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活,且不辜負生活!」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使21世紀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或許談不上翻天覆地,但至少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方式也不再局限於打電話、發簡訊、發郵件,如今更受大眾歡迎的兩種方式應該是QQ和微信。提到微信,不得不提萬能的朋友圈,所以,我想問一句:你經常發朋友圈嗎?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關於朋友圈的文章,讓我深有感觸,因為我不是那些可以被作者定義為「被恭喜的人」,作者恭喜的是那些不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儼然我用的限定詞是「那群」,所以你應該知道了我是另一群人。雖然自己沒被作者恭喜,但是我對他的觀點不得不贊同。
小小的朋友圈,其實很能反映出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其中的內容也都不盡相同。我們的指尖在屏幕上滑動時,有時會收穫一些有營養、有價值的東西,但是有時也免不了感受到烏煙瘴氣。
我們大多都會反感每天都在朋友圈裡怨聲載道,渾身都釋放負能量的人;還有那種每天炫富,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奢侈品的……但是我想剖析的重點對象不是他們,而是我代表的這一類人,因為我們可能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Blog to live, don’t live to blog」用朋友圈去記錄生活,別為了記錄而活在朋友圈。大家在新年、新學期之際往往會定下一些目標,開始時都會充滿激情,充滿動力,就拿健身這件事來說,你的朋友圈有多少天天喊著要健身的人,開始時經常打卡,曬出自己跑步機上的裡程,汗流浹背,衣服溼透,一張可愛的胖臉漲得通紅……
評論區下不乏很多好友的點讚和鼓勵,漸漸的朋友圈畫風也變了,甚至連文案也沒有,只是發出一張站在鏡子前舉鐵的照片,定位在健身房。
其實這時候人就自動拉開差距了,因為真正熱愛健身的人就算不去健身房,即便在操場也可以恆久的堅持,不是真心想運動的人,過了三分鐘熱度,就算去了健身房,也不過是運動半小時,拍照一小時,修圖倆小時……
如果殘忍地揭開那層面紗,那麼這就是假裝自己很努力的一群人。只是羨慕那些很努力的人,自己也想不遺餘力地努力,決心下得很足,不過不持久,只好退而求其次,用假裝努力的姿態,安慰自己,如此就能原諒自己,然後接受自己的平庸?
活在朋友圈裡其實挺沒勁的,騙得只有自己而已,因為結果不會陪你演戲。健身拍照過後,如果不去燃燒卡路裡,脂肪依然不離不棄;讀書版打卡,背單詞版打卡,如果只是走馬觀花,那麼只能事倍功半。
我們更多時候只是感動了自己,除此之外,別無收穫。相反真正優秀的人,從不去炫耀自己的努力。就如同一日三餐,朝夕日落,沒人會覺得在朋友圈發「晚安」是一種炫耀,他們覺得努力也是如此。
「生若直木,不語斧鑿」,把握更多時間留給自己,和內心對話,生活足夠豐盈,根本不需要別人的點讚去認同自己的人生。真的沒必要把什麼都證明給別人看,不發朋友圈的人,可以自得其樂,發朋友圈的人,也可能不那麼幸福。
在當今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時代,人們的生活難免有較大壓力,所以一旦有小假期可以放鬆一下,大多便會出去遊山玩水,各處名勝古蹟也都人滿為患,在街上一眼望去似乎也只有人頭攢動。
朋友圈裡留下了大家遍布祖國大好河山的足跡,各種各樣的遊客照紛紛出爐,朋友圈異常火爆。古有諸葛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今有我未出校園,便已領略無限風光。
我想,真正的定格應該是通過自己那雙發現美的眼睛,沉浸在眼前的良辰美景之中,在腦海中自動繪製出那美麗的畫面。熱愛生活,且不辜負生活!
我是史益豪,一枚熱愛科技網際網路、新媒體運營的90後小夥兒,分享愛好,收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