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曾經的中國女排運動員,現任的中國女排主教練。
必殺技:扣球,是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外號「鐵榔頭」!
所獲榮譽:
①作為中國國家女排隊員:
帶領女排隊員們一起獲得了奧運會冠軍、世界盃冠軍和世錦賽冠軍!
當時,中國女排空前絕後!
②在擔任教練期間:
1989年,郎平帶領義大利摩迪那俱樂部女子排球隊獲義大利杯賽冠軍。
1999年,郎平再度率領義大利摩德納女子排球隊獲得了5個國家級及以上的冠軍!
1996年指導中國女排獲得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 。
1998年指導中國女排獲得世界女子排球錦標賽亞軍 。
2008年北京奧運會,郎平率領美國女排奪得銀牌。
2016年指導中國女排獲得裡約奧運會冠軍。
一句話:指導什麼隊,什麼隊牛逼!!!
對於排球,她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來看一下在裡約奧運前,郎平接受CCTVNEWS全英語的採訪↓
背景介紹
郎平兩次擔任中國女子排球國家隊教練,都是臨危受命!
1995年,中國女排處於最低谷,連亞洲冠軍都保不住,郎平接受邀請回國執教。在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女排贏得一枚銀牌!
而這一次,女排再次陷入低谷。身體狀態很差的郎平依舊接受了總教練的重擔。2013年亞錦賽獲得第4名,2014年時隔16年獲得世錦賽銀牌,2015年世界盃冠軍,20106年里約奧運會冠軍!
郎平內心的掙扎:
在視頻一開始,郎平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掙扎。在接到邀請回中國國家隊執教的時候,她的身體狀況非常差,是否要再度回國家隊執教讓她左右為難!
一方面,她覺得排球需要你,你就要回去:
[0:48] If the vollyball world needs you, why you don't help?
如果排球需要你,你為什麼不幫忙?
另一方,自己的身體真的很糟糕,她怕自己有負所託:
[1:00] Oh my God? What should I do?
天哪?我應該怎麼做?
最後,她決定要回國家隊執教:
[1:30] It's very good to share my coach experience and skills with the new generation. I feel like I should do it!
把我的指導經驗和技術分享給新的一代(排球運動員),這是很不錯的!我也認為我應該這麼做!
郎平經常自我反省:
[1:50] What is more important? Can I do it?
什麼更重要?我做能到嗎?
I've been asking myself that are you sure you have this confidence?
我一直問自己,你有信心(做好)嗎?
而勇氣(brave),能量(energy),和對排球的熱情( passion)給予她不斷走下去的動力!艱難的時候,她也會自我打氣!
[3:00] It's a right decision,but not easy. But i'm ready!
真是正確的決定,雖然不容易!我已經準備好了!
郎平能為團隊帶來什麼變化?
這個年輕的隊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無法預見未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可以在不同階段停下來看一看,總結經驗教訓,再繼續前進!
[3:50] We have a long way to go!
我們有很長的路要走!
[4:17] Be patient and do the correct thing.
保持耐心,做正確的事!
我有責任去指導隊員如何正確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4:40] You can't change them all time because you don't have much time. So you have to see their ability if they can make it a higher level.
你不可能總是糾正輔導他們,因為你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你要看到他們是否擁有自我提高的能力。
如果失敗了怎麼辦?
直面失敗!不畏懼。
[5:38] you have to face the truth!
你必須直面失敗!
[5:51] It all depends how you take thoese pressures. You can take it or you can just ignore it.
這取決於你怎麼看待這些壓力。你可以選擇接受,也可以選擇忽視它。
怎樣面對外界的質疑?
可以提問,但不能質疑我!
[6:10] If people know you are 100% into the vollyball, I don't think they should bother you too much!
如果人們知道你百分百投入在排球中,那麼我認為他們不應該過分指責你。
當人們指責郎平的時候,郎平會這樣回答:
[6:15] Excuse me,it's my job. I have to do it my way!
不好意思,這是我的工作。我會用我自己的方式來做!
作為主教練,最終目標是什麼?
讓那些不是世界頂級的運動員,成為世界冠軍!
[7:55] It depends what you have!
這取決於你擁有什麼!
有很多隊伍比中國女排優秀,但他們也沒獲得金牌!有時候,運氣和實力也同樣重要。
在這個9分鐘的採訪裡,主持人和郎平的對話是比較隨意和口語化的!
雖然郎平的英語口語聽起來有些生硬,但在這個9分鐘的採訪中,她完全hold住了,沒有一絲怯場!!
從這個視頻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郎平的詞彙量和句式比張繼科和孫楊更豐富。這和郎平自己的經歷有關——出國留學。
郎平在1985年退役後,放棄了國家官職,毅然自費去美國攻讀體育管理專業的研究生。她一邊讀書,一邊在排球隊做助教賺取學費!郎平在《激情歲月》自傳中寫道:
移居新墨西哥州後,我在大學排球隊做助教。學校給我的待遇是,可以免費讀書。但說是做助教,其實就是在哄著一些水平很差的隊員。一開始,我心裡很難接受:我是世界冠軍隊隊員,跑到這兒來哄一群幾乎不會打球的大學生,位置整個是顛倒。但我不得不說服自己:不想顛倒,回中國去,你來美國,就是找「顛倒」來的。
這種情況延續了8年。那8年的經歷也給了她很寶貴的生活經驗。沒有榮譽,沒有掌聲,更沒有錢,但依舊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堅持!
我們通常只看到奧運冠軍身上的光環,卻很少注意到他們背後訓練的艱苦和汗水。張繼科、孫楊、郎平,他們的英語口音雖然不算是特別地道,但足夠流利和自信,而自信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努力和付出。
我們很難想像,在高強度的體育訓練之餘,他們是怎麼學習英語的。
任何事情想要達到一種登峰造極的程度,都需要堅持。
學英語也一樣。每天學一點,每天練一些,抓緊零碎的時間,例如在坐地鐵的時候背單詞,早上起床說幾句英語,一個人在路上走的時候,用英語描述周圍的人或事。
(編輯:何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