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唐嫣和竇驍主演的電視劇《燕雲臺》開播,劇情以遼北府宰相蕭思溫一家三個女兒的命運際會為主線,講述了蕭家姊妹三人雖同時嫁入皇族,卻因夫家最終互相敵對互相殘殺的故事。
三姊妹中,只有小女燕燕最終得以倖存,並與愛人韓德讓一起帶領遼走向繁榮。
一看這個劇情,就有當前最流行的大女主劇那味了:女主頭罩主角光環,一路貴人護佑,人生開掛,終得圓滿。
這部劇自播出以來,口碑和熱度一路下滑,演員的演技固然要背一部分鍋,但也暴露出人們對大女主劇俗套劇情的審美疲勞。
動不動就逆襲開掛,動不動就逢兇化吉,像這種小兒科的設計,反而損害了那些在歷史上真正有作為有膽識的傳奇女子的形象。
比如這次唐嫣出演的蕭燕燕,真實的她,可比劇裡演的更了不起。
蕭燕燕的出生根正面紅,蕭家的地位僅次於皇族耶律氏,遼朝每位皇帝必定與蕭家聯姻,蕭家因此獲得了「國舅帳」的美名。
父親蕭思溫是位多重皇親國戚,先是娶了遼太宗的女兒,生的三個女兒也全都嫁給了遼朝皇族。
蕭燕燕的大姐嫁給了遼穆宗之弟太平王,二姐嫁了遼太宗之侄趙王(宋王),自己則嫁給遼景宗成為景宗的皇后。
寫到這裡我先稍微花點篇幅介紹一下這個遼朝,它可謂是歷史上存在感最低的王朝了,雖然在廣袤的北疆叱吒風雲、對中國歷史產生過深遠影響,卻被迅速湮滅在青燈黃卷之中、沉睡在時間長河的河床之上。
就像這個王朝崇奉的圖騰白馬一樣,它曾在蒼茫草原上昂首向天嘶鳴長嘯、聲震四野,又在漫天風沙中獨自佇立,漸行漸遠。
相對於它曾為歷史上的中國作出的巨大貢獻,它在如今的公眾認知中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的「小透明」,很多人都沒怎麼聽說過。
遼朝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權。早在北朝末年,契丹部落就在今天的遼寧、內蒙古、河北交界處生息繁衍,他們的先祖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商周時代。
五代十國時,在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瑭為請求契丹幫助他登上皇位,答應將中原捍衛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第一道防線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作為贈禮。
燕雲十六州以今天的北京(燕京,幽州)和山西大同(雲州)為核心,包括河北和山西北部的大片領土。這個名稱也是電視劇《燕雲臺》的來源。
這個地區,是當時中國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文化最先進的地區之一。獲得這個地區的契丹開始走上加速漢化和發展的道路。
隨著契丹從馬背為家轉向定居生活,遊牧民族那種縱橫馳騁的銳氣漸漸消磨殆盡,皇室內部不斷發生自相殘殺。
遼朝開國皇帝是耶律阿保機,他的正妻述律皇后為他生下三個兒子,長子耶律倍因政治鬥爭失敗而流亡到中原,繼承皇位的是阿保機的次子耶律德光(太宗)。
耶律德光死後,皇族內部爆發爭端,互相殘殺。
這其中的故事太繁瑣了,估計大家都沒耐心看,那我簡短解說,總之經過幾番血腥的叛亂和爭鬥,皇位落到了耶律賢(景宗),也就是蕭燕燕的老公手中。
景宗體弱多病,無心國事,就像唐高宗晚年的疾病讓武則天有了參與國政的機會和可能一樣,景宗的放權也讓他的皇后開始在歷史舞臺上煥發光彩。
02
蕭燕燕的本命叫蕭綽,這個名字不太接地氣,後人更喜歡叫她的小名燕燕。
她能嫁給景宗做皇后並非偶然。正史中有一則特別戲劇化的故事,說某天蕭思溫一時興起,要讓女兒們一起掃地,結果只有蕭燕燕掃的最乾淨。
蕭思溫大喜過望,對尚待字閨中的蕭燕燕大加稱讚,「這女孩將來一定能家業興旺!」——也不知道怎麼能從掃地上得出這個結論。
不過婚後的蕭燕燕倒是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父親當年那個預言的超級準確性。面對丈夫病弱、國內動蕩的危險局面,她毅然走到前臺開始履行事實上的皇帝職能。
每次遇到如重要政務、軍事行動等等需要集體決策的大事,坐在主位上的那個身影已經不是皇帝,而是鳳冠霞帔的皇后。
景宗心甘情願地充當妻子決策的蓋章機器,對於一切由妻子送來的文件,他從不加以否定。
再到後來,為了免去自己還要畫個圈寫個同意的麻煩,景宗乾脆下令,說以後皇后的一切重要指示,第一人稱也一律用專屬皇帝的「朕」字,皇后說啥就等於我說啥!
這下子,景宗就在將皇帝的實質性權力交給妻子之後,也在制度上把皇帝的權威拱手讓給了蕭燕燕,遼從此走進了長達三十五年的蕭燕燕時代。
蕭燕燕固然有政治天賦,但任何一個政治家都需要一個優秀的助手和參謀,一個人單打獨鬥是不成的。
蕭燕燕有幸遇到了韓德讓。
韓德讓是誰呢?
野史上說,韓德讓曾經與少女時期的蕭燕燕私定終身,後來景宗與蕭燕燕的婚約,完全是皇帝老兒橫刀奪愛的結果。
當然,歷史學家認為這說法是瞎編的,沒什麼可信度,我懷疑很可能是蕭燕燕自己放出來的風,來美化她與心腹之間的長達幾十年的戰鬥友誼。
正史上的韓德讓是漢民出身,祖父韓知古深受耶律阿保機的信任和重用,他自己也入朝為官,為人沉默寡言而又忠勇可靠,被蕭燕燕視為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要說蕭燕燕對他到底有多信任呢?
就說一點吧,她甚至不顧所有人的反對,允許他掌握一支只屬於他的軍隊,這嚴重違反了遼禁止南面官(漢人)掌握軍隊的規定。
韓德讓也沒有辜負皇后的這份信任,在遼景宗突然去世、只遺留下蕭燕燕和年幼的兒子,政局即將陷入動蕩之時,他率領他的那支私人軍隊第一時間趕到燕燕身邊。
這時他成了她危難之中的唯一護佑,她哭著對他說, 「我們娘兒倆勢單力孤,國內虎視眈眈,境外強敵環伺,究竟應該怎麼辦才好?」
韓德讓的回答是無聲的,他用自己手中的武力震懾住了一切明裡暗裡覬覦最高權力的貪婪目光,也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聖宗(也就是蕭燕燕的兒子)即位,是遼朝第一次和平的權力交接,之前歷任皇權的交接都無不伴隨著血腥的殘殺。
兒子繼位之後,蕭燕燕也同時被尊為太后。這時,她還不滿三十周歲。
韓德讓同時被授予負責守衛宮廷、保護太后和皇帝安全的任務。
到另一位輔政大臣去世之後,燕燕乾脆將統治契丹人的北面樞密使和統治漢人的南面樞密使兩個職務同時委任給他。
遼朝在這兩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開始走向全盛時代。
蕭燕燕的政治成就很多,第一個就是改革了遼落後的法律制度。
作為一個契丹族建立的政權,遼長期實行民族歧視政策,在立法上對漢和契丹兩族區別對待。
最能體現這種歧視的,就是契丹人殺死漢人會被判處徒刑或杖刑,而漢人殺死契丹人一律判處死刑。
為了緩和民族矛盾、鞏固自身統治基礎,燕燕下令系統修改和更定遼過去的法律,今後不管誰殺了誰,一律按統一的法律定罪處刑,契丹族享有的特權在法律上被完全廢除。
正史記載,燕燕的這個舉措「用刑詳慎,多合人心」。
她的第二大成就是對契丹落後的經濟制度開刀。
北方草原地廣人稀,貴族各自擁有大片耕地和草場,殘酷壓迫因被俘虜和流亡而淪為奴隸的漢族百姓。
蕭燕燕通過重新登記戶籍、清理人口的方式,將原本的奴隸解放為租賃土地的佃戶,給農民鬆綁。同時,她還允許農戶自由遷徙和墾荒,國家提供耕牛和若干貸款,荒地開墾後農戶還可以享受最長十年的免稅待遇。
在如此利好的政策刺激下,契丹的經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
她的第三大成就是謀求和平。
1004年,已經52歲的蕭燕燕帶著自己的兒子御駕親徵,作為實際上的統帥大舉南下攻宋。這位雖然韶華不再卻依舊英姿勃發的老太后親臨戰場,每次戰鬥必親自出現在前線。
史書記載,蕭燕燕「親御戎軍,指麾三軍,賞罰信明,將士用命。」燕燕在戰場上的高光時刻,後來被移花接木地栽在《楊家將》裡佘太君和穆桂英的身上,真正的主角反倒默默無聞了。
更為可貴的是,蕭燕燕雖尚武卻不黷武。遼軍在黃河邊上陷入困境,戰事越來越膠著,蕭燕燕毅然決定與宋停戰議和。
雙方多番談判以後終於在澶州達成和平條約,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
這其中,韓德讓也出力不少。身為漢人的他利用自己的雙重身份不斷居中斡旋,說服強硬的契丹主戰派放棄立場,堅定了蕭燕燕與宋達成和平的決心。
澶淵之盟也成了蕭燕燕一生政治生涯的頂峰。
03
相比蕭燕燕的政治才華和治世手段,大女主劇中的那些女主都顯得太單薄了。
她登上歷史舞臺時,面臨的是一個國庫凋敝、政治動蕩、經濟衰退的危機四伏的政權。她即將離開人世時,留下的是一個國際和平、政治穩定、文教昌盛的強大帝國。
從歷史的高度看,她與宋朝締結的和平協議是歷史上極為少見的兩個超級大國保持長期和平的例子。
宋遼兩國從此維持了將近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兩國之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而是保持了貿易往來、民間交往,無數人民得以免於戰火和離亂,享受太平的生活。
史載,宋遼兩國的邊境線上「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頭髮花白的老人),不識幹戈(沒見過打仗)」。
1009年,57歲的燕燕去世。她去世的消息傳到宋朝,仁宗皇帝不由為之嘆息,「不知道蕭太后之後,北朝能不能繼續保持和平啊!」
從個人的角度,她與自己心愛的人共度了20多年甜蜜而幸福的時光。
幾十年裡,韓德讓所掌握的宮廷衛隊是蕭燕燕安全的最大保障。就像《少年的你》中小北總是如影隨形的守護著陳念一樣,韓德讓和蕭燕燕就是如此互相支撐:你保護這個國家,我保護你。
宋朝使臣親眼所見,蕭燕燕與韓德讓並排坐在上首位最大的一輛大車上發號施令,聖宗皇帝則與其他的貴族一起坐在大車邊上的座位上,幾乎看不出君臣之別。
燕燕不僅賜予韓德讓比皇帝還要榮耀的地位,還決心讓這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和他的家族永遠繁榮富貴。
她指定將韓德讓的一個姐妹嫁給自己的親弟弟,又在臨死前將兩人聯姻生下的女兒也就是自己的侄女、韓德讓的外甥女嫁給自己的兒子聖宗成為皇后,也就是後來的齊天皇太后。
在她的教育下,她的兒子善良而賢明,被譽為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政權中最偉大的君主之一。「聖宗稱遼盛主,後教訓為多」。
在她去世一年後,韓德讓隨她而去,將這位已經改名為耶律隆運、享受皇兄待遇、王朝的元功宿將兼母親的愛人葬在母親的乾陵邊上,讓這兩位愛人死後依然能夠比鄰而居。
韓德讓一生無子,聖宗害怕他因此絕後,還特意讓自己的兩個親侄子先後拜死去的韓德讓為父,為他延續香火。
至此,蕭燕燕的一生已再無遺憾。生前生後都圓滿。
現在的大女主劇總喜歡給女人加持愛情的魔力,總是讓她們遇到一個拯救她們的男人,才完成人生的逆襲。
這樣的女人最終體現的還是男權的力量,像蕭燕燕這樣的女性政治家,她需要的不僅是愛人,更是戰友。
韓德讓的出現沒有奪走她的光彩,只是賦予了她奮鬥的動力。
愛情是她人生的小蔥花,讓鐵娘子的故事多了一點羅曼蒂克的韻味,卻不是她人生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