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樸情懷與真實戰場:一部不錯的戰爭電影《沙堡》

2020-12-21 戰爭事典

《沙堡》是我這幾年來看到的為數不多的質樸風格戰爭電影。這部電影由奈飛(Netflix)出品,而奈飛的第一部原創電影其實也是一部戰爭片,即《無境之獸》。有趣的是,奈飛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採用獨特的在線放映原創電影的手段,《無境之獸》當時也有在普通院線放映,但確因利益問題,在線放映遭到了普通院線的抵制。不知道是否是巧合,從此之後,一方面奈飛的原創電影不再走入普通院線,一方面它的味道也開始獨特起來,不少原創影片都帶有反商業性質的獨立電影風格。而今天我們所講的這部片子《沙堡》,正是一部沒有狂轟濫炸、做作誇張和苦大仇深但卻直擊人心的現代戰爭電影。

相信不少朋友已看過這部影片,所我選取了幾個有意思的角度,從電影的臺前幕後對這部電影做一個發散性的探討。

「我在9.11恐怖襲擊前的兩個月參軍的,我喜歡說『我為了自由而戰』。但說老實話,我加入陸軍預備役部隊是為了掙到大學學費。」

這是影片開頭的一句主角獨白。很風格化的臺詞,奠定了影片的基調,拉近了觀眾與電影的距離。這種設計當然不是首創,導演奧利弗·斯通的經典越戰電影《生於七月四日》甚至用了145分鐘去反思這句臺詞的深層次含義;但也不能說就是缺少新意。我為什麼在文章的開頭說這部電影是一部「質樸」的戰爭電影?因為本片的編劇克裡斯·羅斯納就是一名前美國陸軍士兵,這部電影就是他自己的戰爭回憶錄,更是他的長片劇本的處女作。

在退役後或者還沒退役就進入到好萊塢的軍人並不少見,讓觀眾和票房都血脈噴張的動作和戰爭電影使這些「鍋蓋頭」找到了生計。退役軍人多活躍於電影特技領域,繼續發揮他們在武器操縱和軍事技能上的特長,為在專業領域如同智障的電影人提供嚴肅的技術指導;當然,也有在演藝界發展的。而能往電影的策劃領域爬升的前軍人,則並不多。諸如奧利弗·斯通或者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比較著名的,這裡舉例一位和羅斯納更相似的、曾經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提名(《阿波羅13號》)的前海軍陸戰隊員小威廉·保爾斯。其為好萊塢貢獻了不少有深度的戰爭影視作品,例如他結合自己的越戰經歷參與主創的越戰劇《中國海灘》(處女作),二戰電影《父輩的旗幟》以及海灣戰爭電影《鍋蓋頭》;去年還攜其子(曾在美國空軍服役的特戰隊員)聯手歷史頻道製作了戰爭劇集《海豹六隊》。少有爬到電影策劃位置的退役軍人,而本片編劇羅斯納也有著自己的一段軍人與電影人交織的經歷。

羅斯納出生在俄亥俄州的坎頓,父輩都是軍人,父親還曾是陸軍的遊騎兵。2001年羅斯納為了大學學費加入了陸軍,被分配到了陸軍民事與心理戰部隊(空降資質)[USACAPOC(A)]服役。2003年羅斯納來到了伊拉克。羅斯納所在的部隊是一支特殊的單位,下文將做一個介紹。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和戰區的百姓打交道,而正因如此,羅斯納帶給了我們一個有別於普通戰爭電影在前線廝殺的新穎的視角。退役後,羅斯納在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取得了藝術碩士學位,並寫下了《沙堡》的劇本。

「戰鬥是一種癮,強效而致命」。

這句話出自另一部伊戰片《拆彈部隊》,但在《沙堡》中得到了最大化體現,影片展示了男主從自殘逃戰到拒絕服從上級調遣其回本土的命令,這個厭戰到戀戰的性情轉變。我認為電影的處理是非常細膩的:一方面是循序漸進地通過戰友陣亡、當地的校長被殺、水站被炸這三個事件讓轉變更具有說服力;另一方面,電影完美地呈現了一個人是如何一步步被被捲入戰爭,並成為戰爭的一部分。第一次的戰友陣亡實際僅僅是激起男主出於同袍被害的哀怒;當唯一的軍民聯繫紐帶,也就是協助美軍的當地校長被反對派分子殺掉並示眾後,則更進一步促使男主有了復仇心態;最後的水站被炸則直接讓男主認識到,殺戮才是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我要20塊,要美金,不要第納爾。」「我用自由和民主支付你如何?」

兩句調侃的臺詞中卻透露出諷刺和悽涼。正因為主角所在的是與戰區百姓打交道的部隊,影片也塑造了三個典型的戰區百姓形象:恐懼不知所措的平民、盤算利益的酋長、力圖融合美軍與百姓的校長。美軍和戰區百姓之間的互動也是本片的一看點。「用民主與自由支付」,似一張美國政府開出的空頭支票,更是對片名的詮釋。正如影片中的另一句臺詞「巴庫巴是兩座城市,白天屬於美國,夜晚屬於其他人」,「沙堡」寓意美國政府在伊拉克的控制權如同沙制城堡般飄搖欲墜。但並不僅僅如此,電影中美軍與百姓之間的幾次涉及到生死的糾葛更形象地揭示了比飄搖沙堡更堅硬的其實是人心壁壘,雙方的殺戮麻痺讓這個壁壘更難突破。最後的水站一炸,可謂這部電影最精彩的橋段設計。當軍民雙方暫時結束了殺戮,相安無事地共同修復水站時,沒有任何徵兆,一枚IED爆炸了,打破了最後的平靜。這一刻,戰爭中的無力、徒勞感在一瞬間甚至隨著爆炸衝擊波衝出了銀幕;而炸掉的不止是軍民共同修復的水站,更是兩個國家或者民族之間艱難地建立起的一點信任。不信任,是一切戰爭的起源。

「War, war never changes.」

引用經典遊戲《輻射》的裡的一句名言,結束對影片的一個評述。

一些幕後。

羅斯納創作劇本的靈感其實確受到了奧利弗·斯通的影響,其在巴格達的綠區觀看了斯通的越戰片《野戰排》,頓時有了一種強烈地想要把自己的戰場經歷用鏡頭表現出來的衝動。退役進入校園後,羅斯納也毅然地選擇了學習電影。

作為羅斯納的處女長片劇本,這本劇本還曾上過好萊塢劇本「黑名單」(指未拍攝卻已經受到追捧的劇本)。

開篇我提到本片並無大場面,但並不代表本片對於戰爭場面的刻畫不到位,片子的製作其實還是很精緻的。主演在前海軍陸戰隊員Charles K. Redlinger的帶領下接受了專業的軍事化訓練。劇組開赴烈日炎炎的約旦取景,並請到了約旦軍方為本片提供裝備支持。例如開頭的約旦皇家陸軍的M60A1坦克;執行MEDVAC任務的隸屬約旦皇家空軍第30中隊[同時隸屬約旦軍方聯合特種作戰指揮部(JSOC),被部署在名為「阿卜杜拉·本·哈西姆王子二世」的第5皇家飛行旅中]的UH-60L直升機;男主回國時的隸屬約旦皇家空軍第3中隊的C-130E/H運輸機。UH-60和C-130本為美軍現役裝備,提升了本片的真實性。另外,開頭出現的AH-1其實算個錯誤。第一,按照史實,美國陸軍的AH-1早在01年就完全退役了,沒有參加伊拉克戰爭,此時只有海軍陸戰隊的AH-1W參與作戰。第二,片中這架AH-1能夠看到M197三管機炮、AN/ALQ-144以及平板型座艙蓋,可以推測是F型,而不是海軍陸戰隊的AH-1W。約旦皇家空軍的第10和12中隊裝備著AH-1F。

對於戰鬥場面的處理,導演費爾南多·科英布拉拋棄了當下現代戰爭電影流行的試圖用手持攝影來營造紀實風格的手段,而是多次使用長鏡頭和穩定的構圖來拍攝戰鬥場面。側面也能夠看出這部電影反商業的屬性,更像是一部文藝戰爭電影。

導演費爾南多·科英布拉是巴西電影人,在執導了奈飛的熱門劇集《毒梟》第三季其中四集後參與到了本片的攝製。

飾演陸軍特種部隊軍人的亨利·卡維爾因本片辭演了導演西蒙·韋斯特的一部動作電影《斯特拉頓》,其當時已經參與了這部電影的前期籌備,並且接受了相關訓練。

關於美國陸軍民事與心理戰部隊。美國陸軍民政事務與心理戰司令部(空降資質)[U.S. Army Civil Affairs and Psychological Operations Command(Airborne)],簡稱陸軍民事與心理戰司令部[USACAPOC(A)],駐地是北卡羅萊納州布拉格堡(Fort Bragg),是陸軍後備役所有民政事務和心理戰單位的總部。美國陸軍民事與心理戰司令部編有10,000名軍人,構成了國防部民政事務兵力的94%,以及國防部心理戰兵力的71%。陸軍後備隊民政事務與心理戰兵力約佔美國陸軍後備役部隊總兵力的5%,但是卻構成陸軍後備役部署兵力的20%。民政事務與心理戰官兵在遍及全國美27個州的69個陸軍後備役單位服役。由現役和陸軍後備役軍人組成的陸軍民事與心理戰司令部[USACAPOC(A)]現在是一個多成分組成的司令部,並向駐喬治亞州麥克弗森堡(Fort McPherson)的美國陸軍後備隊司令部(U.S. Army Reserve Command)直接報告。

相關焦點

  • 不容錯過的戰爭題材電影,總有一部能觸動你的心靈
    第一部:《敦刻爾克》故事改編二戰真實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上,電影就從這裡開始,從海陸軍三個角度穿插敘述,在德軍的包圍下展現了戰爭中的小人物不同的狀態。他們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命運背水一戰,然而最後的結束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回家。
  • 電影《八佰》的真實故事是什麼? 力求真實效果最大力度還原戰場
    電影《八佰》的真實故事是什麼?電影《八佰》根據真實戰爭改編而來的故事,不是虛構出來的,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有更強的歷史厚重感,也更引人深思。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一支僅有400多人的孤軍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對抗數萬日軍。
  • 《浴血華沙》是一部真實到殘忍的電影
    《浴血華沙》是一部真實到殘忍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最大特點就是真實,特別是戰爭場面的真實,如果一枚炸彈在人群中爆炸,會有什麼效果?一般電影只會呈現出爆炸時的場景,而爆炸後的場景卻沒有。
  • 中越戰爭的慘烈讓他們變成了英雄,這部國產戰爭電影有多少人看過
    影片復原了太平洋戰爭日本衝繩戰場上,美國77步兵師的士兵們,為爭奪鋼鋸嶺高地拼死衝鋒,被日寇瞬間掃到一大片,但士兵們仍然前赴後繼的真實情景,影片中有很多血肉橫飛的壯烈鏡頭,都讓觀眾無法用震撼來形容。
  • 看看好萊塢水平的網絡大電影,國產的簡直是過家家!
    反戰主題的電影,去年已經出現了不少鴻篇巨製,比如梅爾吉普森的《血戰鋼鋸嶺》,比如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珠玉在前,讓今年的戰爭題材電影情何以堪。不過,還真有迎難而上的,比如說今天要說的這部《沙堡》。《沙堡》由系列劇《毒梟》的導演費爾南多科英布拉執導。
  • 最精彩的戰爭電影
    這部電影是由梅爾·吉勃遜導演,安德魯·加菲爾德等上演的一部畫面較真實,比較血腥的一部電影,名叫《血戰鋼鋸嶺》。影片劇情主要來自二戰軍醫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實故事,主要講述了他並不攜帶武器進入抗日戰場上,在周圍人們一次次敵視他,最終在一場真實的戰役,衝繩戰役沒有攜帶槍枝彈藥解救了七十五名戰友的故事,贏得了美軍的尊重。這部電影是導演梅爾-吉布森自2006年《啟示錄》後,第一部擔任導演的電影。
  • 拍一部戰爭電影,究竟有多難?
    大量史實、多條線索,幾十位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全都得塞進一部只有兩個多小時的電影裡,還得理清頭緒,不能讓觀眾看著亂,不能讓專家挑出大毛病,談何容易? 其實艾默裡奇自己很清楚:「拍攝這種電影的時候會有一種責任感,一方面要能夠很準確地展示歷史的真實,一方面也要知道我是在拍攝一部電影,所以我需要有一定的娛樂屬性,所以來回對劇本做了很多次調整。」 拍歷史題材最難的就是取捨。又有幾個人敢像諾蘭那樣大刀闊斧?敦刻爾克大撤退這麼重要的歷史意義,他只用開頭幾行字幕就打發了。
  • 幾部不錯韓國戰爭題材電影推薦
    韓國電影在刻畫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的傳遞方面十分的細膩,下面推薦幾部不錯的關於這場戰爭的電影,空閒時候看看,或許也會對韓戰有更多了解。在展現戰爭的殘酷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出人性的陰暗與溫暖。最後進入了朝鮮軍隊的哥哥為了保護戰場上韓國軍隊的弟弟,倒戈向朝鮮軍隊開火,並死於戰場。在戰爭中你能感受到滿滿的兄弟情,戰爭雖無情,但人有情。
  • 這10部「二戰」電影,非常真實的戰場!
    這兩天有人在給槽君留言,說想看一些二戰類型的電影,雖然上次整理了一些戰爭片,不過這次以二戰為主,當然我心中最牛的還是中國的電影。IMDb評分:7.5豆瓣評分:7.6點評:很不錯的二戰題材的戰爭類電影,俄國拍的,看完後會讓人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 《軍艦島》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
    每一部電影都是凝聚了導演以及眾多演員無數心血的珍貴作品。韓影《軍艦島》亦是如此。《軍艦島》是由柳承莞導演執導,黃政民、蘇志燮、宋仲基、李貞賢、金秀安主演的戰爭動作電影。於2017年7月26日在韓國上映。
  • 《巴頓將軍》,一部針對當時越南戰爭背景的戰爭電影,人性的光點
    《巴頓將軍》,拍攝於1970年,原本是一部針對當時越南戰爭背景的戰爭宣傳電影。這部電影根據拉迪斯拉夫·法拉戈的傳記《巴頓:苦難與勝利》和布拉德利將軍的自傳《一個士兵的故事》改編,截取了巴頓將軍在1943年至1945年間的事跡。
  • 12部經典二戰電影 連起來就是一部完整二戰史
    大量英俊挺拔的美國海軍現役士兵出現在影片中,長達150分鐘的電影用濃重的筆墨渲染了大戰前夕美日雙方的行動。它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來俯視這場戰爭,真實的再現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始末。極其客觀、忠於史實,並具備超高的史料價值。
  • 戰爭電影必看的一部,給人最真實感覺,視覺感超強,豆評8.5分
    大家好,我是新編小生花心大蘿蔔,今天要給各位看官聊的是一部戰爭電影《1917》,它是由美國夢工廠出品的戰爭片,由薩姆·門德斯執導,喬治·麥凱、迪恩-查爾斯·查普曼領銜主演。電影中下士斯科菲爾德在被布雷克拉著接下送信任務時,他第一時間質疑其危險性,他對白天穿過無人區瞻前顧後,抱怨戰友為何帶上自己,他又不像布雷克有一個哥哥要去救,而且他厭惡戰爭,他是個把勳章直接換酒的人。可為了完成戰友的囑託並拯救更多同胞,下士斯科菲爾德最終選擇了一往無前。
  • 中東戰爭電影推薦
    今天小仙女給大家推薦六部講述中東戰爭的電影,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鬣狗之路《鬣狗之路》是一部以阿富汗戰爭為背景的帶有反戰色彩的影片。幸運的是,他們被當地一個奇怪的老人所救,這個老人便是當年在阿富汗抗蘇戰爭中的英雄吉哈德。加拿大駐軍的旅執行官皮特成功說服了當地首領巴什-達烏德和吉哈德參加公路的慶典儀式,吉哈德與巴什是舊相識,在抗蘇戰爭中有很深的矛盾。過程中,吉哈德與巴什爆發衝突,瑞恩不顧皮特的阻攔,將巴什狙殺。
  • 電影賞析《拯救大兵瑞恩》:戰爭中的傷痛與血腥中的人性
    將近三小時的電影,前二十分鐘是諾曼第登陸的戰爭場面,成千上萬的美國人、英國人、加拿大人衝上諾曼第海灘與德國人拼死,一時間,各種殘酷血腥的死法,血肉橫飛、支離破碎,米勒上尉剛上岸時那瞬間的發愣以及周圍片刻的死寂,眩暈中的他環顧四周的慘象,已不是用驚愕可以形容的,前一秒還在平靜中,下一秒就到了人間地獄
  • 十部阿富汗戰爭題材電影,揭露戰爭的殘酷!
    必要的殺戮--海報《孤獨的倖存者》一部根據回憶錄拍攝的電影,戰爭引起的不止是殺戮,還帶給人民無窮無盡的恐懼和罪惡,每當想起這部電影的名字,都在感慨兄弟--劇照《鍋蓋頭2 :戰火之地》一部講述拯救平凡人的故事,在戰火如塗的環境中還堅守著守護人民的任務,可是戰爭卻是帶給人民流離失所的根本原因
  • 國外電影推薦:排行榜前10名的戰爭電影,值得一看
    :排行榜前10名的戰爭電影,值得一看。電影的種類有很多,其中有一種就是戰爭電影。現在是和平的年代,但是過去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也不能輕易忘卻,通過戰爭電影,我們可以回望過去的崢嶸歲月,更珍惜現在的生活,來看看戰爭電影排行榜前十名,都是很經典的好看戰爭電影。
  • 五部真實戰爭改變的電影,看得熱血沸騰
    作者:寶寶知道 娛人碼頭今天君君推薦5部騙術高明的電影,燒腦刺激、越看越過癮的爽片!在這類騙術電影中,有時你明知道它在騙你,但還是心甘情願地被騙,只是要看看騙術是否高明,各路角色誰輸誰贏。1.《孤獨的倖存者》2013豆瓣7.9關鍵詞:真實故事 戰爭 海豹突擊隊本片由馬庫斯·拉特爾的同名回憶錄改編。作者是一位美軍海豹突擊隊紅翼行動唯一生還者,該片相當爺們兒相當熱血相當悲壯。前段情緒鋪墊到位,中段叢林遭遇戰極贊,結尾一反主旋律影片常態歌頌了一下阿富汗村民與美軍友誼。
  • 電影《天空之眼》是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值得深思)
    電影《天空之眼》是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天空之眼》沒想到這麼扣人心弦的電影,只是關注一次行動,前後都無心去擴展,一氣呵成。《天空之眼》值得一看,道德悖論,看熱血片的心態進去看了一部倫理片。可能上帝視角的習慣,從頭到尾沒有在我心裡產生悖論,許是歷事太多頭頂無事早疲乏了,不是快餐類的文化少有了。一個悖論,是救一個人還是救一群人?每一個無辜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很寫實,很現實。
  • 推薦:21部伊拉克戰爭經典電影
    本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影片再現了發生在伊拉克戰爭心臟地帶的那場戰爭,為2005年11月在哈迪塞鎮的血腥事件近距離地做了一個特寫.7:伊拉克惡狼谷 豆瓣評分6.9《伊拉克惡狼谷》是塞爾達·阿卡執導的動作電影,由比利·贊恩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