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鄭松波實習生嶽媛通訊員李瀟瀟
家中有老人的都知道,一旦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護理費是相當大的一筆支出,很多家庭甚至無力承擔。如今,開封作為河南省唯一的全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已經頒布實施,這對很多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1月14日,開封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2020年9月10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於下發了《關於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確定開封等14個城市為全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該意見指出要深入探索建立適應我國國情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進一步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醫療保障體系。2021年1月起,《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汴政〔2020〕36號)正式實行,標誌著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工作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開封市市副市長王玲、市政協副主席、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劉述榮、市醫療保障局局長任芳芳、市民政局局長薛冬、市財政局局長孫國才、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黃俊卿、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張琳等出席了這場關係開封市萬千家庭的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
開封市重度失能率為0.6%5公司可辦理長期護理保險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高速增長期,預計2050年全國老年人口佔比將達30%。開封形勢更加嚴峻,據市有關部門統計,2019年底,開封市60歲以上退休職工17萬人,佔全市職工參保人數的25%。老齡化帶來了大量的失能人群,他們大多衰老與疾病並存,生活不能自理,家庭負擔沉重,這一群體的社會化護理已成為重大的社會民生問題。並且呈現高齡化、空巢化的趨勢。
開封市副市長王玲介紹:按照全國相關數據測算,目前開封市重度失能率為0.6%,失能人員的長期護理需求量較大,解決失能人員特別是重度失能人員的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將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將有效減輕失能人員家庭長期護理生活壓力及經濟負擔,不斷增加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已經市政府第50次常務會研究通過,於2020年12月29日印發實施,同時通過政府公開招標,購買服務的形式確定5家商保公司具體負責長期護理保險業務的經辦服務。
這5家商保公司和分別承辦的片區是: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封市分公司承辦市本級;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承辦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和蘭考縣;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封中心支公司承辦鼓樓區、龍亭區和祥符區;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承辦禹王臺區、杞縣和通許縣;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承辦順河回族區和尉氏縣。
8大核心內容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詳解
開封市醫療保障局局長任芳芳詳細解讀了《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的相關政策。
她說: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指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提供服務或資金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行辦法》的核心內容如下:
參保範圍:試點階段先從開封參加職工醫保的參保人員起步。根據試點運行情況,逐步擴大到城鄉居民。
保障對象:連續足額繳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滿2年以上,並且參加長期護理保險,連續足額繳費的參保人員,經醫療機構、康復機構規範診療且失能狀態持續滿6個月以上,經申請評估認定為重度失能人員的,可按規定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
籌資標準:按人均每年120元的標準籌資,單位和個人同比例各分擔60元。單位部分從單位繳費或統籌基金中按月劃轉(每月5元),個人部分從個人帳戶中按月劃轉(每月5元)。長期護理保險基金實行市級統籌,單獨建帳,單獨核算,獨立運行。
享受待遇形式及標準:長期護理保險包括機構護理、居家上門護理、居家自主護理三種護理服務形式。
機構護理:是指參保人員在醫療、養老機構的護理型床位,享受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的服務形式。基金支付比例為65%,支付限額為每人每月1900元。
居家上門護理:是指醫療機構、養老機構和護理服務機構,為居家的參保人員通過上門護理等形式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的服務形式。基金支付比例為75%,支付限額為每人每月1500元。
居家自主護理:是指參保人員的親屬接受培訓合格後為參保人提供護理的服務形式。基金支付限額為每人每月900元。
參保人員在享受待遇期間,可選擇其中的一種服務形式,服務形式也可轉換。
失能評估:由醫保、衛健、民政、人社、殘聯等部門組成的失能評定委員會,制定《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失能評估標準》,由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對評估專家隊伍進行培訓。組建失能評估專家庫。
護理服務項目:長期護理保險的護理服務項目共有43項,其中基本生活照料類32項,醫療護理類10項,護理服務設施1項。
定點護理服務機構:具有法人資格、符合《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管理辦法》規定條件的醫療、養老和護理服務機構,均可以申請成為長期護理保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與醫保經辦機構籤訂服務協議,實行協議管理,並建立準入和退出機制。
信息系統建設:目前開封市已建成長期護理保險信息系統。這套系統包括電腦端和手機端。(手機端分別有:參保、評估、護理、稽核4項)今後將實現長期護理保險參保繳費、失能評估、服務管理、支付結算、基金監督等全流程的智能化管理,為參保人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經辦服務。
媒體記者也會老看看記者都關心啥
記者:長期護理保險的主要籌資途徑有哪些?標準是多少?
市財政局局長孫國才: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採取單位繳納、醫保統籌基金劃撥、個人繳納、財政補助等途徑,按月或按年籌集,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120元,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同步徵收和扣繳。具體來講:
對於在職職工:單位繳費部分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標準從其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中按月劃轉。個人繳費部分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標準從其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中按月扣繳。
對於退休人員: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標準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中按月劃轉。個人繳費部分按照每人每年60元的標準從其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中按月扣繳。
對於經認定的特殊困難退休職工,市、縣(區)財政按照每人60元/年的標準對其個人繳費部分補助。
記者:現階段長期護理保險具體涵蓋哪些服務項目,請您簡單的做一下介紹。
市政協副主席、市衛生健康委主任劉述榮:現階段,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主要落實的是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服務等。主要分為:基本生活照料類服務項目32項(包括洗、剪、擦、餵藥等)、醫療護理類服務項目10項(包括吸痰、注射、灌腸、皮下注射、靜脈採血、血糖檢測、壓瘡傷口換藥等),和服務設施項目1項(護理床位),其中醫療護理類服務項目需遵醫囑由執業護士完成。
項目中符合規定的費用由長護基金按規定比例和支付限額給予報銷。
記者:現階段開封的養老護理服務市場現狀如何,是否能滿足開封市重度失能人員的需求?
市民政局局長薛冬:開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養老服務業步入發展快車道,養老服務能力水平持續提升。建成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08所,培育民辦養老機構124家,擁有床位1.9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3659張,醫養結合養老機構8家,90%以上的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籤訂了合作協議,養老護理員培訓率達到100%。創新實施了「網際網路+養老」新模式,市、縣(區)均建成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醫、助購「五助」服務。為推進長期護理保險的落實,我局也提前考察推薦了一批服務質量高、管理規範的養老機構,作為首期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機構的備選單位,通過市醫療保障局綜合評審後,為符合條件的重度失能人員提供服務。
記者:失能等級評定具體到哪個地方進行申請,都需要準備哪些材料?
市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黃俊卿:參保人可向參保地或就近各縣區醫保中心長期護理保險窗口書面提交申請,也可以通過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信息管理系統手機APP端在線申請。
申請時首先需要填寫《開封市長期護理保險失能評估申請表》,準備申請人及代理人有效身份證件、病歷資料、疾病診斷證明等材料。
申請提交通過後,各片區經辦人員統一安排評估專家和評估人員進行上門評估,評估過程中,應保證至少1名申請人的監護人或直系親屬在場。評估結果符合待遇享受條件的,應在受理申請後30個工作日內作出評定結論。