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生態景觀帶規劃初亮相

2021-01-10 全景山東

小清河源起黃河、玉符河、濟西溼地三水交匯之處,是一條歷史記憶之河,見證了濟南這座城市發展的千年滄桑,如今更是成為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重要聯繫紐帶。昨天,濟南市規劃局發布《小清河生態景觀帶總體規劃及景觀設計方案》,設計八大風貌段和五大特色園,醫療旅遊基地、萬人馬拉松、旅遊集散中心……未來,小清河及沿岸將塑造一條城市活力脊。

  魯網10月17日訊 小清河源起黃河、玉符河、濟西溼地三水交匯之處,是一條歷史記憶之河,見證了濟南這座城市發展的千年滄桑,如今更是成為由「大明湖時代」邁向「黃河時代」的重要聯繫紐帶。昨天,濟南市規劃局發布《小清河生態景觀帶總體規劃及景觀設計方案》,設計八大風貌段和五大特色園,醫療旅遊基地、萬人馬拉松、旅遊集散中心……未來,小清河及沿岸將塑造一條城市活力脊。

  塑造城市活力脊 構建一帶四區五園規劃結構

  《小清河生態景觀帶總體規劃及景觀設計方案》規劃範圍西起槐蔭區,流經天橋區、歷城區,東至章丘區,串聯了濟西溼地、雲濟湖溼地、華山溼地、清河溼地及白雲湖溼地,河道主幹長度約70公裡,包括河岸兩側100至200米範圍。

  根據規劃目標,塑造一條實現濟南「山水生態格局穩定、泉城文化特色彰顯、促進北跨動能轉換流動的城市活力脊。協調城與水的關係,構建一幅趣味的城市畫卷,讓市民生活回歸水岸;協調舊與新的關係,構建一個時空文化水廊,展示濟南特色地域風情;協調藍與綠的關係,構建一片水城相依的美景,形成安全穩定的城市生態網絡。

  規劃提出,構建一帶四區五園規劃結構,形成小清河城市發展展示帶,源水而立、臨水而興、因水而榮、溯水而合四個特色片區。五園為分布在小清河上,結合溼地整體設置的五個重要文化、功能展示節點,清源康養、悅動山韻、風華濟南、泉城印象、齊煙攬華。

  建國際級綜合康體旅遊基地 入口廣場為萬人馬拉松起點

  根據此次發布的規劃方案來看,小清河生態景觀帶總體分為睦裡桃源段、康體養生段、靜享樂活段、濟濼風情段、古濟新貌段、山水藝術段、現代航運段、自然郊野段八大風貌段,以及清源康養、悅動山韻、風華濟南、泉城印象、齊煙攬華五大特色園。

  其中,「清源康養」將連通小清河源頭濟西溼地和國際醫學中心,打造國際級綜合康體旅遊基地。小清河源頭定位為源頭重塑、文化再現的清河溯源區;小清河上遊定位為華北泉鄉、醫療旅遊配套的睦裡桃園區;醫學中心河段,定位為城市公園、心靈康養的滌心雅靜區。

  「悅動山韻」則提出融山、融水、融城,打造國家級特色賽事承辦基地的定位,打通匡山與北側粟山、北馬鞍山的視線通廊。將入口廣場作為濟南特色萬人馬拉松賽事的起點,推動當地的城市旅遊、經濟發展與全民健身。

  設濟南全域旅遊集散中心 打造泉水體驗區、禮儀區、民俗區

  五大特色園中,「風華濟南」結合蘊含濟濼工商文明的工商河,依據場地周邊的文化資源,通過建築風華、場所風華、夜景風華三方面再現濟南傳統民族手工業的繁華歷史,營造展現濟南商埠文化的窗口,打造滲透城市的生態綠脈,塑造活躍生態的濱河空間。

  「泉城印象」結合五柳島與雲錦湖公園,藉助場地區位優勢與優質資源,將節點定位為「無界泉脈新客廳、東方氣韻公園核」,打造環泉而遊的泉水體驗區、緣泉而賞的泉水禮儀區、抱泉而居的泉水民俗區。

  而「齊煙攬華」將結合華山溼地公園,依託場地周邊交通、文化等優勢資源,打造濟南全域旅遊集散中心,引領濟南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打造以溼地淨化為主的溼地淨化區,以旅遊集散為主的廣場綠地區和以市民休閒為主的公園綠地區。

  相關連結

  小清河「清」起來

  根據規劃,在小清河南岸打造40公裡長、地下30米深的收集系統,沿小清河南岸收集城市汙水。通過小清河沿線汙水處理廠和下遊終端系統的淨化提升小清河水質。通過在小清河沿線及支流設置活水鏈工程,調蓄淨化溼地等。

  水上交通「遊」起來

  備受關注的小清河通航,將開通小清河水上交通遊線,在五柳島碼頭、歷黃路碼頭等原有遊船碼頭基礎上,增補新碼頭,碼頭與車行公共運輸相互銜接,實現小清河車行公共運輸、水上交通的無縫銜接。此外,將對粟山路、清河南路、清河北路、荷花路提出道路改造策略,沿線合理增設約15處停車場。並在3處節點進行道路改道和下穿設置。在小清河沿線形成濟西溼地生態步行環、匡山公園運動休閒環、雲錦湖文化展示環、華山溼地自然山水環、清荷溼地現代藝術環、白雲湖溼地自然郊野環,六環嵌套的整體慢行格局。

  景觀夜景「美」起來

  將小清河景觀帶燈光主軸劃分為「柳河山清」四大主題片區,在平日時段夜景照明採用健康綠色的光源和照明方式,分別為「柳岸澤城」生態宜居片區;「荷風韻城」古韻樂語片區,「山水泉城」現代藝術片區,「清波綠城」生態新城片區。並通過五處特色燈光節點,吸引居民和遊客參與體驗,帶動小清河夜景遊覽活力。(據山東商報)

相關焦點

  • 溫榆河公園示範區生態景觀「五一」亮相,京城最大「綠肺」遍覽山水...
    記者 潘之望 攝規劃面積約30平方公裡的溫榆河公園,地處朝陽、順義、昌平三區交界處,有京城最大「綠肺」之名。2019年1月18日,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裡的溫榆河公園示範區正式動工,目前景觀施工進入收尾階段,即將於五一完工亮相。一處可以遍覽山、水、林、田、湖、草的大尺度藍綠空間,從藍圖變為現實。
  • 追蹤|濟南小清河景觀提升工程每段標明開竣工時間並添加工程簡介
    9月9日,省城市民反映小清河改造提升工程沒頭沒尾,施工牌沒有開竣工時間。本報刊發了稿件《小清河兩岸咋光立圍擋不見施工?》,引發輿論關注。作為對報導的回應,9月12日,施工方濟南園林開發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邀請記者實地探訪了景觀提升工程,介紹了具體的整改措施,回答了市民關注的其他問題。
  • 生態規劃「綠」理念 文化景觀「史」為先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生態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2013年年底中央召開城鎮化工作會議有力促進了我國城鎮科學發展的進程,人們對人居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與城鎮發展緊密相關的城鄉規劃設計、環境景觀設計,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城市規劃專業在設計行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大明湖小清河都有可能
    6.5萬平米湖面設計4至5米深目前,小清河景觀帶提升工程雲錦湖公園(原北湖項目)湖區土方外運與園林景觀打造等施工正有序進行,項目建設方濟南城市建設集團介紹,公園主體(具備施工條件區域)計劃6月底完工,初步具備景觀效果,7月將對湖區注水
  • 生態花海驚豔亮相南通濱江景觀帶
    9月30日,濱江景觀帶留白區的"生態花海"經過緊張施工正式展露笑顏。色彩多樣的植被結合地形起伏,蜿蜒塑造出五彩大花瓣、中花瓣、小花瓣,連綿不絕的各色鮮花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形成了金秋時節長江岸邊最美的一道風景線。一株株、一簇簇的一串紅熱情舒展著豔麗的花瓣,寄託著人們對紅紅火火生活的美好嚮往;成片的孔雀草鋪散開來,濃濃的節日氣氛撲面而來。
  • 生態花海驚豔亮相南通濱江景觀帶
    9月30日,濱江景觀帶留白區的"生態花海"經過緊張施工正式展露笑顏。
  • 濟南啟動黃河生態風貌帶規劃編制!打造樣板示範線開放給市民
    下一步,該局還將加快推進黃河生態風貌帶的規劃建設工作,努力為全市人民打造一條城市中的幸福河。黃河綠道樣示範段已形成《黃河生態風貌帶規劃》啟動國際招標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濟南的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歷史機遇。
  • 完美銜接水、路觀光帶,小清河博興碼頭填補旅遊空白
    5月25日,小清河濱州博興旅遊碼頭項目規劃座談會在縣交通運輸召開。會議由縣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新廠主持,副縣長呂友慶及有關縣直部門、鎮、街道的負責人參加了座談。會上,小清河旅遊專項規劃設計方—中鐵上海院市政環境分院介紹了小清河博興旅遊碼頭項目的規劃設計情況。小清河復航工程是全國首個航道PPP項目,也是山東省首個投資超過百億的航道建設項目。經過統籌規劃,已經把小清河博興旅遊碼頭項目納入山東省小清河旅遊專項規劃,並與博興縣人文歷史、自然旅遊、佛教文化等有機結合、科學合理定位,打造博興獨特的旅遊文化和旅遊路線。
  • 生態旅遊景觀規劃的方法總結
    生態旅遊景觀規劃需要充分體現出同城市生活不同的文化特色,也可以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以及文化內涵,同時把它融合到優美和諧、平衡發展的生態環境之中,才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旅遊者的需求動機。下面對生態旅遊景觀規劃的一些方法做個總結,希望對您有幫助。
  • 61秒丨濟南小清河沿岸「濟濼風情」段開放 快去「追憶津浦線」吧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6日訊 (記者 唐福晨)10月25日,濟南小清河生態景觀帶改造提升工程第3個風貌帶標準段-「濟濼風情」向市民開放,該景觀風貌段西起標山路,東至鳳凰山路,全長760米。2018年12月14日,第四屆濟南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小清河生態景觀帶總體規劃及景觀設計》。未來的小清河將打造六大特色景觀節點、六大風貌帶。
  • 廈門島外5條溪流景觀規劃出爐 將形成休閒旅遊風光帶
    昨日,景觀規劃設計集體亮相,公開徵求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公示期至8月13日,在這期間,歡迎市民觀看了解,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廈門雖然沒有大江大河,但中小河道豐富,這些河道大部分沒有得到有效的整治開發利用,部分已整治的水岸採用傳統的硬質護岸,景觀效果顯得生硬單調。
  • 濟南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城市設計社會公示與徵求意見
    &nbsp&nbsp&nbsp&nbsp《黃河生態景觀風貌帶城市設計》草案已編制完成,2018年6月向市政府進行了專題匯報,7月12日通過專家諮詢論證。通過恢復河流生態、本土景觀和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綠化城市和村莊,淨化空氣和水體等方式,打造一座國家級溼地公園。&nbsp&nbsp&nbsp&nbsp這是一個讓黃河融入濟南居民日常生活的轉折點——改善交通的可達性,打造引人入勝的公共花園和開放空間、風景優美的步行路線和廣泛的自行車道網絡。
  • 萬福河生態景觀帶設計出爐
    集水上運動、文化體驗、濱水休閒和溼地保護等多種功能為一體 分萬福之源、城市水岸、文化之窗、菏澤之心、樂活天地五大片區萬福之源——生態溼地公園(科技大道-成都路) 萬福河上遊,以溼地水淨化、農田記憶
  • 山清水秀生態帶 便捷共享遊憩帶 人文薈萃風貌帶 立體城市景觀帶
    近日,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了「兩江四岸」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調研。在調研中召開的座談會上,由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編制的《「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統籌規劃》(以下簡稱《統籌規劃》)正式亮相,詳細介紹了「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的目標和26條規劃指引。
  • 淺談城市生態公園景觀規劃設計
    公園規劃設計從傳統的只滿足人類使用功能逐漸轉變為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用景觀設計的途徑更新廢棄場地,構建新型生態公園景觀。
  • 小清河濟南港、省道103旅遊公路集中開工
    一、濟南港 打造泉城出海口小清河濟南港規劃建設主城港區和章丘港區,形成「一港二港區」格局。總體規劃港口岸線6170米, 生產性泊位總數27個,陸域總面積246萬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後預計2030年和2040年貨物吞吐量為1230萬噸和1530萬噸。依託小清河復航工程,濟南港預計2022年底完工。
  • 滕州荊河與小清河將實現連通,工程正在進行中!
    為進一步提升河道景觀效果,美化亮化小清河周邊環境,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的親水休閒場所,近日,我市快速推進荊河與小清河連通工程
  • 視頻丨黑河、臭河變為小清河 好生態激發山東發展新活力
    每天一早,在濟南小清河河邊都能看到不少前來健身的市民。 山東濟南市民 付瑞雨:現在環境治理得這麼好,我就經常叫著小姐妹來這裡跳個繩,鍛鍊鍛鍊身體。濟南擁有72名泉,小清河由這些泉群匯聚而成,然而隨著城市發展,小清河一度變為黑河、臭河,成了排汙通道。從2017年開始,濟南先後投入100多億元,對小清河開展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 鹽田半山公園帶建設如火如荼 老虎澗公園瀑布景觀初現雛形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鄭創彬)作為今年鹽田區重點建設項目,於本月初動工建設的半山公園帶備受社會關注。日前,記者前往老虎澗公園施工現場了解到,作為半山公園帶項目的組成部分,該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老虎澗公園和周邊設施建設已逐漸成型,公園瀑布山環水繞、流水潺潺,瀑布景觀效果頗為壯觀。
  • 小清河濟南港今天開建,預計明年底完工
    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通訊員 李東16日,濟南舉行小清河濟南港開工儀式。小清河濟南港規劃建設主城港區和章丘港區,形成「一港二港區」格局。總體規劃港口岸線6170米, 生產性泊位總數27個,陸域總面積246萬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後預計2030年和2040年貨物吞吐量為1230萬噸和1530萬噸。依託小清河復航工程,濟南港預計2022年底完工。主城港區位於濟南市荷花路小清河大橋下遊200米,是濟南港的核心港區。規劃建設1000噸級泊位19個,佔地面積2925畝,計劃分3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