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麥傑遜
01
在印度,牛是一種很神聖的象徵,為了印度的崛起,牛付出了很多。
例如在印度,很多印度人就認為牛尿能包治百病,因此在印度,當街喝牛尿就是一種重視健康的表現:
還有在印度,很多印度人還覺得吃牛糞能排毒、通便、增強免疫力,因此他們把牛糞製成了餅乾,提供給有相關需求的人食用:
不僅如此,很多印度時尚人士還直接用牛尿洗臉,因為他們被告知這東西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印度牛的神奇僅限於此嗎?不。
因為據印度專家表示,印度牛渾身是寶,因為經過印度專家團研究發現,印度神牛們的屎尿不僅能防新冠,還能制晶片:
是的,在印度,神牛就是他們的萬能神藥,因為一旦印度出現任何疑難雜症,印度神牛都能第一時間站出來獨當一面,為印度人民排憂解難。
神牛是印度人的萬能神藥,那我們的萬能神藥又是什麼呢?
02
沒錯,我們能和印度牛尿相提並論的萬能神藥,就是板藍根。
為什麼這麼說呢?
看看下面的新聞報導,你就完全明白了:
2008年,手足口病出現之後,板藍根的銷量便開始默默上漲,因為不少人認為,板藍根能防治手足口病:
2009年,甲流席捲多地,很多人又認為板藍根也能防治甲流,因此不少人開始囤積板藍根,而板藍根的價格也不斷上漲:
2013年,禽流感爆發,又有不少人認為板藍根能預防禽流感,因此不少人又開始囤積板藍根,板藍根的價格短時間內又開始大幅增長:
2014年,登革熱來了,無處不在的神藥板藍根,自然又開始走進大眾視野,被不少人瘋狂囤積:
當然,神藥板藍根的封神之戰,應該就是03年的那場非典之戰了:
「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時期的媒體報導」
那麼板藍根的神藥歷史,僅限於上面那些嗎?
03
其實並不是。
因為就在近日,某醫學專家就在一個大會中表示,他的研究團隊與10個企業的16個已上市中成藥開展了抗新型冠狀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後,發現了白雲山複方板藍根顆粒具有體外抑制藥效,為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的深入研究和臨床應用注入新動力。
這位頂級專家還在大會報告中提到,經過十多年的聯合攻關,白雲山板藍根具有很好的預防病毒進入細胞的作用、抗炎的作用,即白雲山板藍根具有抑制病毒侵入、調節炎症等藥理作用。
是的,我們的神藥板藍根可能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席。因為當這位頂級專家說出這句話後,一夜之間,板藍根,又成了被無數人競相追捧的萬能神藥。
所以這位專家的這句話說出口後,板藍根當天在很多地方立刻賣斷貨,而A股上市公司白雲山當天也立刻漲停,報34.18元/股,漲幅擴大超14%,A股總市值達到555.7億元。
是的,無所不能的被印度人被捧為神藥的印度牛的屎尿,如今已經遇上了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它就是我們的無敵神藥——板藍根。
那麼,我們的無敵神藥板藍根,真的能抑制新冠病毒嗎?
04
關於這個問題,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張洪濤表示:「顯示出體外抑制藥效」這個效果,與最後證明有治療效果還有十萬八千裡的距離。
因為藥物即便有體外抑制藥效,也並不代表著它在人體內也有同樣效果。那麼到底在人體內有沒有效果?張洪濤表示這還得等待正規的、嚴格的三期臨床試驗結果。
張洪濤還表示,在一月份曾經被搶購一空的雙黃連,也是體外有效,但是至今還未看到臨床治療有效的證據,還有羥氯喹、瑞德西韋,它們體外試驗對新冠病毒也有效,但是中國臨床試驗沒有看到瑞德西韋的治療效果。
還有中南大學醫學博士、大V@倩Sur也表示:體外實驗其實與體內實驗是有區別的。因為體外實驗就是簡單開展了想要嘗試的藥物到底有沒有效果,與體內實驗完全不同。
因為體內實驗影響因素更多更複雜,比如體內實驗結果很有可能會因性別,年齡,體質等因素影響,而且體內實驗有很多不確定性,比如有些藥物根本無法通過血腦屏障,打藥後是否被肝臟腎臟代謝排洩出等等,這些都對體內實驗有影響,而體外實驗就沒有這些因素影響。
所以面對這種「體外試驗」的結果,張洪濤表示,看看就好,完全沒有必要激動得上躥下跳。
05
所以說很多時候,面對一些專家的隨口說出的一些話,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過分聚焦、放大,然後瘋狂囤積商品、炒作股票。
實際上,專家說的「有體外抑制藥效」,其實也是沒有錯的,他只是實話實說而已,這句話嚴謹來說也是沒問題的。
但是很多時候,一些沒問題的話的正確性,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正確。
例如當有人跟你說:「世界盃已經舉辦了近100年了,但是中國足球隊在世界盃中僅僅輸過三場比賽!而強大的巴西隊,在世界盃中也僅贏過中國足球隊一次!」
嚴謹地說,這句話它有問題嗎?其實並沒有問題。但是實際上,這句話的正確性,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正確。
再如當有人跟你說:「我每天都坐著幾百萬車上下班,並和五百強企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移動、中石油、國家電網、沃爾瑪、萬達、阿里巴巴、騰訊等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嚴謹地說,他這句話它有問題嗎?其實也並沒有問題。
因為事實上他每天確實都坐幾百萬的公交車上下班,並在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貸過款存過錢,同時也在中移動、中石油、國家電網辦了卡,而且還在沃爾瑪、萬達消費過,也在常年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因此他說的那些話,嚴謹來說,也是沒有問題的——然而實際上,他說的這些話的正確性,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正確。
其實寫這些,我並不是想說我的科研水平比一些專家高,也不是想批評一些領域的大師,我寫這些文字,其實只是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其實很多正確的話,都並不是你想像中的那種正確。
看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如今的一些醫學專家說話都那麼隨意了嗎?那麼是不是如今的很多醫學專家的話都不能信了呢?
對此我想說,其實也不是,因為在醫學領域,可以信任的專家還是很多的。而且能把複雜的專業術語說得讓每一個普通人都聽得懂,且不會讓人引起誤會的專家,其實也是有的。
其中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專家,就是張文宏——就我個人而言,我就比較願意相信張文宏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