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國外「吃螃蟹」 鎮海企業借「一帶一路」東風向海而生

2020-12-13 浙江在線

2017-12-21 19:53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陳巍 王馬飛 顧聞 舒適



往事越千年。向海而生的勇氣和膽魄,追逐未知市場空間的藍色夢想,在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

穿過北宋「萬斛神舟」從鎮海起碇的歷史煙雲,時間的腳步驟然加快。

今年5月,我區提出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倡議支點城區。

今年9月,寧波「一帶一路」建設成功創建省級綜合試驗區。

月底,由我區17家龍頭企業共同發起、80餘家外向型企業參與的「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鎮海聯合會」成立,「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鎮海服務中心」同步揭牌,均為全市首家。

區委書記林雅蓮說,要當仁不讓扛起服務「一帶一路」的重大使命。

藉助「一帶一路」東風,越來越多的鎮海企業加速布局「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其中不乏已有成功的先例。

海上絲綢之路,讓歷史與今天不期而遇。

百隆東方:超前落子  隔牆銷售

越南胡志明市往西北50公裡,在通往柬埔寨的必經之路上,有一處工業重鎮——西寧省鵝油縣。鎮海唯一一家上市企業——百隆東方股份有限公司的越南工廠,就設在位於該縣的福東工業區內。

既然面朝大海,就不憚於第一個吃螃蟹。

作為一家從事色紡紗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民營企業,五年前(2012年),在「一帶一路」倡議尚處學界討論階段時,就千裡迢迢來這裡辦廠。這種超前之舉,在今天看來,實在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到今年11月,產值已接近20億元,利潤2.2億元,兩項指標以年均15%以上的速度增長。」百隆越南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共進告訴記者,越南工廠經過三次逾4億美金的注資,已達107公頃(A區),擁有50萬錠色紡紗的生產能力,「每天230噸紗線從這個工廠發出。



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步入尾聲,全球紡織服裝行業中心也從中國大陸向東南亞遷移。百隆東方進入越南前,該國已有百億美元的服裝出口,而80%的面料依賴進口。染織巨頭的落子,精準順應了越南產業發展的大趨勢。

「明年夏天將再增加20萬錠產能,2020年升至100萬錠,後期將達到150萬錠。」韓共進說。目前,百隆東方第四次、第五次的增資已相繼出手,越南工廠B區1100畝中已有兩個車間結頂,標誌著明年計劃增加的20萬錠產能可順利投產,C區900畝土地也已儲備。可即使如此,韓共進還覺得跟不上越南當地成衣企業的需求。

百隆越南工廠還發揮了龍頭集聚作用,全球紡織服裝的下遊企業也跟隨其腳步,入駐福東工業區或是附近的展鵬工業區。「除了小部分產品運往中國大陸、韓國等,大部分都是本地銷售。」百隆越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奎笑稱,廠裡用得最多的是叉車,直接把成品紗線送到附近工廠,堪稱「隔牆銷售」。



「很多人以為,走出去只是為了利用當地廉價勞動力,百隆東方是把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投入到了越南工廠。」紡織工程專業出身的張奎表示,越南工廠一名熟練工可以管8臺設備,同樣的熟練工只能管國內的2臺傳統設備。

「客戶在哪裡、市場在哪裡,企業就走到哪裡去。」韓共進認為,不單單是百隆東方,代表著行業先進生產力的中國企業跨出國門,體現了一種全球配置資源、布局市場的雄心和實力,「自信而精準地走出去,『撥著地球儀』謀勢、『揣著世界地圖』布局」,企業才能壯大。」

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立體布局  海鐵聯動

截至目前,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馬來西亞東部沿海鐵路項目第二標段,開工已有四個月。4年間,從馬來西亞民都魯一條4.6公裡的防波堤、到長達74.5公裡的鐵路工程:從東馬到西馬、再拓展到新加坡、印尼等國,中交三航這張金名片,隨著「一帶一路」版圖的輻射到東南亞各國。

「由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交建』)承建的馬來西亞東部沿海鐵路項目,是中國企業目前境外籤署的規模最大的工程項目,也是迄今為止中馬兩國最大的經貿合作項目。」隸屬中國交建的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馬來西亞公司經理陳東旵,看著中標的鐵路工程,異常興奮。

這個項目採用中國國家一級客貨兩用標準電氣化鐵路,設計客運列車時速160公裡、貨運列車時速80公裡,預計工期為7年,這是中國鐵路標準第一次走入馬來西亞。

作為連接從鵝嘜至瓦卡巴魯等多個重要城市的交通幹線,在鵝嘜工作的哈吉裡十分期待回老家瓦卡巴魯的鐵路能早日通車,為此,他現場遞交了「中馬鐵路人才培訓合作計劃」申請書,希望有機會參與東海岸鐵路項目的建設中。

「如今的業績來之不易,這一切得益於我們在馬來西亞實施第一個項目時的眾志成城、頑強拼搏和攻堅克難精神。」陳東旵仍然記得民都魯建設時加班加點施工的情形,不但經受住了季風季的考驗,還成功搶回了1年的工期,由此受到馬來西亞政府的認可。

質量好、工期短,陳東旵團隊在大馬當地被稱為「水工專家」團隊,此後訂單接踵而來。3億馬幣的關丹港防波堤二期、8億馬幣的吉隆坡市政工程……「一帶一路」搭起了臺子,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逐漸成為舞臺上的主角,精準對接馬來西亞不斷增長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先後承接的防波堤、市政路橋、鐵路等眾多工程實現聯動推進,項目逐步覆蓋關丹港、登嘉樓港、吉隆坡、民都魯等地,截至去年底已完工項目總金額超過13.6億馬幣。

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八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公司乘勢而上,在保持傳統水工領域優勢的基礎上,在風電、公路、投融資、海外領域均有斬獲。「今年,我們公司業務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實現新籤合同額97.7億元、施工產值44.35億元,國內(含軌交)、海外、投資三大板塊的比重為3.4:2:1,結構轉型初見成效。」該公司政工部部長鄭建民表示,目前,馬來西亞市場得到鞏固,並形成了由海洋進軍陸地、多領域立體發展的新格局。

記者手記:

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轉型升級勢必要衝破高速發展30多年後的瓶頸,需要企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主角還是企業,只有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化,像百隆東方那樣眼光遠及海外、先人一步,實現產能對接;像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那樣由點及面,立體對接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找市場、找資源、找出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施創新驅動,才能獲得更高的效益和更強的競爭力。

1513857197000

相關焦點

  • 鎮海企業「借風」加速全球化
    在馬來西亞的關丹市,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正熱火朝天建設碼頭;在越南的寧波園,百隆東方的紡紗基地年產能已達50萬錠……站在「一帶一路」的風口上,鎮海企業搶抓機遇,國際產能合作、成套設備輸出、境外工程承包三路並進,加速推進全球化。  截至今年4月底,鎮海企業已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了18個項目,投資總額4.47億美元。
  • 御馬國際:借「一帶一路」東風鑄葡萄酒中國烙印
    (原標題:御馬國際:借「一帶一路」東風鑄葡萄酒中國烙印) 新華社海南博鰲
  • 借「一帶一路」東風 巴生港自貿區打造中馬合作閃光點
    「巴生港自貿區將成為中國-馬來西亞『一帶一路』合作的閃光點。」巴生港自貿區總運營商、馬來西亞國際(中國)商貿中心董事長夏寶文15日在北京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個自貿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橋頭堡,可以助推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穆斯林市場。」  當日,「一帶一路」中國-馬來西亞工商界對話在京舉行。
  • 寧波:中石化鎮海煉化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原油逾八千萬噸
    藍天白雲下,經過寧波北侖檢驗檢疫局檢驗鑑定的35萬噸油輪「遠珍湖」號正在算山碼頭2號泊位卸油,像這樣30萬噸級別的油輪,每個月要作業8到10艘。 早在1988年,鎮海煉化就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家計劃外買油並加工的企業。如今,沙特、阿曼、科威特、伊朗,這些「一帶一路」沿線上的中東國家,是鎮海煉化採購原油的主要對象。
  • 新疆喀什:「一帶一路」東風送來產業新機遇
    原標題:【「新時代·新平臺·新機遇」——「一帶一路」大型網絡主題活動】喀什:「一帶一路」東風送來產業新機遇    新疆喀什,全稱「喀什噶爾」,位於祖國西部邊陲,周邊與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八國接壤或毗鄰,可謂「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兩千多年來它一直扮演著東西方貿易交匯點的角色,被譽為「絲路明珠
  • 國外訂單火爆 鎮海企業加班加點趕工忙
    然而在鎮海蛟川街道很多企業裡,依然是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大量訂單需要完成,特別是很多國外訂單能及時交貨,企業爭取放假前最後的時間全力開工。記者來到寧波灝鑽科技有限公司,這是一家研發生產淨水設備的企業。他們生產的淨水設備,由於科技含量高、質量過硬,產品行銷中東、歐洲、美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伊朗灝鑽已經佔領60%的市場份額。
  • 一帶一路路線圖發布 浙商聞風而動搶先機
    實際上,「義新歐」也是一帶一路的一項成果。「以前我們義烏製造、浙江製造的許多產品都是通過別人走出去的。通過義新歐班列,我們的產品自己走出去,無論是產品價值還是品牌價值都得到了提升。」馮旭斌說。  據介紹,目前「義新歐」的班列是一個月一趟,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展開,預計到今年底可以增加到一星期一趟。而他們也將加快在鐵路沿線布點,推動包括義烏在內的浙江產品的貿易量快速提升。
  • 借船出海,重慶與杜塞道夫企業相約掘金「一帶一路」
    借船出海,共敘一帶一路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今(24)日上午,「感知重慶·2018德國企業家重慶行」中德企業家重慶對話會(以下簡稱,對話會)在融匯麗笙酒店舉行,重慶與杜塞道夫市的上百位企業家們相約一帶一路,共掘發展商機。
  • 義烏進口企業搶抓改革紅利 借自貿試驗區東風加速「買賣全球」
    當天,有80餘家企業計劃申請「集群虛擬註冊」,搶抓自貿試驗區帶來的新機遇。「十三五」期間,義烏市進口商會會長黃媛麗搭乘「一帶一路」倡議東風,「義新歐」班列加密開行,疊加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紅利,一路見證了義烏從「賣全國」到「賣全球」。
  • 「一帶一路」讓丹東食品「走出去」
    近年來,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丹東食品出口企業再度揚起「走出去」的航帆。  7月15日,蒙古國技術監督總局對丹東禾豐成三食品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在丹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協助下,這家公司順利通過檢查,成為我國首家通過蒙古國技術監督總局檢查的雞肉加工生產企業。「以前我們的冷凍雞肉主要銷售到香港,現在我們想借著『一帶一路』的機遇,將產品銷售到更多的國家和地區。」
  • 鎮海:現代港城砥礪奮進再出發
    建設港口強區 打造品質之城鎮海:現代港城砥礪奮進再出發李 華 趙會營 石 全鎮海,一座向海而生、因港而興的古老港城。翻開中國地圖,向東是大海的海天雄鎮,是三江匯流的寧波出海口,是海岸線上的浙東門戶,也是華東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
  • 借東風"走出去" 如皋市花木盆景掘金"一帶一路"
    此次專家預言,「一帶一路」可謂是我國花卉苗木行業再次「走出去」的「東風」。   實際上,自上世紀80年代,素有「師法自然」「盜天地之功」藝術美譽的「如皋盆景」,就已搭上了絲綢之路的「東風、產品營銷、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六個方面進行攻關,力爭到2017年打造成國內最著名的長江三角洲區域農業科技園。
  • 對話稻香村總裁周廣軍:借一帶一路把中國傳統美食帶往海外
    10月30日,2018「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海南博鰲拉開帷幕,稻香村集團總裁周廣軍作為中華老字號企業代表應邀出席本次論壇發表《走向世界的稻香村》主旨演講,並接受人民日報、人民網、環球網等權威媒體採訪,暢談中國老字號品牌、中華傳統糕點稻香村,如何借「一帶一路」倡議成功走向海外。
  • 「一帶一路」(洛陽)農博會明日開幕 共有25家國外企業和409家國內...
    農產品展覽資料圖片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高菊通訊員王勇文圖 本報訊10月14日,洛陽召開「一帶一路據悉,10月16日至18日,首屆「一帶一路」(洛陽)國際農業合作博覽會將在洛陽舉辦。 記者在新聞發布會現場獲悉,為突出農博會的國際化元素,此次農博會將有17個國家的駐華大使、公使、參贊或商務專員參加,其中莫三比克、坦尚尼亞、維德角、斯裡蘭卡等四國的大使將參加活動。
  • 「一帶一路」上的追夢人
    「我們把訂單農業和農業合作社發展到了國外,和哈薩克斯坦的農場主達成合作意向,成立農業合作社。」愛菊集團董事長賈合義說,「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我們耕地卻有些吃緊。雙方不正好可以合作嗎?通過合作,他們能提高農業技術,還可以解決就業,咱們可以每年買到數十萬噸優質菜籽和小麥。」合作,不僅僅在於商家和企業。
  • 順豐:乘「一帶一路」東風共建雲南跨境貿易生態圈
    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雲南,早在2000多年前便是「南方絲綢之路」的核心地帶,而今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雲南更是由「末梢」變「前沿」,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和重要門戶。天時、地利、人合皆已具備,李銳認為,雲南現時需要的是「建設開放共贏生態圈」的「理念」東風來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在雲南落地生根。
  • 青島:出口水產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央廣網青島7月31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高瑞剛)據青島大港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青島市相關企業共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水產品2165噸,同比增長21.8%。目前,青島大港海關轄區獲得俄羅斯、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註冊的水產品加工企業已達107廠次,出口遍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18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量逐年遞增。「估計9月份我們就能獲得出口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註冊,凍調味魚片、凍調味魚餅這些產品將很快出口,第一年出口量就在200噸以上。」
  • 看著世界地圖做企業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
    米蘭世博會中國企業聯合館以「中國種子」為主題,聚合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行業領軍企業,彰顯中國企業在科技創新、保護環境、生態和諧、改善民生、發展智能化生態型企業的綜合實力。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大背景下,諸多參展企業早已謀篇布局,借船出海,在米蘭世博會這一大舞臺上向全世界詮釋中國「一帶一路」的戰略理念和實踐經驗。
  • 借「一帶一路」春風——神秘涇陽茯茶再放異彩
    人民網西安11月15日電(記者仝宗莉) 曲水潺潺、酒旗颯颯,踏著古香古色的青石板,「『一帶一路』這五年」調研團走進茶香嫋嫋的茯茶小鎮。 2013年我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西安作為新絲路經濟帶的起點城市,再次受到廣泛關注。而作為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流通商品之一——神秘涇陽茯茶也在消失多年後重新進入公眾視野。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磚茶」。
  • 【一帶一路】浙江宇視科技有限公司專訪
    一、採訪問題   1、「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與實施對有志「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帶來了福音,同樣也為我國安防企業外向型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市場機遇,請問宇視科技是如何踐行   2、隨著國家「一帶一路」的推進,安防企業積極參與到分享「一帶一路」釋放的國際商貿紅利中,像今年的「世界盃」,人們更多地探討安防科技產品,宇視科技作為全球公共安全和智能交通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在產品技術上帶來哪些安保產品或技術新亮點呢: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大交通(如高速、地鐵、鐵路、港口、機場、物流園區等)、平安城市、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