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經濟勃發,寵物寄養和上門餵養服務越來越火。北京一家寵物店內,標準房間收費為365元/天,街景房收費415元/天,春節加收20%,價格近500元/天。另一家則推出了帶有小魚缸的「觀魚房」,價格為328元/天,春節期間426元/天。但今年疫情之下,這些產業也悄然被改變著。
「能幫幫我們嗎?我要去集中隔離21天,但家裡還有狗狗。」
2021年1月22日,來自北京大興融匯社區的一則微博求助讓全國很多養寵人都揪了一下心。因為疫情原因,這個求助者需要到指定地點集中隔離,但家中的狗狗卻不能隨主人前去。在最初,社區甚至要求有貓家庭把貓放生。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不過最終在鏟屎官們的爭取下,以「每個養寵家庭可留一名家人居家隔離」而告終,寵物們得救了。
突如其來的疫情把「寵物託管」問題放大了,但這其實是每個鏟屎官在長假期間都可能遇到的難題。
寵物成為越來越多人慰藉心靈的重要依託。截至2019年末,全國城鎮範圍內,每8個人中就有1個人養貓或者養狗。
「寵物經濟」逐漸受到更多資本的關注。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美容都已經形成相對成熟的產業。相比之下,份額較小的「上門餵養」業務並不怎麼起眼。
2019年,「上門餵貓」首次進入百度詞條,2020年,「上門餵貓」首次入選淘寶十大商品。
疫情影響下,被困在家中無人照顧的寵物貓狗們,只能通過「同城上門救助」的形式維持生活,客觀上加強了「上門餵養」業務的認知度。
不管是已有的還是新出現的「上門餵養」平臺或組織,春節都是他們相當重要的業務時期。
但繼2020年春節期間疫情帶動這項業務快速成長之後,2021年春節,多地在疫情反覆的影響下,已經陸續提出了「就地過年」。這項剛剛成長起來的業務,被按下了暫停鍵。
張原家那隻漂亮、神氣的藍白英短Lucky被渴死了。
Lucky的主人張原是居住在北京的單身族,喜歡貓。2年前,張原花了8000塊錢從寵物店抱回來一隻英短小奶貓,取名Lucky。
因為工作性質的原因,張原經常出差。每到這時候,她都會拜託朋友幫忙照顧,但次數多了,張原就再難對朋友開口。更重要的是,對於Lucky這樣的喵星人而言,每次適應新環境都很不容易。
後來,張原找到了樓道的保潔阿姨,請她在自己出差的時候照顧Lucky。張原既享受了擼貓的快樂,又能擁有隨意出差的自由,那感覺妙極了。
想不到的是,這個「好辦法」竟然葬送了最愛的Lucky。
在一次例行出差的過程中,上門看貓的保潔阿姨在給水的時候,沒有注意貓咪飲水機和供水的瓶子之間卡了一塊小小的塑料皮,水無法自然流出。
張原家沒有安裝攝像頭,出差一個星期,Lucky就在家渴了一個星期,等到她回家的時候,Lucky已經奄奄一息。送到寵物醫院後不久,Lucky就因為腎衰竭,最終搶救無效。
《2019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較2018年增長766萬隻。其中寵物貓數量4412萬隻,佔比43.1%,同比增長8.6%,大於寵物狗的增速。
2019年,全國城鎮人口8.5億人,相當於每8個城鎮人口中,就有1個人養貓或者養狗。
龐大的寵物貓狗數量,加上城市中並不穩定的人群,讓寵物寄養問題成為了大難題,每到過年更是如此。
Lucky的案例是一個極端案例,並不時常發生。不過,在現有的寄養模式下,不少人都有過不愉快的寄養經歷。
張薔有一隻6歲的狗狗叫嚕嚕。以前過年,張薔都把嚕嚕放在同事、朋友家寄養,但2019年春節,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張薔不得不啟動了B計劃——把嚕嚕安置在提前一個月預定好的寵物店裡。
張薔為此做了不少功課。這家寵物店是一家連鎖店,開在居民區旁邊,做的是熟人生意。嚕嚕平日經常在這裡做「美容」,對這裡的環境和人都還算熟悉,寵物店主人也是一個愛動物的人。
一個長寬高90釐米的籠子,比嚕嚕體型大不少,每天收費80元,如果是過年前後3天,價格會上調40元每天。嚕嚕一共寄養10天,價格不到1000元。
寵物店承諾,每天會帶著嚕嚕出去溜半小時,給主人發視頻,還會根據主人的要求,提供一些小零食獎勵。
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卻遠遠超出了張薔的想像。嚕嚕拒絕出籠子,在籠子裡上廁所也是硬憋,憋不住就不吃不喝,到了寄養後期,即便平日裡最喜歡的雞肉乾,也不看一眼,這對狗狗的身體傷害極大。
對於嚕嚕,張薔很自責,但如果在一家團圓之際,她為了一隻狗丟下平日裡不常見面的老人,可能會更自責。
十天後見面時,嚕嚕幾乎是「哭著」從籠子裡衝出來。相擁的一瞬間,一粒圓滾滾、硬邦邦的屎,從嚕嚕身下滾下來。從寵物店回家的路程有一公裡長,回家的路上,嚕嚕一直重複著蹲下尿尿的動作。
這件事情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也給嚕嚕留下了心理陰影。後來每次遛狗經過寄養的地方,嚕嚕一邊瑟瑟發抖,一邊扯著繩子,拉著張薔逃離傷心地。
眼看著現在春節又到了,嚕嚕的歸宿問題又成了張薔心頭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的寵物託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寄養在第三方機構,一種是請人上門餵養。其中像張薔選擇的寄養,是接受度更高的一種。
具體來看,將寵物寄養在第三方機構,包括普通寵物店、寵物醫院、寵物酒店幾種類別,價格在每天30元-500元不等,價格和待遇的差距都比較懸殊。
以北京地區為例,閒魚上家庭寄養、寵物店寄養、寵物醫院寄養的價格,大多在40元/天到90元/天之間,基本要求自帶貓糧狗糧等生活用品,居住空間大多局限於大小不一的「籠子」裡,每日限時「放風」。
這種寄養模式的缺陷顯而易見,除了狹小的空間、吵鬧的環境,以及在空氣中傳播的各類細菌,如果看管不嚴,寵物還可能出現 「意外懷孕」的情況。
艾媒諮詢調查顯示,在中國寵物人群飼養寵物觀念調查中,將寵物視為孩子的養寵人群佔55%,視為親人的佔27.8%,合計82.8%。
對於主人來說,誰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和「親人」放進狹小的籠子裡,即便這個籠子比較高級。
當然,如果鏟屎官荷包寬裕,也可以選擇價格更高的寵物酒店。
這類商鋪基本上兼營寵物美容業務和寄養業務,對前來寄養的寵物們有著更高的要求,除了沒有明顯的皮膚病、年齡在一定區間以外,需要提供1年內的疫苗本(或抗體檢測報告),有的還需要提供1個月內的體外驅蟲記錄,安全性更高。
北京一家較為高端的寵物店內,標準房間收費為365元/天,街景房收費415元/天,春節加收20%。另一家三裡屯附近的寵物店,推出了帶有小魚缸的「觀魚房」,價格為328元/天,春節期間426元/天,能夠提供24小時的實時監控服務。
年前,記者走訪了其中一家寵物酒店,除了偶爾來幾隻洗澡的貓咪,「酒店」裡並沒有「客人」入住,22個為貓咪準備的房間都空置著。服務人員對記者表示,到過年放假的時候就都住滿了,平時很少。
雖然選擇相對多樣,但不論是小規模的寵物店和寵物醫院,還是這類單價更高的寵物酒店,寄養業務帶來的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都比較有限,只是作為一項「副業」來經營,店主並不會花費太多精力在這項業務上。
經過寵物行為學培訓的寵物美容師辛琳告訴記者,除了小部分需要特殊關注的動物有必要留在寵物醫院或第三方機構觀察或治療,對於大部分寵物來說,留在家裡並且有人上門餵養、遛狗,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尤其是貓。
相比而言,貓是很膽小的一種動物,很容易對陌生環境產生「應激反應」,較輕的症狀包括發抖、食欲不振,嚴重的甚至會嘔吐、腹瀉或者死亡。
合理的「上門餵養」就能夠比較好地解決這種問題。而小莫就是閒魚上眾多經營「上門餵貓」業務的個體之一。
幾年前一次十一假期,小莫也經歷了這種「出門在外無人照顧寵物」的困擾。在閒魚上體驗過「上門餵養」的服務後,她在一段閒暇時期做起了這項業務。考察了市場行情後,小莫的定價是平日裡單次收費50元,節假日80元,且僅作為一項兼職進行。
每次上門,小莫會在進門前套上鞋套,進門後開始給貓咪鏟屎、換糧、加水,然後找到躲在暗處的貓咪,查看狀態,和貓咪進行一定的互動,最後給貓主人拍一些照片和視頻,確認後再離開。
和小莫一樣在閒魚、淘寶上提供上門餵貓、上門遛狗服務的並不在少數。
雖然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同時滿足很多人喜歡寵物、賺取外快的需求,但這件事的困難之處也很明顯,就是難以獲得客戶的信任。
「畢竟是讓一個陌生人輸入密碼或者拿著鑰匙打開家門,即便有監控或者錄像,在沒有合同條款的情況下進行,對雙方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出於這種「阻力」,小莫斷斷續續做了2年,其實只賺了不到1000元,其中一半左右都來自住得很近的一位「老客戶」。
就這樣,並不完美的「寄養」服務和 「個人上門餵養」服務,成為市場上解決假期寵物餵養問題的主要方式,直到「上門餵養」開始朝著平臺化方向發展。
目前寵物行業內比較成熟的細分市場,主要可以分為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和寵物服務。其中寵物服務仍以寵物美容為主,上門餵養服務在其中佔比很小,甚至還未出現在有關報告的細分類別中。
但即便是如此「狹窄」的賽道,也已經有人進入。
百度搜索「上門餵貓」,出現的三個平臺分別是BoomerHome小布在家(以下簡稱「小布在家」)、木星派和愛沃派。
2015年左右,愛沃派創始人楊志純開始在淘寶上開店,從上門遛狗做起,他發現這個行業的特點是平時的訂單量較少,國慶、春節的訂單量奇大——一天的訂單量相當於平時至少四個月的訂單量。
這就導致傳統寄養根本滿足不了國慶、春節的極端需求。如果寵物店想要滿足春節和國慶的訂單量,需要租下現有店鋪數十倍的面積大小的店面,這顯然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楊志純提供的解決方案類似於「滴答打車」這樣的共享經濟模式,即搭建一個平臺,一邊提供「寵託師」的招募入口,一邊提供上門餵養的需求入口。理想情況下,只要在出現需求的地方附近,有符合條件的寵託師,那麼這項交易就能夠成功。
2017年,楊志純開始找外包團隊搭建微信小程序入口,之後陸續上線、運營。到2020年春節已經可以達到每天上千單的水平。
與此同時,另一家叫做小布在家的平臺也從2015年開始醞釀,在2019年上線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並在「餵養」的基礎上,提出了「伴寵」的概念。但目前單量還比較有限。
價格方面,兩個平臺平日裡每次餵貓、遛狗的價格都在80元上下,節假日上浮20元/次,平臺和個人的分成比例也都是3:7。
區別於愛沃派和小布在家,成立更晚的木星派並不在服務流程和定價上嚴格進行統一,僅為供需雙方提供一個撮合的平臺,具體價格由雙方根據服務內容和時間自行協商確定。
相比於閒魚上的個體經營者,提供「上門餵養「服務的平臺價格也更高一些,但也能夠在安全性、專業性、穩定性等多個緯度上進行一些完善。
在寵物安全上,愛沃派和小布在家都對於招募來的「寵託師」和「伴寵專員」有一定的篩選。例如愛沃派要求提供各種實名證件,對於招募者的螞蟻信用積分有要求。小布在家則會對招募者進行多輪面試,看是否具備養寵的經驗等。
財產安全方面,小布在家目前藉助伴寵專員的手機鏡頭,對服務進行全程直播+錄像;愛沃派則自身提供保險服務,如果發生問題會進行賠償,上限是5000元。截至目前,兩家都還沒有發生過賠償的情況。
小布在家的彭德政告訴記者,目前他們平臺上有10%左右的用戶,每年使用平臺服務的次數超過300次,基本上就是由平臺代理了每日的遛狗任務;有孕婦擔心安全問題,會請伴寵專員來幫忙牽著狗繩,倆人一起陪著狗狗散步;還有在極端寒冷天氣下不願意出門遛狗的主人,會花錢請伴寵專員代為「受凍」。
這些低比例的情況打開了創業者們的想像,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上門餵養」並沒有被大眾所接受。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上門餵養」在寵物寄養方式偏好調查中僅佔0.8%;在《2020年寵物藍皮書》中,「上門餵養」甚至沒有一個單獨的產業分類,仍處於發展早期,且整體規模較小的狀態。
有限的市場,明顯的周期性需求,剛性的前期投入,「上門餵養」最終變成了一件很難賺錢的事情。
幾個平臺的創始人均向記者表示,他們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並在不斷尋求融資。
今年春節前夕,官方大力宣傳「就地過節」。張薔一顆懸著的心算是落了地,今年總算不用擔心嚕嚕的寄養問題了。
但是,對於寵物寄養的個體戶以及平臺們來說,損失就大了。往年早就被預訂一空的寄養服務,目前還多有空餘。將節假日收入視為「重中之重」的上門餵養平臺,也將失去相當大的一部分業務收入。
小布在家創始人告訴記者,去年有許多寵物主人因為滯留外地,導致服務期間被拉長到2-3個月,今年如果就地過節,這種情況自然就不會出現。
愛沃派創始人同樣表示,雖然小程序註冊會員在猛增,但今年的影響應該比去年更大。他們在2020年春節期間(15天)共有12000的訂單量,其中7000-8000的訂單了集中在7天核心假期內,每天的訂單大約是平日4個月的量,大多是由年輕人回家過年出現的需求。
這套看似直擊痛點的業務模式,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人的注意,但難以盈利的「硬傷」,仍是幾年內無解的一個命題。剛剛萌芽的「上門餵養」平臺們,只能在反覆的疫情中,先熬過這個「寒冬」。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Lucky、張原、張薔、辛琳、小莫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