有資格在網上賣藥。換言之,除了這27家企業之外的任何企業及網站,不得在網上賣藥。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來自可牛軟體的統計,目前國內網上藥店以及含有賣藥業務的網站有上萬家之多。
  • 網上藥店爭搶暴利亂成一鍋粥 非法銷售假劣藥品
    沒資質的什麼假藥都敢賣,有資質的也敢違規銷售處方藥;懵懂買家不辨真相,知名網站助紂為虐……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最新統計,截至2010年7月12日,經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批准、可向個人消費者提供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的網站,全國僅有27家。但事實上,不少違法分子在網絡上虛擬實體、假冒地址、放肆銷售藥品,有些甚至還捎帶著銷售毒品。
  • 網上藥店亂象大起底 金象大藥房處方藥隨便買(全文)
    那麼,在電子商務盛行的今天,網上購物的意識已經相當普及,網上購物流程已經相當簡單,那麼,在網上買藥,會有什麼「看不懂」的呢?根據國家藥監局7月披露的信息顯示,迄今為止,全國只有27家企業有資格在網上賣藥。換言之,除了這27家企業之外的任何企業及網站,不得在網上賣藥。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來自可牛軟體的統計,目前國內網上藥店以及含有賣藥業務的網站有上萬家之多。
  • 網上藥店非法售藥 治亂還需出「重拳」
    經查,犯罪分子在網上以銷售蜂蜜保健品為名買賣管制藥品,犯罪網絡橫跨全國18個省市,涉案400多人,繳獲鹽酸曲馬多等管制藥品120萬粒。鹽酸曲馬多有較強的成癮性,是被嚴格管控的國家二級精神類管制藥品。據了解,「掛羊頭賣狗肉」已成了網上銷售處方藥甚至違禁藥的普遍方式。
  • 正規藥店以次充好賣假藥,舟山檢方發出全市首份藥品「從業禁止」建議
    老百姓到正規藥店買藥就是圖個放心,但個別藥店經營者竟昧著良心賺錢,私下偷偷購買廉價假藥,以次充好再高價銷售。 4月14日,由定海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藥店經營者賣假藥案在法院開庭審理,公訴人在指控犯罪的同時,當庭發出全市首份藥品從業禁止量刑建議,建議法院對被告人判處「從業禁止」。
  • 「跨境醫藥電商」破冰,正規「網上藥店」來了
    今後,更多來自境外的進口藥品,在「網上藥店」也能輕鬆買到了。記者12月30日下午從北京市藥監局了解到,北京「跨境醫藥電商試點」政策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覆,北京成為全國首個「跨境醫藥電商」試點。因為網購的便捷性,足不出戶便能購買藥品的「網上藥店」,近些年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但實際上,一直以來,很多來自境外的進口藥品,只能在醫院或是實體藥店中才能購買到,「網上藥店」的藥品種類不全,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如何讓消費者能夠通過「網上藥店」購買到更多來自境外的醫藥產品呢?
  • 山東本月新增7家合法網上藥店
    筆者從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山東如意新特大藥房有限公司、青島永鑫醫藥有限公司、山東建聯盛嘉中藥有限公司、煙臺通御中醫世家醫藥有限公司、濟南福仁美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威海高壽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威海市民生緣醫藥連鎖有限公司7家公司,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審批暫行規定》及其補充通知的規定,擬予發放《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
  • 網售處方藥或節後解禁 實體藥店網上佔山頭
    記者從58同城和趕集網等信息分類網站上了解到,像汪女士這樣轉讓藥店的信息有百餘條,其中不乏經營了十餘年的老藥店。轉讓的藥店大部分為單體藥店。據武漢食藥監局統計,武漢有藥店3590家,其中2082家是連鎖藥店,單體藥店有1508家。業內人士估算,約10%的單體藥店在轉讓。
  • 全球假藥猛於毒,該管了!
    新華網北京11月7日電 製售假藥已經形成一個全球性產業鏈,網際網路普及更令假藥泛濫成災。因為獲利豐厚,冒險者趨之若鶩;因為被抓獲的風險小、處罰力度輕,違法者肆無忌憚。然而,假藥之禍,不下於毒品,值得各國敲響警鐘。
  • 9家門店提供24小時送藥服務寧波網上買藥跟網上訂外賣一樣方便
    導報記者柴丹通訊員宣文/文為更好滿足疫情防控期間患者用藥需求,寧波市市場監管局「網訂店送」藥店建設工作日前正式在全市範圍推進。「在美團、餓了麼等平臺都可以直接下單,網上買藥就跟網上訂個外賣一樣方便、快捷,還能貨比三家!送達時間主要依據配送平臺相關規定,比如餓了麼,目前可以在30分鐘內送到。」寧波市市場監管局藥品流通處工作人員表示。
  • 藁城破獲一起侵犯公民信息及銷售假藥詐騙案件
    近日,石家莊市藁城區公安局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及銷售假藥實施詐騙的案件,14名涉案人員已被刑事拘留。案情回顧:2018年底,網警在網上巡查時,發現一名叫聶某的網民涉嫌買賣公民信息,隨後圍繞聶某開展工作,經過近五個月調查,發現該嫌疑人身邊存在一個銷售假藥的犯罪團夥,該團夥組織嚴密、分工明確。
  • 網店賣「港藥」 竟然是假藥
    然而,港貨市場同樣魚龍混雜,最近,東莞一家藥店的經營者就因為在淘寶上銷售在內地未經合法註冊的「港藥」,被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以銷售假藥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2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楊女士自2008年起就在東莞市常平鎮經營藥店。
  • 港企老闆東莞制假藥 走私進入香港品牌連鎖企業
    在香港買藥,一定要去正規的品牌連鎖企業,可你想過沒有,萬一這些品牌連鎖企業賣的也是副作用巨大的假藥呢?警方用近半年時間,最終斬斷了這一黑色藥品交易鏈條,現場起獲各類假冒藥品101萬瓶(盒)、各類制假原料134 .5噸。該地下製藥工廠製造假藥的歷史已達11年,其銷假網絡覆蓋全國六個省份、十幾個地市以及香港、印尼等地區和國家,在某些地市甚至達成品牌效應。此外,該工廠製造的假藥還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香港一些知名品牌連鎖企業……昨日上午,在廣東省公安廳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警方首次披露該案。
  • 山東如意新特大藥房也要開網上藥店?
    今天,有消息人士向筆者透露,山東如意新特大藥房關於網上藥店、網上商城的資質申辦材料已經在元旦前遞交給相關職能部門,不出意外的話山東如意新特大藥房有限公司的《網際網路藥品交易資格證》或將在年後有消息、結果,如果山東如意新特大藥房順利獲得《
  • 央視追蹤網售假藥:為降成本在藥粉中摻麵粉
    過去大家都去藥店買藥,現在網購越來越流行,很多人就又喜歡上了網絡購藥。網上買藥,價格不貴,服務也還行,又方便,又省事,不過您可得注意了,這網上的藥不是隨便就能買的,保不準您就會碰上假藥。解說:在淘寶上賣藥的店鋪有上千家,據藥監局的專家介紹,這裡面沒有一家獲得國國家的審批。
  • 央視曝網售舒龍筋膠囊等假藥:為降成本在藥粉中摻麵粉
    過去大家都去藥店買藥,現在網購越來越流行,很多人就又喜歡上了網絡購藥。網上買藥,價格不貴,服務也還行,又方便,又省事,不過您可得注意了,這網上的藥不是隨便就能買的,保不準您就會碰上假藥。  解說:  在淘寶上賣藥的店鋪有上千家,據藥監局的專家介紹,這裡面沒有一家獲得國國家的審批。
  • 黑微整橫行醫美市場:黑醫培訓5天上崗 假藥泛濫成災
    醫美App新氧發布《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正規機構產生的交易規模約為600億元,黑微整卻翻了近一倍,達到1100億元。根據《農工黨東莞市委會:建議專項整治生活美容院非法行醫》報導,東莞僅有43家正規醫美機構,而美容院數量超過6000家,其中95%在公然打醫美廣告,做微整形。此外,還有無數微整工作室,數量難以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