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在戰爭中真正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原子彈的威力美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清楚。在二戰時,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放棄了最後的抵抗,最終選擇投降。而美國在韓戰時,美軍打得如此憋屈,為何卻沒有對志願軍使用原子彈呢?
1950年爆發的韓戰,原本是一場內戰,卻因美國等多個國家的介入後,變成了一場國際性的局部戰爭。美國糾結的聯合軍登入半島後,不但收復了韓國全部領土,還將戰線推到了鴨綠江畔。
隨著我國志願軍的入朝參戰後,局勢再次反轉,在志願軍的打擊下美軍不僅傷亡慘重,甚至還被死死釘在了三八線附近。長度三年的抗美援朝中,美軍不但未能完成預定戰略目標,還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和巨大的軍費開支。
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賺得盆滿缽滿,卻在韓戰中遭遇了如此的屈辱與挫折,仗打得如此憋屈,卻始終沒有使用原子彈。要知道當時我國沒有掌握核武器,朝鮮更沒有,美國為何放著大殺器不用呢?
在韓戰中,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遠東地區的指揮官都建議使用原子彈,事實上美國也將原子彈拆解空運到了遠東地區。至於為何最終沒有投放,首先肯定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出於三方面的考慮。
第一,若對小小的朝鮮使用原子彈,只能證明美國的殘忍和不擇手段,在國際上會處於不利的局面,因為當時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反對美國使用原子彈。
第二,朝鮮不像日本那樣工業發達,人民居住的也很分散,沒有什麼值得打擊的目標。另外,朝鮮北部多以山地為主,原子彈的威力發揮不到最大。
第三,原子彈是很厲害,但還沒有厲害到一錘定音的程度,而當時美國原子彈數量有限,更為關鍵的是蘇聯也有原子彈,美國在使用原子彈時必須考慮蘇聯的態度和反應。
若在韓戰使用原子彈,確實能扭轉美軍不利戰局,甚至還能給予朝鮮軍隊和志願軍沉重的打擊。但同樣也會帶來不確定的後果,付出的代價絕對會更加的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