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結束,今年的高考生,似乎格外的難,生於「非典」,考於「新冠」。戴口罩的畢業照和視頻直播的畢業典禮,雖然遺憾,卻註定難忘!不管怎麼樣,畢業生們都將邁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只不過,高考結束並不意味著解放,因為考生們還有最重要的工作沒有完成,那就是填報志願。這兩天,我的公眾號後臺以及朋友圈私聊,已經開始有不少人前來諮詢。譬如,填報「旅遊管理專業」或者「酒店管理專業」等相關專業,在未來有前途嗎?如果選擇旅遊管理相關專業,有哪些學校值得推薦?
想到之前,自己以港漂留學前輩的身份寫了一篇經驗分享貼,幫助到很多人,甚至也有同學因為《港漂留學前輩的中肯建議 × 亞洲排名No.1的酒店專業經驗分享》這篇文章,之後成為我師弟的。
所以,我想就填報志願在這裡說些我的想法,希望可以為在填報志願路上疑惑的你,撥開一些迷霧。
1.我當年為何選擇旅遊管理?
先簡單介紹下我自己,工作十年,曾於國內某酒店管集團及國際顧問公司工作,現在為一名靠自媒體謀生的酒店旅遊領域的博主、自由作家,兼職為一些旅行雜誌和業機構撰稿,同時也在些企業院校做培訓講師,是浙江東方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也是2020世界休閒大會國際休閒生活方式案例獎的遴選委員……
很多人,都以為我曾經學的是傳媒專業,但其實當年本人大學本科就讀的是旅遊管理專業。當年我們學校是大類招生,我進入的是學校分數線最高的經濟管理大類,在大二時分專業才選的旅遊管理專業。
在經濟管理大類的眾多專業中,選擇旅遊管理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希望畢業之後可以成為一名涉外導遊,成為小時候最喜歡的綜藝節目《正大綜藝》欄目中的外景主持人一樣,以週遊世界為工作。
結果到今天,雖然沒有成為主持人,但我的確在大學畢業後的第六年,就實現了兒時的夢想,以週遊世界和住奢華酒店為工作,和讀者們分享著旅行心得,還能獲得相對不錯的收入。不少當年的同窗,甚是羨慕。
而當年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這些羨慕的同學中有很多想和我一樣選擇旅遊管理專業,因為家長的意見甚至於阻撓,最終沒有和我繼續「同行」。這個當年在外行人眼裡無非就生產「導遊」、「端盤子」的專業,並不被很多家長看好。
可是你想,在未來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服務型社會,又有哪個崗位不是服務彼此呢?況且,做導遊就真的比銀行的櫃姐差嗎?十年前,我一個導遊親戚,光是在杭州的梅家塢賣茶就額外收入15萬一年了,更別說現在杭州的金牌網約導遊早已是1000元+/天的漂亮收入了。
這裡我想表達的是,每個行業和領域都有做的傑出的人和一般的人。選擇專業,還真的要聽從自己內心和興趣選擇。父母的經驗並不一定能通行一輩子,而未來過日子的畢竟是自己。
2.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做什麼?
旅遊管理專業畢業後是非常好就業的,因為旅遊行業一直在擴張,酒店、旅行社每年都在大量的找人,只不過本科生、專科生甚至高中畢業生的起點都是一樣的,都需要從基層做起。不要覺得這很吃虧,有了本科教育的好底子在身,到了社會再度歷練後,你的晉升速度相對會更快。
以我為例,當年實習陰差陽錯進了某酒店集團管理公司做管培生,後來畢業後也留下工作,到了畢業後第三年已經成為了管理公司的電子商務部經理,負責酒店集團的電子商務和部分品牌工作,收入也比一線的運營人員會高出很多。
更別說,當時我如果不去深造念書,再堅持一兩年就可以達到總監級別的收入了。以2017中國酒店業薪酬指南為例,酒店總經理年薪平均為46-60萬。
酒店是一個鍛鍊為人處世的社會大學,很多新興的服務企業,譬如奢侈品管理類型的公司,都很喜歡有酒店工作經驗的人加入。縱使你不想繼續在酒店做一輩子,有了酒店行業工作資歷的加持,再去社會上找工作也依然是個香饃饃,而我知道的大多數跳槽都是被高薪挖走。
當然,時代進步快,旅遊管理專業早已不是只有酒店+旅行社的就業出路。航空公司、主題公園、景區、各國旅遊局在華辦事處、OTA等,都是當下旅遊管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工作熱門流向。
有了網際網路和物流會展的加持,很多新興崗位的收入一點也不比網際網路企業差。以我本人在成為自媒體從業者前,在某國際顧問公司的經歷來說,旅遊管理專業的畢業生,還可以在從事酒店、旅遊及休閒項目的策劃、研究、規劃、諮詢等工作,日常辦公都在5A超甲級的寫字樓,出差出入的都是國際5星酒店,收入自然也是不錯。
而再以現在的我為例,當你在這個行業有了一定資源和了解一定規則後,你還可以選擇自己創業成為旅遊自媒體人,或者是旅遊規劃師等,讓自己的工作時間更富有彈性,邊工作享受旅遊帶來樂趣的同時,順便把錢也給賺咯。
▲2017年10月的一期《紐約客》雜誌的一張封面當時在朋友圈裡刷爆了屏。封面上,人類坐地行乞,機器人則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意指明顯——在未來社會,人類的工作機會被不斷進化的機器人剝奪,從而淪為了流落街頭的弱者。
關於就業,我再提一組數據,早前 BBC 基於劍橋大學研究者 MichaelOsborne 和 CarlFrey 的數據體系分析了365 種職業在未來的「被淘汰概率」。雖說他們分析的僅僅是這些職業在英國的前景,所基於的也不過是本土的數據。但從這些概率中,我們可以得出兩個基本的結論:
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類技能要求,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
社交能力、協商能力、以及人情練達的藝術;同情心,以及對他人真心實意的扶助和關切;創意和審美。如果你的工作符合以下特徵,那麼,你被機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
無需天賦,經由訓練即可掌握的技能;大量的重複性勞動,每天上班無需過腦,但手熟爾;工作空間狹小,坐在格子間裡,不聞天下事。
結果,可想而知讓人意外,目前看來都是好職業的,在未來有較高淘汰率的有很多:銀行職員96.8%,人事89.7%,地產經紀人86%……而最不容易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你知道是什麼嗎?酒店管理者,被取代概率只有0.4%!
看過《布達佩斯大飯店》的朋友自然會懂,為什麼一家酒店的經營者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無法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我們選專業當然要看四年畢業之後的就業情況,但我們如果可以看得更遠,在人生這場長跑比賽中,我們是不是就更有耐力跑遠一些?
3.這些院校的旅遊管理專業值得選
終於說到正題了,酒店管理專業本身不錯,選一個合適的好學校固然更關鍵。以今年剛剛發布的2020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為例,中國內地院校的旅遊休閒管理學科實力不斷增強,共有9所大學上榜,其中中山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暨南大學和南京大學衝進了世界百強。
除此之外,國內北二外、南開等大學的旅遊管理專業也都是老牌強將。那麼撇去以上這些基本上是「211」「985」的一線院校外,我們從考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其實真正面臨「選校難」的同學,正是那些剛上一段線的同學,頭部的學校有些吃力,卻又不知道還有哪些保險牌可以選擇。
旅遊專業好,選旅遊管理專業,當然也要到旅遊城市這樣的環境中來學習,就像杭州,這座城市從先天環境還是後期的就業角度,都是學旅遊的最佳選擇。
那麼想報考浙江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的同學會發現,浙江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現在比較高層次,除了碩士和博士之外,已經不招本科了,怎麼辦?
不如考慮一下與浙江大學「臍帶相連」的血緣關係的浙大城市學院的旅遊管理系。無論從師資力量、教學質量、課程設置還是社會資源上來看,若你之前想選擇來浙江大學念旅遊管理本科,那麼現在來到浙大城市學院也沒差。
再說浙大城市學院的發展,因為高等教育是杭州發展中的一塊短板,從數量和質量上看,都與城市發展水平明顯不相匹配。所以,今年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用了三個「非常」(非常之決心、非常之舉措、非常之力度)來強調杭州的支持保障,並力爭通過10年時間將浙大城市學院建成全國百強大學!
種種支持和政策,都讓浙大城市學院這所公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在接下來會快速提升辦學層次。所以,浙大城市學院在發展的快車道上,對考生來說有諸多選擇上的「性價比」優勢。選擇這裡,就像投資了一支潛力股。而用坊間一直在傳的話來說,浙大城市學院就像是一所重生的杭州大學,潛力無窮!
作為我的母校,平心而論,浙大城市學院校園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地理位置都是不錯的,尤其是杭州主城區建設大潮後,浙大城市學院算得上是離杭州主城市中心最近的一所高等本科院校了。
行筆至此,作為過來人,我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能打破同學們對旅遊管理專業理解的固化框架,更多展現旅遊管理專業畢業生在就業中的多重選擇和無限可能。希望高三畢業的你,在未來選擇專業時,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找到自己人生的道路和方向,煥發青春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