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裡木湖:滄浪之水天上來
原創:博爾塔拉報
文 | 本報記者 劉素針
賽裡木湖:滄浪之水天上來
距今約五百萬年前,大地深處原動力滾滾奔湧,推動巖層劇烈碰撞、擠壓,歷經億萬年滄海桑田的古天山,再次拔地而起,橫跨新疆大地。山嶺抬升、斷裂、沉陷為盆,冰川雪水呼應而來,滄浪之水盈滿盆地,賽裡木湖橫空出世。
姜傳旺 攝
海拔2073米的賽裡木湖,浩浩湯湯458平方千米,仿佛北天山脊梁上的一面明鏡,氣吞萬象,對話蒼穹。
網絡圖
據史料記載,賽裡木湖自漢代起已有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唐代成為絲綢之路新北道必經之地,武則天設雙河都護府,並置金牙軍於湖周山區;宋嘉定11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徵,路過賽裡木湖,令次子察合臺「鑿石理道,刊木四十八橋」,修建點將臺;乾隆24年,清政府設軍臺,並先後抽調兩千名察哈爾官兵西遷戍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賽裡木湖隸屬博樂縣(今博樂市)。
網絡圖
歷朝歷代對賽裡木湖的稱謂也各不相同。古代遊記中,多稱賽裡木湖為「淨海」,唐太宗李世民稱賽裡木湖「乳海」,元丘處機稱其 「天池」,清朝時期首次被稱「賽裡木諾爾」。而今,除了「賽裡木湖」,當地人還喜歡親暱地喚它「海西」。
壹
我走過許多山山水水,見過祖國中、東部諸多湖泊。它們或風雅,或嫵媚,或清麗,或端莊,但沒有哪一個,能像這賽裡木湖,初次見面,竟令我腦中一片空白,怔然失語。
網絡圖
古人對賽裡木湖的描述是恰如其分而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與其稱之為湖,倒不如「海」更為貼切。
它有著海一般的壯闊,海一般的胸懷,海一般的顏色。
網絡圖
翻過一座座山梁,天山將賽裡木湖託舉而出,呈現眼前。只一眼,我便被它的浩瀚所折服。滄浪之水天上來,銜遠山,映蒼穹。白砂湧堤,水波拍岸,方圓幾百公裡,氣勢恢宏
最令人稱奇的是湖的顏色。世人常把賽裡木湖比作藍寶石,而在我看來,簡單的寶石藍全然不夠定義它的變幻多姿。我的畫筆下曾調試出無數種藍色,然而沒有哪一種藍,能準確地描摹賽裡木湖。
劉素針 攝
沿環湖公路前行,十裡不同景。先才看到湖面水平如鏡,呈明亮的淺藍,把遠山白雲統統擁入湖心;轉眼它便換了表情,像是少年突然長成,開始思考人生,這時它藍得沉鬱,藍得靜默,藍得令人明明想要親近、卻屏住了呼吸,不敢出聲;正當你目光小心翼翼地拂拭它的臉龐時,它卻突然參透了什麼,一半深藍,一半淺綠,一半憂傷,一半明媚。
陳金龍 攝
待你懷著滿心歡喜走近它時,那所有的藍又紛紛後退,直退到湖心裡去。留在眼前的,是一望見底的澄淨。賽裡木湖最大水深106米,透明度達12米。站在岸邊,水底大大小小的鵝卵石清晰可見,陽光直射水底,水波蕩漾,光斑陸離。
塗強 攝
水本無色。透明度高的湖水才能顯現出溶解了某種礦物質的綠色;也只有在水深5米以上,湖水才有可能吸收掉其它色譜的光,只反射藍色光。
賽裡木湖因其清澈,因其深邃,才能顯現出變幻多端的瑰麗色彩。
貳
每年春夏之交,湖邊山花開得爛漫熱烈,歡鬧著一直鋪展到遠處山腳下。山坡松林蔥鬱,高處雲霧環繞,雪峰凜冽。湖光山色與草原山花交相輝映,是為賽裡木湖盛景。
老新疆 攝
西海草原深處中的「白房子」附近,花事最為繁盛。開得最熱鬧的當屬金蓮花,黃燦燦,明亮耀眼,擠擠挨挨地把草原鋪了個遍。走近花海深處,還有紫色報春花,藍色勿忘我,白色銀蓮花……它們熱熱鬧鬧地交織在一起,整片草原變成了一張巨大的花毯。
劉素針 攝
蒼穹之下,晴日當空。遠處雪山泛著銀光,鮮花遍野,幾匹馬在山腳下悠閒散步。草原那麼靜,什麼聲都沒有,似乎能感覺到陽光正簌簌地落下來。
劉素針 攝
這個時候,最適合閉上眼睛,就地往花叢中一躺,再把遮陽帽扣在臉上,全世界都隱退,與你無關了。
偶爾有蝴蝶或者螞蚱驚擾美夢也無妨。要知道,它們都是賽裡木湖遣來問候的信使。
吳宏坤 攝
若是有餘力,最好不要錯過登山的機會。天山雲杉列隊儀仗,林間樹蔭蓊鬱,偶爾有陽光穿透樹梢,在幽暗的草地灑下金光。也許可以邂逅機靈的小松鼠,拿黑眼睛瞟你一眼便沒入林中,瞬間沒了蹤影。
站在山頂望賽裡木湖,它依舊遙遙地端坐著,一言不發。
網絡圖
叄
短暫的流連並不能真正領略賽裡木湖的美。每一次遇見,它都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
賽裡木湖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運氣好的話,即便是在夏季,一日之內,亦可觀四季之景。
朱新龍 攝
清晨六點半,東方才蒙蒙泛起微光,等日出的攝影人已經裹了厚厚的衝鋒衣早早立在湖邊。雖是夏季,湖邊卻很冷,即使穿了厚衣裳,湖面的冷空氣也會穿透肌膚,一寸寸滲進骨髓。
劉素針 攝
太陽先是紅通著臉探出頭來,染紅了一小塊天空;接著慢慢爬升,雲彩呈現橙、紅、黃各色,湖水也落滿朝霞;等到太陽一下躍出水平線,湖面便披上金光,流彩躍金。
姜傳旺 攝
此時,湖邊溼地的青草尖上還掛著露珠,顯得格外鮮嫩。一臉憨相的小牛犢,沿著柵欄享用今天的第一頓美餐。剛剛甦醒的白天鵝,成群結隊地撲稜著翅膀拍打湖水,朝著太陽引吭高歌。
陳金龍 攝
正午過後,氣溫上升到當日峰值,即便穿短袖,仍感覺熱。有人說,賽裡木湖的雲是有脾氣的。不知道哪朵雲不高興了反手就是一場雨,或者砸一地冰雹,也有可能,會邂逅一場雪。
夜晚的賽裡木湖最是靜謐,均勻地呼吸著沉沉睡去,唯有滿天繁星低垂,默默注視湖面。
感謝生活 攝
想要真正了解賽裡木湖,一定要在冬天去看看它。
此時,它變得冷峻、剛毅、遼遠又蒼茫,像深藍的大海,更像歷經滄桑的西北硬漢。風運籌著力量,將層層暗湧從遠處慢慢推移到岸邊,猛一下狠狠地撞在石頭上,「譁」的一聲巨響,激起一人高的白浪。
李衛民 攝
待到深冬,千裡冰封。賽裡木湖化身天空之鏡,映照蒼穹。偶爾在冰層之下吐出一串串冰泡,像耋耄老人,不動聲色,又流露出返老還童的天真。
陳金龍 攝
翌年五月,冰雪消融,賽裡木湖「譁啦啦」地將冰塊推到岸邊,舒展了筋骨,開始下一個輪迴。
網絡圖
滄浪之水可以濯吾心。大約是在高山之脊、離天更近的緣故,賽裡木湖比一般的湖泊多了一層神聖的意味,令人不敢造次。世人來了又走,歡鬧喧騰,卻任誰都無法驚擾它的目光。它永遠沉默著,端坐在山間,偶爾瞥一眼人間。
陳金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