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真正的快樂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它的過程。遇見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種種的困難,聽聽不同的語言,雖說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更何況世界不止是一沙一花,世界是多少多少奇妙的現象累積起來的。我看,我聽,我的閱歷就更豐富。
而旅行則不同。旅行首先是一種心情,讓「旅」讀「心」,尤其旅行的時候。
安德魯斯說:「一生之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就是一次次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的過程。開心與難過、傷害與感動都只在一念之間。能減少煩惱,放鬆心情,調解心態。
山巒深處之居幽靜是莫大的顧盼;情侶書信視頻卻遠隔千裡,投懷送抱親暱甜蜜則心馳神往;老友同仁親朋好友海闊天空,可能是失戀、失意,覓得機會捋順調整人生諸事。總之,釋放暢玩一個小小的任性,不要喧囂,無需牽掛去一處嚮往之地,整理一番乾淨心情,開銷也無妨。
這時,是遊覽是行走是短居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心情。
其次,讓「旅」讀「心」,旅行是一種體驗。
我以為有兩種生活體驗是值得期待的,一是演員;二是旅行。未必人人都能通過演員這種渠道去體驗人生,但是旅行卻適合幾乎所有人。
對比職業生涯,旅行是短暫的。對比人生,旅行也短暫。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很好的人生體驗。可以是暫時拋開兒女瑣事,呼吸久違的輕鬆空氣,重溫獨身的簡單,暫時離群索居,陌生地完全未知的地理歷史民俗味覺的體驗,大開眼界的發現和探密,也就隨著旅行一一明白了。
第三,讓「旅」讀「心」,旅行也是一種態度。
讀萬卷書也行千裡路去接觸和體驗,還是孤陋寡聞自以為是?走出熟悉了解未知,還是故步自封止步於自以為如何如何?打開思路與陌生人交流,還是固守家門懶於溝通?品嘗百家而知味,還是從來不嘗新而詆毀他鄉之食?
當然,開明與守家都是各自的一種態度。讓「旅」讀「心」,尤其旅行的時候,品味幸福,與風景同在,安靜地獨自回味,都在景的深處,心再飛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