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紀念殲20首飛10周年 研製部門推出MV《橫空》

2021-01-10 中國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9日訊(徐博 楊柳 記者 胡旭陽)1月11日,殲20將迎來首飛十周年紀念日。日前,航空工業成飛、航空工業成都所自己作詞,譜寫了一首名為《橫空》的歌曲,並製作成MV推出。

  2011年1月11日,在祖國大西南的一隅,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戰鬥機正靜靜地停在起飛線上。在它的周圍,機務人員正在做著最後的準備。不遠處的觀禮席以及周圍站滿了人群,在現場緊張而神秘的氣氛中,有的在翹首以待,有的在屏息靜觀,一個個眼神堅定地投向起飛線。寒意襲人的隆冬,似乎根本擋不住他們此時的熱情。

  中午12 點 30 分,試飛員從機務手中拿過放飛單,在試飛科目鄭重寫下「首飛」兩個字。繞機檢查後,他邁著穩健的腳步登上飛機。12點48分,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瞬間,發動機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聲。只見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的無數雙眼睛前滑過。加速,再加速,一眨眼的功夫,它便如一道閃電,帶著呼嘯,騰空而起,直插雲霄。原本安靜的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轉彎,低空通場,再次轉彎,低空通場……隨著飛行,所有人都站了起來,不斷吶喊著向天上的飛機揮手。

  「下來啦!下來啦!」,眼尖的人們已經遠遠地看見了飛機的著陸滑行燈,語氣顯得異常激動。順著目光所指,在機場跑道上方,飛機猶如一個凱旋歸來、威武霸氣的戰士,由遠及近,一個蜻蜓點水,後輪在跑道上擦出兩個白色的煙圈,前輪同時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安全著陸。

  剎那間,掌聲雷動。剛剛精神還處於緊繃狀態的人們,頓時沸騰了。大家深情地握手、擁抱、祝賀,眼含熱淚地高呼著。這一天,中國航空工業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

  這一刻,定格在2011年1月11日下午1時11分。

相關焦點

  • 中國殲10飛機首飛20周年揭秘:首飛不易 定型更難
    來源:中國新聞網資料圖:殲-10表演機。中新社發 申進科 攝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披露,2018年3月23日是中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戰機殲10成功首飛20周年紀念日。1998年3月23日是航空人激動的日子,在渴盼與期待的目光中,殲10飛機原型機01架展翅翱翔,首飛成功。中國航空工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殲10飛機首飛成功後,相關機構提出「加快試飛、加速定型」方案和部隊「領先試用」的決策。研製團隊再接再厲,全力投入到後續研製工作中。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翱翔藍天的殲20戰鬥機
    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 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
  • 殲-20首飛十周年:雙座型浮出水面 為遠程作戰準備
    與之相比,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的研發進展可謂是「神速」:繼2011年首架技術驗證機2001號首飛成功後,僅過了3年,即2014年,首架生產型殲-20戰機2011號就實現了首飛,比美國F-22「猛禽」第四代隱身戰鬥機縮短了4年。之後,2016年,殲-20第四代隱身戰鬥機在第11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正式亮相。
  • 殲20飛機首飛10周年:中國航空工業砥礪勇超越 凌雲再奮飛
    中國首款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四代機殲20首飛成功,時間定格在了2011年1月11日13時11分。2016年首次亮相珠海航展的殲20飛機。 沈峰 攝進入新世紀,以隱身、超音速巡航、超機動性、超視距空戰、綜合航電及自保障等諸多全新技術為典型特徵的四代戰鬥機,成為掌握空中制勝的利器,我國加快第四代戰機研製、建設工作。
  • 【殲7E首飛三十年】為了建立強大的空中威懾力量——記研製殲—7E...
    西工大新聞網5月21日電(王正平 徐澄)2009年10月1日,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大慶上,八一飛行表演機殲—7E型飛機同由中國自行研製的大型預警機——空警—2000組成9架機的第一梯隊1986年,根據當時的航空裝備和航空技術發展水平,提出了殲-7機大改的設想。當時,有關部門手裡已有好幾家單位提供了改型方案,但成飛公司和西工大聯合上報的「關於殲-7改飛機研製總體設想的報告」被有關單位所矚目並選中。該方案不僅考慮到國情和空軍實際,更重要的是大膽採用了先進的氣動技術,它只改動機翼的外翼,而全機結構基本不動,就可根本改變原型機存在的弊端。
  • 中國殲7E飛機首飛30周年背後的探索之路:永不止步的追尋
    (資料圖)周閩攝中新網成都5月18日電 題:中國殲7E飛機首飛30周年背後的探索之路:永不止步的追尋作者:劉忠俊 夏文靜30年前的5月18日,一架黃色殲擊機在西南一隅騰空而起,這架飛機的成功首飛開啟了中國國產戰鬥機改進研製新時代。
  • 殲10推力矢量驗證機首飛成功,殲20戰機未來將會如虎添翼
    殲-20配備推力矢量之後,將會如虎添翼根據網絡媒體消息,12月25日,殲-10推力矢量驗證機正式首飛成功,這表明中國在推力矢量乃至航空發動機領域取得了一個歷史性突破,未來殲-20戰鬥機將會具備更強飛行和機動能力。
  • 殲15首飛11周年紀念!電子戰夜戰改型不斷推出,至今服役多少架?
    在畫面中,多架殲-15戰機以楔形的編隊模式跨越海空,場面看起來非常震撼人心。在畫面中,通過殲-15戰機的視角,去感受戰機的起飛、升空、翱翔等一系列動作,見識了殲-15是如何穿雲破霧、叱吒天海的,著實讓人感覺很刺激。 殲-15在2009年首飛成功,到今年已經有11個年頭了。作為航母戰鬥群中的攻擊利器,殲-15戰機一直都受到人們的關注。
  • 圖集|首飛22年,殲10的22個高光時刻
    1998年3月23日,殲10首飛成功。2019年10月1日,參加國慶七十周年閱兵的殲10飛過天安門廣場。創新井噴,意指全勝!今天,殲10已成系列化發展,航空創新科研隊伍進一步壯大。龍騰東方,威震寰宇!殲10橫空出世的背後,離不開很多很多人的奮鬥與努力。
  • 從殲-9到殲-20的50年,以及the next……10年?
    ▲在主題大會上發表講話的老所長成志明和現任所長趙民,背景板上是611所建所以來研製的七個主要型號:殲-9、殲-7Ⅲ、殲-10、「梟龍」、「翼龍」、無偵-8和殲-2012月18日,航空工業成都所舉行了建所50周年主題儀式。
  • 俄蘇57配全新發動機首飛成功 中國殲20要奮起直追了
    據「飛行國際」網站12月6日報導,俄羅斯最新型的蘇-57戰鬥機配備「30」系列發動機於12月5日首飛成功,這也為蘇-57在2018年的量產掃除了最後的障礙,在此之前,俄羅斯已經製造出9架蘇-57原型機,全部配備了土星共同體研製的117型發動機,該發動機是在蘇-35配備的AL41F-
  • 611所50周年慶列出大量得意之作,最威猛戰機設計被應用到殲20
    在慶祝大會的背景板上,611所將自己的得以之所一一列出,按時間近遠分別是殲-20隱身戰鬥機、無偵-8火箭動力高超音速無人偵察機、「翼龍II」察打一體無人機、FC-1「梟龍」輕型戰鬥機、殲-10戰鬥機、殲-7III戰鬥機,排在最前面的則是一種外形奇特的雙發雙垂尾鴨式三角翼重型戰鬥機。
  • 官方燃爆視頻,殲20發射飛彈,目標被凌空打爆,天空濃煙滾滾
    據中新網報導,10年前的1月,一架黑色塗裝、外形科幻的飛機靜靜地停在成都某機場起飛線上,機務人員圍在周圍做著起飛前的最後的準備,試飛員接過放飛單,鄭重地在試飛科目上寫下「首飛」兩字。伴隨著項目行政總指揮首飛指令的下達,發動機瞬間發出巨大的轟鳴聲,飛機拖著長長的尾焰,呼嘯著從現場無數雙眼睛前滑過。加速,再加速,一眨眼功夫,飛機便如一道閃電,呼嘯著騰空而起,直插雲霄。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轉彎,低空通場,再次轉彎,低空通場…… 機場跑道上方,殲20飛機猶如一個凱旋歸來、威武霸氣的戰士,由遠及近,一個蜻蜓點水,後輪在跑道上擦出兩個白色煙圈,前輪同時穩穩地壓在跑道線上,安全著陸。
  • 鑄就殲-20超越基石,超級計算機立大功
    先進的風洞設施是先進戰機的搖籃,航空工業集團空氣動力研究院是我國主要風洞試驗基地之一,是殲-10戰鬥機、AG-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C-919大型客機等項目的氣動試驗主力單位。數天前航空工業氣動院迎來了成立65周年紀念日,當天他們公布了一大批罕見的風洞試驗照片。
  • 印度軍工發飆,研製隱形戰機速度將創造宇宙奇蹟,遠遠超越殲-20
    其中,除「光輝」2.0版研製難度較小外,目前連模型都未見過的雙發艦載機在4年內完成交付令人驚嘆,而處於PPT階段的五代機AMCA項目的研發速度估計要突破宇宙紀錄。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印度第五代戰鬥機AMCA項目,因為該機在2018年時宣布將在2032年首飛,現在等於一下子提前了7年。
  • 殲-20,「隱士」的逆襲 | 南方周末
    2016年11月1日,傳說中的殲-20飛機在珠海航展完成公開首秀。在強烈的陽光下,兩機相向而行,隨後遁入雲層,消失在空中,整個過程前後不過10分鐘。但有一個困惑:它服役了嗎?中國軍方並未給出正面回應。(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從演示驗證階段首飛到進入工程發展階段的首飛,美國的F-22用了7年,F-35用了6年,而中國殲-20隻用了3年。這充分展現了殲-20研製的進度之快。儘管殲-20在珠海完成了自己的首秀,但是有一個困惑仍然縈繞在人們心頭:它服役了嗎?「將軍,對於這次航展您有什麼期待嗎?」
  • 臺媒:自製引擎+雙座機 大陸殲-20戰機戰力大爆發
    臺灣中時新聞網1月13日報導 就在解放軍空軍紀念殲-20首飛10年之際,公開了一段影片,裡面出現了新型雙座「威龍」戰機。據《南華早報》12日報導,影片閃現了4架編隊飛行的電繪戰機。長久以來,不斷有中方研製雙座殲-20戰機的傳聞,但這卻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首度讓這款戰機亮相。
  • 殲20隻是一小步:中國航空已飛上雲巔,未來10年實現超越
    時間過得真快,在大家還在期盼鶻鷹走向何處的漫長思考中,殲20已經首飛10年了。殲20的第一個10年,已經讓中國航發飛上雲巔遙想10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款完全自主創新的國產戰機只有一款,就是殲10,而且剛剛服役7年時間,而當時五代機已經有了F22和F35,當時還叫T50的也早已經曝光多年,但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殲20一飛沖天,整個世界都沒有想到,中國能夠研發成功一款五代機,誰都知道中國戰機的發展歷程,作為剛剛研製成功一款四代機殲10的航空工業來說,
  • 盤點中國首飛成功卻慘遭下馬的戰鬥機 殲8未能出口原因曝光
    1998年6月8日,殲-7FS首飛成功,從外形上看,殲-7FS 與原有殲-7 系列戰鬥機的最大區別是,改變了原機頭進氣方式,即演變為下頜式進氣。圖為採用了雙三角翼(迷彩塗裝)和三角翼(紅白塗裝)的殲-7FS。在西方開始對中國進行武器禁運、蘇-27還未引進的1990年,殲-8III(「八三工程」)工程開始研製,並於1993年首飛。
  • 殲20研發機構成立50年:已成中方戰機設計老大,思維更超越美軍!
    12月18日,航空工業成都所舉行了建所50周年主題儀式。依靠設計殲-20、殲-10這兩款主力國產殲擊機,成都所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內戰機設計的老大,實現了對老大哥的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