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英烈、弘揚抗戰精神,加強愛國主義宣傳教育,涇縣這些地方你必須得來!

2020-09-11 涇縣文化旅遊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為紀念抗戰英烈、弘揚抗戰精神,加強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特意推出紅色旅遊線路兩條~

作為革命老區,涇縣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下面就讓小編帶遊紅色涇縣吧~

第一條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紅旅小鎮、茂林4117廣場、茂林石井坑、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新四軍軍部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安徽省統一戰線教育基地、全國消費者滿意景區、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紅旅小鎮

涇縣雲嶺紅旅小鎮,位於雲嶺鎮境內,依託雲嶺紅色背景和獨特資源已建成「一鎮五園」的紅旅小鎮綜合體,其中包括:小鎮軍事體驗區、實景演出場區、水上活動區,崗哨露營區、景觀農業區。這裡可舉辦各種大型演藝活動、軍事體驗和各類拓展訓練,射擊、跑馬場和真人CS同時也豐富了拓展的內容。

茂林4117廣場

4117廣場位於茂林鎮,是皖南事變主戰場的標記物。在它身後是用大理石砌成的由左向右逐漸增高的紅色背牆,象徵著一面紅旗,牆體詳細記載了事件的經過。皖南事變主戰場的標記物。

1941年1月7日,新四軍第二縱隊老三團三營行至茂林鎮丕嶺腳下時,突遭國民黨頑軍40師的襲擊,打響了「皖南事變」的第一槍,我新四軍被迫反擊,開始了七天七夜的浴血奮戰。

茂林石井坑

石井坑位於茂林鎮東北方向6公裡處,居住著100多戶約500多人囗的一個偏僻小山村——石井坑。

土地革命時期,一九三四年五月,在這裡建立了涇縣南鄉最早的黨組織——石井坑黨支部。

涇縣第一任縣委書記兼縣長洪林,原名鳳石山(1915—1995,溪裡鳳人,少將軍銜,曾任12軍副軍長等職,抗美援朝時率部參戰),當年在這裡創建了涇、旌、太紅軍遊擊隊,建立紅色根據地。當年跟隨參加革命的有很多地方有志青年,如:王樂、倪樹楨、王炎火等,還有曾經參加過淮海戰役和抗美援朝的徐繼福等老黨員,曾在幾大戰役中榮獲過很多軍功章和紀念章。

尤其為革命遊擊隊做出重大貢獻的鳳志旺老前輩,多次被國民黨用刑,經受了各種考驗,仍然一如既往的為革命做貢獻,後在黨的英明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奮鬥,直至革命勝利。

這些石井革命英雄是我們石井人的驕傲,更是革命的財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通過發揚和學習這種高尚的革命精神,鞭策後人,謀劃未來。


皖南事變烈士陵園

為紀念皖南事變新四軍將士殉難五十周年而修建,被列為成為社會各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只有牢記歷史,才能砥礪前行。


第二條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中共雙花園黨支部舊址、蘇維埃舊址


王稼祥故居紀念館

王稼祥紀念館系統地展示了王稼祥同志光輝戰鬥的一生,是安徽省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通過在紀念館內認真聆聽革命事跡,觀看館裡陳列的大量文物、實物和照片,大家可以看到了王稼祥同志和老一代領導集體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作出的不朽業績,並深受感動和教育。

中共雙花園黨支部舊址

中共雙花園黨支部舊址位於桃花潭鎮寶峰村雙花園村民組。中共雙花園黨支部作為涇縣第一個成立的中共黨支部,在涇縣革命鬥爭史上有著標誌性的意義。

它不僅在人民群眾中傳播了黨的聲音,擴大了黨的影響,更為涇縣的革命鬥爭播下了火種,為後來的革命活動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蘇維埃政府舊址

涇縣第一個紅色革命政權--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是在桃嶺村成立的,時間是1932年秋,地點就是現在的桃嶺村榆林組。

這座老宅曾經是皖南特區蘇維埃政府辦公的地方,同年涇、旌、寧、宣地區在這裡召開了工農第三次代表會議。

涇縣作為光榮的革命老區,皖南事變的發生地,它以無謂的姿態存在於華夏大地,涇縣人的性格在歷史中被塑造,革命年代的紅色基因在涇縣人的血液中激蕩!帶你走進紅色故裡——涇縣。這裡閃爍著紅色革命的光芒,這裡印記著紅色革命的史記,來涇縣感受歷史,傳承紅色精神!

相關焦點

  • 河北省全力做好烈士褒揚紀念工作:緬懷英烈豐功偉績 弘揚愛國主義...
    河北省全力做好烈士褒揚紀念工作緬懷英烈豐功偉績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尹翠莉 通訊員李雪瑩)回首來路不忘初心,英烈精神永放光芒。今年以來,全省各地不斷強化烈士褒揚紀念工作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加強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發掘傳承紅色基因、大力弘揚英烈精神,營造尊崇英烈的濃厚氛圍。不斷創新政策制度,加強烈士紀念設施頂層設計。
  • 寧波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 弘揚愛國精神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銘記歷史,緬懷英烈,弘揚愛國主義和偉大抗戰精神,寧波市開展主題深刻、內容豐富的紀念抗戰勝利系列活動,通過尋訪紅色足跡、看望抗戰老兵、聆聽親歷者或知情者講述遺蹟背後的抗戰故事
  • 抗戰類博物(紀念)館:承載歷史記憶 弘揚民族精神
    這些設施為我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維護歷史正義、促進世界和平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中國政府一貫重視抗戰類博物(紀念)館的建設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政府本著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精神,高度重視抗戰類博物(紀念)館的建設,為此投入了很大力量。
  • 馬鞍山各界開展特色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馬鞍山市各界先後舉行特色紀念活動,以此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活動中,幹警參觀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圖片展,以圖文的形式,回顧歷史,緬懷英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同時,在市圖書館報告廳,幹警們聽取了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任仕金所作的「馬鞍山抗日戰爭史話」報告會,了解了馬鞍山地區抗戰的背景、進程、重要戰鬥和抗日英烈等。活動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將永遠銘記抗戰的苦難輝煌和英烈先輩的奉獻犧牲,珍愛和平,勿忘國恥,扎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做出自己的力量。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人們在這些地方緬懷先烈
    大家走進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感受電影裡的真實場景、追尋歷史印記。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中國人民銘記在心。文化和旅遊業界紛紛通過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銘記抗戰歷史,弘揚偉大精神。眾多遊客也前往紅色文化場館追尋英雄足跡、接受紅色精神洗禮。「你醒過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你房東家的受害情況怎麼樣?
  • 東北三省抗戰遺蹟如何保護開發?愛國主義教育要系統挖掘東北抗聯精神
    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抗戰遺蹟保護開發,發揮各類抗戰紀念設施作用,為開展抗戰研究、展示研究成果、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陣地。」我省以及遼寧、黑龍江境內現有很多重要革命文物遺蹟,大量抗戰遺址遺蹟資源珍貴,充分挖掘東北抗聯精神的時代動能,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將具有歷史性意義。
  • 追尋首都紅色印記,學習弘揚抗戰精神
    紅色旅遊是近年來將革命傳統教育與旅遊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的新型主題形式,在欣賞風景、參觀學習的同時,了解革命歷史、學習革命精神。北京紅色旅遊景點眾多且知名度高,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組織和號召首都群眾尋訪抗戰遺址遺蹟、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進而激勵首都人民堅定信心疫情防控、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同心建設和諧美麗富強的北京提供不竭動力意義重大。
  • 第三批抗戰遺址及英烈名錄公布 浙江一批遺址和英烈入選
    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同時,為永遠銘記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勳,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出公告,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
  • 舒城新四軍第四支隊紀念館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名錄
    日前,為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我市新四軍第四支隊紀念館成功入選。這也是我市第一個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新四軍第四支隊紀念館位於舒城縣高峰鄉東港村,利用新四軍四支隊政治部舊址(韋家大屋)修繕建立,是新四軍四支隊東進抗日的歷史見證物。
  • 浙江省一批遺址和英烈入選全國第三批抗戰遺址及英烈名錄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9月1日,國務院發出通知,公布第三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如今,這裡已成為蘇浙皖滬地區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湖州紅色旅遊的重要參觀點,舊址群中的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是國家4A級景區。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司令部舊址:位於餘姚市梁弄鎮東溪村。這裡曾是新四軍浙東遊擊縱隊和浙東革命根據地的軍事指揮中心。
  • 人民網「重走抗戰路」走進吉林:尋找白山黑水間14載抗戰故事
    (王先進 攝) 10月13日-16日,由中央網信辦、中央黨史研究室指導,人民網聯合8省區市網信辦、黨史研究室共同主辦的「尋找歷史記憶 緬懷抗戰英烈——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系列活動(吉林站)」 來到東北抗戰重鎮——長春。 東北抗戰是中國人民14年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 社會各界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抗戰英烈
    4月4日上午,社會各界人士共1000餘人齊聚南嶽忠烈祠,祭奠民族抗戰英烈。衡陽市部分中小學生祭奠民族抗戰英烈。參祭人員面向「中國抗日陣亡將士總神位」鞠躬默哀,並依次獻上黃菊花,表達對抗戰英烈的深切哀思和無限敬意。紅網時刻衡陽4月5日訊(通訊員 文蘭陳美瓊 記者 石珊)清明祭英烈,忠魂永傳承。
  • 中國抗戰類博物(紀念)館建設與作用:承載歷史記憶 弘揚民族精神
    為收藏和展示人類記憶,承載抗日戰爭偉大勝利的歷史,目前我國已開放百餘座抗戰類博物館或紀念館。這些場館以大量真實的史料、珍貴的文物、豐富的圖片,深刻揭露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的滔天罪行,有力回擊日本右翼勢力否認、篡改和美化侵略歷史的倒行逆施,有效維護和還原歷史事實真相,警示世人勿忘歷史,倡導愛國自強、維護和平。
  • 聽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民族精神)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12月13日,各地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舉行抗戰家書朗誦會紀念抗戰83周年活動
    2020年7月7日,全民族抗戰爆發83周年,「翰墨寄深情,鴻鵠藏於心」抗戰家書朗誦會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舊址紀念館內舉行。一封封抗戰家書鐵骨錚錚、感人肺腑,一位位朗讀者情真意切、打動人心,帶領觀眾們穿越歷史硝煙,重溫烽火歲月背後的家國情懷。
  • 北京長春臺北紀念抗戰全面爆發75周年
    據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記者孫蕾、郭沛然)7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全面爆發75周年紀念日,為回顧抗戰歷史,弘揚愛國精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辦系列活動,以演唱抗戰歌曲、朗誦抗戰詩歌等形式緬懷歷史。國防大學防務學院政委王希明說:「今天中華民族的地位、炎黃子孫的地位,是我們無數的志士用犧牲、用奉獻換來的,我們不應該忘記先烈,忘記歷史。」據新華社長春7月7日電(記者馬曹冉、周萬鵬)7日是「七七事變」爆發75周年紀念日,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東北淪陷史陳列館舉行活動緬懷英烈。
  • 開展紀念英烈網祭活動倡議書
    全市廣大市民: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英烈褒揚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切緬懷英雄烈士不朽功勳,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銘記歷史 愐懷先烈 龍口市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活動
    為深切緬懷抗戰英烈的光輝業績,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龍口市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為主題,在廣大幹部群眾中深入開展各項紀念活動。 各中、小學抓住新生入學的契機,組織開展「開學第一課」活動,學習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 冀中抗戰紀念園在保定順平白銀坨景區揭幕
    原標題:冀中抗戰紀念園在保定順平白銀坨景區揭幕9月3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9周年暨冀中抗戰紀念園揭幕儀式在保定順平白銀坨景區舉行。當天上午10時許,紀念園內,軍樂團演奏國歌,大家全體肅立,舉行紀念活動。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小文創 大歷史」文物文創作品展在滬展出
    記者在現場看到,淞滬抗戰時童子軍使用的哨子,炮彈造型的保溫杯,飛虎隊的紙飛機模型,造型生動的抗日戰士人偶……這些充滿歷史記憶又躍動著現代創意的產品頗為引人矚目。展覽現場。本次展覽邀請上海市社科院創意產業研究中心、民革景德鎮市委會,以及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臺兒莊大戰紀念館、滇西抗戰紀念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等多家抗日紀念場館參與,以文物和文創產品承載抗戰記憶,傳播抗戰精神,激發愛國情懷。「通過小小的文創產品,讓更多人了解了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社會影響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