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未被觸碰的美麗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老土 中國環境

南極大陸被稱為第七大陸,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的大陸,並有著「風庫」「天然冷庫」「白色大陸」「白色荒漠」「最大的原始荒野」「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最乾旱的大陸」等稱號。南極大陸及其附近島嶼總面積為139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中國和南亞印巴次大陸面積的總和,南極地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蘊藏的礦物有220餘種。南極大陸95%以上的面積為厚度極高的冰雪所覆蓋,冰層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達4000米以上,大約儲存了地球冰雪總量的95%,折算到淡水則是儲藏著地球70%左右的淡水資源。

早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南極旅遊逐漸興起,人們嚮往著這塊神秘的大陸,更期望能親眼目睹漂浮在海面上鬼斧神工的冰山、壯美無比的冰原和冰川、眾多特有奇妙野生動物的風採。南極旅遊實際上集中在那些被稱為南極「綠洲」的很小區域,主要是在南極半島以及附近地區,如南極大陸與海洋相連的邊緣地帶、周邊眾多的小島,因為這一帶海水溫度、鹹度比較適合南極浮遊生物和磷蝦的生長,為其他野生動物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鏈。因此,這一帶成為動物主要棲息地,陸地上、浮冰上、空中和海裡可以看到數量眾多、不同種類的南極標誌性動物,如企鵝、信天翁等鳥類以及海豹、鯨魚等海洋哺乳動物。

△座頭鯨是海洋哺乳動物,需要到水面呼吸新鮮空氣。呼吸時,從鼻孔裡會垂直噴出一股蔚為壯觀的水柱,並發出洪亮低沉的聲音。在座頭鯨附近,首先聽到的是聲音,也能聞到腥味,如此近距離的接觸,讓人流連忘返。

筆者有幸體驗了一次難忘的旅行。遊客從阿根廷的烏蘇懷亞登上「世界探索號」郵輪,航行期間安排了15場次專題講座,涉及南極地理、探險科考歷史、海洋生物與鳥類、冰山與冰川、南極條約、南極攝影等方面內容,也十分詳盡地講解了登島登陸、巡遊過程中的安全事項、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的具體要求。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與海相連的冰山坍塌速度加快、浮冰塊頭越來越大。巨大的浮冰塊經海水長年累月浸泡和海浪衝涮,會形成造型各異的自然冰雕藝術品。

南極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始荒野地區,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同時又非常脆弱,因此需要保持南極原始環境,保護南極免遭破壞。1991年10月4日在馬德裡通過的《關於環境保護的南極條約議定書》為保護南極環境做出了全面的規定,將南極地區確定為「貢獻給和平和科學的自然保護區」,禁止在南極地區從事除科研之外的任何與礦產資源有關的任何活動,以附件的形式是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南極動植物保護、廢物處理和管理、防止海域汙染和特別區域保護等內容,並決定成立南極環境保護委員會,以協調和解決有關爭端。

△南極冰川是與海相連的並且冰舌非常厚,衝鋒舟靠近後能明顯感受到猶如一面巨大的冰牆在前面,這也是觀察冰川消融塌陷的最佳場所。

南極生態系統極其脆弱。為此,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IAATO)依據南極條約體系的環保要求,制定和推行了南極旅遊行業的環保標準,並定期向南極條約協商會議提供南極旅遊情況報告。

△威德海豹以英國航海探險家名字命名,身上有黑白斑點,善於長時間潛水和深潛,牙齒異常鋒利,能啃冰鑽洞。雌性多棲息於冰面,雄性多居水中,探出頭來呼吸。

探險隊對來南極的遊客提出了非常詳盡的保護環境要求和行為注意事項,以幫助保護南極環境。除了帶走照片、視頻和記憶之外,不要帶走南極任何東西,對每位旅客開展生物安全清潔檢查,遊客分組到更衣室進行詳盡的生物安全檢查,對旅客登島登陸和巡遊所穿的衣物及攜帶的背包、相機包、行李包進行詳細查驗,確保無任何外來的生物材料(包括土壤、種子等)、人類垃圾或廢物帶到、丟棄在陸地上或海裡,避免汙染當地環境或造成外來物種入侵。每位乘客都會籤署《國際南極旅遊協會聲明書》,只有籤署這一聲明書的旅客,從法律意義上講才具有登陸登島和巡遊的資格,同時這也是對保護環境的一份莊嚴承諾。遊客在南極不得幹擾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不得觸摸和投餵食物;除非萬不得已,不得將食物帶在身上以免掉落到陸地上或海裡;不得驚擾、追趕野生動物;與野生動物至少保持5米以上距離,不得進入群棲性動物的棲息地界;與有危險性的動物(如海豹、海狗等)保持15米-25米距離。登陸登島時必須聽從探險嚮導的指引;不得越過事先放置的警示標誌線;避免踩踏企鵝巢穴、苔蘚、地衣;不得走入陸地上的淡水溪流和湖水之中;不得觸碰或帶走巖石、石子(企鵝築巢必備)、鳥蛋、羽毛、生物化石或殘骸。

△地球上有18種企鵝,都生活在南半球。全球企鵝協會統計,18種企鵝中的14種都處於瀕危狀態,這是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後果:冰雪層變薄或消融成的裸露地,使企鵝的繁殖和哺乳區域縮小了,這對企鵝的數量維持和繁衍都會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長城站是中國加入南極條約後在南極建設的第一個科考站,中國在南極先後建有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而泰山站更是建在海拔4093米的南極「冰蓋之巔」,是目前南極所有科學考察站中海拔最高的一個。

 

△一隻半大的企鵝逐漸走到了一群毫不知情、正在看前方旅客的背後,好像在問「你們在看啥呢?」 探險隊對遊客的要求是:與企鵝至少保持5米以上距離,要始終主動為野生動物讓路。

 

△座頭鯨每年都會從熱帶海域長途跋涉數千公裡來到這裡趕赴磷蝦盛宴,翹尾是座頭鯨特性之一,是為了潛入深水中捕食磷蝦。

南極史專家做講座時,提到有人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南極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它那未被觸碰過的美麗,莫過於南極探險家們的勇氣。

來源:中國環境報

編輯:初影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原標題:《南極,未被觸碰的美麗》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觸碰南極 親歷地球上最後一塊淨土
    觸碰南極 聆聽冰川奏響的美妙音樂    在南極的海面上,飄浮著許多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冰山。大面積的冰川出現在南極之聲海道水域。與她擦肩而過,你定會被她徵服。觸碰南極 憨態可掬的海豹    全球共有34種海豹,約3500萬頭,南極地區有6種,它們是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爾海豹、食蟹海豹、羅斯海豹、南極海狗,總共約3200萬頭,佔全球海豹總量的90%。
  • 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
    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 2月29日凌晨,在中國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記者 阮煜琳 攝   中新社南極中山站2月29日電(記者 阮煜琳)2月29日凌晨1點左右,在中國南極中山站夜空出現美麗的極光,肉眼清晰可辨,形態位置變化莫測。  極光是一種發生在極區的自然現象。
  • 著名基督城,感受南極的美麗,讓人流連忘返
    紐西蘭現在社會中都讓大家工作壓力非常的大,沒有時間享受生活,覺得生活是非常無聊的,所以也是因為現在社會不斷的發展,大家都開始決定出去旅遊,出去遊玩,而國外旅遊也成為了大家所追求的目標,我也特別喜歡到處走一走看一看,所以就在前段時間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決定想要去美麗的紐西蘭看一看。
  • 南極歷險記
    去年10月的南極之旅精彩紛呈,讓我刻骨銘心的卻是那次登陸夏古港的經歷。停靠南極的法國「日麗號」郵船2019年10月,應「南極低碳行論壇」的邀請,我和夫人開始了南極之旅。從浦東機場出發,經德國法蘭克福、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抵地球最南端的城市烏斯懷亞,然後在烏斯懷亞上了法國「日麗號」郵船向南極大陸前行。一路顛簸,雖疲憊卻興趣盎然:憧憬南極的廣袤神秘、純淨聖潔,既嚮往又期待。
  • 南極日記、一位旅行者無法忘卻的美麗記憶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們感受著「世界第三美麗城市」的魅力,在議會大廈廣場、街心公園拍攝人文民俗。偶爾碰到很有當地特點的職業——遛狗師,每個養狗的家庭會在上班時間把狗狗交給他們管理。傍晚,我們飛往南美小城烏斯懷亞,也稱世界盡頭。它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這是一個別致、美麗的小城,依山面海而建,這裡正是南半球生機盎然的夏天。但清冷的空氣和四周白雪皚皚的山峰,又讓人提前感受到南極的氣息。
  • 南極旅行日記 無法忘卻的美麗日記(全文)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們感受著「世界第三美麗城市」的魅力,在議會大廈廣場、街心公園拍攝人文民俗。偶爾碰到很有當地特點的職業——遛狗師,每個養狗的家庭會在上班時間把狗狗交給他們管理。傍晚,我們飛往南美小城烏斯懷亞,也稱世界盡頭。它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這是一個別致、美麗的小城,依山面海而建,這裡正是南半球生機盎然的夏天。但清冷的空氣和四周白雪皚皚的山峰,又讓人提前感受到南極的氣息。
  • 去往美麗的冰雪天堂,探索南極之境的神秘
    那是整個地球上最靠近南極的地方,也被稱為世界的盡頭。與南極的之間就隔了一個海很多人去南極的時候,大多是從這乘船前往。在這個地方無論是什麼都會被稱為世界最南。在這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建築是一個紅白顏色的燈塔。下了飛機之後,第一眼就能夠看到它。有很多的人因為遺憾而錯過了一個人來到這裡,在這裡看著霧中的南極,心中想著,已經到達了世界的盡頭或許能夠從頭再來。
  • 去南極,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困難!
    另外,南極日照強烈,防曬霜也萬萬不可少。德雷克有「魔鬼海峽」之稱,它也成為南極之旅成功之前的必然考驗。長城站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考察站,位於南極洲西南,在亞南極海島上,並未進入南極圈。長城站如今已經是中國人到南極旅遊必到的地方。
  • 南極江湖地圖
    於是有了所謂的「南極領地」。所謂南極領地,是指部分國家宣布聲稱在南極洲擁有主權的領土,通常將在南極大陸與南緯40度以南的島嶼並稱為南極領地或南方領地。部分國家之間互相承認對方的主張,這些主張在國際社會沒有得到普遍承認。國際法意義上的南極,是《南極條約》籤署國的共管地,凍結任何國家的領土主張。
  • 德邁南極三島包船,大咖雲集,巡遊企鵝王國,探索神秘南極!
    登陸南極黑冰威士忌尋找萬年黑冰,是到南極的當一塊在南極歷經萬年的黑冰被捧在在手中,慢慢掂量,感受到的將不是重量,那是空氣的靈魂,滄海桑田,歲月流轉的見證……登陸南極共享香檳時光登陸南極,這一刻,與好友舉杯共飲,分享喜悅!
  • 《南極之戀》:再平凡的愛情,在南極也變得盪氣迴腸
    電影裡的男主角吳富春和女主角荊如意在去南極的飛機上相遇,在路上的時候,飛機發生了意外,荊如意摔斷了腿。兩人在尋找救援和彼此照顧過程中相愛了,男主角吳富春歷經磨難,支撐他的只有一個信念:一定要回到荊如意的身邊。
  • 《南極之戀》他們的愛情在南極變得盪氣迴腸!
    電影《南極之戀》,看到影片名字,就很想去看,因為前不久才看了周國平的《偶爾遠行》當中的第一部分寫的就是他去南極的所見所聞,很寂靜唯美,所以很想看看電影中的南極美景。電影,一開篇,3個人,富春、如意和一個外國女孩,坐包機飛到南極。當飛機飛躍暴風雨時,劇烈顛簸時,心中已猜到那個外國女孩一定在空難中死亡了。不然怎麼會出現男女主角的南極之戀呢!想想,導演對外國女孩有點不公平。飛機墜地,外國女孩心臟被刺穿,死在了南極。後來屍體被「賊鷗」撕扯,原本堅持帶上外國女孩的如意,堅持情景,也放棄了這個想法,同意將女孩就地掩埋。面對茫茫白雪,有時死亡也是一種解脫。
  • 南極仙翁與南極長生大帝是同一個人嗎
    但是在《封神演義》中,卻出現在南極仙翁這一號仙人,他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而兩位在傳世的形象基本一致,而這位是同一位仙人嗎?南極長生大帝的地位在神話體系中,南極長生大帝是四御之一,他居住於玉清宮,也就是元始天尊的道場。
  • 南極攝影之旅開啟了!去南極看獼猴桃?點頭,多姿的南極等著你
    極至的大南極三島的目的地大南極三島王企鵝攝影之旅 26天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南極半島冰山在南極的洋面聳立晶瑩剔透與萬裡洋面之間沒有距離,說的正是南極。當船行駛在威爾米納灣的洋面上時,你會欣賞到無數形態各異的冰川冰峰,還有南極獨有的巨型桌狀冰山。海面不時會有鯨翻騰,天空的信天翁翱翔於船隻四周,似乎充當著守護者的職位。一片空曠的祥和美好,可以輕易地感染每一位到訪者。登陸南極半島邂逅冰天雪地作為南極大陸的一部分,登陸南極半島也就意味著登陸南極!
  • 仲冬節:連線南極中山站
    過了這一天,南極的極夜漸漸消失。仲冬節預示著一年中最黑暗、最難熬時期將要過去,光明就在眼前了。目前,我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隊19名越冬隊員正在中山站堅守。極夜裡他們的生活什麼樣?開展了哪些科研工作?現在,讓我們實時連線中山站,看看戰鬥在暴雪極寒環境中的科考隊員現在怎麼樣,聽「南極人」聊聊過去和現在的故事。
  • 南極:蒼穹之下 天地之外
    南極!南極! 作為一名資深驢友,筆者一直夢想著去南極。每每想到這片嚮往已久的大陸,腦海裡總是會遇見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是的,不悲不喜、不焦不躁、不起不落、不淡不濃。
  • 南極一夢,踏上被稱作外星球的地方,感受生命的美麗
    去南極旅行,是否也是你心中最絢麗的夢想? 你的腦海裡,是否也曾浮現過一幅幅關於她的畫面?是否也曾期待,親自踏上這個被稱作外星球的目的地,感受生命的美麗?對於很多人來說,南極是關於詩和遠方的終極夢想。南極沒有任何人居住,沒有公路鐵路,沒有酒店餐廳,沒有喧囂繁華,卻有著這個世界上最純粹、最震撼人心的景致,她是最不像地球的存在。有人說不體驗一下德雷克海峽十多米高的大浪,南極旅行就不算完整。也有人則追求旅程的舒適性而選擇飛去飛回。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福克蘭島是英國的海外領地,有著絕美沙灘,能看到麥哲倫企鵝、跳巖企鵝、金圖企鵝、王企鵝。
  • 2023年,再啟程,從紐西蘭出發去南極,探索神秘的亞南極群島和羅斯海
    為南極,是人類的最後一片淨土,所有人都是過客,企鵝才是它的永久居民。作為旅遊的終極目的地,去一趟遙遠的南極並不容易。
  • 南極為什麼不屬於任何國家?
    世界七大洲中只有南極洲成為了未被瓜分的「最後的淨土」,背後又是什麼樣的原因?而地殼運動卻把它慢慢地推到了地球最寒冷的南極,如今它距離最近的南美大陸也有890千米之遙,是七大洲中唯一未被原始人類踏足的土地。
  • 微安全丨海圖未更新致觸碰事故 船舶航行勿忘「生命指南」
    事故調查顯示,船舶使用未及時更新的海圖,錯誤制定計劃航線以及駕駛員疏忽瞭望、謹慎性不足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該案例警示我們,船公司及船員必須做好航前安全檢查工作,及時落實整改船舶缺陷問題;航行中,駕駛員應保持高度警惕,切忌主觀盲目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