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住房還是喜提新車,抑或是涉足股市,各種營銷、騷擾甚至是詐騙電話,便會無孔不入地侵擾市民生活。而造成這些煩惱的背後,是公民個人信息洩露的泛濫。近日,保定市公安局發布通告,將嚴厲打擊販賣、出租、出借銀行帳戶、手機卡和公民個人信息等黑灰產業。
警方通告,將對多種涉及公民信息的黑灰產業嚴厲打擊
警方發布的通報上稱,任何單位或個人辦理的銀行帳戶(含銀行卡),不得出租、出借、出賣給他人用於違法犯罪活動。凡是為他人提供專門用於違法犯罪的銀行帳戶、銀行卡、手機卡、微信號、QQ號或者其他技術支持、幫助的,可以認定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以共同犯罪或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查處。
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通過合法途徑註冊公司、個體商戶,嚴格執行各項審批程序,違反者將由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打擊查處。凡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均構成違法犯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同時,從警方通報中了解到,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對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帳戶(含銀行卡)或者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相關組織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銀行帳戶或者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及相關組織者,5年內暫停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支付帳戶所有業務,並不得為其新開立帳戶。人民銀行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向社會公布。
警方表示,將會同市場監管、行政審批、人民銀行、聯通、移動、電信公司等有關部門,加強註冊公司(個體商戶)、開辦、販賣、出租、出借銀行帳戶、手機卡等黑灰產業整治工作。嚴格落實「一案雙查」制度,對案件偵辦過程中發現行業監管存在失職瀆職的,一律通報相關部門倒查責任;對構成犯罪的,一律立案查處。
涉嫌非法購買、轉讓公民信息,多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今年以來,我市警方進一步加大了對涉及公民信息黑灰產業的打擊力度,並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
3月下旬,高陽縣警方打掉一個專業收購公民個人信息再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團夥。該團夥聯合高陽本地的趙某等人,以每套800元的價格收購公民身份證、銀行卡及配套的網銀、U盾設備,再轉賣外地或國外犯罪團夥獲取非法利潤。高陽公安局刑偵大隊果斷出擊,在當地某小區將該團夥一網打盡,繳獲涉案筆記本1臺、越野車1輛,破獲電信詐騙案16起。
4月初,我市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有人正通過微信在網上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於是立即展開調查,並在某小區內,將犯罪嫌疑人郝某抓獲。經訊問,郝某在2019年7月通過網絡結識了外地某物流公司工作人員薛某,兩人一拍即合,薛某利用職務之便將大量個人信息出售給郝某,而郝某則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向薛某轉帳近20萬元。
目前,兩人均已被刑事拘留。
非法收購的身份證、QQ號、微信號,都用來做什麼?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各種求購身份證、銀行卡或者求租微信號的信息充斥網絡。
一位知情者透露,大多數收購身份信息者是為了各種犯罪活動,比如騙貸、洗錢等。據介紹,目前,銀行對大額存款或是交易有著較為嚴格的審查制度,超過限額後便會向相關部門報告。而通過網絡購買身份證信息及配套銀行卡後,可以將「黑錢」化整為零,分散存入各個銀行卡中,逃避監管。
隨著國家打擊力度的加大,身份證價格水漲船高,一些公民法律意識淡薄,為了幾百元的好處便將身份證拱手相讓,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了犯罪團夥的「幫兇」,更有甚者因此背上了巨額債務。我市張某,就曾向同村好友出借身份證,對方卻用收集的身份證在農村信用社辦理貸款後杳無音訊。而張某和本村多名村民因此陷入了借貸官司,連日來為此疲於奔命。
近期以來,收購、租用微信號、QQ號的情況愈發增多,好友越多、使用期限越長的帳號往往價值很高,令不少網友怦然心動。可實際上,按照用戶註冊微信號的條款協議,個人只擁有帳號的使用權,並不能夠借出、贈予或是出售。另外,很多被租賃或者收購的微信帳號,往往是為了逃避監管用於色情、賭博等非法犯罪行為,一旦被查處,按照警方最新公布的通告,帳號主體很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警方表示,請廣大市民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出租、出借、出賣個人銀行帳戶及手機卡、微信號、QQ號。要高度警惕電信網絡詐騙的新手法新特點,認清販賣銀行帳戶及手機卡、微信號、QQ號的嚴重危害,不貪圖小利,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同時,歡迎廣大市民積極檢舉揭發相關違法犯罪線索。對窩藏、包庇違法犯罪人員或幫助毀滅、偽造證據以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保定晚報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