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地方最能吃辣,誰的辣才是王道:辣味之爭,你心中的C位是?

2021-03-05 南都周刊

在長江中上遊地區,人們以辣為伍,無辣不歡。可一旦提到哪個地方最能吃辣,誰的辣才是王道……

各省人民誰也不服誰,有時更隔空開啟「舌戰」,說上三天三夜也不想停歇:

「雲南的這個辣,是為了辣而辣,沒辦法去理解和接受的。」

「辣椒是湘菜之魂,這個說法是錯的。」


「川菜太油的話,上不了檔次,給人感覺在吃調料。」

當然,也會有人出來說,「水煮魚、回鍋肉,都是川菜,他們都是學我們的。

當吃辣的人越多,這場唇槍舌戰也就越不會停歇。僅圍繞「誰最辣」這個話題,各省人民競爭了多年也沒有一個結果。

那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吃辣高手?

01

辣椒,從「花」到「蔬」

用一個世紀,成為最受追捧的調料

城城先和大家講一講辣椒的前世今生。

辣椒,是原產於南美地區的作物,直到明末清初才傳入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真正的準確時間和地點,早已無從追溯。但最早的文字紀錄,是來自明朝時期的杭州人高濂《遵生八筏》裡對它的描述:

「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湯顯祖也在《牡丹亭》花卉名列中提到了一種特殊的「辣椒花」

清朝文學家蒲松齡的《農經》、園藝學家陳淏子的《花鏡》,都將其歸入到「花譜」中。

辣椒進入中國之後,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都是被人當成花卉來對待的。

這份從異國他鄉遠渡重洋而來的禮物,一直在靜待有心人打開。

康熙四十年,《廣群芳譜》把辣椒這一物種納入了「蔬譜」之中。

在當時,有股異香的辣椒和中國所有的食材、香料都不一樣,所以《食憲鴻秘》又把它歸到了「香料」一類。

從此,辣椒就在中國的飲食江湖裡開始大展拳腳。

從東南沿海地區開始,經長江航道與湖南擦肩而過,去到了第一站——貴州

古代的貴州苗族土司地區,山區地形複雜,能種植作物少之又少,食物匱乏。當地居民只能吃一些寡淡的雜糧度日。

但是作為最早的吃辣地區,辣椒尤其合適長在這裡:

種植起來佔地面積小;栽種門檻低;還有產量高的特點,四月播種六月就能收穫。而且,收完一茬,沒過多久又能再長一茬,斷斷續續能吃上大半年。

前有康熙六十年的貴州《思州府志》裡,就記載了它最早的食用紀錄:「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鹽。」

後有廣東人曹雨在《中國食辣史》說,「辣椒廣泛地進入中國飲食,當始於貴州省。」

對於食物而言,鹽能提百味。

在鹽分稀缺的年代裡,這些能刺激味蕾的辣椒,則被人賦予了「以辣代鹽」的使命,成為了當年的「下飯神器」。

雖說辣味不是一種味覺,而是一種味蕾被辣椒素刺激而產生的痛覺。但這種隱約的爽快感,卻讓人覺得更過癮。

憑著自己的努力,辣椒在貴州這片土地上橫衝直撞、野蠻生長,無時無刻都在展現著它的高光時刻

這種食辣的傳統便慢慢向周邊地區傳播出去:東至湖南、江西;南至廣西以北;西至川渝滇;北至湖北。

以貴州為中心,逐漸形成「長江中上遊地區」食辣地圖

這也是「長江中上遊地區」的人之所以愛吃辣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自古以來的吃辣大省,辣椒自然能在貴州遍地開花。


這裡的辣椒品種,多到讓其他省都望塵莫及,紅透了貴州的半邊天而另一半,是屬於「國民女神」老乾媽的。

貴陽花溪辣椒,色澤深紅,末端處帶著個小尖勾,一個字,辣。

但實際上,它在貴州產的辣椒裡算不上辣,特點是在於有辣的「回甘」,和其他辣椒不一樣的是,花溪辣椒的肉質肥厚,香氣十足。

做辣子、辣醬時,加一些,就是很好的天然調味劑。

畢節大方辣椒,長得細長,外皮稍微皺些,據說是「國民女神」老乾媽的原材料之一;獨山皺椒,起先嘗不太辣,到後面越吃越辣,不知不覺就能出一層薄汗;

朝天椒,辣椒裡的網紅選手,自帶色、香、味一體,堪稱「國民辣椒」

曬乾後的朝天椒,自帶一股烘焙氣息,鮮幹兩椒混在一起做菜,吃幾口嘴裡就要開始冒火。

除了入菜,愛吃酸的貴州人還會把辣椒用醋、酒醃製。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罐自己做的醃辣椒,千金不換。

貴州人不僅把辣椒入菜吃,還能把辣椒當零食,拌上花生、芝麻入鍋炸透,嘎嘣脆;

涮菜時,還能把辣椒和蘸水混在一塊,放上蔥姜蒜末,油鹽醬醋,和一小把鮮辣椒,一勺滾燙的湯汁,鮮味四溢,辣得過癮。

關於吃辣,也許你根本想不到貴州人要有多努力,才能在吃辣的江湖裡站穩腳跟。

貴州餐桌一角:辣辣辣,折折折耳根。圖/城市漫遊計劃

02

四川、重慶、湖南

辣得各有特色,誰也不服誰

何為江湖?有人的地方才是江湖;

有了江湖,才有了之後的淵源相承,門派之別,口舌之爭。

作為中國大家最為熟知的老牌「辣地」:四川、重慶、湖南,香、麻、辣,各有特色。

四川地區,到底能不能吃辣?《舌尖》裡,它是這樣描述川菜的:

在川菜中,無論是作主料、輔料還是作調味料,辣椒都是寵兒,它給川菜烙上了鮮明的印記。

如果說泡椒和豆瓣,是四川人對辣椒的創造性使用,那麼真正讓川菜風靡中國的,是迷人的麻辣。

這是四川人對辣椒最為卓越的創造。

和讓人直冒汗的貴州菜不同,四川的「辣」,更像是一種撲面而來的香辣、麻辣

辣子一放,滾燙的菜籽油一澆,那香味能往外飄出個十裡。

走在四川的街頭巷尾,大多數時候還沒見招牌,便已先聞到這股特殊的香味。

四川菜系之所以能讓人著迷,多半因為川人對辣椒的運用能夠如此熟練,在花樣和使用上,一點也不比貴州差:

泡辣椒,做魚香味;糊辣椒,做糊辣味;郫縣豆瓣,做家常味;紅油,酸辣味;加上其他調料,就能做一道怪味……

光是在四川,辣味就有24種基調,能演變出來的味道,更是千變萬化,一般人,更是猜不透。

其實,這種花式吃辣椒的方式,不過是希望能在菜餚中勾出屬於川菜的香。

水煮牛肉,僅追求一個字:香。

大多數搭配的食材也是帶有味道的,如芹菜、蒜苗。再配以油炸過的刀口辣椒,用菜籽油一嗆,就得到了讓人著迷的糊香;

滷煮小龍蝦,在調料的搭配上,四川地區還特意增加了辣椒和花椒的使用比例,浸滷後辣味齊放,舌尖享福,胃也不會難受。

這種複合味道的運用,只能藏在川菜大師的大腦和肌肉記憶裡。

說到花椒,城城再告訴大家一個知識。

其實在辣椒進入中國前,古代早有了一種歷史悠久的特殊本土調料:花椒。

關於花椒,《詩經》裡也有一些文字記錄:「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當辣椒進入中國後,「辣」的痛感,代替了花椒所產生的「麻」感。

再之後,就幾乎被全面地取代了。但固執的四川人卻留下了使用花椒的傳統,並且與辣味結合。形成了今日的香香麻麻辣辣的四川菜系。

到了隔壁的重慶,這裡,價值就是麻麻麻麻麻辣味兒的。

重慶的辣,在川渝地區同樣出眾,麻辣、鮮香是重慶的江湖菜最大特點,吃進嘴裡「麻」感比「辣」感稍微搶先一步,在舌尖上跳起了舞。

也許是上帝創造重慶人時,多加了一些花椒吧。

毛血旺,血旺加上毛肚、百葉等雜碎做成,口味重麻重辣,俗稱西南「第一亂燉」

酸菜魚,一半花椒一半魚,酸酸麻麻,麻麻辣辣,是嗜辣者的最低門檻之一;

水煮魚,滿面的辣椒十分養眼,吃水煮魚就是為了「麻上頭,辣過癮」,當年全國剛流行吃辣那會,重慶的酸菜魚和水煮魚火得一塌糊塗

歌樂山辣子雞,邊炒邊加入油炸過的二荊條辣椒。


雞肉、花椒、辣椒,2:4:4的比例,這這這這這……就是在辣椒堆裡找雞肉啊!

離開了川渝地區,來到湖南

在吃辣江湖這個風口浪尖上,湖南更像是前排的精兵銳將。這裡的餐館,仿佛每道菜都和辣椒相關,就差屋子不是辣椒造的了。

那也意味著,要更加小心謹慎。

千萬別信湖南人的「這個不辣」!因為,有時候湖南人口中的不辣是指:不會辣到出事。

青辣椒、紅辣椒、黃辣椒、幹辣椒、辣椒油、辣椒粉……在湖南土家人的土司大年菜裡,一道菜就要放至少五六種辣椒

吃了讓你辣得叫、辣得冒火、辣得一邊滿頭大汗還一邊往嘴裡夾。

湖南人吃辣,有很多種方式,唯獨離不開的是剁辣椒

把辣椒剁碎放入瓦甕中,再放入豆豉和大蒜,以一層辣椒一層鹽的方式醃製、發酵,不用一個月時間就能變成「湘菜之魂」

最知名的剁椒魚頭,就加了青紅兩種剁辣椒,酸酸辣辣,異常開胃。

但是,幾乎外地人都會被辣到就是了。

03

陝西、雲南、海南、江西

看似「不辣」,卻藏著不少「大Boss」

不同地方的人,吃辣時,也會有屬於當地的一套法則。

比如陝西,陝西人愛吃涼皮,也愛吃辣子,如果說辣子是涼皮的靈魂,而辣子的靈魂就是香料。

在陝西,無論在哪裡,無論是什麼,桌上總少不了油潑辣子

陝西的油潑辣子,材料大多採用關中平原產的秦椒,辣味不重,香味特殊。是做油潑辣子的最好選擇。

製作的時候,還會在裡頭加數十種香料。

在油潑辣子又香又辣的同時,還讓香料的味道有種若即若離的存在,既不喧賓奪主,又能賦予了油潑辣子最為鮮明的標籤——香。

嘿嘿,油潑辣子,真的不辣,你試試。

陝西人用香香的油潑辣子吃饃、吃鍋盔,於是就有「油潑辣子廢饃得很」這句話。

辣椒到了雲南,傣族人手裡,它又變成了酸辣口味的了。

雲南,是中國食材最為豐富的地區,這裡的鮮花和水果都可以作為烹飪食材。

而且,雲南菜以配料豐富,為食材帶來一股不同風味,吃過之後,只會惹人甚是想念

還未成熟的青芒果刨絲,擠上一點檸檬汁,拌一些辣椒末,一道傣家人特製的青檸拌青芒果就做好了。

你可別小看這道涼拌菜,這道菜的隱藏威力非常大

同一張飯桌上吃飯,神情淡定的通常是本地人,外地人早就被辣得說不出話了。

雲南盛產數百種食用菌,被稱為菌子的王國

雨季來臨時,菌子紛紛冒頭,菜市場裡又變得更加熱鬧,一道家常辣炒菌子就是雲南人的快樂源泉。

和菌子最搭的,是雲南特有的皺皮椒

老的品種皮軟,掰開有嗆鼻的辣味,熟之後吃起來糯糯的,和菌子的香味相得益彰,意猶未盡。

雲南同樣盛產辣椒,小米辣,身板硬直,肉質夠厚,依然是這裡最常吃的辣椒之一;丘北辣椒、小雀辣、螺絲辣,辣度爆表,吃之前還得做好心理準備。

不過,在德宏象鼻涮涮辣眼前……

其他的辣椒,都不算什麼辣。因為它是辣椒界裡的大Boss——國內目前最高辣度的辣椒

名字裡「象鼻」的由來,據說是因為大象誤吃了涮涮辣,辣到瘋狂甩鼻。想像一下,連大象都瘋了,人吃了……

以至於雲南人民在吃辣方面,都多了幾分硬氣:

要問中國哪裡人最能吃辣,

四川人說:我們不怕辣!

貴州人說:我們怕不辣!

湖南人說:我們辣不怕!

雲南人說:有本事來嘗嘗我們的象鼻涮涮辣。

……

雲南地區潮溼、炎熱,雲南人愛吃酸辣以排溼氣。

愛吃辣的雲南人,在美食方面比一般人都要創新大膽,一道幹醃菜西瓜湯驚到了眾人的下巴。

原材料有西瓜瓢、幹醃菜、大芫荽。看起來和辣椒毫無關係。

這道菜的精髓之處,是用刀把德宏涮涮辣給拍扁,稍微在熱湯裡涮幾下,帶來的辣味就已經比用辣椒熬煮的湯都要辣

傣家人吃飯,還有句俗話:「舂筒不響,吃飯不香」

吃飯時,如果第一重要是蘸水,那「舂菜」就能排在第二。一切能入口的菜,比如雞腳、木瓜、茄子、魚、涼粉……再加些小米椒。

用力舂舂舂,舂出一道傣家人的好滋味。

提起海南,通常大家的印象都是碧海、藍天、沙灘、椰子和文昌雞。

想必,這裡食物的味道也一樣清淡可口吧?

然而這裡的餐廳,幾乎每張桌子上都有一罐海南黃燈籠椒製成的辣醬。

是的,看起來人畜無害,還特別下飯,大膽吃也沒問題,吧?

那有椒就不同意了:「辣的厲害,不在於顏色。」海南黃燈籠椒,能讓你辣到說不出話,吃過它的網友是這麼說的:

海南的黃燈籠椒,原產自古巴、秘魯地區,因為長得耀眼,味道霸道,被稱為「辣椒之王」

早餐嗦碗粉,是海南人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要是粉攤裡沒擺上幾罐黃辣椒醬,可是會影響生意的

而且,一般外地人吃雞是這樣搭配的:醬油、青檸、蒜。而本地人吃雞,還得來上一點黃燈籠辣醬才行。

在海南人心目中的地位,黃燈籠椒辣醬難以取代。

如同廣東人的姜蔥蒜末醬、潮汕人的沙茶醬,看起來平平無奇,實則是點睛之筆。雖說被外表給騙了,但吃過的人都真香了,也甘願被騙。

和電視劇、電影一樣,大Boss一般總是最後才露面的。

真正能吃辣的,其實在江西省。

如果說湖南的辣,是悶聲在口腔裡「爆炸」,那麼江西的辣,則是360度立體環繞的那種辣

中國有千百種辣味,唯獨江西的辣,辣得生硬,辣得讓人傻,辣得讓人痛不欲生。

在江西省內,又分了幾個辣度,萍鄉最辣,再到宜春……到九江,最後是南昌。

但無論是強是弱,在江西,辣椒都能拌飯吃。

別的菜系大多是放辣椒在調味、增香。

而江西菜,大多數是肉、菜和辣椒對半放,就要辣辣辣辣辣辣得過癮。

甚至,還有了大眾眼中的江西名菜:辣椒炒辣椒。如果不夠辣,本地人可不買帳。

江西人對辣椒的熱愛,到了外省人難以想像的地步,炒青菜、煎蛋都會放辣椒。

甚至,還會把辣椒製成辣椒餅,或者炸成辣椒脆來下飯。

也許,江西就差瓦罐湯裡沒放辣椒了。

如果你是能吃辣的選手,來到江西,千萬別忘了在江西人面前吃辣,可是要付出「輕敵」的代價的。

——

到底哪裡最能吃辣?

依然是一個被吃貨們爭論不休的話題。

每每談及這個話題,其實更多折射出的是每座城市裡千人千辣的性感特質。正如各地的風格,正在不斷互相影響,以辣為媒介,訴說著這裡的風土人情。

真要選出一個贏家,其實那顆小小的紅色果實,早就贏了。

參考資料:

1. 聚齊雲南、湖南、陝西、四川,能不能知道誰才是最能吃辣的那個,公眾號「尋味星球」

2. 到底誰,才是中國最能吃辣的省份?!,公眾號「鳳凰WEEKLY」

3.說麻道辣話川菜~麻辣是靈魂,雜誌《四川烹飪雜誌》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美食紀錄片《辣子曰》《舌尖上的中國》《風味人間》和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愛吃辣的十個省份,哪個省份才是你心目中最能吃辣的?
    而這些省份裡,有許多的省不止愛吃辣,還能吃辣,並且風格口味追求都很不一般。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十個很愛吃辣的省份,並且你覺得以下省份裡哪個省最能吃辣? 而吃湖南菜,味道一般比較重,這道菜你就只能吃到辣味和食材的味道。而湖南的知名菜色,絕對是辣椒炒肉以及剁椒魚頭。鹹辣,香辣借著這兩道菜表現的淋漓盡致。
  • 哪個省最能吃辣?「辣味排行榜」來了,這7個能吃辣的省你知道嗎
    酸甜苦辣,其中恐怕要屬甜味和辣味的受眾最廣、受歡迎程度最高。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個「辣」味。中國人能吃辣的程度,比起很多外國人還是強了不知多少倍的,畢竟有很多外國人來中國被中國的火鍋嚇得目瞪口呆的太多了。
  • 哪個省最能吃辣?網友評出的能吃辣前6名,誰也不服誰
    哪個省最能吃辣?網友評出的能吃辣前6名,誰也不服誰每個人承受的辣味的程度是不一樣的,這是和我們的生活習慣有關,由於我們生活地區的不同,導致了我們國家各個省份吃辣的等級也不一樣,網友就把最能吃辣的省份排了一個序,取前六,希望你們看完後不會捂著肚子覺得自己好像吃了很多辣椒一樣,好像就會聯想到自己吃辣椒的時候。
  • 中國「辣」麼大,到底哪個地方最能吃辣呢?我想去吃吃看!
    世間百味,無辣不歡。自從辣椒在明朝傳入中國後,中國博大精深的廚藝和辣椒一結合,就誕生了無數美味。辣味的飲食也在中國範圍之內攻城拔寨,戰無不勝!中國「辣」麼大,到底哪個地方最能吃辣呢?在你心中,你又會想到哪兒呢?重慶、四川、湖南、江西?下面,就一起看看那些最能吃辣的地方吧!
  • 中國哪個地方最能吃辣?每個省都認為是自己,四川貴州爭第一
    而要說最能代表中國在世界美食地位的菜系,那非川菜莫屬,每一個唐人街都有四川料理,每一道四川料理的重口味辣味,讓人在異國他鄉非常親切,但是吃辣可不是只有四川人,在中國,吃辣可還是存在一條鄙視鏈。,其實比較多的就是川菜和湘菜,但其實如今有越來越多的省份喜歡吃辣,並且都覺得自己最能吃辣,久而久之就產生了鄙視鏈,都覺得自己的辣才是最辣,別人吃不了,那在吃辣的金字塔頂端上,都有哪些省份呢?
  • 中國最能吃辣省份,哪個排名第一呢
    原產於墨西哥的辣椒自明朝末期傳入中國起就把中國人徵服了,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有些城市更是吃辣椒吃得猛烈呀,沒有辣椒是吃不下飯的。那麼在那麼多個能吃辣的省份裡,哪個是最能吃辣排行榜的第一呢?當地還流傳著一句話:如果哪個館子裡沒有免費的辣椒,那麼他的生意肯定是冷冷清清的。在貴州辣椒已經成為判定一個餐館的一條標準,因此可見辣椒在當地是多麼重要。尤其是當地的朝天椒,只要吃上一點點,立馬從舌頭辣到胃裡,像是一把火點燃了整個胃。吃一次讓你終身難忘。
  • 我國哪個省份最能吃辣,江西人說他們最能吃辣你認同嗎?
    我們知道「辣味」其實並不是一種味覺,而是由辛辣食物對舌、口腔和鼻腔黏膜等部位進行刺激的一種感覺,最常見的辣味食物就是「辣椒」。辣椒的植株和莖幾乎無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呈之字形折曲,葉片互生,果實長呈指狀,頂端漸尖且常彎曲,未成熟時綠色,成熟後成紅色、橙色或紫紅色,味辣。自從辣椒傳入中國以後,就成為了一種重要的食材,也成為了許多地區飲食的基本味道,我國有許多省份都是十分喜食辣椒的省份,如四川,貴州,湖南,雲南,陝西、河南等省份都是我國主要的辣椒種植區。那麼,到底哪個省份最能吃辣呢?
  • 「辣」味十足的蔥、蒜、蘿蔔、辣椒,誰才是真正的辣者之王?
    洋蔥為何炒熟後,蔥、蒜、蘿蔔的辣味消失,而辣椒還保留了強烈的辣味?蔥葉部分的蒜氨酸含量低於蔥白部分,所以吃起來蔥白更辣些。蔥被加熱時,含硫化合物會逐漸分解,辣味也就消失了。大蔥大蒜的細胞中也含有蒜氨酸,因蒜瓣小,吃前一般不用切,只要組織不破壞,不能形成含硫化合物,就感覺不到辣,在嘴裡嚼很短時間也就咽下去了,所以在吃的時候辣味還比較溫和,到胃裡才有火辣辣的感覺
  • 中國哪個地方最能吃辣?舌尖上的辣:上海竟是最愛
    中國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吃辣?是川、湘、貴?  其實,上海人吃辣的辣度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上升著。根據近年來「百度糯米」、「百度外賣」、「餓了麼」三大餐飲平臺,用海量大數據得出的結論,在團購美食和外賣送餐業務中,全國哪裡的吃貨最愛吃辣?結果居然是上海人。
  • 哪個省最能吃辣?雲南憑藉「涮涮辣」,在辣界佔有舉足輕重地位
    要問中國哪裡人最能吃辣?貴州人說:我們怕不辣。湖南人說:我們辣不怕。每個人都說:我們不怕辣。但是雲南有一種辣椒叫做「象鼻涮涮辣」,如果你是吃辣椒的高手,那麼來嘗嘗我們的「象鼻涮涮辣」。要說哪個城市辣椒用量是最大的呢?我們來稍稍統計一下啊,但是不是官方意見啊,就是我們自己鬧著玩。
  • 中國吃辣鄙視鏈,雲貴川湘……,哪個省份才是真正的「王者」?
    在中國喜歡吃辣的省份中,其中川渝地區主要以麻辣為主,火鍋更是四川人和重慶人難以割捨的美食。而貴州的辣則衍生出了釅辣、糟辣、香辣、鮮辣、酸辣等多種不同的口味。其他省份的辣味也是不盡相同。在中國這些喜歡吃辣的省份中,也衍生出了吃辣鄙視鏈,大家都覺得自己省份的人最能夠吃辣,那麼究竟誰才是真正的「王者」呢?
  • 各省愛吃辣椒大PK,快來看看哪個省最能吃辣
    前言說到吃辣椒,您聽過這句話嗎?《湖南人怕不辣,四川人不怕辣,江西人辣不怕》就全國而言到底哪裡人最愛吃辣,快來看看這份愛吃辣椒排名榜,您所在的省屬於哪一個吧!第九名:福建特點是最排斥辣。第八名:江蘇,浙江,上海和安徽這四個省特點是排斥辣味。第七名:山東和海南特點是辣菜逐漸興起。第六名:廣西特點是愛吃辣椒醬。
  • 哪個國家最能吃辣:測量辣味的「史高維爾辣度」是怎麼算的?
    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卡羅萊納死神辣椒當時漢武帝要攻打南越,也就是現在的廣東。他派了使節到夜郎國,想要通夜郎以制南越。只是沒想到漢武帝的使節見了夜郎國王后,夜郎國王竟然問他說:「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漢孰與我大?) 夜郎王后來在漢成帝河平二年(西元前27年)的時候舉兵反漢,而漢朝則派兵永遠消滅了這個國家。
  • 中國最能吃辣的城市,重慶上榜,辣到懷疑人生
    我們對美食總是非常嚮往的,每個地方都有它們獨特的美食,其中有幾個城市是以辣的美食出名的,它們的辣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有人說,辣是一種痛覺,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會被辣得難受,但是在難受的同時還特別享受這個感覺,它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調味品,有很多地方都是離不開辣椒的,下面咱們就來說一下這幾個地方
  • 哪個國家最能吃辣?猜中國和印度的都錯了,第一名當之無愧
    哪個國家最能吃辣?猜中國和印度的都錯了,第一名當之無愧這世界上美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很多美食是相通的。就比如說辣椒吧,在中國四川,那就是非常出名的調味料。而事實上,辣椒在外國也是非常流行的調味料,許多國家的美食都有一些辣口味的,只是辣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如果你愛吃辣椒,那就讓他多放一點,如果你吃不了辣椒,可以讓他不放或少放一些,跟中國的街頭美食沒有兩樣。哪個國家最能吃辣?就需要仔細分辨分辨了。因為許多人都愛吃辣椒,你覺得是哪個國家的人最能吃辣呢?
  • 中國最能吃辣的省份,最後一名竟然是它?
    全國很多省份都說自己「無辣不歡」,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吃辣冠軍?「川辣,七分在菜名,三分拜麻椒所賜。湘辣,九分在湯底,一分在嘴巴。贛辣,十分全都在菜裡。而西北的辣,把全部實力加起來也不過五分。江西省的辣是低調派的,看起來平平無奇,實際上辣到你懷疑人生。最"坑"的是:通過菜名、外觀,是根本辨別不出這道菜辣不辣的。
  • 我國最能吃辣的幾個省份,有人吃飯離不開辣椒,無辣不歡你服誰?
    很多人無辣不歡,非常喜歡吃辣椒。如果一餐不吃辣椒,就會覺得沒有意思,特別的無聊。但是有些人卻不喜歡吃辣椒,只要有一些辣椒,就會受不了。在中國辣味早已流行到各個地區的大街小巷。麻婆豆腐、青椒炒肉、水煮肉片、麻辣小龍蝦、辣子雞、麻辣香鍋、剁椒魚頭、麻辣鴨脖……哪怕在不太吃辣的省份,你也能在空氣裡聞到一股濃濃的辣椒香。
  • 辣味能讓你酣暢淋漓,亦能讓你「熱淚盈眶」,吃辣你家鄉排第幾?
    「酸甜苦辣」是形容口味常用的詞,其中「辣」更是極受喜愛、必不可缺的口味。中國可是個吃辣大國,除了廣東、福建一帶的人不怎麼吃辣椒之外,幾乎全國人都愛吃辣椒。而有些省市更是以辣出名,無辣不歡,被譽為「中國四大最能吃辣的省市」,那裡的人個個絕對都是吃辣的好手。
  • 江蘇哪個地方的人最能吃辣?南京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您能堅持多久不吃辣食?但他也表示,由於受到川菜的影響,在年輕一輩中,食辛辣的比重在加大,可以說全國各地,只有極少數地區人們不是「嗜辣」。  南京人「吃辣指數」江蘇排第一  在江蘇,哪個城市的人最愛吃辣?江蘇省餐飲協會秘書長於學榮給出的答案是——南京人。  「這也與南京的地理位置有關係,處於南北交匯,南來北往的美味佳餚很多,任何一種菜餚都能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
  • 全國吃辣圖:在「吃辣」這件事兒上,這4個省誰也不服誰
    其實要說起中國的美食,最不能掠過的就是「辣」這種味道,要知道在世界範圍內,我們國人是唯一一個把辣椒當作日常食譜的國家,而在我們國內,因為地域的不同,國人們吃辣也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和味道,可要說起咱們國內最能吃辣的省份都有哪裡,以下這四個省份可是誰也不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