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草甸 偃松奇觀──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0-12-24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7°51′24″~128°14′45″,北緯43°55′02″~44°06′28″,總面積23 476公頃,是以保護北溫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和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為主的自然保護區。 

  黃泥河自然保護區屬於自然生態系統類別、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吉林省人民政府以吉政函[2000]22號文件批准建立。2012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西北部,是吉林省黃泥河林業局的經營區。保護區北與黑龍江省三合屯林業局接壤,西與吉林省蛟河市相鄰,南界、東界與黃泥河林業局接壤。包括老白山、馬鹿溝、小白、珠爾多河、威虎河、都陵等6個保護站。保護區位於黃泥河林業局轄區的北部,有砂石路與黃泥河鎮相通。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41 583公頃,區內山地植被垂直帶譜明顯,屬溫帶山地植被垂直帶的典型帶譜之一,植被類型多樣,有原始性的紅松闊葉混交林、魚鱗雲杉暗針葉林、嶽樺雲杉混交林、嶽樺矮曲林、偃松矮曲林、亞高山草甸和高山泥炭蘚沼澤等。保護區地處東北虎歷史分布區的中心地帶,是目前我國現存的東北虎分布區之一。由於黃泥河保護區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受到國際保護組織和學者的廣泛關注。自然資源狀況保護區位於東北區新華夏系構造體系第二隆起帶,老爺嶺隆起的西南緣,受東西向構造體系和新華夏構造體系的共同控制。保護區總體地形是北高南低。以火燒嘴子—虎圈沿線為界,北部為中山區,最高峰是保護區北端處于吉黑兩省交界的老白山,海拔1696.2米,為張廣才嶺的主峰。南部為低山丘陵區,最低處為額穆林場南側珠爾多河河谷,海拔370米。北部地貌以侵蝕剝蝕中山為主。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多達10座。受地表流水的深度切割,山坡陡峭,自然坡度常達20°以上,最大坡度達45°以上,不利於森林採伐,為天然森林植被的存在提供了自然條件。南部低山丘陵,在長期的流水和風化作用下,山勢和緩、河漫灘廣闊平坦,排水條件較差,在季節性凍融作用的參與下,普遍發育泥炭沼澤。保護區處於中溫帶大陸性溼潤季風氣候區。據額穆氣象站資料,年平均氣溫在2.4℃左右,最冷月為1月,月均溫為-19.2℃;最熱月7月,均溫為20.6℃,極端最高溫度為35.6℃,極端最低溫度為-39.4℃。日照時數為2446小時。年降水量約為632毫米。最大積雪深度出現在12月至翌年1月間,最大積雪深度可達55釐米。無霜期120天左右。盛行西風,平均風速2.8米/秒,最大風速為19.3米/秒。由於地形差異顯著,保護區南北的氣候狀況明顯不同。保護區內地表水隸屬牡丹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珠爾多河、馬鹿溝河、東北岔河和威虎河等。其中珠爾多河是保護區內流量最大、流程最長的河流,屬牡丹江的一級支流,總長80.1千米,流域面積達1750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6立方米/秒,是黃泥河自然保護區重要的水資源和旅遊資源。珠爾多河發源於保護區內最高峰—老白山南坡海拔1500米左右的坡面溝谷,是由花崗巖的基巖裂隙水匯集而成,流向西南。河床皆由基巖、巨礫和礫石組成。跌水和瀑布密集,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質清澈,pH6.98,屬中性水。河流的下遊匯集馬鹿溝河,河谷寬廣,最後在黑石鄉丹南屯西北從左岸注入牡丹江。保護區地下水以基巖裂隙水為主。含水體主要是海西期二長花崗巖和花崗巖。由於構造裂隙發育,風化強烈,含水量十分豐富。單泉流量多在1升/秒以上,是河流重要的補給來源。礦化度小於0.2克/升,為重碳酸鈣型水。除基巖裂隙水外,尚有部分鬆散巖類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山間河谷之中,為山區河谷潛水,集中於珠爾多河的漫灘和階地之中,含水體為砂礫石。黃泥河自然保護區地處溫帶針闊混交林暗棕壤地帶,由於地形、水文諸多因素的差異,使本區除發育地帶性土壤暗棕壤外,還發育了沼澤土、草甸土等土壤類型;在中高山體上,由於氣候植被的垂直分異,相應地發育了山地暗棕壤、山地棕色針葉林土,亞高山森林草甸土及高山灌叢草甸沼澤土、泥炭蘚泥炭土等。由於保護區所處海拔垂直落差大,地形複雜,植物群落類型極為豐富,寒溫帶地區的絕大部分植物群落和泛域植物群落,也在此形成非地帶性植物群落。而從群落的發育看,擁有大面積的原生植物群落,也存在大量的次生植物群落。調查發現,在保護區內的植被型有針葉林、針闊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灌叢、草甸、沼澤、水生植被7種群系,群叢類型74種。植被類型分為針葉林植被型、針闊混交林植被型、落葉闊葉植被型、灌叢植被型、草甸植被型、沼澤植被型、水生植被型。生態保護價值本區地形複雜,山高谷深,山地植被垂直帶譜明顯,具備5個植被垂直分布帶譜,有森林、森林沼澤、灌叢沼澤和亞高山活性炭蘚沼澤以及草甸等。保護區內物種豐富。經初步考察,保護區內有地衣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計103科250屬460種,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7種。本區動物有321種,其中魚類11科25種,兩棲類5科10種,爬行類3科8種,鳥類39科147種,獸類16科41種,列為國家Ⅰ、Ⅱ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30種。保護區植被保存完整,絕大多數仍然保持著原始狀態,人為幹擾少,是珍稀瀕危物種理想的棲息地。近10年期間,先後多次發現瀕危物種—野生東北虎的足跡、糞便及捕食現場等。目前,我國東北虎野生種群僅20隻左右,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黃泥河保護區及其周邊記錄到虎的數量3隻,充分體現了本區物種的稀有性和珍貴性。本區老白山頂部的偃松—棉花莎草—泥炭蘚沼澤溼地為我國首次發現的一種獨特性的泥炭蘚沼澤溼地類型。黃泥河自然保護區植被垂直帶是我國溫帶山地典型帶譜之一,與長白山植被垂直帶有所不同,即在山頂部具有偃松矮林帶,屬於寒溫帶針葉林帶。因此,黃泥河自然保護區植被垂直帶具有從溫帶向寒帶過渡的特點。黃泥河自然保護區是松花江上遊、牡丹江一級支流—珠爾多河的河源區。山地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高,又有大面積的林間草叢沼澤。因此,對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淨化空氣、調節氣候、蓄水調洪等都起著巨大作用。保護區性質及主要保護對象黃泥河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亞高山森林生態系統和物種多樣性及其自然生態環境為主的自然保護區。為了達到有效保護的目的,在保護自然植被及其生態環境的同時,與資源合理利用相結合,把保護區建成為集自然保護、科研為一體的多功能自然保護區。黃泥河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的對象是本區特有的亞高山森林生態系統,包括山地的植被垂直分布帶、林間草叢沼澤溼地以及本區老白山山頂特有的偃松—棉花莎草—泥炭蘚沼澤溼地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東北虎、紫貂、金雕、黑熊、馬鹿等31種。為了有效保護上述各種植被類型和物種,必須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本區又是牡丹江一級支流珠爾多河源區,因此,保護全區生態環境,對保護全區的自然生態平衡具有重大意義。保護區建立以來,逐步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了垂直領導、交叉管理的工作模式,完善了保護區的功能,提升了工作效率。針對保護區原有基礎設施薄弱的情況,多方努力籌措資金,加大投資力度,改善保護區基礎設施,先後投資725萬元建設6個保護站及配套設施,增添部分設備,使保護區的工作條件得到較大改善。與此同時,科普、科研工作也取得長足發展。為加強區內居民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意識和法制觀念,推廣生態保護文化,近年來共進行各類宣傳教育活動25次,科普宣傳8次,舉辦2次保護區工作研討會,均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方面也取得多項成果,其中「馬鹿冬季棲息選擇」、「吉林省狍的種群數量及動態研究」、「長白山野豬與吉林本地黑豬雜交後代屠宰性能初步研究」等學術價值較高的論文在國家、地方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經過多年的努力,黃泥河保護區的生態環境進入良性循環,東北虎、金雕、紫貂、人參等多種珍稀瀕危物種得到了有效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正在形成。 

海拔1696.2老白山頂我國首次發現的偃松-狹葉棉花莎草-泥炭蘚沼澤溼地類型

海拔1696米高老白山頂溼地大面積的蹄葉橐吾

老白山頂部裸石區

老白山生態門

老白山苔原植被

老白山嶽樺林帶

嶽樺

相關焦點

  • 吉林延邊敦化市四個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看看你過幾個?
    雁鳴湖景區: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雁鳴湖鎮西頭,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水資源特別豐富。景區憑藉山、水、林、沙、花等旅遊資源,天然的生態景觀、精美的天然食品和純樸的民風,每年都有大量的遊客前來遊玩。著名的景點有雁鳴湖溼地和雁鳴湖旅遊區。
  • 四川省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青川縣境內,東接青川東陽溝省級自然保護區,西與綿陽市的平武縣毗鄰。面積4萬公頃,1978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
  • 甘肅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甘肅省位於我國西部,地處黃土、青藏和內蒙古三大高原交匯地帶,地域遼闊,境內地形複雜,山脈縱橫交錯,海拔相差懸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隔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從東南到西北包括了北亞熱帶溼潤區到高寒區、乾旱區的各種氣候類型。在複雜多樣的氣候、地址地貌、水文等自然地理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甘肅境內多樣而典型的生態系統類型。
  • 山西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曆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山西省翼城、垣曲、陽城、沁水四縣交界處,面積24800公頃,是傳說中舜耕治的地方,然而歷山並不僅僅靠這傳說吸引世人,而是它的自然、原生態和珍稀的動植物。冬季在一片灰色中有常綠松類呈出點點綠色;大雪過後,白雪皚皚,猶如玉山,給人們展示一種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感人畫面;最好看的要數歷山的冰景,它封凍早,解凍遲,持續時間長,數十米高的冰山、一片片冰簾,一支支冰柱構成一幅琳琅滿目的冰雕勝景。
  • 河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及功能區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河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空間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1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河北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平山縣西北部太行山中段山區,西北部與山西省五臺縣的五臺山亞高山草甸自然保護區接壤,北部和東北與阜平縣銀河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相鄰,東部緊靠靈壽漫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全境為太行山中段東麓。河北駝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
  • 吉林「最美」溼地,面積17377公頃,入選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吉林省是生態保護發展理念的好實踐者,今年一片溼地被選為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說到吉林,人們總是認為這裡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汙染可能很嚴重,不會有自然保護區,那你錯了,吉林省自然景觀也相當豐富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最後,對面狀要素進行拓撲檢查,修改合格後,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數據的製作,共計2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內蒙古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蒙古大青山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包頭市、呼和浩特市至烏蘭察布市卓資縣以北的陰山山地,總面積為391890公頃。
  • 北方有奇觀,大美鳳凰山!
    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現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地處黑龍江省最南端的高山大嶺密集區,坐落在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西麓,位於山河屯林業局鳳凰山林場施業區內,是黑龍江、吉林兩省的分界嶺。登臨鳳凰山,可以「一腳踏兩省」。
  • 中國科學家確認發現小鯢新物種——"吉林爪鯢"
    新華網長春3月8日電(記者齊海山)中國科學家最近確認在吉林省發現的一種小鯢為新物種,並命名為吉林爪鯢。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與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幾年前聯合開展小鯢物種研究與調查時,意外地發現了一種奇異的小鯢,經過實驗室遺傳學分子實驗,確認為小鯢新物種。
  • 武功山的秋天:高山草甸美不勝收
    武功山最神奇最美麗的景觀,當屬10萬畝高山草甸。這些草甸綿延於海拔1600米的高山之巔,穿雲入霧,其海拔之高、面積之廣,在世界同緯度名山中都是絕無僅有的,這也使得武功山成為廣大遊客的嚮往之地。武功山高山草甸    (資料圖)●高山草甸絢麗多彩●秋季是高山草甸的最佳觀賞期。說到戶外徒步、爬山、露營,省內可選之地眾多,為何大家偏愛武功山?
  • 推薦|內蒙古值得一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通遼市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殘遺森林植物群落,總面積12.5萬畝。大青溝在蒙語中被稱為「衝胡勒」,是內蒙古著名的珍貴闊葉林自然保護區。它地處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甘旗卡鎮西南25公裡處,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綠色深谷。
  • 「美麗新疆」探訪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內,是中國四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進入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環繞高原盆地的冰峰雪山,以及沿著山脊線發育的現代冰川,這裡自然景觀奇異而豐富,有極其罕見的高原沙漠和古巖溶地貌,各種形式的湧泉千百為群,沼澤和湖泊星羅棋布,戈壁草甸一望無際,風化石山千姿百態,幾乎囊括了新疆所有的自然地形地貌,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適宜的棲息環境。
  • 江西這座山有全國獨一無二的高山草原,奇山伴草甸,天下一絕
    江西這座山有全國獨一無二的高山草原,奇山伴草甸,天下一絕,今天小編帶你去看江西的一座奇怪的山,與之前介紹的龍虎山、三清山等幾座名山不同,武功山不是丹霞地形的山,奇峰怪石也不多,以武功山聞名的是這裡獨有的高山的厚重和原始生態,武功山海拔一千六百米的山頂上分布著廣大的草的重量,這在全世界範圍內同一緯度是獨一無二的
  • 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藏區苯教七大神山之一
    四川雪寶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質地貌景觀豐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連接岷山山系大熊貓走廊帶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這裡既被登山者視為人生挑戰目標之一,也是藏區苯教七大神山之一,更是所有以保護大熊貓為主的保護區中最高的,同時還擁有國內最大的珙桐分布區,其生物多樣性在國內眾多保護區中也不多見。
  • 十堰竟藏著一片萬畝高山草甸!
    草甸朝霞。攝/鄭德國說起高山草甸,很多人都認為它主要分布在神農架林區。其實,在竹山、竹溪與重慶交界處,有面積約11000畝、我省迄今發現的最大連片高山草甸。由於它的地理位置險峻,且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此人跡罕至。近日,記者藉助航拍、資料圖片看到,一望無際的草甸綿延於海拔2000多米的群山之中,如碧波蕩漾,令人神往。草甸一望無垠 再現敕勒川之美
  • 高山草甸遭驢友嚴重破壞,河北小五臺山解封6天後重新封山
    7月13日,河北小五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小五臺山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全面禁止進山」的通告。
  • 駝梁保護區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共8個
    河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8個   長城網4月22日訊(賀宏偉  姚偉強 高麗琴 付志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中,河北省駝梁自然保護區榜上有名,至此,河北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8個。
  • 黑龍江細鱗河等5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布
    中新網6月7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山西太寬河、吉林頭道松花江上遊、吉林甑峰嶺、黑龍江細鱗河、貴州大沙河等5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國務院審定,予以公布。資料圖:吉林松花江畔霧凇景觀。王明銘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山西太寬河等5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通知稱,山西太寬河、吉林頭道松花江上遊、吉林甑峰嶺、黑龍江細鱗河、貴州大沙河等5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國務院審定,予以公布。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等由生態環境部另行公布。
  • 關於發布河北塞罕壩等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範圍及功能...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發布河北塞罕壩等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國辦發〔2007〕20號)的要求,現就19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及功能分區等事項通知如下:  一、19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面積、範圍及功能分區  (一)河北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河北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0029.8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7213.31公頃,緩衝區面積60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