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乳企為搶「鮮」頻出招

2020-12-21 乳業財經

乳企巨頭布局低溫鮮奶領域,在推動這一品類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區域乳企若要保持低溫鮮奶的品類優勢,「新鮮」仍然是核心競爭力。

通過有效降低殺菌溫度、標明天然活性物質含量、構建渠道壁壘等方式,能在眾多巴氏奶產品中成為突出的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教育消費者選擇新鮮乳製品的目的,對低溫鮮奶市場發展也有幫助。

宣傳鮮奶優勢

之前,國內乳企大多都是以生產低溫鮮奶為主的,但是由於冷鏈體系不夠完善、鮮奶產品不易保存,使得銷售半徑有限,因此低溫鮮奶是區域乳企的傳統優勢品類。

隨著低溫乳製品慢慢受到重視,低溫鮮奶在保證質量安全的基礎之上,又能儘量保留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和新鮮風味,逐漸成為了乳製品消費的熱門品類,區域乳企的鮮奶產品也實現了銷售增長。

近幾年低溫鮮奶市場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但在液態奶市場中依舊佔比較低,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常溫牛奶相比,低溫鮮奶的比重不到20%。

9月份,餓了麼發布的鮮奶外賣報告顯示,2019年低溫鮮奶滲透率超過30%,部分城市滲透率能夠達到38%和40%,這也說明低溫鮮奶市場正在不斷擴大。

乳企巨頭自然也看到了低溫鮮奶的發展前景,早就開始紛紛發力這一市場。無論是乳企巨頭還是區域型乳企,低溫鮮奶基本已經成為「標配」。

雖然乳企巨頭相繼布局確實憑藉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推動了低溫鮮奶的快速增長,但也讓低溫鮮奶市場競爭愈發激烈。

其實有不少區域乳企在渠道和地域上都具備優勢,不過為了能夠在低溫鮮奶領域保持市場份額,在競爭中佔據一定的主動地位,區域乳企也將「新鮮」作為核心競爭力並放在了關鍵位置,通過有利的方式凸顯產品的「新鮮」和「優質」。

降低殺菌溫度

從殺菌溫度來看,不同企業對低溫鮮奶有著不同的「聲音」,根據企業宣傳來看,通常認為在保證殺菌效果的基礎上,殺菌溫度越低越能保留更多的營養成分。

花花牛2017年上市了利樂包裝的低溫鮮奶,採用80℃、15s的巴氏殺菌法,雙離心除菌工藝,更大限度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質。在剛剛過去的第十一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20中國奶業展覽會中,《乳業財經》記者還發現了這款煥新包裝的鮮奶產品,據了解這款新包裝產品已經在河南當地上市。

2006年,光明推出了新鮮牛奶品類——光明優倍。2017年開始,上海市場上的光明優倍鮮奶改進生產工藝,巴氏殺菌溫度從85℃降低到了75℃,到2018年6月這一工藝已經在全國範圍推廣。目前市場上很容易能夠看到光明優倍「75℃鮮活力」的廣告語。

4月18日,燕塘與廣州塔攜手,推出了與現代城市地標相結合的專屬巴氏鮮奶產品。這款新廣州系列鮮牛奶採用的是75℃活性進階新基準,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最大限度保全絕大部分的活性營養。

在眾多巴氏鮮奶中,三元巴氏鮮奶則宣稱採用全新升級的72℃黃金巴氏殺菌溫度,保留了牛奶中的更多活性營養物質。

不少乳企都在包裝上標明了殺菌溫度,既能與其他巴氏奶產品區別開來,又能突出產品的特色和優勢,加深對產品的印象。

突出活性物質

在包裝上除了出現殺菌溫度之外,活性物質的含量也成為了乳企相繼標註的重點。光明乳業董事長濮韶華曾表示,應該給消費者真正的知情權,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高品質乳製品。

2019年,在首屆中國奶業新鮮峰會上,光明率先在光明優倍鮮奶的包裝上標註了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和乳過氧化物酶等三項核心活性指標含量,這一舉動獲得不少同行企業的認可。

光明優倍鮮奶中標註了免疫球蛋白180mg/L、乳鐵蛋白45mg/L、乳過氧化物酶1500U/L。光明致優全鮮乳中標註了免疫球蛋白220mg/L、乳鐵蛋白50mg/L、乳過氧化物酶2000U/L。

三元72℃鮮牛乳中標註了免疫球蛋白200mg/L、乳鐵蛋白35mg/L。

福建長富巴氏鮮奶中標註了活性免疫球蛋白100mg/L、活性乳鐵蛋白35mg/L、活性α-乳白蛋白800mg/L。

新乳業24小時鮮牛乳中標註了10倍免疫球蛋白、5倍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2000U/L。

燕塘鮮牛奶中標註了免疫球蛋白≥100mg/L、乳鐵蛋白≥30mg/L、β-乳球蛋白≥3400mg/L、乳過氧化物酶≥2000U/L。

實際上,在第一屆中國優質乳工程發展論壇上,就將國家優質乳工程的核心標準明確為天然活性營養。牛奶的價值就在於其豐富的天然活性物質,這也是大力發展低溫巴氏奶的意義所在。

乳企通過在鮮奶包裝上標註活性物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產品的新鮮、優質程度,同時還能提供明確的信息,方便選擇和購買。

構建渠道壁壘

低溫鮮奶由於保質期較短,及時送達就顯得非常重要。全產業鏈建設幫助區域乳企更快的進入當地市場,更好的滿足「新鮮」需求。而且通過送奶到戶構建渠道壁壘,搭上新零售的「快車」也能幫助企業擴大市場。

天潤雖然是新疆的乳製品企業,但是已經基本實現了走出新疆的目標,在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均能購買到天潤的產品。天潤乳業產品已經進入了廣州的永旺、天虹、美思佰樂等大型連鎖超市,華東華北地區的盒馬鮮生、全家、711等連鎖超市。即使是與廣州本土品牌如香滿樓、卡士、風行、燕塘等相比,天潤乳業也毫不遜色,在不少賣場能夠排名在前三甚至是第一。

天潤乳業打出的「8000裡誠貢」,利用冷鏈系統,在60個小時內將產品運到全國各地,並在全國建有5大奶倉、高山牧場直供,保證低溫乳製品「鮮」到全國各地。

此外,還有不少區域乳企都提供送奶到戶的服務,比如燕塘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上訂奶然後配送到家,長富乳業建立了完整的冷鏈管控流程並堅持每日配送,光明、三元等乳企都可以送奶到戶,保證有鮮奶需求的居民可以每日喝到新鮮的牛奶。

花花牛2019年推出了「優鮮百科」新零售項目,是依託公司送奶入戶渠道,將線下線上進行融合的一種新零售模式。

線上的APP、小程序、微商城等方便用戶線上自助下單,可以選擇送貨上門或門店自取,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而線下體驗店能夠增加體驗性和乳製品宣傳內容,用優質的產品服務和挖掘更多的訂奶用戶。

利用新零售電商,有利於低溫鮮奶突破地域限制,滿足低溫乳製品購買時高頻少量的特性。

區域乳企在發展低溫鮮奶時要堅持以「新鮮」作為核心競爭力,突出產品的「新鮮」優勢,能夠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相關焦點

  • 莊園牧場:"鮮活"區域龍頭乳企 健康中國新勢力
    而在日前發布的「2020中國乳業新勢力企業」榜單中,今時代、風行、簡愛、認養一頭牛等眾多新銳乳企上榜,更是引起市場熱議。  此次同時入選的莊園牧場(01533.HK、002910.SZ)則是我國西北地區優秀乳企代表。
  • 四川菊樂「酸樂奶」上市 區域乳企還有多少生存空間
    強者恆強,伊利耗資近58億大手筆回購,區域乳企菊樂股份還在艱難上市,中國乳企已經進入後乳業時代,留給區域性乳企的時間至多2-3年。近日,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菊樂股份」)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擬於登陸深交所中小板。公司本次發行不超過3082.7614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擬募集資金5.6億元。
  • 眾多乳企跨界即飲咖啡,能否為乳企帶來新的增長?
    國內咖啡消費的增長,為即飲咖啡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隨著各大乳企巨頭、飲料巨頭紛紛涉足咖啡領域,「跨界咖啡」成為了發展新現象。而即飲咖啡的便捷性、功能符合當下的消費潮流,並且成本低、利潤客觀,未來或許將會成為咖啡行業的爆款,同時也能為推出即飲咖啡細分產品的企業帶來新的利潤增長。
  • 超市低價奶為何斷了頓兒 乳企:奶源流向高端奶
    對此,有乳品企業稱「供不應求」,也否認了醞釀漲價的傳言;而超市方面則上演「搶奶大戰」,直接派車到奶企的周轉中心「截貨」。  過道堆滿禮盒  貨架空著大半  昨天下午5點多,剛下班的史先生衝進超市,直奔牛奶冷櫃,抓起6袋三元牌「特品鮮」放進購物車。
  • 新乳業召開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 協力共謀鮮乳事業版圖
    會議以現場投票與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審議通過了《關於選舉第二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關於選舉第二屆董事會獨立董事的議案》及《關於選舉第二屆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的議案》,在完成董事會、監事會換屆選舉的同時,對收購寧夏夏進乳業、增發可轉債等相關重大事項進行了表決,為新乳業鮮乳事業乘風破浪,走向更高、更強、更遠合力謀計。
  • 折價促銷 乳企拉響去庫存「警報」
    來源:北京商報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商超發現,多家品牌乳企實行不同程度的降價促銷策略,禮盒裝常溫牛奶成降價「重災區」。為提振乳產品消費需求,除了在線上線下店面終端開展價格優惠活動,各大乳企還通過「社群營銷」發力「到家」業務,直接送奶到戶。
  • 新乳業重大資產重組,西北龍頭乳企收入囊中
    5月5日,新乳業發布公告披露重大資產重組,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收購資金的60%為自有及自籌資金,40%擬通過可轉債募集現金支付。分析人士指出,夏進乳業在西北區域經營近30年,在品牌影響力和渠道網絡、上遊稀缺性奶源、生產管理和財務業績方面均有明顯優勢。新乳業將其納入囊中,雙強聯合,使西南西北連成一片。
  • 乳企價格戰,鮮牛奶比水還便宜?
    在頭條熱榜中,乳企價格戰,鮮奶比水還便宜引起了市場熱議,隨著大家對健康飲食關注,牛奶飲品的行業競爭在加大,價格戰有什麼利弊呢?在乳企價格戰爭背後,我們簡單做個商業分析:1 鮮奶比水還便宜,是行業競爭的結果,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在過去,我們還處於溫飽階段的時候,喝一瓶鮮奶那不是普通家庭喝得起的,那時候的牛奶飲品還是少數家庭的福利,喝牛奶也是傳統的少量配送模式,保鮮時間有限,所以區域限制也很明顯
  • 超巴奶頻出,乳企巴氏奶戰術升級了?
    低溫巴氏奶幾乎已成乳企「標配」,但是受制於冷鏈和奶源的影響,很難突破銷售半徑,超巴奶應運而生,成為乳企快速搶佔低溫鮮奶市場份額的「利器」。在超巴奶技術先行一步的乳企並不少,君樂寶、三元以及優諾、明治等都已推出了「超巴奶」。
  • 重磅:中國或再現100億乳企!剛剛,「鮮奶爸爸」出手,新乳業17億收購...
    來源:胡說有理4月29日胡說有理剛剛報導新希望乳業(簡稱「新乳業」)在今年內或將發起新的併購,時隔一個「五一」小長假,新乳業於5月5日就正式對外官宣了:將以17.11億元收購西北區域龍頭乳企寧夏寰美乳業發展有限公司(即寧夏夏進乳業)的全部股份,收購資金的60%為現金自有及自籌資金,40%擬通過可轉債募集現金支付。
  • 乳企跨界分食烘焙「大蛋糕」
    中商產業研究院今年8月發布的《2019年中國烘焙食品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烘焙連鎖企業的品牌化、規模化的優勢凸顯,但仍然局限於區域市場,真正實現品牌連鎖化、規模化的烘焙企業屈指可數,預測2022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破2500億元。
  • 「新鮮的風口」來了:生鮮乳價格連續6個月上漲 低溫奶產線成為乳企...
    盒馬鮮生深圳區域日日鮮採購經理 葉紀田:我們也發現客戶非常在意鮮度,他們往往會伸手去挑選貨架最裡面的商品,所以說我們特地開發了一款只賣當天的鮮奶,我們現在1月、2月的生意已經是我們剛上市的時候增長了20%的樣子,我們現在鮮奶佔比做到50%。除了商超是鮮奶的主戰場,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開始銷售鮮奶。
  • 本土乳企持續撬動奶酪市場
    目前,國際品牌佔據奶酪市場主流,但奶酪市場的進口依賴度逐年下降,2016年—2018年分別為63.2%、56.5%、50.4%。在國內乳企加碼奶酪業務下,國內奶酪產量快速增長。毋庸置疑,奶酪消費的逐年增加,也為國內乳企發展奶酪業務留下了空間。
  • 乳企打價格戰迎中秋 部分牛奶重回一元時代
    為迎戰中秋消費旺季,乳企紛紛打出促銷廣告:半價銷售、買就送。  對此,消費者雖然樂在其中,但是對於乳企業來說,價格戰的背後只剩下虧損和無奈。  部分牛奶重回一元時代  一邊是高價收購國外原奶,另一邊卻是乳製品市場銷售疲軟。很難想像,在一個相對缺奶的國家裡,乳業也像鋼鐵業一樣,迎來產能過剩的時代。
  • 會員製成獲客關鍵,但乳企會員是該導流奶粉品牌還是母嬰門店?
    事實上,現在很多乳企都還沒有找到做好會員制的方法,或者在利用網際網路工具做會員管理系統時,並沒有想清楚品牌與渠道之間的關係。而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對這種會員體驗也絲毫沒有「福利感」,如追著要辦卡、每天收到商家狂轟亂炸式的促銷簡訊、積分兌換獎品毫無吸引力等。
  • 新希望乳業躋身現代牧業第二大股東 乳企巨頭奶源爭奪戰愈演愈烈
    每經記者:李詩琪 每經編輯:張海妮近段時間以來,對上遊原奶行業的爭相布局正成為各大乳企的新動向。7月18日晚,新乳業(002946,SZ)發布公告稱,擬以7.09億元認購及購買現代牧業(01117,HK)5.95億股股份。
  • 春暉乳業賣牛還債走下坡路 折射中小乳企生存現狀
    乳業高級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春暉乳業目前的遭遇也正是國內中小乳企、牧場現狀的縮影。中小企業正在面臨著市場難做、業績下滑、資金不足、成本上升等挑戰。」賣牛還債據悉,82頭奶牛的評估價為229.6萬元。王丁棉認為,「乳企的奶牛養殖成本很高,首先採購飼料都是成批採購的,資金壓力比較大。另外有一部分或者全部產品要賣給第三方的話,回款周期都比較長,短則幾個月、長則半年都有,企業的資金鍊壓力就會更大,這也是乳企本身的短板。」中小乳企的縮影春暉乳業如今面臨的狀況可以說是中小乳企現狀的縮影。
  • 搶抓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 這家重慶酒企為何瞄準「酒都」宜賓?
    而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鞏固關鍵期,經濟社會亟待恢復提振,處於酒業傳統優勢產區的酒企,要如何助力區域經濟建設和提振消費?此前,位於「酒都」宜賓多家酒企就將發展方向鎖定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表示將充分發揮宜賓產區優勢、區位優勢,搶抓重大戰略機遇期。沒想到,率先出招的,卻是重慶啤酒。
  • 臺灣地區制定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及調製乳粉品名及標示原則
    為了使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及調製乳粉標示規範得以順利推動,利於業界遵循,臺灣地區「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召集專家學者及利益相關方,經過研討,將「鮮乳、保久乳及調味乳品名及標示原則」修訂為「鮮乳、保久乳、調味乳及調製乳粉品名及標示原則」,6月21日前就修訂草案徵詢公眾意見。
  • 京郊遊望迎最火「十一」:民宿酒店量價齊升 旅企出招搶客源
    以「豪華雙床房(含早)」為例,在美團平臺上,該房型平日售價在2000元/晚左右,「十一」期間,該房型售價為4698元/晚,房價出現翻倍上漲的情況。同樣出現價格翻倍的還有北京樂多港萬豪酒店。旅企各自出招搶客源「『十一』基本是今年除春節外最長的假期了,一定要抓好這波客源。」有業內人士直言。根據攜程旅遊大數據實驗室最新發布的「2020十一長假旅遊性價比報告」顯示,從國內旅遊市場恢復情況看,預測今年國慶中秋8天長假旅遊人次可能達到6億。面對如此眾多的出遊人群,各旅企也在假期到來前紛紛出招,為了能在「十一」長假分到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