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柏林下水道博物館。
博物館入口。
「地下神殿」。
大阪市水道科學館。
轉遊下水道
一直以來,德國和日本被人們冠以高效可靠、嚴謹精密的標籤。作為現今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少數幾個國家,德國和日本的防災減災意識更是領先世界。兩國下水道系統之完美,堪稱藝術品精品。人們通常會聯想到的下水道是汙穢不堪、臭氣燻天、渾身溼漉漉到處跑老鼠,在這兩國全然是另一番形象。走入這些下水道,不僅能了解兩國的先進排水機械設備,更能漫遊在廣闊的空間中,感嘆工程的偉大和設計的精巧。
文/記者 羅磊
德國柏林
嚴謹規劃 百年受益
發展理念:德國人素來重視城市規劃,規劃幾乎覆蓋了每一寸德國土地,嚴謹的德國式規劃非常具有前瞻性,至少要考慮50年以上,一朝規劃,百年受益。柏林排水系統也秉承這一原則,從1873年興建第一條下水道開始到今天,在柏林900平方公裡土地下排水管道就長達9500千米,相當於從柏林到北京的距離。
地下奇景:每天,在柏林會有數百人跟隨導遊深入地下,感受經歷過二戰的柏林下水道故事。這裡有各種排水渠和排水機械,柏林地下管道中,1/4的下水管道是汙水雨水通過一個管道排放的,這些管道主要在市中心。對於市中心而言地下空間有限,這樣的處理方式會節省地下空間。而另外3/4的下水道,則是雨水排澇系統和汙水處理系統分開運行。雨水通過專門管道直接排入城市周邊的河流和湖泊,而生活汙水和工業汙水則通過廢水管道到達排水站,再流到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雨水管道可以應付一般的降水,不過為了預防萬一,柏林全市還有160多個緊急排水口和暴雨溢流口,它們分布在幾條運河邊上。除此之外,整個柏林有1000多個水庫和蓄水池,能夠蓄積90萬立方米的水。當降雨平息後,這些蓄水池多餘的水就可以送往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
參觀攻略:下水道博物館位於地鐵 U8 Gesundbrunnen站南出口,提前15分鐘購票即可,無需預約,參考價格為9歐元/人。
資訊加油站
籤證:德國為申根籤證國家。
交通:廣州直飛法蘭克福,然後轉機前往柏林。德國的地鐵票分2小時票/1日票,還有ABC區之分。
住宿:柏林在5~9月間最為繁忙,最好預訂。周邊夏洛藤堡和威爾默斯多夫一般能比其他地區提供更好等級的住宿和有更多中等價位的旅店可供選擇。在這裡,19世紀晚期建造的優雅的公寓樓中有貴族氣氛十足的小旅館,那些樓房還裝有鳥籠式電梯。
美食:德國「舞臺劇之父」布雷希特的家的地下室變成了餐廳,叫做地下室餐廳(Kellerrestaurant),馬鈴薯之屋(Kartoffelhaus Der Alte Fritz)緊鄰亞歷山大廣場,供應經典普魯士菜,像柏林豬腳凍(Eisbeinsulze)、普魯士烤肉盤(Preussischer Grillteller)、燻肉排骨(Casseler Rippe)、燻鮭魚(Raucherlachs)等。
日本東京
「地下神殿」堪稱世界最先進
發展理念:東京地區的地下排水系統主要是為避免受到颱風雨水災害的侵襲而建的。這一系統於1992年開工,2006年竣工,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系統,其排水標準是「五至十年一遇」。另外,東京對一些容易浸水的地區採取特殊處理措施。
地下奇景:東京的「雨水增補管道」猶如火車隧道般大小,且用鋼管鋪設,同時起到洩洪的作用。日本在首都圈內的埼玉縣春日部市、地下50米的地方興建這個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在當年被說是天方夜譚、異想天開的瘋狂工程,總長6.3公裡、連接5個高達八層樓的巨大蓄水井,並有調壓水槽調節排水。
這個斥資千億日元打造、堪稱世界上最先進的地下排水系統使用59根混凝土列柱支撐著5個巨大蓄水井,看起來就像是古希臘的神殿,因此日本人便稱它為「地下神殿」。在這裡,卡車跟起吊機也變得渺小,像玩具一樣。現在,地下神殿在不妨礙運作的情況下可開放給民眾預約前往參觀,並有專人解說整個排水系統的構造,只是由於神殿位於地下,欲前往參觀的人要能有自行行走100級以上的階梯的健康身體才行。
參觀攻略:「地下神殿」可以免費預約參觀,一天三次。另外,東京都下水道局為此特別開設了「虹の下水道館」以供公眾參觀。東京「地下神殿」位於埼玉縣,東武野田線南櫻井站步行約40分鐘可到。周二至周五,每日固定三場,採用25人團體報名制,須在參觀日前一個月至一周間報名。
資訊加油站
籤證:除團隊遊籤證之外,普通遊客還能通過指定旅行社代辦個人遊籤證。
交通:廣州飛東京。
住宿:在東京住宿最好根據自己的遊覽計劃來選擇,像如果下一站要去日光的話可以住淺草附近,因為東武日光鐵路由淺草出發。要去箱根的話可以住新宿附近,因為箱根小田急浪漫特快車由新宿出發。
美食:在地鐵大江戶線築地市場站步行出來可以前往市場品嘗各種日本料理。
日本大阪 攢地下水道漫步
發展理念:大阪坐落在澱川下遊兩岸的大阪平原上,瀕臨大阪灣,市內河道縱橫,水域面積佔城市面積的1/10以上,有「水都」之稱。1972年7月,一場暴雨襲擊了這座城市,這場被稱為「大東洪水」的水災給當時正埋頭於經濟發展的日本敲響了警鐘,大阪市在災後開始完善自身的下水道系統。人們意識到內澇的主要原因就是下水道系統的排水能力跟不上暴雨所致,於是建造了許多巨大的「超級管道」。
地下奇景:在大阪,直徑最寬的下水道約12米,深埋在地表以下27米多,幾乎能應付任何類型的降雨。而大阪市下水道科學館是較早設立的相關科普機構。在日本大阪市有一個下水道科學館,專門介紹下水道的科學知識。在科學館裡,人們藉助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模擬到下水道裡去看一看是一件樂事,可以學到許多有關水的科技知識。
在地下道可以通過晃動的探險車和影像踏上逼真的地下探險徵程。不喜歡探險車的人可以通過放映3D影像的水下電影院進行虛擬體驗,其中地下負一樓是地下探險,不僅可以通過「地下的河」魔術劇場了解,更能透過地下探險號深度體驗,了解大阪市的15處地下河川,並嘗試下水道漫步。在水的奧秘展區可以使用裝置驗證水的科學現象。此外,還有健身、下水道問答實際感受汙水變清水的「廢水處理的原理」、利用處理過的廢水及其熱能的恆溫植物園……內容豐富多彩。
參觀攻略:大阪市下水道科學館免費參觀,場館有中文介紹,阪神本線「澱川站」下車後步行7分鐘、地鐵「野田阪神站」下車後步行15分鐘。
資訊加油站
籤證:除團隊遊籤證之外,普通遊客還能通過指定旅行社代辦個人遊籤證。
交通:從廣州直飛大阪航程近4小時。
住宿:在大阪可住新阪急酒店、大阪廣場酒店等,旺季價格在每晚500元~800元。
美食:可在關西最大的道頓崛食街品嘗金龍拉麵、章魚燒、河豚肉等大阪特色小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