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首都博物館內的參觀者們。上官雲 攝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博物館裡過大年」逐漸成為歡度春節的「常選項目」。20日(正月初五),記者實地探訪首都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以下簡稱「國博」),均發現參觀者依然非常多,門前遊客排起長隊。此外,故宮博物院門票預售系統顯示,故宮21日門票已早早售罄。
博物館人氣旺 參觀者排長隊熱情不減
2018年是農曆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在中國有著悠久歷史和傳統,不少博物館都推出了狗年生肖展或相關展覽,以饗觀眾。比如首都博物館的「瑞犬望春風——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國家博物館的「瑞犬納福——迎戊戌狗年館藏文物展」等,再加上其他有趣的展覽,吸引了很多遊客。
首都博物館內,參觀者爭相拍照留念。上官雲 攝
中午,記者來到首都博物館時,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旁邊有工作人員負責維持秩序,提醒遊客提前準備好身份證等有效證件,減少等待時間,有序參觀。隊伍中有很多是一家三代人來看展覽,一位母親還邊排隊邊給女兒講解生肖知識。
「現在這個時候,人還不算多的。」在「瑞犬望春風——戊戌狗年生肖文化展」展廳內,首都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今年正月初一中午12時開館,初二、初三人都非常多,「很多觀眾帶著孩子來的,大家忙不迭地拍照留念」。
國博人氣也非常高。粗略估算,記者從開始排隊到入館觀展,一共花費大約30分鐘時間,長長的隊伍一眼看不到頭。進入館內,不少熱門展覽展廳門口都擠滿了前來參觀的人,一位男士感嘆「沒想到這過春節的時候,來博物館的人比平時都多」。
2018年,正月初五,參觀者排起長隊等待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參觀。上官雲 攝
知識多多 「年味兒」更有文化內涵
其實,說到春節,回家團聚、逛廟會等大概是傳統的過年方式與習俗。但隨著時間推移,一些新年俗逐漸出現,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人會在春節假期規劃中給「博物館」留有一席之地,在濃濃的文化氛圍中感受別樣年味。
「今年我們第一次在北京過春節,老人、孩子都對故宮很嚮往,所以在大年初二就跑去參觀了。」朱薇至今很慶幸提前在網上預定故宮門票,「想到人會多,但沒想到有那麼多。家裡人都很喜歡逛博物館,首都博物館國博也預約了,但人太多,還沒有去」。
正月初五,中國國家博物館內,不少熱門展覽都吸引了很多參觀者。上官雲 攝
為啥人們喜歡在春節假期逛博物館?今天,「80後」劉靜剛剛參觀完國博,她分析,博物館有各種展覽和有趣的活動,假期總是吃吃喝喝也比較乏味,不如到博物館裡給自己「充充電」,「博物館裡有歷史、有知識,仔細揣摩能學到不少東西,值得常來」。
「博物館比較適合一家老小一起去,大人孩子對知識的需求都能滿足。」朱薇對劉靜的觀點表示認可,她也覺得,春節假期多逛逛博物館能讓「年味兒」更有文化內涵,「一家人也都開開心心的」。(劉靜、朱薇為化名)記者 上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