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搖尾乞憐,這次蔡英文沒想到,不用大陸出手,就收到「噩耗」

2020-12-25 湖北衛視長江新聞號

據環球網12月18日報導,美國財政部16日公布川普政府最後一份匯率政策報告,在2017年下半年被移出「觀察名單」的臺灣今年因為符合貿易順差等標準而再度被列入。據悉,美國財政部今年初即示警「臺灣雖未正式納入觀察名單,但接近觸動關鍵門檻」。臺灣銀行總裁楊金龍3月表示,臺灣去年順差金額達230億美元、經常帳戶順差佔GDP比例大約10.5%,已符合美國第一項和第二項標準,確實有可能會被列入觀察名單。

據了解,根據美國制定的標準,匯率操縱方必須符合三項條件:一是貿易夥伴與美國貿易順差至少200億美元;二是經常帳戶順差金額高於其GDP的3%;三是貿易夥伴持續幹預其匯率,且年度內重複進行淨外匯購買金額超過GDP的2%。美國最新報告說明,臺灣符合三項標準中的兩個,即經常帳戶順差與貿易順差。

對於再度被美國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臺灣銀行副總裁嚴宗大17日回應稱,會根據美國指控臺灣不符合準則的部分進行檢討,但對美順差增加主要是受到美國和大陸貿易摩擦下產業結構改變的影響,「我們會對美國財政部表達我們的觀點」。臺灣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稱,今年確實因為疫情關係,半導體和通信產品對美出口又增加,「我們會小心因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日前,臺當局口出狂言聲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進口。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明確指出: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1817.1億美元,佔同期大陸進口總額的9.8%。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臺灣方面的統計,相關數字是臺灣向大陸出口1367.4億美元,佔其出口總額的43.8%。朱鳳蓮展示數據對比圖表說,誰依賴誰?看這個圖應該是比較清楚的。大陸是臺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這是事實。朱鳳蓮強調,在大陸的臺商臺企,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造福臺胞,為臺灣經濟保持增長作出了不可抹黑的貢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造福廣大臺胞。

相關焦點

  • 這次不用大陸出手,蔡英文、蘇貞昌已同時收到噩耗
    不僅如此,民進黨還在21日公布了一份「2020臺灣總體表現民調」,指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這一年來的民眾滿意度超過六成,其中反「萊豬」的民意也只佔7.7%,刻意營造出一幅其樂融融的政治假象。這一民調也被外界質疑為是臺當局「大內宣」的手段。
  • 蔡英文做夢想不到,這次大陸還沒出手,已收到美國傳來的可怕噩耗
    本期看點: 蔡英文做夢都想不到,頂著無數罵名,硬要開放美豬,目的還未達到,就已收到美國傳來的噩耗。拜登宣布暫不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籤署新的貿易協定。
  • 這次大陸還沒出手,蔡英文先收到一個噩耗
    近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意圖甚囂塵上,除了在美對臺軍售問題上表現積極外,在島內更是大肆誇耀臺軍的武器裝備,還叫囂著「保護臺灣」。然而,就在臺當局冥頑不化之際,這次大陸還沒出手,蔡英文就先收到一個噩耗。
  • 蔡英文「毒心思」展露,這次,不用大陸出手,已有人密集「開火」
    近段時間,美軍頻頻在臺海動作不斷,例如頻頻派偵察機在臺海上空展開偵察,另外就在本月18日,美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馬斯廷」號就穿越臺灣海峽,並在美方所謂的「臺海中線」西側靠近中國大陸方面航行,此舉無疑是赤裸裸的挑釁。
  • 蔡英文怕是想不到,這回還未等大陸出手,已收到來自美國的噩耗
    儘管近期兩岸關係緊張加劇,但民進黨當局卻不顧各方警告,一再挑釁大陸底線。其不僅對美國對臺出售的武器來者不拒,更是棄臺灣同胞的生命安全於不顧,加緊與西方國家勾連。就在近日,臺灣陸委會甚至叫囂,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蔡英文想不到,大陸還未出手,25日「臺獨」已收到噩耗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不惜緊抱美國大腿,挾洋自重、「以武拒統」。除了耗費巨資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外,民進黨當局還計劃在島內「自造潛艇」,妄圖藉此對抗大陸。不過讓蔡英文意想不到的是,大陸還未出手,「臺獨」25日便收到了噩耗。
  • 蔡英文怕是想不到,不用解放軍出手,「臺獨」已收到噩耗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島內「臺獨」分子謀「獨」動作接連不斷。據海外網11月30日報導,蔡英文當局近些年力推「潛艇自造」計劃,潛艇原型艇於11月24日在臺船公司高雄廠正式開工建造。典禮儀式上,蔡英文叫囂,「動工是粉碎謠言的開始」「展現落實防務自主決心」。
  • 蔡英文怕是沒想到,這次大陸還未出手,美國人先給臺軍來了招狠的
    據悉,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5日上午抵達宜蘭蘇澳龍德造船廠,親自主持了「塔江」號護衛艦和快速布雷艇的下水儀式。在發表講話時,蔡英文吹噓,這兩型艦艇都具有高速機動性,其中「塔江」號經過性能精進後,具有更強大的打擊火力;「布雷艇上的自動布雷系統更是全球首創的技術」。
  • 蔡英文捅「馬蜂窩」,這次不用大陸出手,島內已有人密集「開火」
    隨著2016年民進黨二度上臺,島內「臺獨」勢力愈發有恃無恐,他們瘋狂煽動民粹來掩蓋施政無能,挑起兩岸民意對抗來為「臺獨」護航,與外部勢力加緊勾連不斷挑釁,甚至妄圖通過「修憲」「公投」來推動「法理臺獨」,屢屢試圖挑戰大陸的底線,將兩岸關係推到危險的邊緣。
  • 蔡英文沒料到,不等解放軍出手,7日臺媒先曝出噩耗
    假如臺海爆發戰事,中國大陸火箭軍可能率先攻擊臺灣指管設施、空軍基地、雷達等高價值目標。面對解放軍軍機常態化巡航臺海,以及不斷增強的飛彈打擊能力,臺當局想「以武拒統」的意圖顯著。臺防務部門宣稱,計劃用購買武器的結餘款,向美軍再買進三百枚「愛國者三型」飛彈。預計到2027年全案可執行完畢,屆時臺灣將部署650枚「愛國者三型」飛彈。
  • 11月24日,大陸重拳出手,「臺獨」已收到重大噩耗
    此次專項行動,共破獲數百起臺灣間諜竊密案件,抓獲一批臺灣間諜及運用人員,打掉多個臺灣間諜情報機關針對祖國大陸布建的間諜情報網絡。近日,大陸重拳出手,施正屏間諜案判了,「臺獨」已收到重大噩耗,針對「臺獨」勢力大陸已不再只是警告。
  • 講真的,被美國寵壞的臺灣,真不怕大陸出手教訓?蔡英文收到警告
    疫情發生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不斷進行政治操弄,頻頻對大陸疫情防控進行無端指責,並接連炒作所謂「臺灣加入世衛組織」等有關話題,妄圖「以疫謀獨」。與此同時,美國也跟著煽風點火,不僅多次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還支持「臺灣加入世衛組織」,公然為「臺獨」撐腰打氣。
  • 美國怎麼也沒想到,出手不久便收噩耗,加拿大卻收重磅喜訊
    對於孟晚舟女士相關案件,中國方面一直在努力同加拿大方面進行交涉,但是現在美國政府再次出手,但是沒想到,在其剛出手之後,就接到了一個噩耗。 最近,加拿大方面傳來一個好消息,即孟晚舟引渡案有了最新的進展。
  • 才開工不久,蔡英文就收到兩個噩耗
    導讀:據臺灣《聯合報》的報導,近日,臺灣潛艇原型艇在臺船公司高雄廠開工,蔡英文親自到場致辭。民進黨當局對於靠這艘潛艇對抗大陸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然而,這艘潛艇在舉行開工儀式之後的幾天,就發生了兩起嚴重的事故,造成人員傷亡。
  • 這回蔡英文收到可怕噩耗,果然來自美國本土
    這回蔡英文收到可怕噩耗,果然來自美國本土。即使蔡英文當局罔顧民意,並通過「立法」正式開放美國「萊豬」進口,試圖以此換取所謂「臺美貿易協議」,也沒有得到美國的「特殊關照」,得到的卻是「重稅大禮」。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針對從臺灣、韓國、泰國及越南進口的輪胎,美國商務部6月宣布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最近公布結果。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而在剛剛過去的6日,美國務院高調宣稱,美臺將舉行所謂「政治軍事對話」視頻會議,鼓譟「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並將對臺軍售常態化。美國政府此舉,在肆意踐踏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的同時,也進一步挑釁中國大陸兩岸政策的底線。事實上,現在的川普政府,在短短兩天內接連對中國大陸發起前所未有的瘋狂挑釁,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川普和蓬佩奧這類極端政客,已經知道自己氣數已盡。
  • 噩耗降臨島內,終於,蔡英文開始緊張,大陸強勢亮劍震懾「臺獨」
    近年來,隨著「臺獨」分子蔡英文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兩岸的和諧統一進程遭到了阻礙,在蔡英文和西方極端政客的影響下,臺海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蔡英文之所以有底氣叫囂「臺獨」,煽動臺灣人民「保衛」臺灣,最大的依仗就是美國。
  • 突然四個噩耗接連襲來,蔡英文最害怕的事發生
    不過在最近這段時間,在部分美國政客、蔡英文當局等「臺獨」分子的挑釁下,臺海局勢變得越來越緊張起來。日前,美國海軍又有了新動作。據媒體消息,民間「臺灣西南空域」臉書粉絲專頁記錄宣稱,美國海軍胡蜂級兩棲突擊艦馬金島號於6日下午通過鵝鑾鼻正南方,航向南海,艦上一架H60海鷹直升機曾升空作業。
  • 蔡英文,如果收到大陸網友的這個快件,不要拒籤哦
    據說,有網友自掏腰包要對蔡英文進行普法教育……(地址有誤,應為122號——環環注)這個要送給蔡英文的「禮物」是一本《反分裂國家法》,內容介紹如下↓隨後,又有一位網友曬出了自己已付款的訂單截圖,收貨地址同樣為臺灣「總統府」↓真有這些寄往寶島的「禮物」嗎?環環下午詢問了淘寶上述兩家店鋪的「店小二」。
  • 逐漸丟失中國市場後,澳大利亞又收到噩耗,這回出手不是中國了
    緊隨美國的腳步  澳大利亞和美國關係一向密切,在國際大環境中澳方緊緊依附美國,積極響應美國號召的每一項對外政策。自中美關係惡化,澳大利亞方面也改變了對中國的態度,為了討好美國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多次在國際爭端中與中國站在相對的立場上,還試圖提升出口商品價格擾亂中國市場,阻止中國的發展腳步。  面對如此情況我國政府也沒有坐以待斃,有關部門加強了對從澳大利亞進口商品的檢測,直接導致澳大利亞逐漸丟失中國市場,大量出口商品被迫堆積,國內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越來越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