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售特供酒涉及標籤內容、商品包裝及廣告宣傳「三大問題」,亟待整治。
春節臨近,又到了白酒的銷售高峰。前不久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管,督促企業切實保障白酒質量安全,通知同時要求嚴格規範白酒標籤,不準生產標註「特供」、「專供」、「專用」、「特製」、「特需」等字樣的白酒。禁標通知發布近兩個月,日前記者調查發現,標註相關字樣的白酒居然仍在網絡熱銷,一些熱門網站相關商品品種豐富,同時還大肆開展含有相關字樣的文字和產品圖片宣傳。
多家網站熱銷特供酒
記者調查發現,特供酒被叫停後一些酒企已停產,部分零售商店已買不到相關產品。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順天府、家樂福等超市的多家門店,沒有看到「特供」、「特需」字樣的白酒。在豐臺區、朝陽區的多家白酒專賣店,也未看到特供產品。山西杏花村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汾酒集團已經不生產特供酒,目前正大力開發百元以下適合中低收入和年輕時尚人群飲用的白酒新品,已有部分產品上市。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公司的滕小燕表示,去年公司也已取消特供酒生產。知名企業酒鬼酒、瀘州老窖等多家白酒企業也表示,目前均不生產特供酒。
然而在網購電商平臺上,依舊有特供產品的身影。1月15日、16日記者調查發現,特供產品在網絡熱銷,京東商城、淘寶、一號店等熱門網站相關商品種類繁多。記者登錄一號店官網,搜索到一些相關產品。其中註明「由1號店自營提供」的「京都56度宴會特供二鍋頭500ml」、「京都56度商宴特供酒(促銷裝)1000ml」分別標價49元、88元,點開產品詳細介紹,放大圖片後記者看到,兩產品的瓶身和包裝盒上都清晰標有「宴會特供」字樣,兩產品的生產廠家均標稱為「北京皇家京都酒業有限公司」。
在京東商城上,特供酒也不少,在網站輸入「特供酒」關鍵字,搜索顯示有6款產品。其中店鋪一鼎美食旗艦店銷售的「中農發特供酒52°醬香型500ml」標價420元,生產廠家標稱為「中國農發食品有限公司」。店鋪平價名酒官方旗艦店銷售的「五糧液1995專賣店特供酒52度500ml」標價258元,稱「品質保證,閃電發貨」。記者注意到,在該產品的「細節展示」一欄中,透明瓶身上標註的紅底金色的「專賣店特供酒」字樣十分醒目。
記者登錄淘寶網,輸入「特供酒」關鍵字搜索,顯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特供酒』的相關寶貝」。但是當記者變為輸入「特供茅臺」關鍵字搜索,顯示有95件寶貝。其中標註為「茅臺內供酒」的寶貝標價118元,產品圖片上打有「內供酒,職工專用,不是所有的內供酒都是15年陳釀」宣傳語;標註為「茅臺內供酒 接待酒」的寶貝在包裝上打出黑色的「茅臺特供酒」的中文字樣和漢語拼音的全拼;標註為「茅臺五十年陳釀特需專供」的寶貝標價79元,產品的包裝盒寫著「特需專供」字樣。
記者發現,淘寶網上的特供酒銷售業績不俗。標註為「茅臺同宗同源酒接待內部酒」的寶貝標價78元,包裝和瓶身都標有「內部特供白酒」字樣,銷售記錄顯示,30天內已售出20件;一款標價65.9元的「茅臺特供酒」生產廠名標註為「貴州茅臺酒有限公司」,瓶身的裝飾絲帶上寫有「五千年文化經典 茅臺鎮傳統佳釀」字樣,30天內已售出37件。一款標價109元標註為「飛天茅臺職工內供用酒」的寶貝包裝、瓶身及裝飾絲帶上寫有「中央國家機關特供」和「中央國家機關接待」、「國A茅臺醬香型白酒」等字樣,30天內已售出49件,生產廠名標註為「貴州茅臺國寶酒廠」。
淘寶網上銷量最大、賣得最火的產品當屬標註為「茅臺特供酒」、標價39.9元的寶貝,該產品宣傳圖片上打出「春節特惠 為回饋新老顧客 買十瓶送一瓶 不一樣的內供酒」等紅色宣傳語,廠名標稱為「貴州茅臺酒廠勞動服務公司」,在產品的瓶身和包裝上都有「貴州特供酒」字樣,銷售記錄顯示30天內已售出372件。記者發現,淘寶網的上述產品集中在龍泉白酒經營部、韻味99酒業等幾家店鋪銷售,在「廠家聯繫方式」一欄中有近一半產品留給消費者的為同一手機號碼。
價格混亂令人困惑
標榜特供,價格自然走高,記者看到,在京東商城上,賣家酒家網旗艦店銷售的「48度五糧液專賣店1995特供酒」自稱「濃香型白酒五糧液優質產品」,參考價900元,京東價396元,生產廠家標稱為「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記者注意到,在「產品描述」一欄中,稱該產品為「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唯一命名的特供酒,用1995的酒基特別釀造,口感和品質可與普通標準的500ml五糧液相媲美。」賣家名酒坊銷售的「五糧液外交使團特供52度500ml」參考價1218元,京東價為758元,生產廠家標稱為「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
記者注意到,茅臺特供、內供產品多為500ml、53度,雖然規格、度數相同,但不僅價格存在差異,而且標稱的生產廠家各不相同、令人眼花繚亂。以淘寶網為例,一款標價99元的茅臺特供產品生產廠名標註為「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酒廠」,寫有「國家機關接待專用」字樣;一款標價88元的茅臺內供酒生產廠名標註為「貴州茅臺酒廠(集團)保健酒業有限公司」;而另一款標價78元的茅臺內供產品生產廠名標註為「茅臺酒廠」,強調「茅臺同宗同源酒,接待內部特供」;標註為「茅臺53度特供酒」的寶貝標價95元,廠名標稱為「貴州茅臺釀酒總廠」,包裝盒和瓶身上均寫有「茅臺政府專用酒」字樣。「都說特供酒品質不一般,我也想上網買幾瓶嘗嘗,都自稱是茅臺特供、專供,價格不一,生產廠家和宣傳也五花八門,太亂了,我暈了,不知道究竟該買哪款產品?」北京消費者李先生苦惱地告訴記者。
期待徹底逐出市場
記者注意到,網站用多種宣傳方式突出「特供、內供」標識,以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除了產品瓶身、包裝盒、包裝箱等包裝物有「內部特供」、「職工專用」、「特需專供」、「接待用酒」、「政府專用」甚至「航空專用」、「外交使團特供」等字樣外,網站還有大量的描述性文字、圖片文字疊加等相關宣傳,記者注意到,淘寶網一款特供酒居然還有「貴州茅臺酒廠勞動公司特供專用章」和「不得外銷」的文字標註。從包裝類型看,特供產品均為禮盒裝,許多產品在介紹中的「優惠」一欄中說明整箱特惠,「適用場景」一欄中則強調「商務宴請」。
「多年前政府就開展清理整治,特供酒如今轉戰網店銷售應該徹底整頓。」北京宣武區一家白酒實體專賣店的老闆如是說。據記者了解,事實上針對酒、煙等部分商品濫用「特供」、「專供」等標識現象,近年來質檢、工商、商務、監察等十多個部門曾多次開展清理整頓。
國家食藥監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前國家工商總局等部門曾經就此印發過專門的文件。2013年由於食品安全的生產、流通、餐飲環節等職能整合至食藥監管部門,食藥總局在制定進一步加強白酒安全監管的相關文件時,也對此前的規定進行了梳理、整合。因此,這次通知中所稱的禁用「特供」、「專用」字樣並非對白酒生產企業的新規定,而是重申。
「很明顯,標註『特供』、『專用』等字樣就是為了促銷,對標籤禁用「特供」的重申和強調是為了規範白酒生產和銷售,既然禁止生產標註,銷售相關產品也屬於違法。」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消費者發現生產標註和銷售相關產品情況,可以向國家食藥監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和消費者協會舉報和投訴。
「標榜特供,是一種不正常的營銷手段,期待特供產品徹底逐出市場。」資深律師程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酒企打「特供」、「專供」牌,實為炒作噱頭,因違反《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相關規定而屢被政府清理。程軍強調,目前網售特供產品涉及商品包裝、標籤內容及廣告宣傳「三大問題」,呼籲相關部門加強針對性整治特別是網絡商品交易行為的監督檢查、網上廣告監測和酒類經營者備案登記及溯源制監管。他還特別提醒消費者,所謂的特供、專供酒中不乏假冒偽劣產品和虛假宣傳者,消費者勿受誤導,選購宜慎重、理性。
●新聞連結
白酒禁用「特供」「專供」字樣
為進一步提升白酒生產企業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和白酒質量安全整體水平,2013年11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印發 《關於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管,督促企業切實保障白酒質量安全。
該通知要求,企業要按標準規定標註白酒標識,不準虛假標註產品執行標準和配料表等強制標示內容,不準生產無標識、標識不全或標識信息不真實的白酒,不準生產標註 「特供」「專供」「專用」「特製」「特需」等字樣的白酒。
通知特別提出,要嚴格規範白酒標籤,以固態法白酒、食用酒精等勾調而成的白酒,其配料表必須標註使用的液態法白酒或食用酒精等內容,不能僅標註為高粱、小麥等。此外,還提出嚴禁甲醇加工白酒、嚴禁用香料香精勾兌白酒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