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觀賞魚屬於高氧魚,如果魚缸裡開始缺氧,什麼魚會率先死亡?

2020-12-2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在養魚界一直流傳著關於高氧魚的說法,那麼,什麼算是高氧魚呢,具體會有什麼界定標準嗎?

如果我說沒有的話,很多新魚友可能又會罵我了,人家書中有雲如何如何。

我們比如說金魚,它們需要的水中含氧量就是多少多少,我們如果以這個為標準,只要是大於這個氧氣量需求的觀賞魚,它們不就是高氧魚了嗎?

對不起,這個問題大家可以自行翻閱資料查看,養魚老道不太願意去接觸這些數據類的東西,關鍵是我也記不住,也懶得去抄書,再者很多魚友手中也沒有這樣的檢測設備。

還有就是,大自然的魚類品種太多太多,它們所需求的氧氣量其實各不相同,根本就沒有一個具體的界定標準,還有諸多的觀賞魚,可以在水面直接呼吸,它們根本就不懼怕缺氧。

如何界定高氧魚,基本全憑經驗,再者靠我們日常的觀察

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在養魚界一直流傳的:

鸚鵡魚、虎皮魚、鰟鮍魚、金魚、錦鯉、燕魚、七彩神仙魚,以及一些溪流魚類,它們所需要的氧氣含量,可能會比其他觀賞魚的需求量要高一些。

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這些觀賞魚大部分都是群養的,難道說羅漢魚、龍魚之類的,它們需要的氧氣量就低?

不是的,因為羅漢魚、龍魚,它們大多數都是採取單缸飼養的,一米五的大魚缸裡只養一條龍魚,一米的魚缸只養一條羅漢魚,只要是我們勤換水、注意水質,有點過濾系統在那裡轉著,它們就不會缺氧的,怎麼可能會缺氧呢?

除非是水溫過高、氣壓過低、天氣悶熱。

那麼,什麼觀賞魚都有可能缺氧。

我們再打個比方,假設一個魚缸裡的水質已經開始敗壞,裡面沒有飼養不怕缺氧的,諸如鬥魚、雷龍、招財貓之類的魚,所有觀賞魚都缺氧的情況下,哪種觀賞魚算是高氧魚呢?

別說,其實還真有。

同一魚缸裡,如果水體開始缺氧,哪些觀賞魚會率先死亡呢?

因此來說,所謂的高氧魚,大部分是處在群養或者混養的魚缸裡,這是第一點。

那麼,在這一個魚缸裡,同樣的氧氣含量、同樣的水質,只要一開始缺氧,為什麼有些觀賞魚一定會率先死亡呢,主要死亡的都是些什麼品種呢?

第一、老弱病殘者先死

首先死亡的,一定是魚缸裡的老弱病殘者,特別是鰓部已經受傷的觀賞魚,因為它們無法有效呼吸了。

所以說,一旦魚缸裡稍微有點缺氧的情況,它們也就必死無疑,其中也包括了長期受到欺負的,營養不良的那些魚類。

第二、個體最大者或者較大者先死

這也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觀賞魚的個體越大,它們所需要的氧氣量,一定就會越高,所以說,它們不先缺氧,誰先缺氧呢?

不怕缺氧的觀賞魚,暫時不在此例,它們可能由於水質敗壞,從而引起其他的疾病身亡。

第三、魚主人最為關注者先死

這個問題就有點奇妙了,魚主人最關注哪條魚,基本上哪條魚就會先死,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

因為我們關心則亂。

如果魚缸裡的哪條觀賞魚是我們最喜歡的,我們對於它的關注度一定是最高的。

只要平時一看到它的狀態有點不對勁,我們必定就開始折騰了,包括了不斷地倒缸、單獨治療、頻繁下藥等等。

它們的體質很快就會完蛋了,任憑是誰,它也扛不住這樣的折騰。

再者就是,一般的我們關注的觀賞魚,大多數都是好魚,它們在魚店或者魚場裡,同樣也會受關注的,這個道理和我們是一樣的,所以說,它們就有可能先死。

第四、飼養數量最多者先死

因為在一個魚缸中,某一種觀賞魚的飼養數量越多,意味著它們的死亡概率就會越高,再者就是,數量越多,各種交叉感染的隱性疾病也就越多,只是在某些時候,未必及時表現出來罷了。

所以說,常常出現的情況就是,一個魚缸裡主魚的數量較多,配魚只有幾個,往往在主魚中,就會不斷出現死亡的現象,這其實也是個概率問題,其他魚反而會活的好好的。

我們最後回過頭來看看,最先死亡的都是些什麼魚呢?哪些觀賞魚,又算是高氧魚呢?

這還真不一定。

飼養所謂的高氧魚,到底用不用刻意打氧?

那麼,如果我們飼養所謂的高氧魚,到底用不用刻意去給它們打氧呢?

關於這個問題,在我的視頻和文章中曾經都有提到過。

大部分的觀賞魚,只要是我們飼養它們的水體足夠大,並且水質足夠好,打不打氧都是無所謂的。

我們比如說金魚和錦鯉,它們也算是高氧魚了。

但是,金魚是可以古法養殖的,甚至於連過濾系統都不必提供,氧氣泵更不用說了。

錦鯉如果飼養在室外的魚池中,根本也沒有必要去刻意打氧的。

因此來說,這個問題不是去看,我們飼養的觀賞魚需不需要打氧的問題,而是要看水質和飼養密度以及水溫。

還是那句話,如果是在盛夏季節裡,氣壓過低、飼養密度過大,水溫持續升高的話,氧氣泵一定是必備之物。

而大部分溪流魚,原生魚,在它們的飼養環境中,需要的則是適度的造流,魚缸的水流一大,氧氣含量自然就上來了。

再者就是,有些魚友,喜歡自己的觀賞魚生活的質量更好、更高,適度打氧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因此來說,魚缸裡到底用不用充氧,高氧魚需不需要打氧,全部要靠我們對於自己觀賞魚的狀態觀察。

如果大批量的觀賞魚,集體出現了浮頭的徵兆,也就是在水面不斷吞咽空氣呼吸,而不是在索食,那麼,這就證明我們的飼養密度已經很大了,還是需要提供一定的供氧設備的。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在水體含氧量正常的情況下,很多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可能也會定期上浮到魚缸的水面呼吸,但是,它們在其他時間一定會在魚缸裡正常的巡遊,我們比如說一些底層的魚類,它們絕對不會整天呆在魚缸水面,或者是有些魚類,上浮到水面的次數和時間頻率應該是固定的,但是由於水體缺氧,它們的上浮頻率就會加快,
  • 原生觀賞魚系列7:原生魚缸怎麼造景?注意這4點即可
    各位魚友,大家晚上好!到了我們,原生觀賞魚系列第七篇文章,前面第六篇文章,我們講了觀賞魚混養的注意事項,有提及到觀賞魚缸造景的問題。沒錯,我們第七篇文章就是專門來講一下,原生觀賞魚缸布置的一些注意事項,或者說是幾個步驟。
  • 水中缺氧魚會死都知道,但這些缺氧的現象卻易忽視,來看看是哪些
    那麼我們在養魚過程中當魚缸水體中的溶氧不夠時會出現哪些問題呢,或者說有哪些比較明顯的表現?對於魚缸中的溶氧不夠所出現的問題,以踏火個人經驗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前面所說的魚缸中的溶氧不夠時會引起魚出現死亡,這是最嚴重的一種情況,一般情況下如果不是魚過密或者停電之後氣泵、水泵這些出現無法運轉而引起的水體缺氧,一般情況下還是不至於直接讓魚死亡,因此這種情況出現之後雖然後果很嚴重但是我們還是很容易發現這種問題,這種情況魚會有明顯的缺氧浮頭的症狀,一旦出現這種問題我們只要適當加新水或是想法立即增氧都不會有大的問題。
  • 都說長期給魚缸爆氧不好,那麼你知道長期爆氧對觀賞魚的危害麼?
    氧氣泵作為養魚最常用的工具,不管咱們平時有沒有用上,基本上只要是養了魚的魚友基本上都會備上那麼一臺在家裡。一般咱們魚缸入了新魚為了幫助魚兒快速恢復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就會用到氧氣泵了。而且單單一個氧氣泵,也不會使觀賞魚變成所謂的高氧魚,這一點大家可以完全放心!如果要達到高氧魚的需求,經過我對專業人士的詢問,除非是直接往魚缸補充純氧!長期使用氧氣泵有哪些危害?
  • 小魚缸飼養小金魚只增氧無過濾,為什麼魚兒會死呢?
    不過在觀賞魚的飼養過程中,氧氣泵也不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或者說如果我們使用不當,氧氣泵也會給觀賞魚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果。很多魚友對此持有反對態度,這個無所謂的,養魚老道只是表達個人看法,不代表任何人。如果說我們魚缸的水質異常的渾濁不堪,魚兒已經缺氧嚴重,我們必須要在改善過濾的同時,來適當地增加魚缸內的氧氣含量。可是,如果魚缸內水體混濁,底部雜物過多,我們只去增氧,而不去改善過濾或者適當換水,甚至於魚缸內根本就沒有過濾系統,包括水妖精。
  • 巧妙將魚缸造浪泵和增氧泵混搭,在關鍵時刻,可以救你觀賞魚的命
    友情提示:本文適合那些觀賞魚得過鰓寄的朋友們,更適合那些家裡的造浪泵正在落灰的觀賞魚玩家們。預計閱讀218秒。落灰的造浪泵譁仔曾經問過不少魚友:你覺得你的魚缸裡最沒用的設備是什麼?很多朋友在購買造浪泵時的初衷是為了吹散魚缸死角裡積壓的下沉性魚糞便的,它其實就是魚缸循環泵的一個輔助泵,幫助水體增加潔淨度;也有些魚友玩的是高耗氧魚種,加個造浪泵,可以模擬野外河道急流水域的水流速度,讓此類觀賞魚活得更滋潤。可是,隨著養魚經驗的積累,很多朋友把這個東西從魚缸裡拿走了。
  • 魚缸裡含氧量不足有啥危害?也有某些觀賞魚在水裡缺氧,也能活
    萬物都是離不開氧氣的,即使是大多數的厭氧菌也需要在氧氣含量低的環境生存,觀賞魚更是不用說了。水中其實也是有氧氣的,觀賞魚靠自己的魚鰓將氧氣過濾出來,排開水,從而來呼吸。除了一些迷鰓魚,他們可以依靠肺部呼吸。不過,魚缸中是必須要有含氧量的,如果沒有含氧量,那會發生什麼事情?
  • 魚缸水裡的氧氣越多越好?物極必反的道理,養寵物魚的你一定聽過
    江河湖泊的溶氧數量大多是8~12ppm,室內魚缸裡正常的數值應該是5~8ppm之間。對於絕大多數的淡水觀賞魚來說,當溶氧數值低於3ppm就開始出現缺氧現象,也就是俗稱的「浮頭」。當魚缸水的溶氧低於1ppm以後,很多常見的觀賞魚就會開始死亡,當溶氧低於0.5ppm,絕大多數觀賞魚會死亡。在水族圈特別逆天存在的錦鯽,只有溶氧低於0.1ppm才死亡,類似的魚種並不多。水中的溶氧量通常用「DO」來表示,很多朋友對這個不熟悉。
  • 到底哪種觀賞魚好養,不同情況下的選擇是不同的!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我們手中只有一個小圓玻璃魚缸,在夏天的時候小型的熱帶觀賞魚都會比草金還容易飼養,象斑馬魚、孔雀魚之類的,只要我們保持住飼養密度,就沒有什麼問題,而在這樣子的小圓缸中,鬥魚在夏天反而會比孔雀、斑馬魚更容易飼養,因為它們不怕缺氧。
  • 魚缸裡的褐藻會變成青苔?別鬧了,觀賞魚玩家們
    在觀賞魚領域,一直流傳著一個腦洞大開的謠言,說魚缸裡常見的青苔是褐藻變來的,或者說,魚缸裡的褐藻會慢慢變成青苔,其實是一個意思的兩種說法。大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解呢?如果你玩觀賞魚的時間超過兩年,你估計現在已經秒懂了,如果你剛剛入門,甚至還沒有入門,那你就繼續往下看吧,譁仔會讓你頓悟的。褐藻是什麼東西?青苔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說青苔不是褐藻變來的?
  • 很討厭清道夫,還有哪些可以飼養在魚缸裡的工具魚,下列都不錯
    這次養魚老道的魚缸裡使用的工具魚,決定開始啟用藍眼鬍子或者大帆之類的清道夫近親,畢竟它們看著比起清道夫還是要漂亮多了。 那麼,我們在魚缸裡使用工具魚主要有哪些作用,真的是為了讓它們幫我們吃掉魚糞嗎?其實並不是。
  • 一種零成本獲得觀賞魚的方法,但不能過度,魚缸養原生魚也要愛
    容器中死亡以及魚缸中死亡容器內死亡一般普遍觀賞魚都是在容器中死亡的,畢竟容器不同於魚缸,設備周全。最容易造成容器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是缺氧畢竟魚一多,很快水中溶氧量就會下來,而空氣中的氧氣也沒法迅速進入水中,就會導致缺氧。
  • 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一開始是把孔雀魚倒入金魚缸,把九條小菠蘿倒入藍色妖姬孔雀魚的魚缸,之後把那些原生魚轉移,再後來,抽底換水,把白色的底沙全部清除,順帶換了一半魚缸水,最後把加熱管安裝完畢。這樣的話,將近40條原生魚,全部突然進入到了一個六十釐米的小魚缸內,它們會缺氧嗎?
  • 魚缸裡水體缺氧都有哪些原因?
    ,排洩物過多,魚缸的水體又過小。特別是魚缸裡長期不見陽光,褐藻叢生,過濾棉或濾材等長期不知道清洗和更換。導致魚缸內的氨氮超標。三,水面有過多油膜,導致空氣中的氧氣不能很好的進入水體。比如餵魚的食物中帶油,或者主人在操作中手上帶油。魚水過飛,也有可能出現油膜。
  • 飼養觀賞魚哪些情況下會用到鹽,魚缸放鹽之後多久需要換水?
    養魚人之前也有寫過關於鹽有什麼作用的文章,而今天養魚人要和大家聊的則是我們哪些情況下會用到鹽以及魚缸用鹽之後換水的一些相關問題。在錦鯉魚生病或者某些情況下我們一般使用千分之三的鹽來調節滲透壓,在重症時則會使用千分三以上的鹽。而千分之6以內的水體含鹽量對於錦鯉來說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那麼我們就無需刻意的進行水的更換,只需要根據日常換水習慣進行鹽分的稀釋即可。而含鹽量超過千分之6一般是不能夠在魚缸直接使用的,所以咱們這裡可以直接進行排除,而如果不小心給魚缸鹽放多了那麼建議立即換水。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氧氣量越大,肯定是越好,但是絕對不要與水質起衝突,否則就關掉很多的新魚友總以為魚缸裡的供氧設備,應該是開的越大越好,事實上如果單從理論上來講,這個說法絕對正確,我們也不必去探討魚缸的水體含氧量到底多少才是最佳的,那個數據基本上屬於助詞無實意,很多魚友也不會去檢測,各個飼養觀賞魚的書本上都有介紹,我也懶得去翻閱。
  • 小麥穗魚放在兩個魚缸內,為什麼一缸死亡過半,一缸一條沒死?
    二、雖然有過濾系統,但是水質過老、飼養密度過大雖然說,我把它們放置在80釐米的魚缸內,並且有一個小上濾在維持水質,但是由於這個魚缸長期沒有換水,加上突然間大量進入如此多的小麥穗魚,本身它們還有傷,所以導致了水質嚴重缺氧,繼而體表磨損處開始迅速發炎、潰爛。
  • 養觀賞魚需要往魚缸裡增氧嗎?哪些觀賞魚不要,而哪些要?都在這
    在我們平時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也會有一個問題,就是魚缸要不要增加一套增氧的設備,需不需要往魚缸的水裡面加氧的?不加氧這個魚能不能活?諸如此類的問題,應該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都會碰到過。其實這個還要看情況的,因為並不是每一種觀賞魚都需要含氧量特別高的水質環境。這篇文章和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下,哪一些魚是需要含氧量比較高的,而哪一些又不需要,甚至哪一些不用在魚缸裡面加氧都可以。常見的需含量比較高的觀賞魚有金魚,錦鯉魚,虎皮魚,鸚鵡魚。
  • 80釐米魚缸飼養12條草金,為什麼還缺氧?很多魚友都遇到這種情況
    但是經過了短短一個月的飼養,它們的現狀比起到家之前可就差多了,魚體略有消瘦,偶有浮頭,可我幾乎也是天天在餵啊,而且魚缸裡還是有一個小過濾的,為什麼它們竟然還會出現缺氧的症狀了呢?或者偶爾也會全部浮頭於水面,但是當我們靠近魚缸之後,這種症狀立馬消失,其實這個時候已經在提醒我們,這缸觀賞魚在缺氧了,這就是觀賞魚缺氧現象的輕重不同。
  • 介紹兩種極易飼養的中大型觀賞魚,比起龍魚的飼養難度要低很多
    看老道文章,學老道養魚,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從我們飼養觀賞魚的角度來說,中大型觀賞魚比小型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肉食性觀賞魚比雜食性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熱帶魚比冷水魚比較容易飼養,性格較為暴躁的觀賞魚比性格溫順、神經兮兮的觀賞魚比較容易飼養,不怕缺氧的觀賞魚比高氧魚比較容易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