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竹科學園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2020-12-16 科學網
科技園區要下功夫營造創新創業氛圍
——以臺灣新竹科學園建設為例

 

新竹科技園區 圖片來源:news.chinaluxus.com

 

自上世紀5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率先創辦大學科技園,進而逐步形成全球高科技基地矽谷以來,建設高新科技園區成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的普遍做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伴隨著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浪潮,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也紛紛創建了一批科技園區,如印度班加羅爾科技園、韓國大德科技園等。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大陸地區緊緊抓住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在各省市範圍內逐步建設了以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代表的多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姚衛浩

 

今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採取調研、講解、討論相結合的形式進行,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題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

 

而此前,中央領導先後在武漢、大連等地考察,對國內科技園區建設和今後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在中關村集體學習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今年上半年,筆者有機會隨團赴臺灣參觀考察有關高校、科研院所及科技園區的建設情況。行程中實地所見臺灣新竹科學園的園區建設、管理機制、服務理念以及對臺灣經濟的推動作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新竹科學園位於臺灣西北部,地跨新竹縣、市,共包括新竹、竹南、銅鑼、龍潭、新竹生醫與宜蘭6個區域。目前園區總開發面積超過1300公頃,廠商進駐數已超過400家,員工人數超過13萬人,總產值超過8000億新臺幣,為臺灣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竹科學園的建設模式與美國矽谷比較類似。但在其發展歷程中,園區也曾面臨過分倚重硬體製造、缺乏鼓勵創新和中小科技企業發展的商業文化等困惑,但在隨後的提升變革中,園區不斷加強內部建設,不斷鞏固其創新引領的地位。新竹科學園的發展經驗,無疑對我國大陸地區眾多科技園區的建設具有借鑑作用。

 

科技園區建設浪潮

 

新竹科學園是世界上許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的一個成功典範。事實上,自上世紀5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率先創辦大學科技園,進而逐步形成全球高科技基地矽谷以來,建設高新科技園區成為世界各國和地區發展高新技術的普遍做法。

 

美國除了矽谷之外,還有128號公路高技術產業地帶、北卡羅來納三角研究園等。而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有劍橋科學園、蘇格蘭矽谷等;法國有索菲亞科技園;德國有慕尼黑科技園;以色列有矽溪;澳大利亞有西澳洲科技園;日本有筑波科學城、九州矽島。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伴隨著全球新技術革命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浪潮,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也紛紛創建了一批科技園區,如印度班加羅爾科技園、韓國大德科技園等。

 

國際科技園區的發展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了借鑑。上世紀70年代末,臺灣謀求經濟轉型,改變以輕工業為主的結構,開始比照美國矽谷、日本筑波等高科技園區的發展模式,最終選定矽谷模式建立高科技園區。

 

為促進新竹科學園區建設,臺灣曾花大力氣邀請一批工程師和科學家回臺灣參觀,並為他們此行提供費用,同時出臺免稅等優惠政策。扶持舉措取得明顯成效,大量美國回來的高科技人員開始在園區創辦公司產生效益。此外,園區還為企業提供發展資金,後期又建立了風險基金,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同時,新竹園區與矽谷保持著密切的聯繫和互動,使得高科技人才、高新技術及先進管理理念等要素在園區間自由交流與集聚。

 

新竹好經驗

 

如今,新竹科學園區在塑造臺灣高品質的研發、生產、工作、生活、休閒的氛圍中,不斷以優質的環境、人性化的管理、高效的服務、良好的園區文化,繼續吸引全球高科技人才、高科技技術會聚於此,為推動臺灣科技產業升級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始終堅持社區化、公園化的發展理念。政府將新竹科學園區建設成為一個自給自足、自我配套的小型社區,大體上劃分為工業區、住宅區以及休閒娛樂區。工業區內有園區自建的標準廠房、廠商自建廠房。此外,銀行、郵局、醫院、物流等綜合服務機構也都位於區內。住宅區解決園區從業人員的居住,同時配套餐飲、娛樂、購物、休閒等生活基礎設施。

 

多個高水平的研究機構駐於園區內,包括納米元器件實驗室、太空中心、高速網絡與計算中心、晶片設計中心以及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等。這些研究單位與園區廠商密切合作,共同進行產業發展相關研究。另外,臺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華大學、新竹教育大學等多個高校均聚集於此,為園區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力資源,並協助廠商解決技術難題。

 

園區管理局作為園區主要行政中心,提供園區廠商單一窗口行政服務,服務項目包括培訓、投資服務、工商服務、工程建設、景觀管理、資訊網絡、公共福利、醫療保健、倉儲服務、環境保護、消防救災以及安全防護。一條龍式的單一窗口服務方式,大大簡化了企業辦事流程,有力提升了行政效能,改善了園區服務水平,為園區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思考與借鑑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大陸地區也緊緊抓住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積極學習借鑑世界發達國家與地區關於科技園區建設和管理的先進經驗,在各省市範圍內逐步建設了以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代表的多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實踐證明,高新技術開發區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105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建立高新技術企業4萬餘家,創造了400多萬個就業崗位。

 

總結先進科技園區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經驗,國內科技園區還要在創新要素聚集和創新氛圍營造等方面下大功夫。

 

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聯繫。高校和科研院所是開展科學研究的重鎮,是科技人才培養的搖籃。科研機構了解科學研究的前沿,掌握世界範圍內新技術研發的進展。加強與這些科研機構的聯繫,有利於科學園區吸引高新技術在園區的落地,進而推動高科技企業的創建和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與生產,並在技術服務、技術諮詢、信息溝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成為科技園區建設發展的科技支撐。

 

完善高新技術的轉移轉化機制。高新技術在科技園區的轉移轉化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過程,需要中介機構、科研院所、企業、金融機構、法律機構、包括園區管委會在內的政府管理部門等多單位的集成工作。園區要努力建設開放性的綜合類專業服務平臺,逐步完善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機制,不斷推動科技、人才、金融、政策等各種資源要素的聚集和優化配置,加快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過程。

 

提升科技園區的管理能力與服務水平。科技園區要努力為區內企業、研發機構及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不僅包括提供水、電、氣、暖、交通、住宿、醫療、教育、網絡、購物、娛樂、休閒等生活居住基本條件,還包括為駐區單位提供方便、快捷、人性化的一站式行政服務,簡化辦事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在環境許可的情況下,園區要為企業提供稅收、金融、保險、法律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以利於企業擴大生產和經營,進而推進園區的良性發展。

 

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園區文化。高新技術的產業化過程是一個技術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充滿風險的過程。新技術難度越大,成功的風險就越高。因此,園區一方面要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的密切合作,不斷開展技術前沿探索與創新研究;另一方面也要勉勵企業寬容失敗,理解失敗,善於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進而取得新的成功。這種文化的營造,對於園區發展乃至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都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作者簡介:

 

姚衛浩,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常務副部長。

 

《中國科學報》 (2013-12-16 第8版 智庫)

相關焦點

  • 甘谷:多措並舉營造良好創業氛圍
    甘谷:多措並舉營造良好創業氛圍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白永萍 通訊員 安建文  甘谷縣大力實施創業帶動就業戰略,全面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持續強化政策扶持、創新機制舉措、優化服務環境,全縣創業氛圍日益濃厚。
  • 臺灣大學生「登陸」實習 感嘆創業創新「超發達」
    中新社寧波7月24日電  在電腦前飛快地敲擊鍵盤,一到中午,立刻打開手機APP點餐……三周前,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大四學生蔣以琳來到浙江寧波,在寧波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展開「實習之旅」,如今已完全適應了大陸「上班族」的節奏。
  • 臺灣青年走進北京中關村感受創新氛圍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劉歡 範嘉惠)「與臺灣相比,大陸的創新產品更豐富,氛圍更濃厚。我會考慮畢業後來大陸發展,畢竟這裡市場更大、機會更多。」臺灣世新大學大三學生王絢暄在參觀完北京中關村後有感而發。
  • 營造創新創業孵化空間 珠江天使杯為創業者引航
    2015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廣東賽區)暨第三屆珠江天使杯科技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創新創業大賽」)已經進入報名倒計時階段。  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在歷屆的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中,廣東積極參與,探索創新,使得創新創業大賽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極大地提高創新創業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同時也提高了社會各界對創新創業的重視度。
  • 「創業創新 築夢溫州」在京高校臺灣青年座談交流
    (中國臺灣網 馬一娜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北京訊(記者 馬一娜) 由溫州市臺辦、溫州臺灣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等主辦的首屆「創業創新 築夢溫州」在京知名高校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座談交流會,12月12日下午在北大中關新園舉辦,150多位在京高校深造的臺籍本科、碩士及博士生和臺籍交換生參加座談會。
  • 楊浦深入推動開放性營造文化氛圍空間
    這是楊浦區文化局為推動開放性營造文化氛圍空間做的又一次努力探索。音樂進園區:惠及創業白領12月23日午休時間,創智天地企業中心五號樓大堂內擠滿了前來享用「音樂午茶」的創業白領,邊聽音樂邊品嘗由園區企業免費提供的「創業者的極客咖啡Innocoffee」等飲料甜品。
  • 揚州蜀岡——瘦西湖景區:系列活動弘揚「東坡精神」營造幹事創業廉政氛圍
    今年以來,揚州市蜀岡——瘦西湖景區持續加大廉政教育力度,通過舉辦系列活動,充分挖掘蘇東坡勤政為民、清正廉潔的崇高品格,努力營造景區幹事創業的廉政氛圍。最近,「蘇東坡與揚州」研討會在景區成功舉辦,此次畫展正是呼應研討會的系列文化活動之一,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挖掘和弘揚「東坡精神」,在景區營造務實清廉的濃厚氛圍。
  • 臺灣大學生走進威海創業大學感受「雙創」濃烈氛圍
    臺灣大學生參觀威海創業大學。  大眾網威海7月7日訊 (記者 劉彬) 7月6日,9名參加由威海市臺辦、威海職業學院主辦的首屆威海市臺灣青年實習暨研習營的臺灣大學生,來到威海創業大學,了解創業項目是如何在創業大學提供的便利條件下孵化成長,感受創業創新在威海的蓬勃興起。
  • 首屆「創新瀋陽」全國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六屆「失控大創賽」正式啟動
    大賽致力於通過比賽,發現和選拔一批創業者的創業創新項目,建立創業創新項目庫;合理運用政府公共資源和充分動員社會其他資源,為創業創新項目提供創業培訓、創業指導、風險投資、園區孵化等對接服務,加速項目的落地和發展壯大;營造政府鼓勵創業、社會支持創業、奮發創業的良好環境,推動以創新引領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
  • 雲南與臺灣青年在昆明比拼創新創業項目
    新華社昆明11月19日電(記者 張東強)首屆雲臺青年學生創新創業邀請賽19日在昆明落下帷幕。臺灣和雲南各派出10個創業競賽團隊參與角逐,來自雲南的「圖靈繪畫——基於微軟雲的人工智慧牆繪機器人」項目團隊奪得特等獎,臺灣的「XinaoMasu小米酒鮮果冰沙」項目團隊和雲南的「康健生物——提供高品質臨床前生物醫藥研究CRO服務」項目團隊並列第一名。據了解,本屆邀請賽初賽於9月底分別在雲南和臺灣兩地完成。
  • 重視人才營造創新氛圍 550多名海歸人才落戶常州
    16日下午,常州市委書記範燕青在與我市部分海歸創新創業人才座談時,熱情鼓勵大家,「通過各方共同努力,你們一定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座談會氣氛輕鬆而熱烈,「今天主要聽聽大家在常州生活得怎麼樣?創業過程中還有哪些困難需要黨委政府幫助協調解決,請大家暢所欲言。」範燕青親切的話語,深深地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 2017創新創業論壇暨第三季公眾參與創新行動計劃優秀項目頒獎盛典...
    此次活動旨在更好地宣傳新時代科技創新人員及創新團隊,展示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積極奮鬥的精神面貌,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養和創新自信,同時促進各界交流與分享創新創業經驗,探索嶄新科技成果轉化方式,進一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 瑞典林雪平市市長威肯:要把廣州支持創新創業的氛圍帶回瑞典
    林雪平市是瑞典著名的「大學城」、"航空城"和"創新之都", 與澳門和廣州是友好城市,也是與廣州交往最活躍的國際友好城市之一。此次考察,是林雪平市市長拉爾什·威肯第一次來到廣州,也是他第一次來到中國。短短4天時間,12人走訪了黃浦區廣州科學城、廣州大學城、番禺區的嶺南印象園、白雲區的雲臺花園等等。
  • 江蘇崑山推出創新創業人才計劃「臺灣專項」
    新華社南京7月11日電(記者劉巍巍)江蘇省崑山市11日推出《崑山市創新創業人才計劃臺灣專項實施意見》(以下簡稱「臺灣專項」),旨在進一步為臺灣人才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更高質量推動昆臺融合發展。  據介紹,在崑山市範圍內註冊創辦或領辦企業以及企業引進的臺灣人才,均可申報「臺灣專項」,入選者可獲得最高300萬元(人民幣,下同)項目資助和最高100萬元安家補貼,用人單位可獲得最高50萬元引才獎勵。
  • 珠海"菁牛匯"創新創業大賽落幕
    28日,2018珠海(國家)高新區「菁牛匯」創新創業大賽在南方軟體園落下帷幕,12個參賽項目共獲得獎金221萬元。其中「CytoLuminajointventure–China」項目奪得企業組一等獎,「吸入製劑技術在呼吸系統領域的應用與產業化」項目獲創客組一等獎。
  • 臺灣青年訪問京滬觸摸大陸創新創業脈搏
    新華社上海5月25日電(記者尚昊、許曉青、黃揚)與大陸同齡人進行分享交流,感受創業孵化器一站式服務的便捷,了解兩岸青年最新合作的創科產品……21日至25日,2018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大陸訪問團一行走訪京滬等地的多家創新園區和創業基地,了解大陸創業就業政策,感受大陸創新創業的激情和夢想。
  • 臨澧•2017創新創業大賽成功落幕
    今天上午,「臨澧•2017創新創業大賽」在臨澧•太平山莊大酒店落下帷幕。歷時兩個多月,經過初賽、複賽、決賽等階段的激烈角逐,最終來自臨澧烽火鄉的大學生辛勇創辦的臨澧縣犇騰家庭農場奪得大賽第一名。
  • 德州陵城區首屆創新創業論壇成功舉辦
    6月16日,德州市陵城區首屆創新創業論壇舉辦。創業者們利用PPT對各自項目的優勢、技術亮點、市場前景等綜合情況進行現場講解。與會專家為創業者們授課。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任楠 陵城報導6月16日,由中共德州市陵城區委組織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區財政局、區扶貧開發辦公室、區總工會、團區委、區殘聯協辦的陵城區首屆創新創業論壇精彩上演。
  • 臺灣知名高校學子走進中關村 感受大陸「雙創」氛圍
    原標題:臺灣知名高校學子走進中關村 感受大陸「雙創」氛圍  中新社北京8月7日電 (楊程晨 王捷先)為期近一個月的大陸金融機構實習行將結束,來自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輔仁大學等寶島頂尖高校的學生於7日走進中關村,參訪騰訊、創業公社等知名企業,體驗創新創業氛圍。
  • 臺灣青年農業創業創新研習班總結座談會在哈舉辦
    臺灣青年農業創業創新研習班總結座談會在哈舉辦 2018年07月29日 09:3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8年臺灣青年農業創業創新研習班總結座談會現場。……7月28日,2018年臺灣青年農業創業創新研習班總結座談會在哈爾濱舉行,臺灣青年們在活動即將結束之際,紛紛打開話匣子,發表自己的感受,言語中透露出對這片黑土地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