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怎樣最終失去西伯利亞的?

2020-12-13 懂球帝官方

打開世界地圖,很少有人能不注意到西伯利亞。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白令海峽,北臨北冰洋,南抵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按照領土面積算,西伯利亞比大洋洲和歐洲都大,跟南極洲面積相當。然而這片廣大的領土除西南端外,幾乎全在俄羅斯境內。為什麼這塊由這塊由中國人最早發現,而且離中國更近的廣袤土地為什麼最終沒有屬於中國?

西伯利亞,名稱起源於蒙古語「西波爾」

西伯利亞,名稱起源於蒙古語「西波爾」,意味「靈靜之地」被後面來到的俄羅斯人音譯為「西伯利亞」。也有人認為「西伯利亞」之名源自鮮卑人。無論是源自蒙古語還是鮮卑人,按照歷史發展規律都應該跟中國跟親近才對。然而中國最終與西伯利亞失之交臂,令人遺憾!

分析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地理劣勢

俄羅斯地形圖

西伯利亞依據地形可分為三部分: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

但從地形上來說,俄羅斯對西伯利亞的地理優勢遠遠高於中國。西西伯利亞平原面積達260萬平方公裡,有鄂畢河由南至北橫穿平原。當沙俄統一以後,翻越烏拉爾山向東擴張就成為了必然之勢。

公元1560年的俄國,尚未翻越烏拉爾山

到沙皇伊凡四世時期,俄國開始大規模擴張,向西進攻東歐平原;向南從奧斯曼帝國手中硬搶高加索地區和黑海的控制權;向東一路佔據了地廣人稀的西伯利亞;1589年,俄國派哥薩克騎兵滅亡了西伯利亞汗國,俄羅向東擴張的最後一道屏障被打破;

而反觀中國,雖然我們的核心地區距離西伯利亞並不遠,但是我們面臨的是東西伯利亞山地以及中西伯利亞高原。氣候寒冷,環境嚴酷,荒無人煙,並不適合人類居住,連朝廷辛苦建立的若干據點往往都很難順利保存。

二,歷史因素

其實一直以來,中國就一直處在開發和探索西伯利亞的最前沿。早在遠古時期,中國古人的足跡就曾踏上這片「被歷史遺忘的地區」近年來的一些考古發現多次證明了這點;而在漢唐時期,中國的強大朝廷曾經考察過,甚至宣誓過主權。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這個瀚海就是貝加爾湖;

唐朝政府曾經統治西伯利亞遠東地區諸部族,多以朝貢形式進行。如大漢、都播,中部駁馬、東部流鬼,"皆奉貂馬入朝",唐朝皆"厚禮其使"。唐朝甚至對這些都督府、州的酋長按唐朝的職官制度授職。

唐朝天寶年間的西伯利亞遠東地區

而到了元代,中央政府對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行政管轄範圍廣大,"漢唐極盛有不及焉,蓋嶺北、遼陽之邊,唐所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於內地。" 就是說曾經漢唐朝廷勢力範圍所及的邊遠地區,現在成了內部地區。元庭通過設立嶺北和遼東行省加強對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

元朝曾一度統治了大半個西伯利亞

之後的明朝跟北方的草原政權保持對峙,僅僅通過在東北設立奴兒幹都司維持對西伯利亞的微弱影響力;這個局勢在清朝得到扭轉;

不得不說,清朝時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建州女真崛起後,迅速徵服了原來蒙古諸部,然後南下佔據中原。本來是完全可以恢復元朝時期中國對西伯利亞的統治權,但是這個時候偏偏又碰上了迅速崛起的準噶爾汗國和俄羅斯帝國。

康熙年間,清,準噶爾與俄羅斯對峙圖

之前說到,沙俄滅亡西伯利亞汗國掃清了徵服西伯利亞的最後障礙。其實並不嚴謹,因為在西伯利亞西南部地區重新崛起了一個更強大數倍的準噶爾汗國。西伯利亞汗國滅亡以後,原西伯利亞的人民轉而向準噶爾汗國繳稅納貢,按道理來說,準噶爾汗國應該成為沙俄政府西伯利亞的最大障礙。但是準噶爾汗國對北部的嚴寒之地缺乏興趣,反而是對南部的新疆和蒙古高原孜孜不倦,意圖重建大蒙古帝國,為此跟清帝國死磕到底,甚至不惜跟沙俄勾結一起對付清帝國。清朝雖然頂住了準噶爾和沙俄的進攻,勉強維持和鞏固了東北外興安嶺一片的權利,但是對恢復元朝在西伯利亞的主權有心無力,就此喪失了最佳歷史時機。

三,罪惡的尼布楚條約

按道理說中國不應該完全失去整個西伯利亞。中俄雅克薩之戰以中國的勝利告終,之後兩國開始談判。

中俄雅克薩之戰

按理說戰勝國能分得的土地要遠遠不止分的從貝加爾湖到外興安嶺以內的領土。其實在當時中俄談判的時候,中國曾經有過幾份方案,然而中國派去談判的外交家幾乎沒有給到沙俄實際上的壓力,所提要求僅限於結束侵略行為,退回交戰前的領地。曾經象徵性地提出了對北方的領土要求,在被沙俄蠻橫拒絕以後就沒有再繼續堅持。

中俄尼布楚條約領土劃分方案 |鐵血社區

這一方面要怪索額圖和佟國綱沒有底線,誤國誤民,另一方面也是清朝當時自顧不暇,和準噶爾的戰爭如火如荼,喀爾喀汗國已經被佔領,清朝要舉國之力準備於準噶爾的戰爭,而不是和強橫的沙俄爭奪北極圈的千裡極寒之地。

看似是中國放棄了西伯利亞,但是還是能從民族因素來解釋。沙俄自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然而事實上它是徹頭徹尾的蒙古帝國2.0版。身體裡流動的是韃靼人的血液,骨子裡都是蒙古人瘋狂擴張的狠勁兒。而中國人自古以來崇尚中原文化,對邊塞苦寒之地並不看重,能取則取之,不能取則棄之。

換言之,就算中國當時分到了東西伯利亞的部分地區,在150年後還是會丟掉,因為那時候的沙俄是更加強大的存在,而中國已經不是那個中國了。

以史為鑑,吾輩當自強!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那麼荒蕪,如果失去,俄羅斯將會怎樣?
    要知道,莫斯科淪陷後,蘇聯還有廣袤的西伯利亞,怎麼就說退無可退呢?其實,西伯利亞大是大,但是滿地凍土,人少地稀,鐵路只有兩條線,一旦失去莫斯科,絕無反勝的機會。
  • 西伯利亞以前是中國的嗎?後來又是怎樣失去的?
    這個地方就是西伯利亞。他的佔地面積是非常廣闊的,有260萬平方公裡,根據這個地方的方位顯示,這個地方離俄羅斯最近,並且在1589年的時候,這個地方被俄羅斯佔領了。而再來看看我們自己,國家的核心區域和這個地方是最近的。
  • 西伯利亞是怎樣落到俄羅斯手中的?蒙古騎兵的最後「絕唱」
    導語:西伯利亞是怎樣落到俄羅斯手中的?蒙古騎兵的最後「絕唱」談及西伯利亞,很能有的人不太了解它在哪,西伯利亞是指自西起烏拉爾山脈,東到傑日尼奧夫角,南到蒙古這中間的區域,我們都知道在元朝時,中國的土地是非常廣泛的,當時西伯利亞的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元朝的管轄地。
  • 俄羅斯是怎樣一步步吞併西伯利亞的?對我國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公元1533年俄統一的時候國土面積才僅有280萬平方公裡,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國土面積一直在擴張,到伊凡四世時期,進行了一番擴張,國土面積才達到了398萬平方公裡,距離今天的1700平方公裡的國土相差甚遠,之所以今天俄的國土面積能夠達到如此之大,是因為國土面積的不斷擴張,俄一步步吞併了西伯利亞。那麼俄羅斯是怎樣一步步吞併西伯利亞的?對我國產生了多大的影響?
  • 尼布楚條約使我們失去了西伯利亞,為什麼我們還要稱它是平等條約
    ,這在中國歷史上面叫做土地統治傳承。我們已經不知道朱元璋的初心到底是什麼樣子了,但我們卻知道明朝自這道宣言之後,雖然沒能夠實際上控制西伯利亞全境,但在那明朝那個世界文明中國第一的時代誰敢說西伯利亞不是大明的土地,又有誰敢在明朝的朝貢宗藩體系之中染指示西伯利亞呢?所以大明雖然滅亡,但只要大明有後繼之朝,就能夠從法律上面繼承西伯利亞這塊土地,所以清朝對於西伯利亞的繼承法理上面是離不開明朝的。
  •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對遠東局勢有怎樣的影響?
    而在19世紀末開始修建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它全長9000多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那沙俄為什麼不遠千裡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呢?鐵路的修建對遠東局勢又有怎樣的影響呢?首先,它對中國有很大的影響,19世紀末清政府國力日漸衰落,列強紛紛來到中國,想要奪取自己的利益,沙俄也不甘落後。
  • 西伯利亞歸中國引起世界熱議,韓國專家拿出鐵證
    當年成吉思汗帶領眾多的蒙古鐵騎進行四處徵戰,最終憑藉著強大的的實力徵服了周邊的很多小國家,為我國開疆拓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使終歸的疆土面積達到了歷史最大,大約有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裡。《元史.地理志》中就曾經記載過「其幅員之廣,漢、隋、唐鹹不逮元」。
  • 因為明朝這位皇帝,中國徹底喪失西伯利亞控制權,至今鮮有人知道
    西伯利亞-----西起烏拉爾山,東至楚科奇半島,南抵外蒙、外興安嶺,北達北冰洋,東西橫向整整跨越5個時區,面積約1300萬平方千米。現如今世人都知道西伯利亞屬於俄羅斯的領土,然而在三百餘年前的西伯利亞,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大明王朝本有機會徹底將西伯利亞納入中華帝國的版圖,然而卻最終捨棄了這塊天然資源極為豐富、戰略價值極其重要的寶地,並最終導致大明王朝滅亡19年後,沙皇俄國跨過烏拉爾山將西伯利亞侵蝕殆盡的悲劇。
  • 西伯利亞(Siberia)那個給我國帶來冷空氣的地方到底怎樣
    西伯利亞依據地形可分為三部分: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西伯利亞地區位置介紹,(PS:其實海參崴(庫頁島)以西以北的大片領土原屬於中國)俄羅斯的土地資源非常豐富,西伯利亞地區面積比整個中國還要大,但人口只有3829萬(2019年)俄羅斯的土地資源非常豐富,西伯利亞地區面積比整個中國還要大,但人口只有3829萬(2019年)
  • 沙俄侵佔西伯利亞後,當地有中國人居住嗎?他們最終去哪兒了?
    毫無疑問的是,在沙俄侵佔包括外東北在內的西伯利亞地區前後,西伯利亞地區都是有中國人居住的,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地的中國人大約有30餘萬。不僅如此,當時西伯利亞地區許多原住民民族,也將中國奉為宗主國。
  • 富饒的西伯利亞在古代到底屬不屬於中國
    文/寂寞的紅酒 西伯利亞位於亞洲北部,總面積接近1300萬平方公裡,是一片面積遼闊、資源豐富的土地。西伯利亞蘊藏著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是名副其實的資源寶庫。西伯利亞豐富的資源讓各國豔羨不已。不過這塊富饒的土地歷史上由於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被很多人視為中國的故土。
  • 從地理角度看,為何佔據西伯利亞的是俄羅斯,不是中國
    當初的俄羅斯在烏拉爾山以西,和我國隔著茫茫西伯利亞,亞洲、特別是東亞的事,歷來都是中國說了算,周邊一圈藩屬國,都維中國馬首是瞻。但最終佔據西伯利亞的卻是俄羅斯,而不是我們中國。,可以說西伯利亞的未來基本只屬於兩個國家,不是俄羅斯,那就是中國。
  • 西伯利亞對於前蘇聯及俄羅斯的重要性?
    對於西伯利亞,作為中國人自然也極為關注,因為這裡曾經是我們的土地。夢想著故土回歸幾乎是全體中國人的一致夢想,只是這種想法能夠實現的概率確實很低。作為高緯度地區,西伯利亞是一片苦寒之地。在古代這種地方除了愛斯基摩人喜歡之外,其他民族似乎沒有幾個願意在此長期生存。
  • 當文學遇見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是俄羅斯文學創作的源泉之一。19世紀,因觸怒沙皇而被流放西伯利亞的經歷,直接啟發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自傳性作品《死屋手記》;契訶夫耗費三年寫作的《薩哈林旅行記》,是他考察了西伯利亞的苦役監獄和貧苦生活,「用文字診斷俄羅斯」的作品。蘇聯後期,西伯利亞文學的黃金年代來臨,出現了「西伯利亞文學的三駕馬車」——拉斯普金、萬比洛夫和阿斯塔菲耶夫。
  • 沙俄侵佔西伯利亞後,當地居然有中國人居住,但大多數都沒回國
    西伯利亞,世界版圖上位於中國北部,地理位置較中國很近,在歷史上,西伯利亞也一直有中國人的身影,沙俄侵佔西伯利亞前後,西伯利亞也一直都是有中國人居住的。十五世紀末,沙俄開始了侵佔西伯利亞的腳步,因為相對於中國來,西伯利亞的氣候等地理條件和沙俄更為相似,因而,西伯利亞這隻待宰的羔羊就成了沙俄想要擺上桌子的一盤肥肉。經過多次動蕩和王庭更迭,沙俄擴大疆土的腳步逐漸接近中國的疆域,在爆發了兩次戰勝之後,失敗的沙俄開始低下頭顱,停止了繼續侵略擴張的腳步。
  • 西伯利亞奠定大國地位?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到底對俄國有何價值?
    西伯利亞是俄羅斯世界強國地位的基石,對俄羅斯具有重大的經濟價值與地緣戰略價值。毫不誇張地講,失去了西伯利亞地區,俄羅斯也就等於失去了世界強國的地位,成為一個歐洲的二流國家。俄羅斯的人口80%集中在歐洲部分,但資源卻有80%以上集中在西伯利亞地區。
  • 西伯利亞的名字咋來的?中國古代的一個民族,讓這裡有了名字!
    提到俄羅斯,人們就會想到西伯利亞。那麼,西伯利亞這個名字是咋來的?和中國古代一個民族有關係!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 正是因為鮮卑族的興起,讓西伯利亞有了名字。包爾罕、馮家升在《西伯利亞名稱的由來》一文認為西伯利亞的名稱是出於鮮卑。他們說,古代鮮卑分居在西伯利亞,中國史書上的鮮卑不過是這個民族南遷的"散姓"。《黑龍江外記》云:"俄之西伯利亞地名,蓋起自此部族長期散處其地,故後人就以此部族之名,稱此地為錫伯利亞,意思就是錫伯人居住過、生活過的地方"。
  • 從地理角度上看,為什麼「佔據」西伯利亞的是俄羅斯,不是中國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從地理位置上說,我國位於西伯利亞以南,俄羅斯位於西伯利亞以西,中俄都和西伯利亞相鄰,但是中國距離西伯利亞更近一些,但最終俄羅斯佔據了這片土地,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第一從地理角度來看,俄羅斯跟西伯利亞處於同一緯度,氣候類型基本一致。俄羅斯跟西伯利亞地區,主要為溫帶大陸和季風氣候為主,整體上夏季短暫,冬季寒冷又漫長。而我國位於西伯利亞以南,氣候類型截然不同,雖然我國北方也是溫帶大陸和季風氣候為主,但比西伯利亞要溫暖很多,而且我國南方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和俄羅斯和西伯利亞都是截然不同的。
  • 西伯利亞中國人調查 中國「淘金者」的真相
    本報記者通過走訪西伯利亞地區的俄羅斯人和中國人,試圖揭開一直以來被「黃禍論」和「中國威脅論」淹沒的關於中國「淘金者」的真相。事實表明,西伯利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離不開勤勞中國人的貢獻  中國客的淘金夢淘金者的孤獨與享樂「中國非法移民說」遭駁斥俄「西部大開發」邀請中國  西伯利亞人眼中的中國客  此次俄羅斯之行給記者的最大感受是,大多數西伯利亞居民對中國人非常友善,這一點與俄羅斯一些媒體報導的情況出入較大
  • 養一隻俄羅斯戰鬥民族的西伯利亞貓是怎樣的體驗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向來有著「戰鬥民族」的外號,彪悍的作風以及不拘小節的個性是他們的特色,那麼,大家知道西伯利亞貓是俄羅斯的國貓嗎?對於這種戰鬥民族出身的貓,養它又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對此,作者採訪了幾位網友,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