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全新豐田RAV4在麋鹿測試獲得了外媒的差評,這個消息幾乎被刷屏了,這讓很多已經準備好錢包的消費者大失所望。其實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麋鹿測試是什麼根本就是一知半解,只知道麋鹿測試成績差就代表車輛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差。那麼麋鹿測試成績重要麼,真的能夠代表一臺車的操控性好壞麼?
首先先跟大家大概介紹一下麋鹿測試是什麼,麋鹿測試是測試車輛在緊急情況下避險能力極限的一個項目,簡單來說就是當車輛遇到障礙物時,駕駛員需要駕駛車輛緊急躲避障礙物,在保證車輛不翻車或失控的前提下,所達到的最高車速就是該車輛麋鹿測試的成績。它確實是可以對車輛底盤調校和安全性進行考驗的一種測試,所以這項測試並不是為了滿足大家眼球的,它非常重要,那麼影響麋鹿測試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呢?
底盤調校
底盤調校通常指的是懸架的軟硬以及回彈阻尼,車輛在過彎時,外側懸架會因重心偏移而被壓縮,內側車輪的附著力就會大大減小。如果達到一定的極限,內側車輪甚至有可能離開地面完全失去附著力,這個時候車輛就會發生失控。而懸架調教越硬,這種情況就越不容易發生,所以一般跑車或運動型車麋鹿測試成績都比較好,因為它們懸架偏硬而且行程較短。
車輛重心
我們知道,車輛的重心越高,受到的離心力作用就越大,所以在過彎時側傾也就會越大,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有體會。這就是為什麼轎車不容易翻車,而SUV、MPV、大巴車和卡車這些重心越高的車越容易翻車了。這一點無需過多解釋,多看看轎車和SUV麋鹿測試成績的對比就一目了然了。
車身長度
這個因素和車輛重心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車身越長,車尾的慣性就會越大,在緊急情況下也就越不容易控制,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車越小越靈活。在麋鹿測試中,無論車身長短,麋鹿測試都只能保持固定的車道長度,所以在這一項測試中,軸距和車長越長的車越不吃香,反而短小的車輛成績更好。
輪胎厚度
輪胎的胎壁越薄,抓地性能就越好,這是因為輪胎的胎壁是軟性的,當大幅度過彎時,外側輪胎會受力壓縮而變形,胎壁越厚輪胎變形幅度就會越大,這種情況下車輪很容易失去抓地力,同時在車輛向相反方向行駛的時候,輪胎回彈也會導致車輛重心迅速偏移影響操控。知道為什麼跑車和改裝車都愛用非常薄的輪胎了吧,不只是為了好看而已。
車身穩定系統
顧名思義,車身穩定系統就是車控制輛在動態時車身穩定的一種功能,這個大家比較熟悉,就是我們通常說的ESP。當車輛在緊急避險時,如果即將發生失控,ESP就會介入單獨控制一個或多個車輪制動,從而儘可能避免車輛轉向不足或轉向過度,提升車輛的物理極限,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安全系統。
除了上述幾個關鍵因素之外,輪胎的抓地力、車輛的驅動形式、車輛的負重情況等因素也都會影響麋鹿測試的成績。這個成績可以直接反映出一臺車的操控極限,但是並不能代表一臺車操控的好壞,麋鹿測試是瞬態表現而不是穩態表現,所以只體現出車輛操控性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在穩態駕駛中才能更多的體現出操控性能。飛度在海外麋鹿測試成績比保時捷911還要好,那就證明飛度的操控性更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