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搜狐IT 阿咩
8月7日,彭博社消息稱,谷歌宣布收購智慧型手機消息應用Emu,以期增強自己的移動服務能力。
Emu是幹嘛的?
據了解,Emu主要功能是「以內置助手方式提供文本消息」,同時整合其它智慧型手機服務,從而滿足用戶對日常事項安排、分享地理坐標、尋找身邊美食或電影諮詢的需求。舉個例子:有一天,你在聊天的信息中無意提到了一家餐廳,而這家餐廳的信息又恰好在Yelp點評網上,那麼下載了Emu的用戶在這時就會收到一條信息,詢問你是否「周五去這家試試嗎?」,如果你點擊「確認」,那麼Emu就會自動將其加入你的事項提醒表之中。
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Emu跟當前的Siri或者Google Now有一點兒像,都是利用GPS定位結合人工智慧,通過在文本信息中加入相關適用諮詢來吸引用戶。但如果結合一下Emu的「出身」,它身上有Siri和Google Now語音助手影子也是「有情可原」:Emu聯合創始人兼CEO Gummi Hafsteinsson在創業前曾在谷歌和蘋果任職,在谷歌期間他曾參與了Google Maps以及Voice Search的研發工作,但隨後跳槽到蘋果,並加入了蘋果Siri語音項目的相關開發。
對於最終加盟谷歌,Emu方面也表示「受寵若驚」。一方面,谷歌有望解決它在通訊服務轉型時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功能性單一,另一方面,它也將改變此前只有iOS系統能正常使用的尷尬局面——儘管也推出了Android版App應用,但是卻因hold不住Android設備的大而雜,只能在iMessages裡充當一個「小跟班」。
百折不撓的谷歌
事實上,谷歌在移動領域一直是屢敗屢戰、越挫越勇。
今年7月初,谷歌宣布關閉自家首款社交平臺Orkut。作為第一次試水的社交媒體,Orkut除了在巴西和印度稍有市場,幾乎在歐美、亞洲等其它主流市場無人問津。回顧谷歌整個發展,從2004年在線聊天Lively到2008年的Google Wave,從2011年的Google Buzz再到如今雞肋不堪的Google+,谷歌在移動通訊領域走得實在是很坎坷,而此次趁著即時通訊熱潮再次選擇收購,也的確顯示出谷歌「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
對此,科技媒體Techcrunch認為,如果Emu能夠突破現有的單純諮詢推送模式,藉助Google Now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那麼谷歌將受益匪淺。
眾所周知,消息市場時近年來科技大鱷們廝殺的新戰場,在特定生態系統中,消息應用也更善於吸引新用戶、留住老用戶。對此,蘋果很早就認清了這一點,因而在iOS 8系統中著重升級了iMessage內置消息,並在OS X Yosemite中特意加入了多媒體通訊功能,並對群聊以及跨設備同步等功能進行了重點升級。而由於缺少硬體支撐,谷歌及Android平臺在這一領域就顯得十分薄弱。
以arstechnica為首的多家外媒認為,將Emu技術融入Hangouts功能或是谷歌未來的首選。因為這樣一來,它將不再是以單純的語音撥叫服務及文本通訊工具的形象存在,而是藉助Google Talk、Google+ Messenger以及Hangouts等現有資源,進入Android平臺核心,形成一個Android自己的多功能通訊中心。這就好比電子郵件在過去是PC電腦的信息中樞,消息通訊也或將成為未來手機的新聞中心——至少在P2P通訊方面可以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