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薛維睿
1月8日到1月10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開始了為期72小時的訪華行程。這次訪華,馬克龍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贈送一匹國禮馬。這是法國第一次將其卓越象徵的精英騎兵馬送人,法國媒體稱馬克龍出了一個「新奇主意」,以這樣「史無前例的外交姿態」贏得中國領導人的心。
事實上,這不是習近平主席首次收到贈馬,2014年 5月12日,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就曾贈送過一匹的汗血馬。
這是中國第三次收到土庫曼斯坦作為國禮的汗血馬。2002年和2006年,土庫曼斯坦分別贈送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胡錦濤汗血馬「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另外,2015年,吉爾吉斯斯坦也贈送過一匹阿拉伯馬給習近平主席。加上這次,中國已經收到5匹駿馬國禮。
法蘭西馬——法蘭西民族的驕傲
這次馬克龍總統贈送的棕色駿馬名叫「維蘇威火山」(Vésuve de Brekka),出生在2009年6月10日,現在已經八歲。2012年維蘇威火山成為法蘭西共和國騎兵隊的一員,2017年11月11日是它最後一次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執行任務,54天後,它乘坐飛機抵達了中國。
2018年,法國總統馬克龍贈送的國禮維蘇威火山
維蘇威火山的來頭不簡單,它所在的法蘭西共和國騎兵隊是歐洲最強的騎兵部隊之一,被稱為法蘭西民族的驕傲。法國高層曾經這樣評價這支騎兵隊:「它享有的威望已經超越了國界,它致力於向世界展現法國軍隊和法蘭西的風採。」
法蘭西共和國騎兵驍勇善戰世界聞名,並且由於他們靈活迅速的行軍風格而被稱為「龍騎兵」。拿破崙曾經依靠這支最強騎兵部隊獲得無數勝利,戴高樂將軍更是憑藉這支騎兵部隊成功地抵抗了法西斯的侵略。如今,作為「龍騎兵」的接班人,法蘭西共和國騎兵衛隊仍然是代表著法國勇敢頑強的騎士意志的存在。
這支騎兵隊共有470匹常備馬,其中大部分是血統純正的塞拉·法蘭西馬(Cheval de Selle Francais)。塞拉·法蘭西馬的最原始血緣來自於中世紀的諾爾曼馬,因這種馬當時主要用於戰爭,因此也叫諾爾曼戰馬。
塞拉·法蘭西馬雖然屬於溫血馬,但在外貌在比例上很像純血馬,骨骼和身體較厚重,頭較大,略呈凸頭。
作為歐洲各種競賽馬中最堅強和最多用途的一種,它們有極高的跳躍天賦和高度勇敢的性格。也因此常被用於場地障礙賽、三日賽和盛裝舞步比賽,並能取得優秀的戰績。
能夠進入法蘭西皇家騎兵隊的塞拉·法蘭西要經過嚴格的選拔,首先馬匹高度要達到1.66米,還要體格健壯、皮毛鮮亮,具有良好的平衡力和聽力,甚至還需要「性格溫順」。
之後,馬匹與騎手必須配合默契,通過初選的馬匹3歲開始參加訓練。選拔後的法蘭西馬要需要經過兩年的訓練,歷經多次淘汰篩選,最終留下的才能成為騎兵隊的正式成員。
汗血馬——中國馬文化的代表
事實上,這不是習近平主席第一次收到贈馬,2014年 5月12日,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就曾贈送過一匹的汗血馬。
時值2014年,正是中國農曆馬年。當時是由土庫曼斯坦總統首次親自將汗血馬帶到中國,作為國禮贈送。
這匹國禮馬為稀有的金色汗血馬,毛如綢緞,陽光下全身一層金色。在專家看來,它身體恰當,頭顱清秀,脖頸很長,身體姿態優雅而且協調性和平衡性好。
2014年,土庫曼總統向習近平主席展示的金色汗血馬
自張騫出使西域歸來說「西域多善馬,馬汗血」,兩千年來「汗血寶馬」就一直成為中國馬文化最重要、最神奇的部分。習近平表示,中國人民喜愛汗血馬,將之譽為「天馬」。
早在2000多年前,天馬就穿越古老的絲綢之路,不遠萬裡來到中國。中土建交以來,土方先後兩次將汗血馬作為國禮贈送中方,增進了兩國人民感情。汗血馬已經成為中土友誼的使者和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見證。
這是中國第三次收到土庫曼斯坦作為國禮的汗血馬。
2002年和2006年,土庫曼斯坦分別贈送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和胡錦濤汗血馬「阿赫達什」和「阿爾喀達葛」。
「阿赫達什」是2002年時任國家領導人江澤民出訪土庫曼斯坦獲贈,這匹馬1994年出生,體長160釐米,3條腿白色,臉部有3處白花紋,餘身黝黑,是油油的「烏雲踏雪」馬。
2002年,土庫曼斯坦贈送的國禮馬阿赫達什
它的父輩曾在1995年國際馬匹速度賽中奪魁,父系中還有一匹曾獲得過奧林匹克馬術比賽「盛裝舞步」的冠軍;它的祖輩更加風光,曾作為朱可夫元帥坐騎,參加1945年5月9日蘇聯反法西斯勝利日的紅場閱兵。
「阿爾喀達葛」則是土庫曼斯坦總理尼亞佐夫訪華時贈送給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它出生於2001年,來中國時年僅五歲,是一匹三蹄踏雪的黑馬,額頭有一顆像鑽石一樣的白星。
2006年,土庫曼斯坦贈送國禮馬阿爾喀達葛
「阿爾喀達葛」體長162釐米,毛色純黑鮮亮,額頭鄭重有一塊菱形的白色花紋,應了我國古代極品寶馬「頭頂流星」的特徵。
「阿爾喀達葛」的戰績也很輝煌,2歲時就在平地1000米速度記錄達到1分06秒,曾在土庫曼斯坦全國速度賽中15次榮獲冠軍。
阿拉伯馬——優良馬種的繁育者
2015年5月13日,吉爾吉斯共和國總統阿爾馬茲別克·阿塔姆巴耶夫還贈送過一匹阿拉伯馬給習近平主席。
這是一匹阿拉伯純種馬,名叫「達姆沙皇」。它出生于波蘭,父輩是曾獲得歐洲速度賽冠軍的Poganin。
當時中方護送國禮馬的隊伍從新疆吐爾尕特口岸出發,經吐魯番,穿河西走廊,過嘉峪關,越酒泉、榆林、柳林……沿著古絲綢之路行走,代表著中吉兩國和平的徵程。
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古老名貴的馬種,根據考古學發現,阿拉伯馬起源於4500年前,原產於阿拉伯半島。最初它被用作戰馬,尤其是阿拉伯母馬在接近敵人戰馬時不會嘶鳴,不會暴露目標,在戰鬥中衝鋒陷陣,英勇無畏,而且有著迅捷的速度和持久的耐力,因此成為戰馬的上選。
阿拉伯馬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對世界上許多優良馬種的形成起過重要作用。由於沙漠種阿拉伯馬在遺傳上的優勢,差不多所有現今的馬種都受到其影響,速度賽馬英純血馬、奧爾羅夫馬、莫爾根馬等,都含有阿拉伯馬的血液。
根據《純血馬族譜》的記載,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賽馬,其血統都可以追溯到三匹阿拉伯公馬上,它們是「高德芬」(Goldophin)、達利·阿拉伯(Darley Arabian)和「拜耶爾·土耳其」(Byerly Turk)。
因為體形優美,頭呈楔形,尾巴高聳,阿拉伯馬被稱為「行走的藝術品」,它們通常在145到155釐米之間,動作靈敏,肌肉健壯,既是騎乘馬,又是表演競技馬,在許多項目上都有突出的表現。
據世界阿拉伯馬聯合會WAHO統計,全球純種阿拉伯馬的存欄約100萬匹,分布於英國、美國、埃及、波蘭等國。中國境內的純種阿拉伯馬僅為200多匹。
中國首次引進阿拉伯馬是在1934年9月,中國向英國約翰霍登公司購入10匹阿拉伯馬並運抵上海,後來飼養在南京近郊的句容種馬場。
1934年到1937年,中國多次從英國、印度和伊拉克引進阿拉伯馬,均飼養在江蘇句容種馬場。後因抗日戰爭爆發遷至貴州省清鎮市。時至今日,中國西南地區仍存有部分帶阿拉伯馬血統的雜種馬後裔。
1993年,日本友人石川良並向中國贈送了6匹阿拉伯馬,這些馬後來隨給農業部中國種畜進出口公司,成立了中國阿拉伯馬繁殖育種中心,並請國內外的專家成功讓其中3匹母馬受孕。
1995年,石川良並再次向中國贈送12匹純種阿拉伯馬,對中國馬種改良和養馬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