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追記會昌縣周田鎮扶貧幹部文樹人

2020-12-11 澎湃新聞

寒風蕭瑟,草木寂靜。

2018年12月10日,像往常一樣騎著摩託進村上戶的文樹人不幸發生車禍,56歲的生命驟然定格。噩耗傳來,文樹人的家人、同事以及他掛點扶貧的會昌縣周田鎮橋塘村的群眾沉浸在無限的惋惜與悲痛中。「可惜了那麼好的一位幹部。」他掛點的貧困戶饒澤亮第二天趕圩時聽到消息,掩面啜泣。

文樹人是周田鎮政府幹部,2014年,他開始結對幫扶橋塘村的8戶貧困戶。從此,他風裡來雨裡去,奔忙在扶貧路上,為群眾宣傳政策,排憂解難,與群眾結下了深厚感情。近日,筆者採訪了文樹人結對幫扶的村民以及曾與其朝夕相處的同事。

一輛摩託車 風雨無阻訪農戶

「黨和政府讓我結對幫扶貧困戶,就是派我去『走親戚』,親戚家有困難,我更要常去。」這是文樹人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文樹人掛點的橋塘村地勢較高,道路彎曲,無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一輛摩託車便成了文樹人進村入戶的標配。

懷揣著真情去扶貧,工作效率也重要。文樹人掛點的8戶貧困戶分布在橋西、光下幾個村民小組。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他將掛點戶串成了一條曲線。「老文走之前還給我打了電話,說要來我家坐坐。」饒亮有最終還是沒能等來文樹人,「我清楚他的路線,從張春妹家中出來,他就會來我家,然後再去曾屋小組。」

文樹人的到來,給老人帶來了關心照顧,給青壯年帶來了致富政策,給孩子們帶來了鼓勵與歡樂。

今年66歲的饒澤亮是文樹人結對幫扶的貧困戶。8年前,其子患上糖尿病,沉重的醫療支出讓他家一貧如洗。3年前,饒澤亮本人也不幸中風,右側手腳僵硬得無法動彈。當時,饒澤亮妻子要去縣城醫院照顧兒子,洗衣做飯便成了難題。文樹人了解到饒澤亮家中的困難,心中掛念著,時不時就往他家跑,關心他的衣食住行。

「見到我行動不便,不會做飯,老文一直幫助我。我妻子不在家的時候,他時不時來給我炒幾個菜。」饒澤亮說。

扶貧備忘錄 百姓之事記心中

「近期待辦事項:1.饒澤亮行動不便,家中無人照料,為其做飯。2.動員饒清華參加技能培訓。3.上戶了解張春妹健康狀況……」

備忘錄是文樹人的扶貧「法寶」,裡面記載的都是結對幫扶貧困戶的訴求。翻閱裡面的記錄,一個細緻體貼的扶貧幹部身影浮現眼前。「群眾事,無小事」,面對結對幫扶戶的家長裡短,文樹人從未失去過耐心,只要是合理訴求,便一一記錄下來,做到心中有數、一目了然,並逐一予以解決。

「老文總說他年紀大了,記性不好,其實我知道,他是責任心強。」文樹人結對幫扶的貧困戶曾培熙說。文樹人與曾培熙早年熟識,結對幫扶工作開展後,文樹人關心曾培熙家庭的長遠發展,時常上門與其談心,鼓勵其家庭成員掌握技能,辛勤創業,不等不靠。如今,憑藉勤勞的雙手,曾培熙一家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這麼負責任的幹部,親兄弟都沒這麼好。他走了,我連聊天的伴兒都沒有了。」曾培熙說著,不由地紅了眼眶。

同樣感受到文樹人關心的還有73歲的張春妹老人。她告訴筆者,得知消息當晚,自己一夜未合眼。第二天,老人拿出文樹人送給自己的兩包枸杞,止不住地流淚。「我叫他不用為我破費,他卻對我說,我歲數大,天氣冷要顧好身體。沒想到,他卻沒有顧好自己。」在張春妹老人眼中,兒女出外打工,孩子上學住校,幫扶幹部經常來家裡聊聊天,是一份難得的陪伴和溫暖。

堅守在一線 永葆工作積極性

「我來問問,文樹人幹部受傷嚴重嗎?什麼時候能好?」2018年12月11日一大早,住在周田圩上的張起金老人在鎮政府門口徘徊,逮著人就問。當得知文樹人已經離世的消息,老人顫抖著說:「那麼好的幹部,假如他還能回來工作該有多好啊。」

文樹人自1990年調至周田鎮政府工作後,28年來從未調離過周田。其中的25年,他都堅守在民政事務崗位上,對周田鎮的村情民情、山山水水,比自己的家鄉還要熟悉。

翻閱著一本本手工抄寫的結婚登記簿,上面字跡清秀,內容清晰,工整美觀。這些都出自文樹人之手。「以前工作條件艱苦,連複印設備都沒有,老文耐心細緻地一字一字寫下了這些原始臺帳,沒幾個人能做得了這工作。」文樹人同事周澤義說。

民政窗口業務事無巨細,文樹人負責的五保和高齡補貼辦理業務又多是和老人打交道。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文樹人總是提醒自己,無論遇到了怎樣的溝通不暢,也要保持平和與微笑。25年來,文樹人接待過的辦事群眾數不勝數,處理的業務更是不計其數,他一直保持著工作的積極性。在他眼裡,只要是為群眾辦事,沒有拖延與敷衍了事的道理。他的付出、他的心血凝聚成了群眾給予他的好口碑。

「就在意外發生前一兩天,文樹人還在加班加點,做好了退役軍人登記工作。」同事曹斌感嘆道,「我和他一起共事了10多年,可謂並肩作戰,風雨同舟。我知道他有過昏迷史,又患有糖尿病,便時常叮囑他不要太勞碌於工作,而他總是說自己扛得住。」

文樹人工作中處處透著的「老黃牛」精神更是讓年輕幹部佩服不已。「在文樹人眼中,落實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布置便去馬上落實。」周田鎮副鎮長池彬煜說。為了落實好脫貧攻堅工作,有時家中遇到急事,文樹人也是能省則省,請半天假,時間一到便立馬返回鎮裡。妻子念及他的身體,幾次要求他多休息片刻,他也不肯。「共產黨人理應永遠奮鬥在路上,等我退休了,回來好好帶孫子。」文樹人一句安慰妻子的話,竟成為無法兌現的諾言。

而在脫貧攻堅這個戰場,他用自己的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向人民交出了無愧於時代的答卷。(贛南日報 李嵐)  

相關焦點

  • 追記江西會昌縣周田鎮扶貧幹部文樹人
    【中國夢·實踐者】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追記江西會昌縣周田鎮扶貧幹部文樹人寒風蕭瑟,草木寂靜。2018年12月10日,文樹人走了,56歲的生命驟然定格。「可惜了那麼好的一位幹部。」他掛點的貧困戶饒澤亮第二天趕圩時聽到消息,掩面啜泣,如他一般,噩耗傳來,文樹人的家人、同事以及他掛點扶貧的江西省會昌縣周田鎮橋塘村的群眾沉浸在無限的惋惜與悲痛中,無言中的儘是依依不捨。文樹人是周田鎮政府幹部,2014年,他開始結對幫扶該鎮橋塘村的8戶貧困戶。
  • 【中國夢·實踐者】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追記江西會昌縣周田...
    2018年12月10日,文樹人走了,56歲的生命驟然定格。「可惜了那麼好的一位幹部。」他掛點的貧困戶饒澤亮第二天趕圩時聽到消息,掩面啜泣,如他一般,噩耗傳來,文樹人的家人、同事以及他掛點扶貧的江西省會昌縣周田鎮橋塘村的群眾沉浸在無限的惋惜與悲痛中,無言中的儘是依依不捨。文樹人是周田鎮政府幹部,2014年,他開始結對幫扶該鎮橋塘村的8戶貧困戶。
  • 「新時代贛鄱先鋒」用生命踐行初心和使命——追記會昌縣扶貧幹部...
    用生命踐行初心和使命——追記會昌縣扶貧幹部文樹人初秋的會昌縣周田鎮橋塘村,依舊滿眼綠色,風吹樹葉作響,葉子上灑滿陽光。村民們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此時,他們沒有忘記一名扶貧幹部——文樹人。2018年12月10日,文樹人倒在了扶貧路上,生命永遠定格在56歲。斯人已去,浩氣長存。文樹人在平凡而艱辛的扶貧崗位上,助力當地村民將夢想變為現實。村民們沒有忘記,組織上沒有忘記,在2019年全省「新時代贛鄱先鋒」之「擔當作為好幹部」名單中,文樹人的名字入列。
  • 用生命踐行初心和使命——追記會昌縣扶貧幹部文樹人
    「周田有個文樹人,爬山過水來扶貧,老少冷暖心上記,公叔老表分外親。」文樹人,一個銘刻於會昌縣周田鎮橋塘村村民心間的名字,他倒在了扶貧路上,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6歲。 斯人已去,浩氣長存。當地村民傳唱著懷念文樹人的山歌,他那恪守初心、一心為民的樸實情懷深深感染著這片紅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會昌縣脫貧攻堅紀實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會昌縣脫貧攻堅紀實 2019-09-18 1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脫貧事業奮鬥到最後一刻 ——追記匯川區山盆鎮扶貧幹部彭藝
    為脫貧事業奮鬥到最後一刻 ——追記匯川區山盆鎮扶貧幹部彭藝 發布時間:2020-06-09 10:13:04      來源:遵義日報   2020
  • 市政府副市長張逸深入會昌縣周田鎮地面沉降點調研指導工作
    市政府副市長張逸深入會昌縣周田鎮地面沉降點調研指導工作 信息分類: 文件編號:
  • 會昌縣一名31歲扶貧幹部倒在扶貧路上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 李嵐、劉源、記者施自強報導:9月29日下午18時30分,贛南醫學院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常駐隊員肖新泉在走訪掛點貧困戶途中不幸墜樓身亡,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1歲。
  • 貧困村裡幸福多——江西省工信廳定點幫扶會昌縣周田鎮半崗村側記
    初冬時節,走進會昌縣周田鎮半崗村,看著以前從未有過的乾淨整潔的村道、煥然一新的學校、欣欣向榮的蔬菜基地、機器轟鳴的扶貧車間……作為江西省工信廳定點幫扶隊伍中的一員,我不由自主地就會想起孟必真《我的幸福生活》裡的勵志詩句。 從2015年開始,江西省工信廳開始定點幫扶半崗村,以「抓黨建促脫貧」為統攬,抓產業促就業,完善基礎設施,推進智志雙扶工程。
  • 省工信廳領導到會昌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省工信廳領導到會昌縣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發布時間:2019-03-19 14:24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 會昌縣查處一名幹部收受禮金 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張梅報導:12月24日,記者從贛州市紀檢監察網站獲悉,日前,會昌縣查處一起幹部收受禮金案件。  經查,會昌縣林業局法制股股長朱鴻林,在任縣林業局山糾辦主任期間,參與山場權屬糾紛調查。
  • 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天 ——追記箇舊市人民法院執行法官王義
    生命中的最後一天4月28日,星期二晚上,已是萬家燈火,王義還在辦公室製作法律文書。從她的辦公辦案平臺上可以看到,這一天的20點10分至23點16分,王義一共整理製作了10份法律文書,她原準備第二天一早上班提交結案。作為一名執行法官,白天要出外勤做查控,王義只有把文書製作工作放在晚上加班完成。
  • 一片丹心向陽開——追記張家界市政府辦扶貧幹部蔣利萍
    一片丹心向陽開——追記張家界市政府辦機關事務管理中心扶貧幹部蔣利萍「蔣妹子,吃飯!」盛飯夾菜,擺上筷子,按照傳統習俗,53歲的結對戶王昌國先祭請蔣利萍,神情沉重哀戚,眼中浸滿淚水。11月25日,是蔣利萍「頭七」。
  • 江西會昌縣一扶貧幹部走訪貧困戶時墜亡,年僅31歲
    新京報訊(記者 周世玲)10月7日,新京報記者從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獲悉,贛南醫學院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的扶貧幹部肖新泉,於9月29日走訪掛點貧困戶時墜樓身亡,年僅31歲。肖新泉走訪低保戶。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供圖贛州市會昌縣委組織部信息顯示,肖新泉,1988年5月18日生於江西省興國縣,2011年6月畢業於西安體育學院經濟學專業,2012年7月到贛南醫學院圖書館工作,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在職攻讀贛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思政)專業,取得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2017年12月學校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精準扶貧。
  • 他們的生命定格在了2019,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致敬:扶貧英雄
    百姓生活改善了,他們卻犧牲在扶貧路上。2018年,張華申請到廣西百色靖西市安寧鄉湯亮村駐村扶貧,經過不懈努力,2018年底,湯亮村實現整村脫貧摘帽。2019年6月,張華因勞累過度倒在工作崗位上,後經搶救無效去世。按其生前遺願,家屬捐贈了他的心臟器官。
  • ...美了變好了」——追記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幹部張小娟
    「我深愛的家鄉,一天天變富了變美了變好了」——追記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幹部張小娟光明日報記者 宋喜群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王冰雅2月28日,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舟曲縣退出貧困縣。舟曲人民不會忘記,在這場脫貧攻堅的偉大徵程中,曾有她年輕而堅定的足印。
  • 以生命譜寫作風之歌——追記江西進賢縣七裡鄉蘭溪村扶貧駐村第一...
    原標題:以生命譜寫作風之歌 這是兒子準備送給爸爸的一件生日禮物——一臺帶按摩功能的足浴盆。兒子說:「看著爸爸為幫助貧困群眾四處奔波,磨出滿腳水泡,真的很心疼。要用這一點心意,來略微減輕爸爸的痛楚。」 這是懸掛在貧困戶付國運家中的一張公示牌——看著上面國網進賢縣供電分公司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李俊敏的照片,付國運總是擦了又擦。
  • 用生命書寫的民情日記——追記黑龍江省龍江縣七棵樹鎮雙龍村扶貧...
    新華社哈爾濱7月2日電 題:用生命書寫的民情日記——追記黑龍江省龍江縣七棵樹鎮雙龍村扶貧幹部於文濤  新華社記者 梁冬按照規定,扶貧幹部一年的駐村時間不少於240天,而於文濤9個月內駐村時間就達到239天。
  • 會昌縣一小車與一客車發生碰撞 小車被撞成兩半
    近日  206國道會昌縣周田鎮路段發生一起交通事故  一輛小轎車與一輛客運車輛發生碰撞  小車被撞成兩半!  ↓↓↓  會昌縣交管大隊經過調查,事發時,吳某(男,45歲,會昌縣周田鎮人)駕駛贛B267D8白色比亞迪小轎車由南往北行駛,途徑會昌縣周田鎮河墩村路段時,駕車行駛偏離車道越過中心線,與相對方向範某(男,49歲,尋烏縣人)駕駛的贛B56857大型客車(車輛隸屬尋烏縣汽運公司)相撞。
  • 會昌縣一名80後扶貧幹部不幸辭世
    9月29日,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扶貧工作隊員肖新泉準備走訪農戶時,不慎從樓上跌落,經搶救無效不幸辭世,年僅31歲。肖新泉,生於1988年5月18日,興國人。2011年6畢業於西安體育學院經濟學專業,2011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2年7月到贛南醫學院圖書館工作,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在職攻讀贛南師範大學學科教學(思政)專業,取得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2017年12月,學校派駐會昌縣小密鄉羅田村精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