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農村,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以上村莊名以村裡姓氏最多的姓來開頭,比如王家村,盛家村,柳家莊,潘家,以及我們的歐家夼村。
我們村雖然以姓氏歐字開頭,但真實情況是我們村連一個姓歐的都沒有,而且村裡的姓氏比較雜,大概有七八個姓氏,從記事起就沒聽過歐姓人。
據說若干年前,村裡住著歐姓農民,歐姓村民的土地被鄰村惡霸霸佔,於是歐姓農民只能給鄰村惡霸打工,但這樣的勞作根本養活不了家人,當時歐姓農民實在沒有活路了,村長便在一天夜裡領著全體歐姓人搬走了。
於是歐家村成了空村,後來我們村最大姓氏蘭姓和張姓祖先從外省市逃荒來到這裡,然後定居下來,這是一個三面環山的村莊,整個村莊地勢呈現鳳凰形狀,後來有一個雲遊四海的和尚說村裡地處風水寶地,將來會成為富裕村莊,還真是,我們村從八十年代末,經濟發展迅速,如今村民們過上了小康生活。
村裡的姓氏越來越雜,有好幾戶外來村民入贅,於是村裡多了不少姓氏,有馮姓,魏姓,王姓,孫姓,李姓等等,就是沒有來一戶姓歐的人家。
我們村前面的潘家村,也和我們村一樣,沒有一戶潘姓人家,據說原來的潘姓農民人丁單薄,有些因為特殊情況走出去沒再回來,有的家中只有閨女,用老話來說是斷了根,最終村裡連一戶潘姓農民沒有。
我們村有這樣一家人,姓孫,原本家裡人丁興旺,有四個兒子一個閨女,後來四個兒子都結了婚,有了仨孫子仨孫女,但是等老太太癌症去世了,四個兒子在十幾年時間裡先後生病也都沒了,於是這樣的一戶孫姓人家的四個媳婦入贅了四個女婿,每年春節合家團圓時,入贅的四個男人一起喝酒,笑著說:咱弟兄四個四個姓氏,就是沒有一個姓孫的。
我們村這戶人家和村裡一樣,也是過著過著就把大姓給過沒了。不奇怪,時間能把很多東西給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