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消保委曝光一批不符國標醬油,29個樣品「上榜」,其中不乏知名商標。這份報告將醬油問題推上風口浪尖,引發廣泛關注。如何辨別劣質醬油?好醬油的標準是什麼?今天為你一一解答。
如何鑑別劣質醬油?
專家給出了簡單兩招:首先,通過瓶身標籤辨別,若標籤上釀造工藝處寫的是「高鹽稀態」,釀造時間則相對較長;而如果寫的是「低鹽固態」或者「無鹽固態」的醬油,則可能是人工高溫加熱快速發酵而成,質量欠佳。第二,看標籤上「胺基酸態氮」的含量,市面上的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一般在0.4~1.3克/100毫升,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等級越高,滋味越鮮美。
醬油,首選「特級釀造醬油」
從工藝上看,醬油分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兩種。
釀造醬油:以大豆或脫脂大豆、小麥或麩皮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製成。釀造醬油又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特級的香氣最濃鬱、滋味最鮮美,因此建議首選特級釀造醬油。
配製醬油:以50%的釀造醬油為主體,加入各種食品添加劑等配製而成。配製醬油的濃香程度相當於三級釀造醬油。
需要注意的是,醬油並非顏色越深、質地越稠的越好,釀造醬油恰恰顏色淺、質地稀,配製醬油由於加了添加劑,顏色反而深。
據了解,《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醬油》新標準將於2019年12月實施,新標準規定企業不得再採用調配工藝生產加工醬油,只有採用傳統釀造工藝生產才叫作「醬油」,調配的「醬油」只能叫「複合調味料」。
家中多備幾種醬油
生抽顏色淺,多用來調味。一般在菜出鍋前放,能更好地保留胺基酸。
老抽顏色深,主要用來上色,比如烹調紅燒肉,需注意的是,對於紅燒等需要加老抽的烹飪方法,注意不要把老抽炒焦糊,以免破壞胺基酸。
豉油主要用於提鮮,多用於清蒸菜品中。
壽司醬油:專用於蘸食壽司和魚生的醬油,常常和辣根一起使用。
別迷信宣傳噱頭
為迎合消費者心理,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兒童醬油」「有機醬油」等。事實上,兒童醬油的營養成分和普通醬油沒什麼區別,符合國標的普通醬油同樣很安全,消費者不必刻意選擇。
(本文綜合科技日報、生命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