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將嚴厲打擊涉及個人信息的黑灰產業!非法收購的身份證、QQ號...

2020-12-06 長城網保定頻道

無論是住房還是喜提新車,抑或是涉足股市,各種營銷、騷擾甚至是詐騙電話,便會無孔不入地侵擾市民生活。而造成這些煩惱的背後,是公民個人信息洩露的泛濫。近日,保定市公安局發布通告,將嚴厲打擊販賣、出租、出借銀行帳戶、手機卡和公民個人信息等黑灰產業。

警方通告,將對多種涉及公民信息的黑灰產業嚴厲打擊

警方發布的通報上稱,任何單位或個人辦理的銀行帳戶(含銀行卡),不得出租、出借、出賣給他人用於違法犯罪活動。凡是為他人提供專門用於違法犯罪的銀行帳戶、銀行卡、手機卡、微信號、QQ號或者其他技術支持、幫助的,可以認定行為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以共同犯罪或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查處。

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通過合法途徑註冊公司、個體商戶,嚴格執行各項審批程序,違反者將由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依法打擊查處。凡是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均構成違法犯罪。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同時,從警方通報中了解到,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對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帳戶(含銀行卡)或者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以及相關組織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銀行帳戶或者支付帳戶的單位和個人及相關組織者,5年內暫停其銀行帳戶非櫃面業務、支付帳戶所有業務,並不得為其新開立帳戶。人民銀行將上述單位和個人信息移送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並向社會公布。

警方表示,將會同市場監管、行政審批、人民銀行、聯通、移動、電信公司等有關部門,加強註冊公司(個體商戶)、開辦、販賣、出租、出借銀行帳戶、手機卡等黑灰產業整治工作。嚴格落實「一案雙查」制度,對案件偵辦過程中發現行業監管存在失職瀆職的,一律通報相關部門倒查責任;對構成犯罪的,一律立案查處。

涉嫌非法購買、轉讓公民信息,多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今年以來,我市警方進一步加大了對涉及公民信息黑灰產業的打擊力度,並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

3月下旬,高陽縣警方打掉一個專業收購公民個人信息再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團夥。該團夥聯合高陽本地的趙某等人,以每套800元的價格收購公民身份證、銀行卡及配套的網銀、U盾設備,再轉賣外地或國外犯罪團夥獲取非法利潤。高陽公安局刑偵大隊果斷出擊,在當地某小區將該團夥一網打盡,繳獲涉案筆記本1臺、越野車1輛,破獲電信詐騙案16起。

4月初,我市警方在工作中發現,有人正通過微信在網上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於是立即展開調查,並在某小區內,將犯罪嫌疑人郝某抓獲。經訊問,郝某在2019年7月通過網絡結識了外地某物流公司工作人員薛某,兩人一拍即合,薛某利用職務之便將大量個人信息出售給郝某,而郝某則通過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向薛某轉帳近20萬元。

目前,兩人均已被刑事拘留。

非法收購的身份證、QQ號、微信號,都用來做什麼?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各種求購身份證、銀行卡或者求租微信號的信息充斥網絡。

一位知情者透露,大多數收購身份信息者是為了各種犯罪活動,比如騙貸、洗錢等。據介紹,目前,銀行對大額存款或是交易有著較為嚴格的審查制度,超過限額後便會向相關部門報告。而通過網絡購買身份證信息及配套銀行卡後,可以將「黑錢」化整為零,分散存入各個銀行卡中,逃避監管。

隨著國家打擊力度的加大,身份證價格水漲船高,一些公民法律意識淡薄,為了幾百元的好處便將身份證拱手相讓,殊不知自己已經成為了犯罪團夥的「幫兇」,更有甚者因此背上了巨額債務。我市張某,就曾向同村好友出借身份證,對方卻用收集的身份證在農村信用社辦理貸款後杳無音訊。而張某和本村多名村民因此陷入了借貸官司,連日來為此疲於奔命。

近期以來,收購、租用微信號、QQ號的情況愈發增多,好友越多、使用期限越長的帳號往往價值很高,令不少網友怦然心動。可實際上,按照用戶註冊微信號的條款協議,個人只擁有帳號的使用權,並不能夠借出、贈予或是出售。另外,很多被租賃或者收購的微信帳號,往往是為了逃避監管用於色情、賭博等非法犯罪行為,一旦被查處,按照警方最新公布的通告,帳號主體很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警方表示,請廣大市民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出租、出借、出賣個人銀行帳戶及手機卡、微信號、QQ號。要高度警惕電信網絡詐騙的新手法新特點,認清販賣銀行帳戶及手機卡、微信號、QQ號的嚴重危害,不貪圖小利,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同時,歡迎廣大市民積極檢舉揭發相關違法犯罪線索。對窩藏、包庇違法犯罪人員或幫助毀滅、偽造證據以及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構成犯罪的,將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來源:保定晚報

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千萬不要出售出租身份證、電話卡、銀行卡!武漢警方嚴打詐騙黑灰...
    楚天都市報5月22日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馮威 袁野)為了蠅頭小利,出售、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證、電話卡、銀行卡,很可能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團夥的幫兇,面臨牢獄之災,今日,記者從武漢警方獲悉,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行動正在延伸打擊為之提供配套的黑灰產業鏈,請廣大市民珍惜自己的個人身份信息
  • 淨網2019 你的個人信息可能在「裸奔」!身份證號、相片全洩露
    高某交代,他花500元從網名叫「過去、將來」的人手裡購買了317條公民個人信息,這些信息包括手機號、姓名、身份證號和家庭地址。他買這些信息的目的是打電話,給網絡小貸公司拉客戶。警方通過對QQ、微信等資料綜合研判,鎖定販賣個人信息的「過去、將來」的位置在河南焦作,隨即出動警力,將犯罪嫌疑人申某在家中抓獲。在申某的電腦裡,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7萬多條,這些信息包括公民姓名、身份證號、地址、電話以及芝麻信用分等,很多信息顯示推廣來源為「花錢無憂」「借點錢」等小貸平臺。
  • 一張手機卡賣50到幾百元 五部門打擊非法買賣手機卡銀行卡
    「兩卡」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在全國範圍內對涉「兩卡」違法犯罪人員實施懲戒,深入推進「斷卡」行動,全力斬斷非法買賣「兩卡」黑灰產業鏈條。帶隊團夥,系在各類QQ群、微信群等發布收購手機卡信息,與開卡團夥交易,支付費用後收取手機卡,交給收卡團夥的人員。收卡團夥,系發布信息招募(同城)帶隊團夥,接收各帶隊團夥的手機卡後,送交販卡團夥的人員。
  • 打擊網絡黑灰產業!對話"火牛" 起底第四方支付
    新華社南京9月8日電 題:打擊網絡黑灰產業,起底第四方支付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朱國亮 吳新生  實施套路貸,有人為你放貸收款;組織跨境賭博,有人替你收費洗錢……近年來,在許多新型涉網經濟犯罪中
  • 聯合通告: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
    聯合通告:依法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 2020-12-21 14: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0萬條個人信息遭洩露,涉案25人,金湖警方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經過深度研判偵查,民警發現犯罪嫌疑人鍾某(男,23歲,廣東省梅州市人)自2019年3月起,通過QQ向李某出售公民個人信息,每條價格從0.1元到0.3元不等,共非法獲利一萬餘元。固定證據後,民警迅速組織收網抓捕。2020年4月,專案組民警馬不停蹄趕往廣東梅州、安徽潁上等地,將犯罪嫌疑人鍾某、李某抓獲。
  • 起底「人肉搜索」產業鏈:身份證號、住址、住宿記錄全部上架待售
    黑灰產業鏈轉移對於這次的微博用戶信息洩露事件,微博方面表示,微博一直提供根據通訊錄手機號查詢微博好友暱稱的服務,用戶授權後可以使用該服務。但是,微博並不提供查詢用戶性別和身份證號等信息,也不提供根據用戶暱稱查詢手機號的服務。3月的這起數據洩露事件,對微博服務沒有影響。
  • 秦都公安成功斬斷一「黑灰產業」鏈條 抓獲犯罪嫌疑人36名
    隨著犯罪嫌疑人肖某某於11月3日被公安機關抓獲,至此,秦都公安偵辦的「3.16」特大販賣國家機關證件案已有36名犯罪嫌疑人落網,一條橫貫內地、輻射境外的「黑灰產業」鏈條被徹底斬斷!2020年3月16日,鹹陽市公安局秦都分局在工作中獲取一條線索,秦都轄區內有人非法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用於實施電信網絡詐騙、賭博等犯罪活動。
  • 馬蜂窩等App涉嫌超範圍採集數據;嚴厲打擊非法買賣電話卡違法活動...
    馬蜂窩等App涉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近日,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網際網路監測發現,多款旅行類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涉嫌超範圍採集個人隱私信息。
  • 外賣平臺用戶成手機黑卡幫兇 黑產業達千億
    手機卡實名制讓個人信息盜用成災,千億網際網路黑產成發展毒瘤  從2015年9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分別推行了手機卡實名制,解決此前無備案手機卡帶來的治理亂象。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手機卡實名制至今已完成九成備案,雖然客觀抑制了網際網路黑灰產業,但手機木馬盜號、非法獲取的身份證開卡依然讓黑卡橫行。
  • 明星個人隱私洩露 身份證號兩元網上可買到
    記者調查發現,明星的各種個人信息在微博、微信、閒魚等渠道被明碼標價公開售賣,這些信息價格低廉,從幾塊錢到100元不等,500元能夠打包購買上百位明星的信息。廣東中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潘翔律師表示,粉絲經濟助推了販賣明星信息的非法產業鏈,「黃牛」違法售賣明星信息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 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
    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以下簡稱「兩卡」)用於電信網絡詐騙及其他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問題日益突出,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嚴重侵蝕社會誠信根基。今年10月10日,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斷卡」行動,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
  • 養2億個QQ號,半年獲利3000萬,這個黑平臺被端了!
    在公安部「淨網2020」集群戰役中,江蘇徐州警方搗毀了一個「養號」平臺 ,抓獲犯罪嫌疑人84名,串並各類網絡詐騙案件1300多起,僅2019年半年多就非法獲利近3000萬元。令人驚訝的是,該平臺擁有多達兩億多個QQ號,並以幾元到數萬元價格出售。這些帳號大多沒有經過實名認證,平臺可進行解綁、找回密碼等批量管理。
  • 身份證號、手機號50元一位 明星隱私信息如何被交易
    身份證號50元一位,200元可休息室「偶遇」,明星隱私信息如何被交易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sfz、hz、sjh,這幾個縮寫您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網絡平臺上,它們是倒賣明星隱私和個人信息「行業」的通用語言,分別是身份證、護照和手機號的拼音首字母。
  • 色情賭博App以「測試」之名非法傳播
    記者日前從江蘇省淮安市公安局獲悉,該局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打掉一個利用公民身份證照片以及手持身份證自拍照片驗證註冊蘋果個人開發者帳戶幫助實施違法犯罪的「超級籤名」黑灰產業鏈。不法分子相互勾連,利用蘋果公司的App開發機制,非法牟利。
  • 警方通報,利用POS機代理業務為黑灰產洗錢被抓!
    日前,珠海警方在偵破一宗電信詐騙案的同時,打掉了一個位於吉林長春,以「房某良、高某澤、李某飛」為首利用POS機代理業務為網絡黑灰產專業洗錢的犯罪團夥。在偵破此案過程中,專案組以資金調查為突破口,鎖定了一個位於吉林長春,以「房某良、高某澤、李某飛」為首利用POS機代理業務為網絡黑灰產專業洗錢的犯罪團夥。
  • 起底第四方支付:「火牛」等App成黑灰產洗錢工具
    然而,貸款App上相關貸款信息不僅沒變化,還自動生成了一筆每日高達200元的違約金,且催債簡訊、電話不斷。該居民無奈之下選擇報警。  案件案值不高,但警方調查發現,此案資金流向與以往套路貸不同。在套路貸犯罪團夥與受害人之間,還有一個特別的支付平臺,將套路貸犯罪團夥與受害人「物理隔離」。這一平臺名為「火牛」。
  • 明星手機號身份證號航班信息,網上竟然都可以買到
    在網絡平臺上,它們是倒賣明星隱私和個人信息「行業」的通用語言,分別是身份證、護照和手機號的拼音首字母。 近日,有不少明星通過網絡反映自己因隱私洩露而遭到騷擾。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是一整條以明星為中心的機場追星利益鏈條——不僅明星私人信息被明碼標價,還有賣家為粉絲提供「刷關」服務:也就是違規幫助粉絲進入機場禁區追星。
  • 僅憑手機號,找到一個人的隱私信息有多容易?
    不過,比位置更可怕的是,僅僅是通過一個手機號,基本就能查到你的所有隱私信息,包括戶籍信息、家庭住址、行動軌跡等等。而通過手機查詢隱私信息,已經成了網際網路黑產之一。B站UP主「公孫田浩」用自己的手機號做了實測,僅憑藉一個手機號,支付500元,當天就查到機主信息。再支付400元,半個小時候,就查到了自己的戶籍信息,包括UP主父母、以及其哥哥家兩個孩子的身份證照片。
  • 如何斬斷買賣個人信息的黑手
    心煩的同時,韋女士對個人信息遭洩露也很氣憤。她告訴記者,被騷擾的不止她一人,業主群裡很多人都在說這個事。「大家猜測是開發商把業主信息賣給了裝修公司,不然他們不會對我們的信息掌握那麼清楚,除了手機號、姓名,連房子在哪個單元都知道。」業主信息何以被眾多業務人員掌握,不得不提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黑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