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漸行漸遠,2020年已悄然到來。回首2019年,時間記錄了所有小幸福和大民生。在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辦好的二十件民生實事,現在都辦得怎麼樣了?一起來看看——
17837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說啥也沒想到我女兒能到『扶貧車間』打工,孩子不光有了收入,更有了自信心。」談起彰武華煜製衣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彰武縣二道河子鄉二道河子村貧困戶趙建豐不由得嘖嘖感嘆。把工廠建在村裡頭,把崗位送到家門口。「扶貧車間」既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又能實現一人就業、全家基本脫貧的目標,成為脫貧攻堅的有效載體。
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解困」,2019年,我市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緊密結合,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實現17837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8個貧困村脫貧銷號、彰武縣貧困縣「摘帽」,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我市的年度脫貧任務目標。
投資2.2億元改造農村電網
初冬的清晨,阜蒙縣官營子村村民張中華在自家大棚裡打開電動開關,保溫簾依次捲起,暖陽照著綠油油的尖椒。大棚裡,捲簾機、水泵、補光燈等設備一應俱全。
看著亮堂堂的大棚和長勢喜人的蔬菜,張中華樂得合不攏嘴:「官營子村發展勢頭良好,多虧了供電公司的大力支持。我們的項目建到哪裡,電力就供應到哪裡。有了可靠電力做保障,我們發展農村經濟,帶領村民致富更有信心了。」2019年,阜新供電公司投資超過2.2億元改造農村電網,提升阜蒙縣、彰武縣邊遠農村用電保障水平。組立電桿23308基,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67.47千米,改造配電變壓器490臺,新建及改造0.4千伏低壓線路818千米,改造低壓臺區501個,改造單相居民用戶計量裝置24925戶。
新建的市社會養老院投入使用
最美不過夕陽紅。截至2018年末,全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43.5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23.4%,並以每年約4%的速度增長。如何提高養老服務質量,使千千萬萬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
我市把養老服務作為一項重要民生工作,把初心和使命落實在一件件養老服務的實事裡,落實在老人和子女的心坎上,不斷健全的養老服務體系,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2019年,市社會養老院實施公建民營並投入使用。市糖尿病醫院為市社會養老院公建民營的運營方,已開業運營,共計500張床位,其中養老床位350張,醫養結合床位150張。
改造農村薄弱學校10所
「能用上這麼漂亮的操場,以前是做夢都不敢想啊!」今秋開學後,在阜蒙縣伊嗎圖學校外,常能聽到接送孩子的家長們不住讚嘆。確實,相較自己的學生時代,他們的下一代正在擁抱越來越好的學習環境。
去年初以來,我市全力推進教育項目落實落地,有序鋪開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並取得積極進展。納入農村薄弱學校改造的10所學校均已完成校舍建設任務,維修改造城鄉校舍面積達26.72萬平方米,大幅超額完成15萬平方米的既定指標,眾多學校舊貌換新顏。
農村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和城鄉校舍改造工程的同步持續實施,有效改善我市城鄉教育辦學條件,縮小城鄉辦學差距,為教育教學開展和辦人民滿意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切實促進了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治理水平梯田400公頃以上
作為一項惠及農村的民生工程,今年我市繼續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治理水平梯田400公頃以上。
2019年,我市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項目位於阜蒙縣,工程共分三個項目區,化石戈項目區、大板項目區和招束溝項目區。
實施綜合治理措施後,項目區跑水、跑土、跑肥的坡耕地變為保土、保水、保肥的水平梯田,土壤中的含水量增加,有利於作物生長,耕地的產量得到大幅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農民直接受益,增產增收,農業收入明顯增長。同時,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為機械化生產提供保障,適宜大型機械作業,連片種植,提高土地生產力。還進一步解放了勞動力,節省人力、物力,提供了更多的就業空間。機械化的實施將使農業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使農村更多的勞動力轉移到其他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村總體收入水平。
建設高鐵站前樞紐客運站
2019年,阜新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兒就是高鐵來了。隨著京瀋高鐵遼寧段的正式運營,我們終於迎來了高鐵時代。高鐵效應也為阜新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隨著高鐵的正式運營,我市啟動了高鐵站前樞紐客運站建設,總佔地面積11649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183平方米。主體工程已經施工完畢,安全例檢車間主體工程施工完畢,風雨連廊基礎驗收完畢,主站房消防工程施工完畢。
高鐵的正式運營為阜新架起了一條快速橋梁,大大縮短了與北京、瀋陽等城市的空間距離。
百餘天完成海州橋翻建
海州橋可以算是老阜新人的一種情懷所在。海州橋始建於1958年,於1987年進行了加寬改造,已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為此,我市2019年啟動了海州橋翻建工程。
新海州橋於5月20日開工建設,在保安全、保質量、保工期的前提下歷時130天建成,於10月1日實現主路正式通車。到11月末,陸續完成景觀路、景觀臺面、欄杆和伸縮縫及其他附屬工程的施工任務。
新海州橋起點位於礦工大街細河北岸,終點位於南岸,橋梁全長222米、全寬34米,雙向六車道。相比之前的海州橋,新橋從內部結構到外觀及通行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良,新海州橋能為百姓出行提供更多便捷條件。
完成龍湖路延伸工程
備受矚目的龍湖路西段延伸工程竣工通車,為市區西北部居民出行提供直接便利。
市民陳女士家住細河區四合鎮的一個新建小區,在高新園區一家企業工作,上下班都要經由東風路往返。「這兩年路上的車越來越多,東風路在早尖峰時段車流很大,偶爾還會堵。」陳女士和身邊一些親友有著相似感受與期盼,「自打往東去的龍湖路在家門口開工,就都盼著這條路能早些通車。」
位於市區北部北新路與玉龍路之間的龍湖路是我市中心城區幹道之一,由解放大街至四合大街的龍湖路西延工程則是我市確定的「兩路一街」延伸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結束黑色路面、人行道鋪裝及路燈、橋欄安裝後,已於近日建成通車。其不僅進一步完善、豐富城市路網結構,也讓市區西北部居民出行有了更多選擇,四合等處居民往返高鐵阜新站、高新園區等均將更加方便。
主城區新增停車泊位3012個
對於有車的市民來說,2019年城區新增3000多個泊車位絕對是一個好消息。
市民劉女士家住新華路東段,近來已經感受到了停車變化。「劃上車位就是好,有序停車更美觀!以前這段路旁未設車位,停車雜亂無序,車頭朝向不一,有的車斜著停佔倆位置。」此處於2019年3月施劃設置停車位後,不僅停車方便,「而且把車按要求停進車位,秩序明顯改觀。」主城區停車難是我市城市運行和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充分釋放有限停車資源,我市深度挖掘、統一設置街路停車位及臨時集中停車場,2019年實現主城區新增停車泊位3012個。
早期棚改小區維修改造
棚改居民住得怎麼樣?老棚改戶的房屋誰來管?針對早期棚改小區出現的新問題,2019年我市啟動了早期棚改小區維修改造工程。改造工程主要改造2009年底前開工建設的20片早期棚改安置小區,改造面積達361.43萬平方米,涉及7.02萬戶。
通過實施早期棚改小區維修改造,近7萬戶居民直接受益,困擾我市多年的早期棚改小區維修改造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現有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市容市貌也隨著改造的完成得以大幅提升。
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徹底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用上了自來水後,不僅生活方便了,而且水質乾淨、衛生,水價也清清楚楚……」家住阜蒙縣的貧困戶李大爺對自家剛用上的自來水連連稱讚。此前,李大爺一家只能用自家的井水,飲用水難有安全保障。
2019年,我市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新建和改造工程232處,徹底解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這一民生工程惠及38個鄉鎮254個村屯10.26萬村民。工作中,我市把農村飲水安全脫貧攻堅和全域實現安全飲水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完成,抓住國家和省支持農村飲水脫貧、水質改善和防汛抗旱水利提升等加大投資的有利契機,全面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
城區新建11片室外籃球場
籃球,是阜新的一張閃亮「城市名片」,為了擴大全國籃球城影響力,2019年我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城區新建3個室內籃球館、11片室外籃球場,保證每個鄉鎮有一片塑膠籃球場。
投資近3000萬元新建3個室內籃球館建設項目,包括高新區銘文籃球館、實驗高中二部籃球館和新邱區體育館。建成並投入使用11片標準室外塑膠籃球場,全部免費開放,每天自發到場地健身和打球的市民絡繹不絕。
此外,全市兩縣五區65個鄉鎮籃球場均已鋪設完畢。
為全市適齡兒童免費實施口腔檢查和適宜兒童免費窩溝封閉
作為2019年全市兒童口腔健康服務項目,全市共有12家兒童口腔定點醫療機構,覆蓋各縣區。2019年,全市窩溝封閉任務量為1.15萬顆牙齒,檢查7288人,完成封閉牙數超過1.3萬顆牙齒。
同時,為100名肢體(腦癱)、智力(孤獨症)及聽障兒童提供康復救助,經項目實施機構嚴格規範實施康復訓練救助,康復訓練效果良好。
對110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
「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殘疾人的照顧,無障礙改造讓我感到生活更幸福了!」殘疾人士李先生執意拄著手杖站起來,對市殘聯的工作人員說。
居住在海州區的52歲李先生雙下肢殘疾,平時只能靠兩隻手杖和輪椅代步。就連上廁所、洗澡這樣日常小事,都成了煩心事。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程幫助他家將樓梯口改造成了防滑坡道,安裝上了白鋼扶手,將衛生間改造並裝上了熱水器,殘聯的工作人員又為他添置了一把淋浴凳。他再也不用為出入樓門犯愁了,而且坐在自家安有防滑設施的衛生間就能洗澡了。
2019年,全市對1100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實施了無障礙改造工作。
建設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市民免費提供法律服務
家住彰武縣農村的小王因鄰裡糾紛不勝煩擾,走進了村裡的公共法律服務站,並找到調解員為其分析問題,出謀劃策。經調解員分析問題和講解法律知識,最終,他帶著笑容,滿意地走出了公共法律服務站。
這一切歸功於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全覆蓋」。
2019年,我市建設市縣鄉村四級全覆蓋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市民免費提供法律服務。建成市級、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8個;依託鄉鎮司法所建成95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依託村、社區建成810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
城鄉低保標準再提高
城鄉低保標準,農村低保標準全年提高324元,城市低保標準每月提高33元。
在連續數年提高的基礎上,2019年,我市再次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幅度適當高於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幅度,以逐步縮小城鄉之間保障標準差距。
這次加大農村低保標準的調增幅度,特別是加大原來農村低保標準偏低地區的調增幅度,充分發揮農村低保在脫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與此同時,我市對新申請低保對象將按照新標準進行審批,給予保障或補助。對已在冊的低保對象將按照新標準重新核算低保金,並按規定及時發放到位。
救助標準再提高
2019年,我市提高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集中和分散供養的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年6694元和5298元,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提高到每年9702元。提高孤兒基本生活養育標準,集中和散居的供養標準分別提高到每月1696元和1160元。
人行步道設置休息區,增加休息設施200套
「今後在小區內又多個歇腳的地方啦,這可太方便了,真是不錯!」迎著冬日的暖陽,家住利民小區的杜老師坐在小區廣場上嶄新的座椅上,高興地跟鄰居老友們聊著天。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2019年我市在街路為市民安裝200套休閒座椅。本著「座椅美觀實用,安裝地址發揮座椅最大使用功能」的原則,通過實地調查,反覆推敲,精心選址,在解放大街、人民街及11個遊園、9個社區(15個小區)選址200個座椅點位。
愛心座椅的安裝,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溫馨便捷的休息場所,也滿足居民群眾的休閒娛樂需求,惠民利民,為民眾帶來了更加幸福的生活體驗。
超過2萬名農村和城市貧困家庭女性免費進行「兩癌」篩查
宮頸癌和乳腺癌已成為威脅婦女健康的常見疾病,對婦女的健康與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適齡婦女的「兩癌」篩查工作顯得尤為必要。
2019年我市為阜蒙縣、彰武縣以及城市低保、特困、低收入等困難家庭年齡在35-64周歲的婦女免費進行「兩癌」篩查,對全市困難企業女職工進行宮頸癌、乳腺癌免費篩查,同時號召有能力的企業自行開展篩查。通過「兩癌」篩查工作,切實增強了廣大婦女的自我保健意識,做到了病症的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婦女健康水平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我市還建立健全「兩癌」篩查隨訪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
對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專項救治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戰的攔路虎。為此,2019年我市對因病返貧、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專項救治。對因重大疾病致困的城鎮企業困難職工家庭實施醫療救助。
根據《精準健康扶貧醫療保障及醫療救助工作指導意見》的規定,建檔立卡貧困戶患有冠心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14種慢性病或先天性心臟病、急性白血病、乳腺癌等35種大病的,在新農合基金安全運行情況下,利用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補充保險,提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慢病、大病門診診療服務報銷比例。因病致貧建檔立卡貧困戶要有一個「家庭醫生」,確保貧困戶在住院診治和大病慢病門診得到有效治療,保障貧困戶住院診治和大病慢病門診救治個人負擔得起。個人確實不能負擔的,採取救助式減免。
2019年對符合條件的因病致困家庭實施醫療救助,救助90餘戶,發放幫扶資金70餘萬元。
市委、市政府
向全市人民
交上了一份
溫暖人心的
民生答卷!
來源:阜新新聞網(記者張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