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制到明制,漢服嫁衣的演變歷程你知道多少?

2020-12-21 百家號

華夏自古便是禮儀之邦,婚嫁更是國人一生中的傳統大禮,也是我們五千年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幾千年的婚禮史中,自周代禮服產生,婚禮服也應運而生盛行起來。古代傳統婚服制式大致可以分成「爵弁玄端——純衣纁袡」、「梁冠禮服——釵鈿禮衣」、「九品官服——鳳冠霞帔」三個階段。隋唐之前,女性婚服多以「純衣纁袡」為主;而唐代女性的婚嫁服飾則處於「釵鈿禮衣」最具代表性的階段;到宋代則在承接唐代釵鈿禮衣的同時進入「大衫霞帔」初形時期,為明代的「鳳冠霞帔」奠定了基礎。

莫慌,要優雅

周代

周制時期發展尚簡,婚禮也相對簡單,沒有後世的喧囂與嘈雜,更加重視夫妻之義與結髮之恩,注重「明媒正娶」。《禮記·昏義》載之:「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昏禮者,禮之本也。」 由此得出,自古以來,婚禮不僅是個人的行徑,更是」合二姓之好」的家族大事。

周制時期以黃昏時分為吉時行婚嫁之禮,故稱為「昏禮」,即「婚禮」。加之受「鄒衍五行說」的影響,周代人穿衣多根據五行。且《周禮染人》有云:「玄纁者,天地之色,以為祭服,天地之色玄黃,而玄纁者,天之正色而玄,地之正色而纁,法天地也,故禮服之重者莫不上玄纁下也。」即嫁衣的色彩在周代遵循「玄纁制度」,纁黃而兼赤為纁,如那落日餘輝的色澤。與後來所崇尚通身紅色的婚服顏色不同,這種玄衣纁裳的色彩更凸顯其端正且莊重,有著神聖的儀式感。且根據陰陽五行思想,玄為黑色,五行屬陰,故而在裳下緣注紅色邊,以喻天地陰陽調和。

周制昏服

漢代

漢代是深衣流行的時代,樣式大致可分為曲裾和直裾。曲裾服多用於西漢早期,直裾服又稱「襜褕」,與曲裾服的相同之處便是衣裳連接且被體深邃,只是衣裾的開法略有不同。直裾男女均可穿,但不能作為正式禮服。曲裾深衣不僅男女可穿,更是女子的常見服式。通身緊窄,行不露足,下擺通常呈喇叭狀,充分勾勒出女性的柔美與優雅。

漢代新婦的嫁衣多採用袍制,延續周代的五行穿衣文化,婚服顏色依舊是玄纁風格。《後漢書·輿服志》記載:「公主、貴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錦綺羅縠繒,採十二色,重緣袍。」伴隨著漢代織染技術的空前發展,當時不僅能織出精美多樣的花紋,而且也能印染出豐富多彩的顏色,用十二種色彩的絲綢設計出適合不同身份的人穿用的婚禮袍服,並且穿用五彩帶和木屐,寓意前程似錦。

漢代曲裾
漢代直裾

魏晉

魏晉時期的女性服裝包含有襦、襖、衫、帔、裙、兩襠、褲褶等,服裝樣式寬博。上衣以對襟為主,領袖鑲有織錦緣邊。衣袖邊緣常綴有不同顏色的貼袖。下身多穿條紋間裙,腰間以帛帶系扎。南北朝以後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影響,服裝樣式開始由上長下短改為上儉下豐,由寬衣博帶改為窄袖緊身。

魏晉時期開始大規模盛行白色衣衫,顏色以素雅為主,即使在婚嫁宴會等重要的喜慶場合,也依然穿著白色禮服。《東宮舊事》載之:「太子納妃,有白轂,白紗,白絹衫,並紫結纓。」如此大規模的崇尚白色,與當時玄學盛行、佛教的逐漸傳播、道教所提倡的「以無為本、返璞歸真、追求清新淡雅」的風尚有著莫大的聯繫。

唐代

唐代時社會安定、經濟發達、民風自由開放,服飾豔麗華美,世人多以「盛世華服」形容唐代服飾,這也是唐代文化中最重要的標誌之一。這一時期的女裝充滿活力,其主要特點為:款式優美華麗、雍容大度;穿著方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樣;裝飾妝扮種類繁雜。襦裙、深衣、胡服成為唐代最流行的三大女裝。

唐代女性婚嫁所穿禮服顏色複雜繁多,色彩搭配濃豔熱烈,但視覺上依舊以綠色為主色調的。且唐代女性婚嫁服飾色彩給世人最大的印象莫過於「紅男綠女」,即男著絳色紗袍,女著青質衣裳。《新唐書》記載:「庶人女嫁有花釵,以金銀琉璃飾之。連裳、青質、青衣、革帶、襪、履同裳色。」且從領型來看,唐代女性婚服多是交領或坦領襦裙,領緣層疊,紛繁華麗。穿著嫁衣的圖案花紋色彩複雜,富貴華麗,寓意深厚,圖案內容多以動物花卉為主,而牡丹因其花型飽滿圓潤裝飾性強,又因象徵富貴吉祥而受廣大唐代女子的喜愛。

宋代

宋代推崇儒家思想,強調倫理綱常,因此宋代服飾的最大特點便是儒雅化。相比於唐代服裝的豔麗開放,宋代女性服裝更加含蓄內斂,崇尚簡潔自然,關注穿著的便利且不失禮儀,更凸顯女性溫婉雅致的氣質。

宋代女性婚嫁服裝在沿襲唐制的基礎上,賦予自身的創新,較之唐代少了鮮豔明媚,更添莊重典雅,最具特色的便是「霞帔」的出現。宋代女性婚嫁服裝形制多為大袖、下著長裙、外披霞帔。《宋史·輿服志》記載:「后妃大袖,生色領,長裙,霞帔,玉墜子;被子、生色領皆用絳羅,蓋與臣不下議。」嫁衣多為瘦長、窄袖、對襟樣式,左右對稱嚴謹,領緣有較寬的緣飾,精緻而簡約。圖案花紋風格細膩,造型細緻,多為花鳥,但也出現了梅、蘭竹、菊為代表的「君子花卉」紋樣,寓意高尚的品格與氣節。

明代

明代時期,霞帔不僅逐漸在后妃和官員妻子中得到普及,更是以霞帔上的紋樣來彰顯其品級之分,分為翟紋、孔雀紋、鴛鴦紋、練鵲紋等。平民婚服也可著鳳冠霞帔,但卻有所限制。《禮部志稿》記載:「文武官命婦服飾用大衣霞帔,既合古制,霞帔以金繡為文為等第。若民間夫人禮服,惟以素染色,不同文秀。」規定民間女子婚服不得有紋繡,顏色必須以素色為主。

明朝女子衣裙衣擺由短及長,別與宋代的對領而以圓領為主,上衣身長三尺有餘露裙二三寸,便是「花冠裙襖,大袖圓領」之裝束。禮服多用紐扣,色彩及其紋樣較為素淨、淡雅。明朝後期,新婦服飾基本以命婦裝束為主。《明會典》記載:「凡文武官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圓領衫、束帶為公服。」由此可見,明代的新郎婚服更接近於以常服而簪花披紅的形象。

明代女子常服
明代命婦常服

以上就是今天對周制到明制漢服婚服(嫁衣)的介紹,如有不同見解的朋友,歡迎評論。(以上圖片和文字主要來源於月白中式嫁衣文章節選,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南笙九歌漢服加盟:漢服形制簡介
    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由於我國歷史悠久,經歷的朝代和時間較多。每個時代的文化不同,審美不同,漢服也是個傳承與發展的過程。現在流傳的漢服按照朝代一般來說可以分為幾大類:周制,漢制,晉制,唐制,宋制和明制。明末清初,清代的衣服多不被認可為漢服。
  • 最美不過嫁衣,這些漢服嫁衣真是美到骨子裡了,這麼美你愛了嗎?
    世界上的人都是匆匆的過客,白首如新,而你應該是個傾蓋如故的人。古代詩歌總要配上古風古曲才能有韻味,就像穿漢服,總要精心挑選喜歡的髮型和妝容來搭配,在給喜歡的小姐姐介紹漢服的時候,我們也可以來看看這些髮型和妝容,畢竟沒有好的妝容和髮式,怎麼能凸顯漢服之美呢!
  • 唐制漢服、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沒想到明制的居然這麼貴?
    、宋制漢服和明制漢服的特點,看看你知道嗎?使得唐制漢服特別受歡迎。南宋黃升墓出土的宋褲實物無論是宋制漢服裡的褙子,還是唐制漢服裡的齊胸襦裙,這些的價格與明制漢服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當然,也不乏有些齊胸襦裙用的是上等真絲等昂貴布料,這樣價格自然就高了
  • 漢服韓服傻傻分不清楚,帶你看看明制漢服,領略傳統之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最近的漢韓之爭,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喜歡漢服的小哥哥拍了一組他身穿明制漢服的寫真上傳到了網絡,後來就有韓國網友說這其實是韓服。其實韓國傳統服飾本身就是明制漢服演變而來的,長得有一點相似是很正常的,但是總是有很多人漢服韓服傻傻分不清楚。
  • 明制漢服各種款式簡介,漢服中最端莊大氣的形制,你了解多少?
    我們中華民族上下傳承幾千年,中華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漢服的傳承也是經歷了幾千年。而且漢服並不是單指漢朝的服飾,而是指漢民族的服飾,每一個朝代的漢服都是不同的性質,每一種形制都有其獨特的特點。要說最雍容華貴的形制是什麼的話,那絕對是明制了,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明制漢服都有哪些款式吧,看看你是不是都知道呢。首先是上半身的衣物,單層的上衣可以稱為衫,雙層的上衣則是稱為襖。在冬天的時候大家穿的都是非常厚實的上襖,而這些看起來十分輕薄涼爽的短衫或者是長衫的話都是在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穿的,今天我們就主要拿輕薄一些的上衫來舉例子吧。
  • 白菜明制推薦,一套明制漢服居然這麼便宜!
    穿漢服一般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始於齊胸,忠於明制」。很多人,越了解漢服,就越喜歡明制。比起齊胸和齊腰,明制漢服少了一些仙氣,卻多了一些端莊。穿上明制,仿佛就能化身為一個端莊優雅的大明少女。明制的做工相對複雜,布料也講究,馬面的製作更是嚴格,例如織金馬面、妝花馬面。這也就導致了明制漢服的價格比較昂貴。當然也有白菜明制,價格美好,質量也不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韓國網友作妖:稱漢服是抄襲韓服,看看明制漢服就知道誰是正統
    明代男子網巾藏而不露再來看看韓國的韓服,韓服借鑑和傳承了明制漢服這一點毋庸置疑。不論是官服還是 民間服飾,都存在著明制漢服的影子。事實上,在明制漢服中,圓頂和平頂的大帽在不同的時期裡都有出現過。朝鮮大帽就是從明制大帽演變而來的。這時不得不在此感嘆,韓劇的洗腦,韓劇的古裝劇裡,常常出現大帽。而中國的影視劇對服化道的不嚴謹,造成了對明代服飾的誤解,以為明代沒有大簷帽。
  • 中國人的嫁衣,不該只有西方的婚紗,而更應該是傳統的鳳冠霞帔!
    ▲明制婚服-鳳冠霞帔到了明朝,因為天子開明,所以即便是平民,在結婚的時候也可以穿只有貴族才能穿的鳳冠霞帔,所以大部分明制漢服都是非常華麗的。穿一套明制漢服結婚,讓你體驗貴族的感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制漢服華麗大氣,穿在身上非常有氣場,能夠將人襯託得十分高貴。
  • 明制漢服長衫春夏
    我帶著長衫來了~另外,插句題外話,漢服,一直有山正之分,關於這個,我只能說,雖然我不支持穿山,但我不會去噴你,這是你的自由,還請大家支持原創,其實有很多原創都比山便宜,不到二百的原創,滿地都是,去買二百多的山,不值。而且,很多的山的布料、繡花、成本都與正不一樣,還會有色差,宣傳圖可能是原創店家的,實物與宣傳圖嚴重不符。好了,現在進入正題。
  • 火到不行的中式嫁衣,你真的穿對了嘛,挑選中式嫁衣的攻略在這
    隨著時尚的演變,中式嫁衣的打開方式也越來越多啦~中式禮服穿得好,婚禮驚豔值蹭蹭往上漲!chic的配色,多變的材質,細節的巧思。讓中式嫁衣美感盡顯!所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式嫁衣的種類以及選擇的要領,希望能夠給新人們一些參考啦~前段時間娛樂圈的喜訊不斷,婚禮辦了一茬又一茬~比如韓國媳婦秋瓷炫,甜到掉渣的唐藝昕!哈哈,除了她們美美的婚禮,深深引起我注意的,還有超優雅的中式嫁衣呀!
  • 說說這三個國家的傳統婚禮服,在你心中哪個最美
    韓服韓國的傳統婚禮服選用的是宮中禮服, 韓國十分的重視婚禮。所以無論你是什麼身份,在婚禮當天都可以穿著宮中禮服。漢服最後來說說我們國家的傳統婚服,漢族歷史悠久,朝代眾多,婚禮有周制、唐制和明制婚禮。漢服周制新娘婚服是以黑紅兩色為主色的曲裾深衣,唐制新娘婚服顯著的特徵是齊胸襦裙外套寬大的廣袖上衣,明制婚服新娘的嫁衣是鳳冠霞帔。
  • 江西銅鼓現漢式周制仿古婚禮(圖)
    江西銅鼓現漢式周制仿古婚禮(圖)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4年12月16日13:32 這是日前在江西銅鼓三都裡舉行的首個漢式周制仿古婚禮。新郎腳穿翹頭履,新娘則配以金冠和金釵,妝容全部遵循漢代端莊簡樸的特點。新郎與新娘相對而跪,先後行了盥洗(金盆洗手,象徵洗去風塵)、合巹(交杯酒)、互贈奠雁(奠雁,定情信物,象徵婚姻和順)、朝親(向父母行禮)、叩拜等多種古代婚禮禮儀,並且剪下各自一束頭髮,打成一個結放入同心鎖,寓意「結髮夫妻」。
  • 天價明制漢服盤點,真正的當代「大明貴婦」都穿哪些牌子?
    畢竟我們安利過那麼多的平價漢服了,所以就來看一下貴的漢服,感受一下金錢的氣息。復原商家的漢服也非常貴,也不算平價,但是不屬於說我們這種定製類的原創漢服,所以我們這次就不做多的說明了第一家是明華堂,相信大家也看到他們家的那個上新視頻了吧?試問在漢服商家界,把他們的漢服做成時裝秀的商家又有幾個呢?
  • 這幾身漢服嫁衣便宜又好看,鳳冠霞披不只是富人的婚服!
    鳳冠霞披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嫁衣,多少女子從及笄之年便開始為自己縫製嫁衣,正紅色布料之上繡上花樣,或是鴛鴦戲水,或是比翼雙飛。變的是花樣,不變的是女子的心意。詩塵想說,既然漢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那麼當屬於漢服的鳳冠霞披也該是我們先人們的出嫁之衣,那麼何人聽說過,在我國古代,高官富商們嫁女穿鳳冠霞披,而窮苦百姓們穿著西式婚紗?沒有這樣的道理,但是卻還是有人反駁,窮人們的只能是嫁衣,偶爾有點資產的會由女兒在上面繡上花樣,但是卻遠不及鳳冠霞披那樣的富麗堂皇。
  • 穿明制漢服遊故宮卻遭到嘲諷?醒醒吧,別再隨意對漢服上綱上線了
    但是,更加讓人開心的是,在北京的雪景中,漢服也是一抹靚麗的風景哦! 不得不說,大雪之後的故宮,實在是美極了。因此,許多漢服愛好者們都會在這樣的日子裡,去故宮打卡拍照。亮麗的漢服,和故宮的紅牆交相輝映,絕對可以構成一幅唯美的畫面。大家樂於穿著漢服去拍照,其實也是在推動漢服復興。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今年這場「大型」的「故宮遊園」吧!
  • 可以當「婚服」的漢服有哪些?看完這些「大紅嫁衣」,想嫁人了
    哈嘍北鼻們,初次見面,淘淘會定期更新漢服與時尚資訊,感興趣的各位看官們可千萬別錯過嘍~漢服文化,在近幾年可謂是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浪潮,而漢服文化,也是老祖宗們遺留下來的產物,其自帶的古典韻味,向我們展現了華夏民族的文化魅力。而要說最能代表漢服文化傳承的種類,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女子婚嫁時期的漢服嫁衣。
  • 孔府舊藏:真正的明制漢服,我們漢族人的服飾!
    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歷經幾千載,發展出了不同的款式,但其基本形制:交領右衽、中縫和繩系等終究沒有變化。作為我們漢族的傳統服飾,由於經歷了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造成了幾百年的中斷,如今重新身著漢服,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閃耀暖暖關閉韓服:明制漢服是我們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明制漢服」事件。最開始,韓服和明制漢服之爭起源於一位中國籍的漫畫博主。這位漫畫博主在韓國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系列明制漢服作品,卻被韓國網友指責「偷竊」了韓服的元素。隨著雙方的爭論越來越激烈,這場紛爭逐漸蔓延到了各個領域——包括遊戲。其中,由疊紙運營的閃耀暖暖作為一款二次元換裝遊戲,首當其衝受到了波及。閃耀暖暖這款遊戲,原定在10月29日開啟韓服,並推出了限定皮膚「槿雲重華」。
  • 紅紅火火迎新年,適合春節穿的紅色系明制漢服推薦
    距離今年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你的過年「戰袍」準備好了嗎?新年新氣象,過年怎麼少得了「中國紅」呢?今天夏陽整理了一些適合春節穿的紅色系漢服,主要以明制漢服為主,來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款式吧!一、海棠私語:柿柿如意海棠私語即將於1月10日上新的「吉祥如意」系列,包括了簡約大氣的宋制「枇杷語」、紅紅火火的唐制「石榴多多」以及象徵吉祥如意的明制「柿柿如意」。對比這三款漢服,柿柿如意顯得格外吸睛。方領補服有紅色、橙色兩款,補子是柿子的圖案,用毛絨和藍邊加以裝飾,因為寶貝目前只有一些圖透和小視頻,不過看樣子應該是比較厚的。
  • 明制漢服單品介紹——馬面裙的前生今世!
    您好,從今天起,小編將向所有漢服和傳統文化愛好者介紹每個朝代的漢服單品的知識,今天帶來的是明制漢服裡,非常流行的款式——馬面裙的前世今生。馬面裙盛行的時代是明代、清代、民國,而我們現在漢服商家設計的馬面裙是新式馬面裙。明朝的馬面裙較為簡潔,馬面褶大且疏,為活褶,轉動起來很好看,宛若月華,所以又叫做「月華裙」。明朝的馬面裙有不加任何裝飾的素色馬面裙,有裝飾底襴的,有裝飾底襴加膝襴的裙子,就是那種有兩道裙襴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