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5日 06:59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劉琴 餘芳芳 編輯:覃鴻圖
常來常往 共敘友誼
——日本熊本縣高中生代表團訪問南寧沛鴻民族中學側記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劉 琴 實習生 餘芳芳
鮮豔的民族服飾穿起來,歡快的《嘹囉迎客歌》唱起來,多彩的繡球戴起來……8月7日上午,南寧沛鴻民族中學江南校區打破假日寧靜,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日本熊本縣高中生代表團。2天的時間裡,代表團一行14人與沛鴻民族中學開展了聯誼交流,其中10名高中生還到沛鴻民族中學學生家中住家一晚,南寧之行雖然短暫,卻給代表團留下了美好、難忘的印象。
展示民族文化
聯誼交流座談會上,沛鴻民族中學江南校區的學生首先用英語向客人介紹校園,這包括:雷沛鴻廣場、翹腳屋簷、民族文化長廊、銅鼓廣場、劉三姐廣場、沛霖苑、壯文石刻等,一張張精美的圖片,代表團一行看得饒有興致。
隨後,沛鴻民族中學高一(八)班的溫嘉雯同學向代表團介紹了學校開展的活動。當看到沛鴻學子身著漢服行成人禮的照片時,熊本縣10位高中生不由發出驚嘆。
緊接著,沛鴻民族中學高三年級的3位同學作書法展示。代表團一行紛紛從座位上起身,圍成一圈,觀摩3位同學書寫,他們還拿起手機,拍照留念。只見黃鑫寧、李美賢、蔣啟寧3位同學凝心聚神、一氣呵成,寫下「中日友好」「天長地久」「友誼長存」3幅作品,頓時,會議室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沛鴻民族中學清芬詩社的9位同學,身著清新的白綠色漢服,表演了詩詞吟唱《詩經·蒹葭》。古典伴奏,徐徐吟唱,代表團師生聽得格外專注。
打油茶課是沛鴻民族中學開設的選修課之一,在學校民族文化藝術展廳,伴著《油茶情歌》的俏皮歌聲,2位男同學向客人展示了油茶的製作過程,並向客人斟上親手打的油茶,客人們品後嘖嘖稱讚。熊本縣的高中生們看了分外好奇,也拿起木槌,在鍋裡攪動茶葉。
臨近中午,沛鴻民族中學紅舞團的同學們表演了具有民族風情的文藝節目,如傣族葫蘆絲獨奏《月光下的鳳尾竹》、廣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最後,兩國學子合唱《友誼地久天長》,並歡快地跳起了竹竿舞。
增進對日了解
提及日本熊本縣,許多人耳熟能詳。座談會上,中根陸同學向沛鴻學子介紹了他的家鄉,這是一座水城、綠城,人口約175萬,熊本熊是該縣的吉祥物,著名景點有阿蘇山、菊池溪谷等。
清佳家步同學則介紹了發生在2016年4月14日的熊本大地震,她藉助幻燈片,展示了學校被地震損壞的教室、牆體,以及受影響的災民和學校避難所。面對災難,她最後說:「你的笑容讓別人開心,我相信你可以永遠保持微笑。」一席話感染了現場每一位聽眾。
島亞崎季子同學介紹了日本的夏祭,她講述了夏祭的由來,並展示了日本的和服、小吃和廟會活動等。通過介紹,沛鴻學子對日本的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了解。
播撒友誼種子
「這真漂亮!」佐藤撫摸著精美的壯錦,興奮地說。沛鴻民族中學高二(三)班的馮逸雨帶著這位剛認識的日本小夥伴參觀了廣西民族文物苑,這對於第一次來中國的佐藤而言都陌生而又新鮮。
「Delicious(美味的)!」回到住家,馮逸雨媽媽煲的眉豆冬瓜骨頭湯讓佐藤大呼美味。為了讓遠道而來的異國小客人能夠充分感受廣西地方特色,馮媽媽特地準備了頗具嶺南風味的菜餚招待佐藤,白切雞、荔浦芋、豆豉蒸排骨等擺滿了餐桌。
臨別時,馮逸雨給佐藤送上了家人親手編織的中國結,佐藤也回贈了印有熊本縣吉祥物的扇子和糖果。
不僅僅是佐藤,短暫的相處讓其他孩子也依依不捨。第二天在南寧東站分別時,大家眼中噙著淚,互相擁抱。從最初的素不相識到告別時的難捨難分,僅僅1天的時間,友誼的種子就已經在這群少年之間生根發芽。
談及此次訪問活動,廖海訊爸爸認為,這樣的民間交流活動應該繼續辦下去,它不僅可以讓孩子更了解日本,也能讓日本的孩子觸摸到一個真實的中國。
沛鴻民族中學黨委書記岑家輝介紹,去年7月,在廣西與熊本縣建立國際友好區縣關係35周年之際,沛鴻民族中學師生代表團訪問了熊本縣,深深感受到了日本人民的熱情友好。在水俁高校,中日兩國的學生敞開心扉、互相探討、互展才藝。日本學生特別展示了茶道和弓道,展示過程中強烈的儀式感和對傳統文化的堅守,給中國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熊本縣高中生代表團領隊吉田二浩先生表示,從熊本來的10個學生都是主動報名參加,學校、年級都不一樣,有的是第一次出國,他們非常期待與中國學生交流。熊本縣與廣西在各領域進行許多合作交流,其中,特別重視青少年之間的交流,相信在兩國的年輕人互相了解對方的基礎上,熊本與廣西、日本與中國的友誼會越來越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