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起源於哪個朝代呢?都有哪些習俗和傳說呢?秘密大揭曉!

2020-12-16 聖空甘露

中秋的來歷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

中秋的習俗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直到今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

拜月的習俗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中秋節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祭月的風習。

月光菩薩

月光菩薩,又稱月神,是中國漢族民間流傳最廣的神仙之一。月神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月光菩薩等。 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 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

燃 燈

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豎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猜 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燒 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遊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

吃 月 餅

中秋節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中秋的神話

傳說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個太陽後西王母賜其不老仙藥,但后羿不捨得吃下,就交於嫦娥保管。后羿門徒蓬蒙覬覦仙藥,逼迫嫦娥交出仙藥,嫦娥無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藥,便向天上飛去。后羿回家後心痛不止,於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

景德鎮祝聖寺為慶祝菩薩聖誕,以拜月光菩薩吉祥普佛、點燈等形式來為社會大眾祈福。祝願社會各位人士善信在月圓之夜法喜充滿,月圓人圓,闔家團圓!淨除煩惱及一切障礙,福慧增長,身心康泰,所求順遂,事事吉祥!

快快來祝聖寺和我們一起祈福吧!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中秋節起源於哪個朝代嗎?為什麼叫中秋節
    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分別是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今天是中秋佳節,除了春節以外這是今年四大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團圓節日,那麼你知道中秋節是起源於哪個朝代嗎?為什麼叫做中秋節呢?今天我們是借著節日來聊聊這個團圓節日的由來故事。
  • 中秋節有哪些習俗
    中國人對於中秋有著獨特的情懷,中秋節,對於國人來說,更是合家團圓的好日子,那麼對於中秋節又都有哪些習俗呢?最為大眾所知的應該就是祭月和吃月餅了。記得小的時候,自己家每到中秋節,都會面向月亮的方向,擺上茶几,放上貢品,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還有石榴以及一些水果。再點燃3根清香,對著月亮磕頭燒紙錢。這是我對於中秋節最深刻的印象。1.祭月自春秋時期就已經有的了,到了唐代,賞月之風大起,唐朝的詩人們也對月亮寄託的很多情感,寫下了無數關於月亮的詩句。
  • 中秋節來歷傳說和習俗 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來歷傳說和習俗 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有哪些?  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中國的農曆,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由於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元宵節起源於什麼朝代?2019元宵節由來習俗及微信簡訊祝福語
    一年一度的鬧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的元宵佳節,你最喜歡什么元宵習俗呢?你知道元宵節起源於什麼朝代嗎?元宵節的由來嗎?元宵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小編整理2019元宵節的微信簡訊祝福語、元宵來源習俗等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中秋節的由來,又有哪些習俗?
    春去秋來,又是一年的中秋節就要到了,想想中秋節馬上就要和家人團圓,一起共賞中秋,就很開心。那麼,在中秋佳節之際大家對中國中秋節的由來知道多少呢,中秋節又有哪些習俗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了解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吧。
  • 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南北方都有哪些差距
    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南北方都有哪些差距時間:2018-09-11 22: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習俗都有哪些 南北方都有哪些差距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指明清時期與春節起名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 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 留下了哪些習俗 對於中國人來說,清明、端午、中秋、春節是最重要的四大傳統節日,它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心願。 金桂飄香的月圓之夜,正是闔家團圓之時。
  • 中秋節賞月的習俗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中秋節的由來與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人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 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哪個呢?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多少政權朝代更替,多少帝王梟雄在歷史長卷上留名。其實每朝每代的疆域都不盡一樣,甚至相差甚遠,疆域最大的朝代是哪個呢?今天,我們通過鑑賞這枚紙幣來揭曉答案,一起來看蒙古國2013年500圖格裡特。
  • 阜陽中秋節有哪些傳說和風俗習慣?張燈結彩、摸秋、撂火把
    在阜陽,中秋節有哪些傳說和風俗習慣?為此,記者採訪了阜陽師範大學教授劉宏。劉宏曾任皖北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在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之餘,對阜陽民俗文化進行了深入研究,著有《阜陽民俗文化研究》(與張文波合著)一書。
  • 中秋節的寓意是什麼 節日起源於我國古代習俗
    說起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受中國人民重視的節日,而且一直流傳至今,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很多小夥伴都會選擇在這一天回家一家團圓。但是大家只知道過節,關於中秋節的來,你是否也了解呢?    中秋節,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而且這一天是一年中秋季的中期,是五穀豐登的時節,所以被大家成為中秋月圓夜。中秋節寓意,家人團圓。
  • 納尼,韓國人說中秋節起源於韓國,那中秋節真正起源於何?
    然而,我們的近鄰韓國卻稱中秋節起源於韓國。當然,他們的「韓國起源論」基本上很多東西都是他們那裡的。韓國陰曆的八月十五稱為「秋夕」。秋夕可以說是韓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日,甚至比春節(陰曆新年)更隆重。這麼重要的節日,韓國人肯定得說是起源於他們了,依據在哪裡?他們的依據是一個日本和尚。唐朝時繁榮發達,日本派出了遣唐使。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我們都犯了一個錯誤,認為中秋節起源於唐朝
    中秋節要來了,你對於中秋節的起源和發展有多少了解呢?中秋節,又稱仲秋節、祭月節、月娘節、團圓節、月光誕、月夕、秋節、拜月節、月亮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四大節日之一。在神話故事嫦娥奔月中,傳說后羿從王母娘娘那裡得到長生不死之藥,準備和妻子嫦娥共同分享,但是卻不巧被鄰居看到了,他趁著后羿不在的時候準備強搶,嫦娥被逼無奈之下一個人吞下了藥,飛升到了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失去了愛妻,只能每年在中秋月亮最圓的時候,擺下嫦娥最愛吃的圓餅(月餅)和圓圓的蛋以寄託相思之情,希望嫦娥能夠回到自己的身邊,團團圓圓。
  • 古人是如何過八月十五中秋節的?還有哪些風俗呢?
    說起中秋節,要追溯到我國唐朝年間,唐朝初期開始形成,於宋朝時期開始盛行,一直延續到現在。中秋節是中國非常重要的節日,是合家團圓的日子。自古以來中秋節都有賞月、喝桂花酒的習俗。那古人是怎麼過八月十五的呢?小編帶大家細細的了解下。
  • 中秋節起源於唐朝?別再犯錯了
    中秋節要來了,你對於中秋節的起源和發展有多少了解呢?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祭月節、月娘節、團圓節、月光誕、月夕、秋節、拜月節、月亮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四大節日之一。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中秋節的前身是什麼?中秋節原來是祭月的節日!
    和其它節日一樣,中秋節起源於先秦時期,人們對月亮的崇拜和祭祀。根據現有資料,可以知道古人會在秋分這一天祭祀月亮,直到曆法出現,祭月節才調到農曆八月十五。魏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有中秋賞月的記載,但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秋節還沒有大面積流行開來。 中秋節能成為全國統一的節日,應該是在隋唐時期,在《唐書》中就記載了唐朝人怎樣度過中秋的場面。唐朝是一個極度浪漫的朝代,他們將各類有關於月亮和中秋的神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浪漫文學,更將中秋節各種習俗融合在一起,讓它們更具趣味。
  • 中秋節敬月光的食材,有你不熟悉的嗎?你家鄉的習俗是什麼呢?
    又是一年中秋節,合家團圓的節日,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人們的重視程度僅次於春節了。在這一天,只要能夠抽出時間的話,在外打工的人都會回到家鄉,與親人團聚。我們老家的習俗,中秋節這天,要油炸藕餅藕圓,蒸老酵餅或者米餅等等。
  • 除了中國,原來日本韓國也有中秋節,三國中秋節有什麼不同呢?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對於這兩個國家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日韓兩國的中秋節,自然與中國都有著很大的關係。不過隨著時代變遷,中國與日韓慶祝節日的方式開始變得有所差異,飲食文化、節日時長等方面更是不同。在中秋節到來之際,不妨去了解一下中、日、韓三國中秋節習俗上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